蒋纬国和蒋介石那么像 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

    蒋纬国

 潼关(中国),中国国民革命军上尉蒋纬国。1944年
《蒋纬国口述自传》中有描述——“一九四四年五月,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河南作战。日第一军渡过黄河,参加灵宝会战时,纬国正以第一师第三团第二营第五连连长2指挥部队守潼关车站与河防,及十二支河原有防地。不过,日军乃强弩之末,纬国与日军并未真正接触。同年八月,纬国离开胡宗南部队,胡找了几位师长为其饯行,纬国曾狂言:“半个鬼子一根毛。”指日军即将败亡,而毛泽东势力渐成气候。九月,以新一军上尉参谋为掩护,随“中国高级将领访问团”前往印度蓝姆迦,协调英美在印缅作战之矛盾,并参加中国驻印军战车训练班第二期训练。”“民国三十三年二月(1944年2月),我调任陆军第一师第三团少校营长。”
不知此时到底是上尉还是少校。
另外最后4张蒋介石夫妇视察中国驻印军图片原文注释时间为1943年12月。此时蒋纬国陪同视察。那么前面说的“九月,以新一军上尉参谋为掩护......”好像应为1943年9月。

  潼关(中国),哈里森·福尔曼和蒋纬国上尉。 1944年

   潼关(中国),哈里森·福尔曼和蒋纬国上尉。 1944年

 潼关(中国),蒋纬国上尉和一个国军军官。 1944年

  潼关(中国),蒋纬国上尉和一个国军军官。 1944年

  蒋经国和其弟弟蒋纬国。 1944年9月28日
   蒋纬国(左一)与其他国军士兵,上海 1949年
 蒋纬国(左一)与其他国军士兵,上海 1949年
  蒋纬国(左一)与其他国军士兵,上海 1949年
  
蒋纬国(右一)与其他国军士兵,上海 1949年

  蒋纬国上校。台北 1949年3月

   蒋纬国上校。台北 1949年3月

    1943年12月,蒋介石夫妇在埃及开罗参加中美英首脑会议后,回国途中,来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军营,视察中国驻印军。(亦有注释为1943年11月30日,蒋介石夫妇视察中国驻印度训练基地——蓝姆伽。)
未配武装带的中国青年军官即为蒋纬国。
         分享到
戴季陶(1891年-1949年),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晚号孝园,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生于四川广汉。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的理论家,曾受到孙中山器重。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五四运动期间,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周刊,对社会主义和劳工问题做过一些研究。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长,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长等职。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共活动。同年先后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文章,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右派的“理论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1948年6月改任国史馆馆长。1949年2月在广州心脏病突发过世(一说戴季陶在广州因对于共产党人的革命影响感到恐惧而服用安眠药自杀)。
 关于蒋纬国的生母是谁,香港出版的《蒋纬国传》(《广角镜》台湾问题丛书之一,李达编著)中的叙述较上述传闻更为详实。书中说:蒋纬国的生母是一位名叫津渊美智子的日本人。辛亥革命前夕,蒋介石、戴季陶、陈其美等人相继赴日本留学,由此与津渊美智子结识。当年的戴季陶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美智子倾心相随,两情相悦的结果则是安国和纬国两个儿子的先后降生。1916年,戴季陶携美智子由日本回到上海。由于政局动荡,戴、蒋等人的生活奔波无定,美智子于1920年返回了日本。看到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了那位神秘的东瀛女子的名字是津渊美智子。然而,在另一个版本的传闻中,她的名字又叫“爱子”。
至于蒋介石为何领养戴季陶之子,其中又有原因。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戴季陶、蒋介石等遭到通缉,被迫亡命日本。在此期间,戴与一个日本女子同居,生了一个儿子。1916年袁世凯死后,政局发生变化,革命党人纷纷回国,戴、蒋也回到国内。1919年,与戴同居的日本女子带了4岁的儿子来到上海投奔戴。陈志坚说,戴妻钮有恒是大家出身,精明能干,也以“河东狮”著称,戴季陶素来惧内,一见日本女子来了,生怕钮有恒知道,家庭就要闹得天翻地覆,不堪收拾。出于无奈,他拿出了一笔现金,婉言说服日本女子回国,但女方不愿意把儿子带走。戴季陶知道,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还是迟早要被钮氏发觉,但一时又苦于无安置之计。此时,蒋介石也常来上海,当他得悉戴季陶正为此事十分为难,便欣然说:“我只有毛氏生的儿子经国,你如愿意的话,就把你的这个儿子送给我,我带到乡下交与姚氏抚养,就算是她生的。”蒋介石此言,正是戴季陶求之不得之事,他当即称谢照办了。当时蒋母王氏还在。蒋介石把这个儿子带到家中,与母亲和妻妾说明原委,商定对外只说是姚氏生的,取名纬国,小名建镐。王氏婆媳对有些至亲和生活在一起的陈志坚并不隐讳内情,只要求他们心照不宣,所以长期以来,外界多不知底细,纬国当时年幼,自然无从得知真相。纬国相貌漂亮,天真活泼,蒋介石对他十分钟爱,每从外地回家,一见纬国就连唤“囝囝”。抱着亲吻,外出游玩时常让他骑在项颈上。早年,蒋介石对两个儿子曾有“经儿可教”、“纬儿可爱”的评语,并记之日记,真可谓“知其子者莫如其父”了。陈志坚与姚氏、纬国一起生活多年,并教过纬国识字读书,当时经国喊她“姨妈”,纬国也喊她“姨妈”,这些事,纬国一定还记得。陈生前还说过,住奉化县城时,纬国曾入培本幼稚园读书,纬国想必也不会忘记的。陈志坚诉说蒋纬国的身世之谜,基本上是属实的。根据蒋纬国的说法:他是国民党元老、前考试院长戴季陶的儿子,真的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兄长,是前“中信局”驻欧代表戴安国。而蒋介石是他的“义父”,蒋经国则是他的“义兄”。由于蒋纬国不是“蒋氏家庭”的成员,所以从一出生开始,就一直是宫廷中相当“尴尬”的人物。
津渊美智子,是蒋纬国的生母。蒋纬国是戴传贤(即戴季陶)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位日本艺妓,名叫津渊美智子。美智子于1977年亡故。
辛亥革命前夕,蒋介石、陈英士、戴传贤相继东渡日本留学。他们在津渊美智子家中相识,并成为知己。戴传贤生性浪漫,文才又好,又风流倜傥,喜作狎邪之游。美智子对戴颇为倾心,后追随其左右并同居,不久生下一子,名戴安国。1915年(一说1916年初),戴传贤携美智子回上海定居,第二年10月16日美智子生下第二个儿子。   1919年,蒋介石为了替亡弟蒋周传(又名瑞青)立嗣,遵母命把蒋经国过继给蒋周传,其“兼桃立嗣”,有令蒋介石绝后之虞,故蒋介石向戴传贤要求领养其二儿子。戴答应后,蒋介石将孩子携回奉化,取名蒋纬国,后交由侍妾姚冶诚抚育。   津渊美智子还于1920年生了一个女儿,时值军阀混战,戴传贤因无暇顾及,只好将女婴交给前上海商场殷实商人颜博诚夫妇养育,易名为颜世芳。此女即蒋纬国的妹妹。   美智子本来有定居中国之意,后因当时政治局势不稳定,且戴传贤因参与革命活动,迁徒无常,她只好于1920年返回日本。直到中国北伐完成,这段异国之情遂告中断。但戴安国与蒋纬国却因亲情所系,与生母之间常有书信往返。1949年蒋纬国到台湾后,虽有奉养生母之意,然因宋美龄之故,只好作罢。   1957年2月13日,丧妻后的蒋纬国与邱爱伦结婚,特意在戴安国陪同下前往日本东京举行婚礼,其主婚人不是别人,正是津渊美智子。1967年,蒋纬国应邀访日时,念及生母年事已高,便接她回台定居于丰原市。美智子于1977年亡故。   1986年,蒋纬国为纪念生身父母,特意专程至台中,托人塑了一尊戴传贤的铜像。
   蒋纬国与第二任妻子邱爱伦和姚冶诚(中)。
蒋纬国是蒋介石的过继儿子,从小由姚冶诚抚养。他聪明伶俐,深得蒋介石喜爱。1940年,蒋纬国与西北富豪石凤翔之女石静宜喜结连理,后石静宜因难产于1952年去世。5年后,蒋纬国与一位名为邱爱伦的中德混血儿结婚,1962年生子蒋孝刚。虽然二人感情不错,但却长期分居,邱爱伦住在美国,并常与宋美龄过往。蒋纬国则独自一人在台,过着孤寂的生活。

  蒋纬国平和的性情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关。他是蒋介石的过继儿子。蒋纬国随养母姚氏居住在奉化县城时,进了培本幼稚园,这是当时奉化惟一的一个幼稚园,同学不过十数人,全是有名望、有地位人家的子弟。蒋纬国很活泼,骑木马,玩沙土,摔跤……他都有兴趣。他挺聪明,识字很快,过目不忘,一个姓商的教师最喜欢他。姚氏携蒋纬国迁至宁波,蒋纬国开始入小学。不久,姚冶诚又领他搬往上海,住在张静江的别墅里。这时蒋经国已来到上海,蒋纬国便在7岁那年(1923年)随哥哥入上海万竹小学读书。蒋纬国有时也到其父第三夫人陈洁如那里,称陈为“庶母”。蒋介石与姚冶诚离婚后,蒋纬国随姚氏居住苏州,在那里落户。他进入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直到赴德国留学为止。他是这所附中的走读生,热心于戏剧活动和公益事业。蒋纬国还是童子军分队长,他喜欢出风头,每逢学校开运动会,总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跑,传递讯息。蒋纬国附中毕业后,又进入东吴大学理学院物理系进修学习,并到文学院政治、社会、经济学系旁听有关课程。

  1937年9月,21岁的蒋纬国遵从蒋介石的指示,携带朱家骅介绍函,远赴德国留学,研习军事。这段经历对蒋纬国影响很大。直到老年,他还能以相当流利的德语,追述当年就读于慕尼黑军事学院的情景,以及在第98“猎人军团”受训的情形。欧战前夕,蒋纬国又奉命赴美,入美陆军航空战术学校受训,并至美装甲兵训练中心练习装甲战术。1940年底,蒋纬国回国,入西北军胡宗南麾下,担任步二营“少尉排长”,开始往返于重庆、潼关之间。此时,他与西北富豪、纺织界大亨石凤翔之女石静宜结为连理。由蒋介石、宋美龄主婚。在抗战胜利后期,蒋纬国的岳父石凤翔由于颇有财力为政界所瞩目。蒋、石两家成为亲家之后,石凤翔的地位,自然更加显赫。抗战胜利后,石凤翔又在上海建立了“大秦纺织工厂”,但在工业方面“水土不服”,地位当然今非昔比了。不过蒋纬国对石家很关照,后来石静宜因难产早逝,蒋纬国仍执子婿之礼,待以岳父之尊;但毕竟已是有名无实的“国戚”了。石氏趋于平淡,这也是正常现象。

  据说,蒋纬国与石静宜在一次从西安搭火车时邂逅。当时,石静宜正看一份英文报纸,蒋纬国向她索借,石小姐见是一位军官,丝毫不予理睬。但这次相遇为他(她)们的结合打下了最初的基础。一位是蒋介石的二公子,一位是大企业家的千金,终于成婚。蒋纬国任“装甲兵司令”时,石静宜被尊称为司令夫人。她的豪迈个性有男子风范,穿着长筒马靴,常与装甲兵袍泽聚会,自己开车而不用勤务兵。装甲兵们在台中时常会见到这位司令夫人。石静宜过惯了富裕生活,她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传说她利用装甲兵旅采购物资的便利,自国外进口若干舶来品贩卖,以资挹注。后来又有传说,因美援军服的问题被老蒋发觉而被赐死。是实情抑传闻,外人无从探究。不过,石静宜确系在1952年逝世。另有一说是,石静宜怀孕后,在预产期之前,蒋纬国奉派赴美考察。当时石静宜的预产期为当年农历九月中,而农历九月十五是蒋介石的生日。石静宜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和蒋介石同一天生日,乃请示医生为她控制产期。但是到了农历九月十四晚上,仍没有阵痛,她又请医生进行催生。可能安胎药和催生药物发生了什么作用,石静宜的医生发出了“病危”通知。蒋纬国因赴美国考察不在台湾,只好通知了蒋经国,但蒋经国赶到中心诊所时,石静宜已经停止了呼吸。经过各种急救,终于回天乏术,胎儿也死于腹中。

  蒋纬国的第二次婚姻生活是在丧妻5年之后,婚礼于1957年在日本东京某教堂进行。新娘芳名邱爱伦,是一位中德混血儿。据说,蒋纬国早在1955年就在台北与爱伦小姐结识,并进而订婚,订婚之后邱爱伦即赴日本学习音乐。1957年2月,蒋纬国本拟与邱爱伦在台北举行婚礼,但蒋介石有意避免过分铺张,认为在日本成婚为宜。蒋纬国就在戴安国的陪同下,一起赴日,娶回邱爱伦。1962年蒋纬国与邱爱伦生一子名蒋孝刚。他是蒋氏家族“孝”字辈的兄弟中最小的一位,他的年龄与蒋经国的孩子孝文、孝章、孝武、孝勇相差一大截,是蒋纬国46岁时与第二任夫人邱爱伦所生的独子。蒋纬国“晚年得子”,所以对蒋孝刚钟爱异常。

  蒋纬国本人也是个谜,在他挂满笑容的后面,似乎有深沉的孤独。这在他的婚姻上也是如此。虽有爱情,却也寂寞。蒋纬国夫妻长期分居,邱爱伦住在美国,并常与宋美龄过往。蒋纬国则独自一人在台,过着单身的生活。蒋纬国于1997年9月病逝于台北,邱爱伦曾于其病重期间返台悉心照料。蒋纬国病逝后,邱爱伦与其子为之料理完丧事后,再度飞赴纽约。她时而前去陪伴百岁高龄的宋美龄,这会使同样孤独的婆媳俩消除片刻的寂寞。


蒋纬国和蒋介石那么像 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

蒋孝刚,1963年出生.是蒋纬国和第二任夫人邱爱伦的独生子,1980年,他和侄女蒋友梅同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蒋友梅学艺术,蒋孝刚攻读法律。他勤奋好学,对各门功课都十分用心,尤其是对商事法和国际法下的功夫最深,成绩也最好。剑桥大学毕业後,蒋孝刚远渡重洋,到美国纽约参加律师考试,结果一试即中。 据说,蒋孝刚大学毕业後,台湾“外交部”曾有意安排他出任官职,但他表示对政治没兴趣,婉言谢绝了。同时,他也不愿在台湾律师界发展,1987年,蒋孝刚结束了单身生活,与王倚惠女士举行了婚礼。王倚惠的父亲是菲律宾侨界一位著名的商人,与蒋纬国私交甚笃。以免别人认为他是靠“蒋家招牌”打官司。目前,蒋孝刚在美国纽约从事律师行业,发展相当不错 蒋孝刚与邱如雪(邱爱伦)重返蒋氏故里。 邱爱伦,蒋纬国的第二任妻子。邱爱伦生于1936年,原籍广东。她的父亲是邱秉敏,曾担任过“中央信托局储运处副处长”,母亲是位德国人。这位中德混血儿兼有东西方之美。
 蒋纬国在参加音乐会时结识了年轻漂亮的邱爱伦。两人于 1955年一见钟情,很快就订了婚。此后邱爱伦赴日本学习音乐。1957年2月,蒋纬国和邱爱伦准备结婚。婚礼原打算在台北举行,但蒋介石以避免过分铺张、惹人注意为由,要他们在日本成婚。于是,蒋纬国于1957年2月3日,在戴安国的陪同下,前往日本东京联合教堂与邱爱伦完婚。婚礼由戴安国主持,俭朴而庄重。
幸福生活
  两人结婚时,蒋纬国41岁,邱爱伦21岁,可说是老少配,但蒋纬国外表英俊挺拔,风度翩翩,看起来只有30岁的样子,和如花似玉、有明星脸庞的邱爱伦配起来,真可以说是天作之合了。   蒋纬国和邱爱伦婚后感情很好,两人甜甜蜜蜜,恩恩爱爱,令不少人羡慕。1962年,邱爱伦生下一个男孩,这时,蒋纬国已经46岁,可谓中年得子,他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蒋介石见又多了个孙子,也高兴异常,亲自赐名“孝刚”。此时,蒋纬国的事业也正值高峰。装甲部队经他重新改编训练后,战力提升不少。就他自己而言,前不久晋升为中将。这段时间,“家庭事业皆得意”,可说是蒋纬国一生中最幸运、最快乐的时期。
关系恶化
  然而,好景不长,蒋纬国和邱爱伦美满、快乐的婚姻生活只维持了十几年,此后两人的爱情由热烈到平淡,再到恶化,最后处于分居状态。造成两人婚姻裂缝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蒋纬国比邱爱伦年长20岁,老夫少妻是婚变的必然结局;有人说邱爱伦喜爱音乐、活泼好动的浪漫个性与严谨、刻板、繁文缛节的官邸生活的冲突是两人分居的原因所在;有人说邱爱伦的哥哥邱廷亮因一政治事件被“国防部部长”蒋经国下属的军法部门判处6年徒刑,蒋纬国说情不力是两人闹翻的根本原因。
分居改名
  分居而不仳离,常是政要名流处理婚姻问题的办法,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住颜面。蒋纬国和邱爱伦的分居,一直是秘而不宣的,直到 1975年9月,邱爱伦以随行照料宋美龄赴美养病为由,一去十余年不归,才为人传扬开来。   邱爱伦虽长期与丈夫分居,但她毕竟还是蒋纬国的妻子,内心深处对蒋纬国还是爱恋的。蒋纬国病重期间,她和儿子蒋孝刚专程从美国赶回台湾,予以照料。蒋纬国去世后,她参加了有关吊唁活动,并参加了蒋纬国的葬礼。从台湾新闻媒体反映的情况看,她已不再称邱爱伦,而改名为“丘如雪”;为何更名,尚不得而知。
宋美龄赴美定居时,蒋纬国为表孝心,让爱妻邱爱伦陪伴宋美龄到美国长住。于是邱爱伦就住在美国,常与宋美龄来往。由于独子蒋孝刚也一直在国外,蒋纬国只能独自一人在台,过着孤寂的生活。   宋美龄与邱爱伦的关系非常好,两人有许多共同的话题。邱爱伦年轻爱打扮,在衣着方面比较新潮。宋美龄喜欢邱爱伦的衣着仪表,常问她首饰哪里买的,头发哪里做的等等。只要邱爱伦身上的服装或装扮她觉得喜欢的,就必然也要照原样打点一套,感受一下时髦的气息。
邱爱伦现在长年在美国定居。1997年蒋纬国病重期间,她曾经回台北悉心照料。蒋纬国病逝后,邱爱伦料理完丧事再度飞赴纽约。她有时会去陪伴百岁高龄的宋美龄。使同样孤独的婆婆消除片刻的寂寞。自从宋美龄去世后,原本生活低调的邱爱伦就更是消失于公众的视线之中了。
 
 左起:邱爱伦、宋美龄、蒋方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151/56580269687.html

更多阅读

同安莲花土匪父子叶定国和叶金泰 我的老婆是土匪sodu

同安土匪父子:叶定国和叶金泰厦门大学图书馆区域研究资料中心厦门网    发布时间:2013-10-13【著匪叶定国无恶不作】1929年4月,远在南洋新加坡出版的《闽侨》杂志第1卷第6期上,刊出了一份由安溪民团总办事处、厦门安溪公会、安溪学会

谭汝为:蒋经国、蒋纬国命名之玄机

经纬·经国·纬国——蒋经国、蒋纬国命名之由来谭汝为“经”的本义是织物的纵线,与之相对的是“纬”,即织物的横线。后从织物引申到地面,南北向道路为“经”,东西向道路为“纬”。现代地理学将沿地球表面与赤道垂直的东西分度线称为

邓稼先人物生平简介 蒋纬国 蒋纬国-简介,蒋纬国-人物生平

蒋纬国(1916年10月6日―1997年9月22日),幼名建镐,号念堂,浙江奉化人,生于上海,蒋介石次子,蒋经国之弟,乳名建镐。,历任国民党装甲兵部队处长、战车团团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司令,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副校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对于军事

声明:《蒋纬国和蒋介石那么像 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为网友拚命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