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


Pan Yue
潘岳

潘岳
(247~300)
    西晋文学家。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但有人认为,从他父亲一辈起,他家实际居住在巩县。潘岳的祖父名瑾,曾为安平太守。他的父亲名芘,曾为琅邪内史。他的从父潘勖在汉献帝时为右丞,《册魏公九锡文》即出自其手笔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总角辩惠,藻清艳”,被乡里称为“奇童”(《文选?藉田赋》李善注引),长大以后更是高步一时。司马炎建晋后,潘岳被司空荀召授司空掾。后因作《藉田赋》,招致忌恨,滞官不迁达十年之久。咸宁四年(278),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后出为河阳县令,四年后迁怀县令。后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不久被免职永熙元年(290),杨骏辅政,召潘岳为太傅府主簿。杨骏被诛后,他被免职,不久又选为长安令。元康六年(296)前后,回到洛阳。历任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永康元年,赵王伦擅政,中书令孙秀诬潘岳、、等阴谋奉淮南王允、齐王为乱,被杀,夷三族。
 潘岳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受到同样的推崇。梁代钟嵘将他列为上品,并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语。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也说“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潘岳的诗今存18首,《悼亡诗三首》是他的代表作。这三首诗写于元康九年的秋天,当时他的妻子去世已经一年。在诗中他感叹自己沉浸在永恒的哀伤中,竟然不觉冰雪消溶,春风吹拂,晨滴沥;时节交替了,时光流逝了,而自己对亡妻的哀念“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反而更深长。诗人望庐思人,睹物伤情:“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将物是人非的悲痛写得十分真切感人。这三首《悼亡诗》写景抒情,由物及人,通过一系列日常事物行止的描写,表现出真挚深厚的伉俪之情,写得层次分明,笔触细腻,具有缠绵悱恻、委曲深婉的特色。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都用“悼亡”为题,正是受了潘岳的影响。潘岳还有《顾内诗》和《杨氏七哀诗》,也是写给他妻子的。潘岳的诗歌中还有《河阳县作诗》二首、《在怀县作诗》二首比较有名,均被收录。这四首诗都含蓄地表现了他滞于下僚的苦闷心情。如《河阳县作诗》第一首,开头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无才无德,不宜置身仕途,接着又叹息自己命运多蹇:“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又强打精神鼓励自己:“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人生天地间,百岁孰能要。”整首诗描写内心活动,层次细腻,表现了诗人在仕途上苦苦挣扎的情况,比陆机的同类作品更为委婉真挚。
 潘岳善于用精美的辞藻来描写景物。如“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岩阿;归雁映兰,游鱼动圆波;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河阳县作诗》)等,辞藻华美,但还不是过于雕琢;描写细致,但尚不致伤于繁芜,因此比陆机的某些作品更能代表西晋写景诗的特点。《诗品》说《游仙诗》“宪章潘岳”,就是指潘岳的这类诗对郭璞有所影响。潘岳的诗歌不是单纯写景,而是表现出情景交融的特点,《悼亡诗》是这样,其他的诗也是如此。如《在怀县作诗》第一首描写炎夏酷署的情景:“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仟仟,黍苗何离离。”形象地写出了盛夏季节万物的勃勃生机,以衬托出诗人的身心疲乏。他感念自己“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内心的焦急与外界的炎热融成一体,更让人感到酷暑难耐。所以钟嵘在《诗品?序》中有“安仁倦暑”之语,特意标举此诗。
 潘岳的诗歌比较有特色的还有《关中诗》16章。元康九年,西晋王朝平定了氐人齐万年的叛乱,潘岳奉诏作此诗。全诗详述了这次战乱的经过,在赞美周处的忠勇的同时,也揭露了无耻武将虚冒功绩,对赵王伦暗寓讽刺之意。潘岳还在诗中用大量篇幅沉痛地记录了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哀此黎元,无罪无辜;肝脑涂地,白骨交衢;夫行妻寡,父出子孤;俾我晋民,化为狄俘。”(第7章)“斯民如何,荼毒于秦;师旅既加,饥馑是因;疫疠淫行,荆棘成榛;绛阳之粟,浮于渭滨”。(第15章)尽管这首诗是应制之作,主旨是颂扬武功,但在客观上也揭露了西晋统治者的罪行。
 潘岳的辞赋题材较为广阔,表现手法也灵活多样,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辞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写景抒情,以《秋兴赋》和《闲居赋》为代表《秋兴赋》作于咸宁四年(278)。作者对滞官不迁,牢骚满腹,因而象那样借写秋景来抒发自己的愁怀;凄清的秋景又进一步勾起他内心无限的怅惘,他幻想能摆脱尘世的羁绊,“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这篇是潘岳最为人称道的名篇。它精美而清婉,表现了西晋文坛“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的共同特色。但它丽而不繁,柔而不靡,且不象陆机辞赋以典正凝重见长,以绮丽繁富取胜,而是语言明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别具一种清丽的风韵。《闲居赋》作于元康六年,此赋造句工整,行文流畅,笔调清淡,在当时同类作品中也是佼佼者。另一类是咏物,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他年轻时写的《射雉赋》。赋中写猎人发箭,野雉中箭:“鲸牙低镞,心平望审;毛体摧落,霍若碎锦。”廖廖数语,物体人事,纷呈纸上,很有生气。再如《河阳庭前安石榴赋》,以物喻人,抒写内心的不平,也比较有特色。还有一类是叙事纪行,以《西征赋》为代表。这也是潘岳的名作,写于元康二年。赋中详细记叙了沿途所经之地的山川形势、人物古迹,抒发怀古之幽情,也隐然寄托了对于现实的感慨。这篇赋在形式上与的《北征赋》、的《东征赋》类似,但体制更为宏大,征引更为广博,在当时除的《三都赋》外,极少能有与其相比的。此外,潘岳还有一些抒发哀婉之情的赋,如《寡妇赋》和《怀旧赋》。前者是因他的连襟任子咸之死而作;后者是为了哀悼他的岳父杨肇和妻舅杨潭。这两篇赋都写得文辞凄楚,情意缠绵。萧统收录潘岳的赋共8篇,是赋类入选作品最多的一人,可见潘岳的辞赋对南朝文人影响之大。
 除了诗赋之外,潘岳“善为哀诔之文”(《晋书?潘岳传》)。今存诔、哀辞、祭文等20多篇。这些哀诔之文大多是为亲人、朋友所作,如《杨荆州诔》、《夏侯常侍诔》、《哀永逝文》等,辞婉情切,哀痛感人。也有一些是为了官场应酬的需要,如《太宰鲁武公诔》、《贾充妇宜城宣君诔》等。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马督诔并序》。此诔作于元康七年。当时,氐人齐万年起兵;朝廷派夏侯骏、周处率兵征讨。由于周处为人刚直,执法不避宠戚,得罪了权贵,梁王彤和夏侯骏借机报复,致使周处孤军陷阵,弦绝矢尽,力战而亡。西晋守军纷纷弃土而去,储有粮草数百万石的城也被重兵围困。在这危急关头,“位末名卑”的督马敦奋勇而起,终于保住了城池和粮草。但是马敦却遭到雍州从事的忌恨,被诬下狱,气愤而卒。潘岳与马敦素无交往,纯然出于义愤,而写了这篇诔文,概述了周处战死的经过及晋兵的败状,又详细叙述了城守卫战悲壮激烈的情景。此诔一反潘岳一贯的凄婉风格,笔力刚健,用明快而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一位有智有勇的义士形象,表现了潘岳对“功存城,身死狱”的马敦的敬意和同情,也流露了对官吏无能、官场混浊的不满情绪。所以明人在《潘黄门集》题词中说:“余读潘安仁《马督诔》,恻然思古义士,犹班孟坚之传苏子卿也”。评价甚高。
 潘岳的多数作品内容比较单薄,范围也比较狭窄,多为抒发士大夫的愁思,与当时多数文人的创作情况相似。不过,他的诗、赋中有不少名篇以善叙哀情著称,而哀诔之文在他的文中也占了很大比重,这就形成了潘岳独特的悲而不壮、哀而不怒的创作基调。
 潘岳的作品文笔华美而明畅,用典也比较浅近,不似陆机那样深奥凝重,具有一种清绮哀艳的风格。说:“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篇)这是比较中肯的意见。
 《隋书?经籍志》录有《晋黄门郎潘岳集》10卷,已佚。明人辑有《潘黄门集》,收入中。
             李景华 韦凤娟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潘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251/953641647305.html

更多阅读

潘岳的追求和努力 努力追求高尚道德

不容回避的是,潘岳的追求和努力,相当一部分被迫半途而废,而他的思想又受到太多的争议,他的赤诚不被人理解。故知情人提起潘岳,又有“悲壮”之说。除此之外,他的人生境遇,还有更多个人的不幸福。潘岳很爱自己的母亲,母亲的过早去世对他的打击

潘安 潘安容貌复原图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潘安画像潘安即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岳字安仁,今河南中牟人,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岳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

貌比潘安??潘安是谁? 貌比潘安 才比子建

潘安一.潘安介绍潘岳(公元247—公元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出生于今河南中牟县。潘岳是官宦子弟出身,其祖父潘瑾为安平太守,其父潘芘为琅琊内史。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晋书》称“潘岳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神童”,在当时就有

潘安年表及名句 贾南风潘安

潘安年表大事记  公元247年即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八年:潘岳出生在一个中小阶层的士大夫家庭。祖父潘瑾,安平太守。父亲潘芘,琅邪内史。  公元259年即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甘露四年:潘岳渐知名,“总角辩惠,乡邑称为奇童”。12岁得到父

声明:《潘岳》为网友无尽空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