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与脑卒中 我国房颤患者过千万 房颤患者为啥卒中风险高

  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他因素影响,我国已成为房颤的第一患病大国。有研究表明,我国有超过1000多万房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其最大危害是易在心脏内形成血栓。房颤时快速和不规律的心房跳动使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其一旦卡在某处就会引起血管堵塞,如果血栓堵塞脑血管就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在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约为5%。”在第三届“中国房颤日”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杨新春主任指出,与非房颤人群相比,房颤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高出近2—7倍,并且房颤相关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很高。那些年龄65岁以上,有脑中风病史或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病史的房颤患者,是发生卒中的高危人群。

  抗凝治疗是血栓性疾病、房颤或者预防心血管病患者中风、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瓣环植入等手术的患者术后血栓等诸多疾病必须进行的基础治疗之一。目前最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如华法林,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至少68%的中风风险。我国首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口服抗凝药华法林能够明显地降低房颤患者的并发症,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有效预防脑卒中。“但由于华法林的疗效容易受到饮食和其他用药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检测INR(国际标准化比率)值,并据此基础及时调整华法林的使用剂量。INR超出目标范围时,提示药量过大,患者有出血的风险;INR低于目标范围时,提示药量过小,患者有血栓形成的风险。”杨新春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扩大“中国房颤日”影响力,今年中国房颤联盟联合了北京35家主干医院及十多个省市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房颤教育活动。活动期间,罗氏诊断参与并提供了17场活动的免费康固全凝血检测仪进行检测,此检测仪是一种新型INR指尖血检测方式,只需在手指上扎取一滴血液,1分钟内即可得到高准确的INR检测结果,避免了静脉抽血的不便与痛苦,非常适合门诊快速检测INR及家庭自我检测INR使用。

  房颤发生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陈义汉教授领衔的团队,部分揭示了心房颤动的电学起源和分子起源。他们所开展的《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研究》项目近日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据介绍,心房颤动是心房快速地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属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国约有1000万名心房颤动患者,人群中1/5的中风由此引起,而老年人口中1/3的中风由此引起。然而房颤究竟如何发生,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被称为心脏病领域“尚未征服的冰山”之一。对房颤发生机制的研究已经开展了100多年,曾经诞生多种学说,然而没有一种学说可以系统地解释房颤的发生机制。

  上世纪末,陈义汉与全球其他研究者同时起步,开始从分子遗传角度探索房颤发生机理。课题组跑遍了近半个中国的村镇乡野,终于在1998年年底,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房颤疾病家系资源,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进行研究。此后3年,课题组共采集和分析了9个房颤家系的病例,发现心脏背景钾通道电流KCNQ1-KCNE2增大,可以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又经过多年探索,陈义汉团队先后找到了5个房颤致病基因和1个房颤致病基因座,为掌握房颤发病机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成果写进了20余本国外教科书或专著,并被引入国际诊疗指南。

房颤与脑卒中 我国房颤患者过千万 房颤患者为啥卒中风险高

  据了解,探索房颤的发病机制,使通过基因修饰进行基因治疗成为可能;找到基因编码的蛋白,可在粒子层面搞清其电流状态,通过纠正电流来进行治疗。该课题组过去的工作和目前的贡献奠定了中国在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房颤可增加女性和黑人心梗风险

  心房颤动(AF)至今仍是公共卫生一个待解决的问题。AF不仅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也是心肌梗死(MI)的高危因素。在REGARDS研究中发现AF可能增加约70%的MI发生率,且在女性和黑人中更为明显。但结论仍有待验证,其中的机制也不为人知。

  而在ARIC研究中,维克森林大学心脏学研究中心的ElsayedZ.Soliman发现AF与NSTEMI发生的相关性较大,与STEMI相关性较少。且在女性中和黑人AF患者中MI的发生风险较高,但MI类型也仅限在NSTEMI类型中,该文发表于Circulation。

  研究中发现AF是MI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且在女性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与REGARDS研究中的结果一致。但AF与MI的关系仅限于NSTEMI。这可能与AF作为MI危险因素的机制相关。尽管STEMI和NSTEMI的长期预后是相似的,但是两者之间的治疗和病理生理完全不同。

  STEMI患者的冠脉罪犯血管完全闭塞,而在NSTEMI的罪犯血管可不完全闭塞。AF主要引起NSTEMI这说明AF引起MI可能不是由于血栓栓塞。AF与NSTEMI的关系也说明引起冠脉的部分阻塞或者血氧需求增加的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AF通过激活机体血小板、血栓形成、内皮功能紊乱以及炎症等过程,增加外周血栓形成风险,从而增加MI发生风险。而在控制不良的快速型AF患者中,其增加NSTEMI发生风险可能是另外一种机制。

  AF可引起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增加血栓发生风险。这强调了在治疗AF时改善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应答的重要性。在大样本研究中,虽然AF的诊断标准、方法虽然不统一,但是在ARIC研究和REGARDS研究中均发现AF可增加MI发生风险,且两个研究中均发现AF与MI之间危险比相似。

  研究中发现AF可增加女性和黑人的MI发生风险。但在REGARDS研究中却发现女性和黑人更难发现AF,华法林服用剂量也不合理。这种情况可能增加女性和黑人AF患者的MI发生率。故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研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MI和中风的发生。在不同的meta分析中同时指出患有冠脉疾病的患者服用华法林可减少MI发生风险。但在本研究中,却发现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或者他汀仅能减少3%MI的发生。除此之外新型抗凝药在预防MI上是否优于华法林仍有待探究。

  总之,在ARIC研究中发现AF会增加MI的发生率,且主要增加NSTEMI的发生率而不是STEMI。除此之外,女性和黑人的AF患者发生MI的风险更高。

延伸阅读:英国女子中风后变中国口音 专家称可能是永久性新版脑血管病预防指南 偏头痛女性更要防中风全省挂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谨防“热中风”最新版脑血管病预防指南 女性偏头痛需防中风俄罗斯公布失眠可大大增加心脏病和卒中风险研究称居住在吵闹地段或提高中风风险 缩短寿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851/3691269590.html

更多阅读

高血压患者宜与忌 秋冬季高血压患者谨防脑卒中

   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血栓),其发病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因此,时值秋季,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规范服药,防患于未然。  大量调查表明,气温下降时

脑卒中发病因素 脑卒中发病原因

脑卒中即所谓的脑中风,对于脑中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发生脑中风的人员很可能就一病不起甚至是死亡了。那么脑卒中发病原因有什么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脑卒中发病原因:心率不正常加快或者不规律则会导致早搏、心悸,甚至发展为房颤

2016中国脑卒中发病率 2016年脑卒中发病原因

脑卒中是一种遍及世界范围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脑卒中依然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3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那么2016年脑卒中发病原因有什么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16年脑卒中发病原因:心率不正常加快或者不规

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5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撰写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近期在线发表于《中华神经科杂志》,在本次2015中国脑卒中大会「卒中防治整体化方案研究论坛」上,专家对其进行了相关解读

脑卒中复发率 脑卒中后别松懈 半年之内防复发

  目录:  第一章:脑卒中半年内防复发  第二章:预防胰腺癌:日常饮食要注意  第三章:胰腺癌患者饮食应兼顾营养和易消化  编者按:很多脑卒中的患者以为病愈后就不会再复发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很多脑卒中的患者都有二

声明:《房颤与脑卒中 我国房颤患者过千万 房颤患者为啥卒中风险高》为网友墨落成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