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镇自称中国人 德国有一小镇居民竟然自称中国人【图】

 德国有一小镇居民竟然自称中国人
★★★還舊樓主2010年10月27日轉自《中华网》★★★ 

        德国巴伐利亚七谷地区的迪特福特是个拥有2800名居民的千年小镇。镇里的居民高鼻深目,典型的欧洲人模样,可他们却喜欢自称“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狂欢节”是这个小镇最盛大的活动,让记者惊讶的是,这一狂欢节已经延续了70多年。

       镇中心有个“中国人泉”

        似乎是为了呼应中国的春节,迪特福特的“中国人狂欢节”每年2月举行,这一传统早在1928年就开始了。走进小镇,记者被浓浓的“中国气息”包围:街头巷尾悬着成串的红灯笼,许多人家的窗户上贴着“福”、“喜”等字幅,沿街的房子几乎都挂着印有龙图案的彩旗、长幅的锦缎和绘制着华人头像的招牌,有的招牌旁边还用中文写着“嗨,华人”、“华人,你好吗”、“祝你生活愉快”等话语。

        小镇的标志是位于中心广场的“中国人泉”。泉眼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胖胖的中国清朝官员,戴着尖顶帽子,撇着八字胡,挺着肚子,张开双臂,双目圆睁注视着来往行人。走近一看,发现从其肚子里不断涌出一股股清泉。“中国人泉”旁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迪特福特——巴伐利亚的中国”。

        小镇的居民喜欢自称“中国人”,听导游说,这一说法由来已久,1869年印刷的书籍就有小镇人自称中国人的记载。据说很早以前,迪特福特所在教区的主教听说迪特福特人纳税太少,就派税务官前往催税。当地人为逃避沉重的税赋,紧闭城门,不让税务官进来。税务官将此举形容为“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国人一样,把自己关在城内”。从此,迪特福特人被称为“中国人”。还有一种传说可能更为可信,据称几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开始与中国人做生意,用当地的白银、手工艺品等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交往多了,迪特福特人渐渐喜欢上中国以及中国春节等传统文化,并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始过起了“中国人狂欢节”。

        中文成小镇“官方语言”

德国小镇自称中国人 德国有一小镇居民竟然自称中国人【图】

        狂欢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狂欢节”如今已成为这个小镇最具特色的民间活动。由于“中国人狂欢节”的名气,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及商业的发展。

        很多迪特福特人都自豪地告诉记者,举办“中国人狂欢节”并把家乡称为“巴伐利亚的中国”,都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活动的德国《明星》周刊记者也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狂欢节的中国色彩也越来越浓。如今,小镇还建起了中国博物馆、中文学校等,甚至中文也成为小镇的“官方语言”。

小镇居民穿上他们想象中的中国节庆服装

 

中国狂欢节游行,很强大! 

变形龙?

 嘉年华上的“中国公主”

  點擊進入更多閲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751/579184068055.html

更多阅读

德国RitterSport斯波德运动迷你巧克力 瑞特斯波德黑巧克力

德国原装Ritter Sport Mini德国能量运动巧克力 9块7种口味德国Ritter Sport运动型巧克力,总共9块,150g(总量),方形普通装,可以放进上衣口袋的巧克力,适合运动时补充体力,由此得名rittersport。口味说明:经典迷你包装,9块含7种不同口味

德国 宁静纯美的德国小镇 常德德国小镇

我在莱茵河畔的小镇阿斯曼豪森(Assmannshausen)度过了德国之行的第一晚和第一个清晨。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小镇,夜色已深,看不清小镇的模样,于是第二天一早爬起来,迫不及待离开旅馆,怀着初到的兴奋投入小镇的怀抱。沿着石板小路一直往

莱茵河谷中的童话般小镇博帕德BOPPARD boppard

----游走莱茵河畔的那些城镇之莱茵大峡谷德国莱茵河大峡谷中段---世界文化遗产莱茵河峡谷有很多葡萄园,也有很多鼓包和田园般村落。从德国的美因茨到科布伦茨的莱茵河中段,这里风景优美河流蜿蜒曲折,最

德国小镇施陶芬上 ----阳光下的休闲时光 休闲时光

从日内瓦乘火车经工商重镇巴塞尔进入德国的第一站就是弗赖堡,我没有跟随大部队随行,而是走了一条自己原来设定的路线。按照计划,我在约定的那天下午5点半准时入住在弗赖堡预定的酒店。从弗赖堡沿乡间公路驾车约半小时,即到达小镇施陶芬

声明:《德国小镇自称中国人 德国有一小镇居民竟然自称中国人【图】》为网友风信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