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脘的功效与作用 灸中脘,宝宝不做夜啼郎!巴巴麻麻疯转!

 脉脉养生

点上面"脉脉养生"关注,免费定制调理方案,有不适问我们。

旧时,如果你走在一些老城的街巷,会常 见到路边的电线杆或者胡同的墙壁上,贴着巴 掌大的红纸,上面写着这样的顺口溜:“天皇 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一 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这种帖子不是什么诗 歌,它俗称“儿啼帖”,是民间流传甚久的一种 习俗。过去由于贫穷,老百姓对于夜啼的孩子 无可奈何,又由于认知有限,迷信的认为夜啼 是由于孩子触犯了一种叫做“夜星子”的邪,只 要往街上四处贴一些“儿啼帖”,就会吓跑“夜星 子”,小儿夜啼也就不治自愈。 诚然,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这种做法有点 荒唐,但能肯定的是,小儿夜啼的确是件让人 头痛、抓狂的事情。 在中医看来,脾胃虚寒是小儿病夜啼的一 个重要原因。脾胃虚弱有什么具体表现呢?这 类宝宝还会显得面色无华、四肢欠温,食少便 溏等。 对于脾胃虚寒来说,温脾暖胃散寒是一种 由里治表的方法。艾灸时,可用艾条中脘穴 灸10分钟左右。每天1次。一般灸3次即可见 效。 为什么灸中脘穴呢? 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 ”中脘穴,又名“中管”、“胃脘”、“太仓”,是任脉 的会穴,胃的募穴。从名字及穴义上可以看 出,中脘与胃的关系是多么亲近。实际上,中 脘又不是单枪匹马,它上有上脘,下有下脘, 都位于肚脐上方,并作一排,牢牢的保护着 胃。中脘为中,占有胃的主体部分,取其为“太 仓”,就像是为了表彰它们对胃的贡献。我们常 看见一些人有事没事总是排排肚子,实际上, 就是在拍中脘、上脘和下脘,这样能让胃更舒 适。

艾灸中脘的功效与作用 灸中脘,宝宝不做夜啼郎!巴巴麻麻疯转!

图片:中脘穴

图说;心口窝与肚脐连线的中点部位即是该穴。


艾灸中脘,同时也会刺激到上脘和下脘。 它们各司其职:上脘位于肚脐上5寸,是食物进 入胃的通道,按压刺激它,能有效管理吃的过 快或者过饱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 等;中脘位于肚脐上4寸,是胃的主体,刺激 它,能促进胃的蠕动,对于胃脘疼痛、腹胀等 有很好疗效,而且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脘 位于肚脐上2寸,是食物由胃入肠的关口,与消 化密切相关。当脾胃运化失职,食谷不化、腹 胀、胃痛等,刺激下脘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 用。 不仅如此,艾灸中脘,还能刺激到水分 穴。水分穴位于肚脐正上方一寸处,是中脘穴 同一条战线的好伙伴。中脘三兄弟有效解决胃 障碍,提高脂肪谷物等的分解,而水分穴是促 进水分代谢,排除人体多余水分的能手。 由此可见,对于脾胃虚寒而不适的宝宝来 说,艾灸中脘是不二的选择。 实际上,小儿夜啼与饮食是密切相联系 的。因此,在平时的喂食中,可以选择一些有 针对性的食物,来防治小儿夜啼之苦。在这 里,简单推荐几个食谱:百合莲子粥是宁心安 神、清心除烦的尚品;山药枣仁糊,能健脾益 肾、补肝宁心;小麦大枣茶是清心热、健脾胃 的好手;茯苓远志茶,益于安神定志,交通心 肾;竹叶莲心汤则是清心除烦好方子等等。 最后,再提一下,现代研究表明,如果宝 宝体内钙元素不足,也可能导致夜啼。建议家 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每日给 孩子加服一些鱼肝油和钙剂;平时可以多带孩 子晒太阳,以获取更多的天然维生素D,促进 宝宝对钙的吸收。及时补钙、避免缺钙,这也 是让孩子睡的更香、更安然的一个小奥秘。

需要注意一点,有不少孩子艾灸后会有发烧腹泻等症状,这是体质上升后的排寒反应,一般不用过多处理,体温过高请到医院就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451/25147398382.html

更多阅读

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太神奇了。。 艾叶泡脚的功效

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太神奇了。。作者:揭秘色娱艾叶是野菜,也是一味中药,南方人经常食用,而北方一般药用较多。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具有

盐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简介艾叶泡脚有驱湿气寒气,通经络,理气血,温经止血,抗菌抗病毒之功效。现在我们家里人也都用艾叶泡脚。之前我每个月经期都会有经痛,泡了一段时间这两个月经痛减轻了不少。前两天老妈剥沙参导致手过敏一直痒,晚上

艾草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医药材,它能够增强体质,使体内防御能力下降。那么具体的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从中医学来讲,藏红花泡脚有哪些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藏红花又称番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

艾叶泡酒的功效 艾叶泡酒的功效与作用及做法

   艾叶是民间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药用价值高。艾叶的作用非常多,用来泡酒更是有不可多得的功效。  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主治下元虚冷,冲任不固所致的崩

声明:《艾灸中脘的功效与作用 灸中脘,宝宝不做夜啼郎!巴巴麻麻疯转!》为网友迷途知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