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经管金融硕士 75岁当背包客、98岁拿下硕士、105岁清华读博,如今传奇还在继续…

摄影日记

NO:724期







2016-11-10

星期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创意刊
ID:mmmm2047
如需转载,请务必获取授权 


“老很悲哀,如易折的萑苇,

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

然而,

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来了。”




这是沈从文70岁被批斗劳改时说过的话。


无独有偶,这世上秉烛夜游、精神养老的“活力人”还有这么一位。


记者:老赵,你都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学电脑干什么?

老赵:可是,我现在还活着啊。




这样一个超龄超人,40岁当学校工友,75岁当背包客畅游英德法国,93岁到医院当义工,98岁拿到硕士毕业,100岁书法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藏(首位在世作品被该馆收藏者),101岁在香港办书法展并出版畅销书籍,105岁成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班旁听生……


他,就是对话中的老赵,赵慕鹤!




那年老赵75岁,英文26个字母都没认全,只懂得“YES”和“NO”这样已经口语到满大街的话,就比所有年轻人都潇洒地开眼看世界去了。


“如果出国一趟,一定要有存款,一定要英语练到可以读莎士比亚,那我三辈子都别想出国了!”


这个绝大多数人眼中的“老家伙”,揣着三万块钱,以及大把大把的富余时间,踏上了自己的欧洲之旅。




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没有年轻力壮的身体就算了,老赵还特别“狂”:


“跟旅行团太不好玩了,他们只会带你去一些书上就能看到的地方。”


于是,老赵为省住宿钱,搭乘夜行火车,“一个车厢,空荡荡的座椅都够睡好几个人了。”




到了国外,老赵会先用很标志性的中国话跟老外们“问路”:中餐馆在哪儿?


找到了中餐馆,老赵就拜托服务员用英文、法文或德文,写下自己在地图上圈出的那些要去的地方。

清华经管金融硕士 75岁当背包客、98岁拿下硕士、105岁清华读博,如今传奇还在继续…


即使这样,老爷子还是免不了节外生枝地“耍花枪”:走着走着就不老实了,把记好的路线扔一边,跟着背包的人群走,说是肯定会到达一个有惊喜的好地方!




为此,老赵没少折腾自己那已经75岁的身子骨:


在火车上还算是“标准间”,老赵曾一个人在电话亭里蜷了一晚上;露宿街头,体验了一把“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原生态……


跟着背包群走,老赵腆着脸跟一帮孙子辈的年轻人挤青年旅馆,还因为准时叫他们起床吃早餐备受小年轻们的欢迎呢~




就这样,仰望过埃菲尔铁塔,游过莎翁故居,闻过法兰克福的花香,在莱茵河上放声高歌……


当老赵5个月后回来,同退休的同事问:“你就不怕出去回不来啦?”

老赵特得意地拽:“这有啥~大不了更深度地游欧洲嘛!”

(除了大写的服,小编竟只能无言以对。。。。。)




如此高人,很多人肯定会好奇:老赵究竟师从何处,身处何地,从事何业?

不急,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年轻时的赵慕鹤


1912年,山东省金乡县一个地主之家喜迎贵子,取名赵慕鹤,慕白鹤之高雅清隽,成书香之风流坚韧。


7岁,赵家便为他聘请私塾名师,熟读经史;

14岁得前清拔贡赵朝仪眼缘,收入门下学习鸟虫体书法;




18岁考进山东曲阜学院普通科,师范体系毕业后曾在安徽阜阳第一联合中学任教;


36岁因“黑五类”身份一路从山东金乡逃至福建金门;


40岁冒名顶替失踪军人辗转偷渡至台湾,在高雄师范大学任教直至1977年退休。




可是退休生活无聊呀!


老赵亲眷都在大陆,自己孑然一身,闲在家只养花遛狗还真憋不住。


好在老赵从小练了“童子功”:虫鸟书法体!





邀上三五同道,互相切磋交流,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字如其名,虫鸟书法体,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欢欣鸣叫的小鸟,活泼灵动、古意盎然,别有一番雅趣。



不过,“舞文弄墨”的日子过了没几年,老赵开始受不了了。


小年轻们成天嚷嚷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老赵听了心里也痒痒啊,于是收拾收拾自己的钱包,揣着三万二就来了个英法德五月深度游~


单枪匹马的欧洲游完回来,老赵就像全身披了一层胶原蛋白似的,浑身朝气,心思、眼界大大不同!



世界那么大,不出去走走,老赵都不知道原来退休了不是代表着无聊了,而是自己因着年龄困住自己生锈了。


到了国外,老赵才知道,原来退休是这样一件好事儿: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大把的自由时间,大把的秀美风光,还有数不清的新大陆等你去学、等你去了解!


刚巧赶上大陆来台的孙子高考,于是祖孙俩约好一同考大学。

这年,老赵86岁!



扔了课本那么多年,况且以前学的和现在学的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儿,所以,不出意料的,老赵“落榜”了。


孙子有自己非读不可的学校,当年的考试成绩也没能让理想如愿,于是爷俩再度携手挑灯,第二年双双被录取!


87岁!老赵如愿成为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的一名在读生。




很多人都又讥又嘲:一把老骨头,脑子怎么可能好使,他能毕业我就给他跪下磕头了!


别人的大学,128个学分都只修四五年就可完成,但老赵完全不气馁,也不介意旁人的说三道四,心无旁骛地在自己求学的道路上徐徐前进,终于在91岁,拿下了这个大学“本本儿”!



毕竟是受了“高等教育”啊,老赵一刻都闲不住。


大学读完了,接下来干啥呢?


老赵又做了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儿:上养老院、医院当义工!



▲93岁的老赵照顾着比他还“年幼”的病人


一干就是两年,老赵劲头还没散呢,医院开始“不干了”:毕竟您老年纪在那摆着呢,出个什么事儿对您、对病人都不好交代啊。


老赵无奈,只好回家,等待时机“另寻出路”。



老赵总说:“一靠别人,就老啦!”


所以在家时,老赵什么都能独自完成,上街买菜,洗衣做饭,手脚利索得完全不输任何年轻人。



很快,“机会”来了!


朋友的孙子要考研究生,老赵觉得,“这热闹,值得掺和~”


于是一老一少,挑灯夜战小半年,顺利入读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这学习,还真是让老赵上了瘾,越念越起劲儿了!


2009年,98岁的老赵成功拿下硕士学位!


当初他考本科时对他冷嘲热讽的左邻右舍,如今恐怕是只敢对他“五体投地”了吧~



他的事迹,被台湾多家媒体争相报导,成为激励老中青所有人奋发向上、活出姿态的典范,连当时当局的马英九都对他崇敬不已,多次拜访他并为他授勋。




话说,这人一出名,吸引力就与日俱增。


写了八九十年的虫鸟书法体,老赵早已默默将此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如今随着老赵的一本口述自传书,《悠游100年》的出版,立时引起了各方关注。


这个中国书法中一个逐渐衰微的末小分支,竟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老赵非常欣喜!


原以为“老东西都不中用了,没人理啦”,没想到它只是暂时被人淡忘,终有一天又将被人记起!



那幢住了60余载的宿舍楼,原本同时代的人相继离去,冷冷清清寂寂。


如今求取墨宝、交流心得、聆听感悟的人不断,老赵的门前又有来有往、谈笑风生。


他的作品更是被大英图书馆收藏,成为大英图书馆250年历史中唯一一个作者在世、作品即入馆展示的人。




而老赵始终忘不了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山东金乡。


那里有他的旧时光,即使墙上的砖块已经开始脱落,这份情怀与思念,依然无法断绝。




老赵感到了一种文化的根深蒂固,那是入骨入髓、息息相念的东西。



不能割舍,那便紧握。


于是,老赵开始了在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旁听生涯,学习中国文化千百年来的演变传承,学习用电脑上网,学习电子系统的挂号看病,正式系统性地学习英文……


那些二三十岁的“同班同学”,都为自己有老赵这么一位同学而与有荣焉。




如今,老赵105岁,身躯踽踽却精神矍铄,正在由旁听生到清华博士在读生的路上不断拼搏着。


想想我们青春年华、大好韶光,是不是也感到人生充满了斗志与燃点呢!



活着,必须活出味道!

活着,就要创造奇迹!



为大家推荐3个公众号


如果你还不知道听什么音乐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351/742112094168.html

更多阅读

读书心得:有梦就能实现——《21岁当总裁》读后感

作者:邓梅艳教学教研来源:三年级组点击数:1383更新时间:2009-2-3有梦就能实现——读《21岁当总裁》有感邓梅艳董思阳,这个名字是我在一次去教导处交资料时偶然闯入我的世界的,那天《21岁当总裁》就静静地躺在主任的桌上,封面上那个清秀的女

钱颖一:清华经管学院新课程有四个主要特征

2009年10月28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2009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全球经济复苏与企业重振”,在全球领导力、公司治理、私募基金等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下面是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

培养未来领导者:清华经管学院的超越与回归

商学院应重新回到培养“人”的逻辑上来。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传授技能和品格,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本刊记者 | 贾林男 美国有家银行的业务员,每年的销售贡献都特别突出,可每到年底,客户评分总是敬陪末座。如果你是银行行长,你会怎么对

“明星老板”李佳璘:15岁当上“服务员”

从《上错花轿嫁对郎》里走出来温柔楚楚的杜冰雁居然是蜀地辣子鱼的老板李佳璘。  李佳璘有着和杜冰雁相似的性情—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虚怀若谷……但她也有着杜冰雁想都想不到的另一番本领,那就是—经营餐厅。  15岁当上“

声明:《清华经管金融硕士 75岁当背包客、98岁拿下硕士、105岁清华读博,如今传奇还在继续…》为网友森离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