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白瓷赝品近年愈来愈多,仿造手段愈来愈高超,胎釉形态已与明清真品相差无几,以致令国内外不少收藏家大批上当,如今德化有一些仿制高手几年来做德化窑白瓷雕像赝品简直绝了,也发了大财。京沪一些大藏家收藏了所谓何朝宗大师的雕像即出自这些人的手笔。拍卖行更多,而在北方能鉴定德化白瓷的人很少。古今德化窑白瓷的细微之别我还能了然于心,并且一直在追踪德化窑造假的动向,否则也难保不被如今的德化窑高仿品所惑。

首先我给大家传授一个一学就会的秘诀,德化瓷器分早期晚期,我们以康熙为界,康熙以前的德化白瓷,如果在白天的时候迎光透视,它的胎内外透出粉红色的,如果是康熙以后的,迎光透视它的胎内外透出青白色,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德化白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透视全部均应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赝品。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如果是明代的德化窑,现在价值连城。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鉴定要领:
一: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红,尤如婴儿之脸白中泛红;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尤如非洲成年象之牙,泛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之白。康熙以后釉面开始泛白,有的集釉处出现青白色。仿品釉面一般光泽度过亮,给人以刺眼感觉。真品釉面温润弱光。
二:明代早期胎色迎光透视白中泛粉红或肉红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红或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黄或牙白色。当然,迎光透视观察各个时期所显颜色,也会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异,以及烧制时温度控制的微小差别而出现变化。
三:从制作工艺上来看仿品一般为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判定时应注意:由于采用注浆成形工艺,故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没有真品腴润悦目的特征。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之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特别是底内墙常常会留下手指按捏或者竹片按压的痕迹。对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一般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四:何朝宗塑造的人物,安详、端庄。而塑造的衣纹从上往下,就像老鼠的尾巴一样,衣纹往上收就像兔子的耳朵。所以这种“鼠尾兔耳”这种工艺是何朝宗艺术大师特殊的创造特点。
德化白瓷鉴别要点:
看颜色
各个朝代的白瓷具有不同的特点,虽然都成为白瓷,但是这白是有区别的。有的白瓷中含有少量的青色,还有的白瓷中含有少量的白色。而德化白瓷的白是纯色,不泛青,也不发黄。颜色很纯正。
看光泽度
德化白瓷因为特殊的烧造工艺光泽度特别好,有种透亮的感觉。人站在德化白瓷的面前,可以模糊照见自己的影子。于是很多的工艺品也做的比较透亮。但是真正的德化白瓷虽然透亮,但是白的特别柔和,而现代的仿品只能做到亮,却无法做到柔和。因此通过亮度的比较也能对真假德化白瓷进行区分。
看透光程度
前面也讲到了,德化白瓷的一大特点就是透亮。因此在购买白瓷的时候可以选择白天有太阳的时候,拿到阳光下一照,通体透亮,就说明是真品。如果浑浊,不透亮就是仿品。另外还可以利用手电筒,如果天色较暗,可aIhUaU.com以用手电筒的光打在瓷器上,同样透亮的是真品,不透亮的是仿品。当然为了能够买到真的德化白瓷,还是选择白天阳光好的时候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