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
1.楞次定律:(“阻碍”——“变化”;不是“阻止”)
四个说法——
(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2)阻碍相对运动;
(3)使线圈有变大或者变小的趋势;
(4)阻碍自身电流变化
理解技巧——
你要来我偏不让你来,你要走我偏不让你走,但是阻止不住你的来往
你要变大我偏不让你变大,你要变小我偏不让你变小,但是阻止不住你的变大或变小
(相见时难别亦难!)
即“新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实际上楞次定律只能直接判断出“新磁场的方向”,并不能直接判出I的变化。应该再由安培定则判出I的变化。
2.楞次定律:求感应电流的方向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流的大小
二者合起来就可以求出完整的电流。
3.物理“最高点”和“最低点”:
在复合场中,与合力方向重合的直径的两端点是物理最高(低)点。
4.电场、磁场、复合场中是否计重力的依据——
基本粒子(电子、质子一般不计重力,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暗示)
宏观小物体(液滴、尘埃、小球一般计重力,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暗示)
5.E=U/d 其中的d必须是沿着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6.比较难接受和难理解的概念:(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技巧:重力场与电场对比(高度-电势,高度差-电势差)
7.含容电路的动态分析:
(1)先写出公式C=Q/U=εs/4πkd ; E=u/d=4πkQ/εs
(2)与电源接通则U不变,与电源断开则Q不变
(3)插入电介质(即绝缘体)则介电常数增大,插入导体相当于两极板间距d减小。
(4)技巧——认为一个电荷发出一条电场线,由疏密变化判断E变化。
8.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1)先写出公式I=E/(R+r)
(2)只要外电路中有一个电阻增大,则外电阻增大,否则减小
(3)由I——U内——U外
(4)由干路到支路,由不变量判断变化量。
9.绝缘体不导电。(此说法错误,其定义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只要说到“超导体”,其电阻一定为零!
10.靠近电源的不变外电阻可以看做内阻(技巧)
11.“欧姆定律”(包括“部分”与“闭合”)适用条件——纯电阻
电功、电热、电功率、热功率的公式选择由“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决定,最佳方法如下:
纯电阻 ——以上四个量的公式都有三个可以按照题意条件任意选择。
非纯电阻——以上四个量的公式都是唯一的。W电=UIt,Q=I2RT,P电=UI,P热=I2R.
(电动机转动时是非纯电阻,不转时是纯电阻)
12.电场中的几个基本物理量——场强、电势、电势能
比较上述量的大小时有两法:
(1)定量:公式法 E=F/q=kQ/r2n ΦA=UAo(求某一点的电势即求这一点到零电势点的电势差)
EpA=qΦA(即求A点的电势或者电势能都可以用此公式,
特别注意用此式时三个量一定要严格带入正负号)
(2)定性:文字表述法(更简单有效,常用)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强弱,
*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反之升高。
13.求多边形中的某一点的电势方法:
(1)匀强电场中,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平行等距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
(2)连接最高的电势与最低的电势,根据每个边的电势差之间关系,把连线合理等分为若干份,然后连接两个电势相等的点,此连线即为等势线,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做出经过要求点的等势线,可以得出电势大小。
14.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到负极;在电源内部, 电流从负极到正极。
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到S极,在磁铁内部,磁感线从S极到N极。
15.“环形电流”与“小磁针”可以互相等效处理。(技巧)
环形电流等效为小磁针,则可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来判断环形电流的运动情况。
小磁针等效为环形电流,则可以根据“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来判断小磁针的运动情况。
16.“小磁针指向”判断最佳方法:画出小磁针所在处的磁感线!
17.电场的方向
=电场强度的方向
=电场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
=正电荷受力方向
=负电荷受力的反方向
磁场的方向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
=小磁针北极受力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18.“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在本质上来讲都是“力”!是矢量,满足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19.磁场中两个基本物理量:磁通量,磁感应强度。
磁场力包括两个基本力:安培力,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两个结论:半径,周期。
洛伦兹力中的两种方法:已知两点的方向,已知一点方向和另一点位置。
处理洛伦兹力问题的关键:“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构建直角三角形”
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
一半是画轨迹,必须严格规范作图,从中寻找几何关系。
一半才是列方程。
20.E、U、Φ三者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其大小取决于电场本身。
21.B大小取决于磁场本身。
22.单独说“磁通量”没有意义,必须说“穿过哪一个面的磁通量”,可以形象理解为“穿过这一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
23.Φ=BSsinθ(θ是B与S的夹角)
F=BILsinθ(θ是B与I或者L的夹角)
f=qBvsinθ(θ是B与v的夹角)
24.电场线,磁感线:

都是法拉第发明的一种有助于认识场的理想化方法。实际上不存在,如果存在那么随手一抓就应该有一大把。
电场线特点关键词:方向,疏密,始终,四个不。
磁感线特点关键词:方向,疏密,闭合,两个不。(绝不可出现“出发、终止”出现即可判错)
25.通电导线自身产生的磁场不会对自身有力的作用
26.在磁场中的导体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时,让我们做以下动作,
同时应用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
把两手同时摊开并列在一个平面内,你会发现你的两个大拇指正好指向相反的方向,即力与速度反向,做负功!
27.“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关键:洛伦兹力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重力、电场力(匀强电场中)都是恒力,但是特别注意“洛伦兹力”和“速度”紧密相关!!
若粒子的“速度变化(大小或者方向)”则“洛伦兹力”会变化。从而影响粒子的运动和受力!
28.不计重力的带电物体在正交的电磁场中作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一般有mg=qE
29.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但是洛伦兹力的分力可以做功。
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准确的说是洛伦兹力的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力的宏观表现)
30.安培定则(即右手螺旋定则):“电流方向”与“电流自身产生的磁场方向”互判。
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
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磁场不是感应电流产生的)
31.物理中的“有效量”
Φ=BS
(S必须是“有效面积”)包括两种情况:
1.垂直于磁感线方向的投影面积;
2.包含磁场的那部分面积——所给磁场在所给面积的内部并且只占一部分。
F=BIL
(L必须是“有效长度”)包括两种情况:
1.是处在垂直于磁场中的弯曲通电导线的有效长度是“两端点的连线”;
2.是在U型导轨上的通电导线的有效长度应该是有电流部分的长度。
E感=BLv(B、L、v两两垂直)
(L必须是“有效长度”)
与v垂直方向上的有效切割长度。
32.建立“合磁通量”的观点。
“合运动”——“实际运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合磁通量”——“实际磁通量”(穿进穿出的磁感线相互抵消)
“合磁感应强度”——“实际磁感应强度”
33.各种电表的偏角θ∝I
静电计的偏角θ∝U
34.“验电器”与“静电计”的构造不同,
验电器只能验证是否带电,带什么电。
静电计有以上功能,还能测电势差。
35.“额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三个“额定”同时达到。
36.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
37.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两个典型实际模型:
“棒”:E=BLv ——右手定则(判I方向)— “切割磁干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圈”:E=n△Φ/△t—楞次定律(判I方向)—“处在变化的磁场中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38.安培力做正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电生磁”(放音)—因电而动(电动机)—左手定则
安培力做负功—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磁生电”(录音)—因动而电(发电机)—右手定则
39.“霍尔元件”中的电势高低判断方法:
谁运动,谁就受到洛伦兹力!即运动的电荷(无论正负)受到洛伦兹力。
40.“交流电”关键点:
“一图”、“二损”、“三关系”、“四值”
“一图”:远距离输电图。
“二损”:电压损失、功率损失。
“三关系”:电压关系、功率关系、电流关系。(三决定!)
“四值”: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平均值。
( U1决定U2,I2决定I1,P2决定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