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txt 歌德 《浮士德》


《浮士德》
Faust

   德国诗剧。作者歌德,创作于1773~1831年之间。1806年始发表第一部,1831年完成第二部,歌德逝世后的1832年始发表。《浮士德》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古典文学4大名著。浮士德是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人物,与魔鬼打赌定约:如感到满足就让魔鬼取走生命。魔鬼给他青春,他为知识、爱情、事业、理想、美而创造了很多奇迹,最后他双目失明,听到人们为他掘墓的声音,以为人人都在劳动改造自然的理想社会来临,感到满足,灵魂为魔鬼夺走。歌德把他塑造成一个为探索真理,追求人类最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人物。他从个人生活小世界进入社会生活大世界,历经书斋、爱情、宫廷、美的幻梦、改造大自然等阶段,最后悟出生活的智慧:“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浮士德一生追求真理的经历,反映出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德国进步力量与反动力量之间的斗争。《浮士德》作为剧本没有严密的戏剧结构,而是一部熔戏剧、诗歌、小说于一炉的剧作。
   
   

1941年在德国柏林演出《浮士德》时的剧照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浮士德》"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浮士德 txt 歌德 《浮士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251/634120993498.html

更多阅读

电影《阿甘正传》主题歌为何飘不到中国 阿甘正传观后感

2010-04-05 09:34:17浏览 2000 次|评论 1 条鲍勃?迪伦是美国“民歌摇滚”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歌曲《答案在风中飘》写于1962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民歌摇滚”的代表作,被人们奉为争取民权运动的圣歌。歌词采用提问的方式,曲调清新自然

学生《鬼子来了》观后感 小学生我的战争观后感

就这么“我”“我”“我”“你”几个字,似是答非所问,但细细分析,村民马大三只能盲目服从,有问必答,没有知情权没有提问权更没有反诘权。《鬼子来了》将抗日主题变成了背景,主题则上升为人性与奴性,思想深刻的专制,绝对权力的屈从。壮士何

声明:《浮士德 txt 歌德 《浮士德》》为网友简单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