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害怕的事情 孩子最害怕的六件事是什么

绝大多数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宝宝怕黑、怕陌生人,甚至怕水、怕动物。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对宝贝来说简直就像怪兽或者恶魔,带给他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那么,宝贝可能会害怕哪些事情,又该怎样消除宝贝的这种恐惧心理呢?宝宝为什么会恐惧这些在成人看来非常安全的事物?让我们透过胆小的表面,探寻更深层的心 理根源。

恐惧事件之一:怕较大的噪音

“这么响的声音,一定是很可怕的东西发出来的……”

恐惧背后:

婴儿在早期会比较害怕听到噪音。如果听到打雷声、鞭炮声、警笛声等,婴儿会被惊醒甚至哭泣。这是因为1-6 个月的婴儿对声音是比较敏感的,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

赶走恐惧:

婴儿因为噪音刺激而哭泣时,父母应马上抱起他(她),给予足够的安抚,而且要避免连续让婴儿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继续强化。当宝宝长大一些后,为了消除宝宝对较大噪音的恐惧,可以一一给宝宝解释各种较大强度的声音,如雷声、汽车警报声等等,并用温柔的话语安抚宝宝,鼓励他,并不时让宝宝接触这些声音,消除因为陌生感而引发的恐惧。

恐惧事件之二:怕打针

“那冰凉的、尖尖的东西会咬我,咬得好疼啊! ”

恐惧背后:

对宝宝而言,打针算是一件最实实在在的痛苦事。那小小的针头戳进皮肤的一刹那,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放声大哭。从此他只要一看到针管、针头,甚至看到 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都会感到无比恐惧。其实这种恐惧的根源一方面来源于肉体的疼痛,一方面来源于对冰冷的针管和陌生事物的恐惧。

赶走恐惧:

宝宝害怕疼痛害怕打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父母可以适当减少宝宝的这种恐惧。比如可以买一套医生的玩具送给宝宝,玩具里有听诊器、体温计、针头、针管,然后告诉宝宝,当他心爱的玩具娃娃生病时,他可以自己动手给娃娃量体温,听心跳,打针。让宝宝在游戏中接受和熟悉这些医疗器械,减少因陌生而加剧疼痛的恐惧感。

恐惧事件三:分离焦虑

“妈咪走了,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孩子最害怕的事情 孩子最害怕的六件事是什么

恐惧背后:

妈咪第一次外出上班的时候,壮壮正跟姥姥玩得高兴呢,所以妈咪悄悄地出门,他居然一点都没有哭闹。等他想起要找妈咪才发现她突然不见了,壮壮好一阵哭闹,最后哭累了,居然迷迷糊糊倒在姥姥怀里睡着了。从此,壮壮每天都把妈咪盯得死死的,只要她一准备出门,壮壮一双小手便铁钩似地揪着妈咪的衣服,死活 不肯松手。

赶走恐惧:

在宝贝分离焦虑开始形成之前就开始训练他学习适应和妈咪之间短暂的分离,每次妈咪离开时都要教他和妈咪道别。每次外出的时候,要明确地告诉宝贝,妈咪要去哪,并以宝贝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什么时候回来,比如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不管他懂不懂,都要坚持这样做。和宝贝玩分离的游戏,在跟宝贝告别时给他一个喜爱的玩具,给他一些他感兴趣的许诺等等,让这些带给他一些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与妈咪分离给他带来的恐惧感。

恐惧事件之四:怕陌生人

“一个不认识我的人非要抱我亲我,他一定是想把我从妈咪手里抢走吧?”

恐惧背后:

当当在家活泼调皮,常常惹得一家子笑个不停。这个在家活跃非凡的小家伙,出了门可就蔫了。奶奶想抱抱他,他赶紧把头藏妈咪怀里,双手紧紧地拽着妈咪的衣服,生怕被抢了走。叔叔想摸摸他的小脑袋,他哇一声就哭了。家里来个客人,他一定拽着妈咪不松手,碰到长得强悍点的叔叔,他还吓得不停地哭闹,不把人 哭走绝不善罢甘休。

赶走恐惧:

怕生是大多数宝贝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一般到2岁左右,这种现象会得到缓解直至最后消失。对待怕生的宝贝,千万要尊重他的选择。他不想让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强他。父母可以将宝贝抱在怀里,在他离陌生人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让他慢慢适应那些陌生的面孔,一点点地接受陌生人。平时可以多带宝贝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动跟邻居朋友打个招呼,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陌生人,帮助他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

恐惧事件之五:怕动物

“小狗快走开,别靠近我,你会咬我,会吃掉我的……”

恐惧背后:

对动物的恐惧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宝宝可能因为成长经历中有过被动物玩具或真实动物伤害的经历,所以会特别害怕某一种动物或几种动物。而有的宝宝则是因为被父母平日的恐吓“宝宝不乖乖吃饭就会被隔壁的猫咪叼走”等产生对动物的恐惧。这时的宝宝正处于智力迅速发育阶段,思维很活跃,想象力也很丰富。在他们看来,可爱而友善的小动物随时可能变成吃人的怪兽,他们在面对动物时会有种威胁感。

赶走恐惧:

首先父母在教育中不要有任何威胁恐吓宝宝的话,避免让宝宝遐想出动物的凶残。其次,可以给宝宝买一些小动物的绒毛玩具,比如小狗、小猫等,让宝宝先接触玩具,然后再接触活生生的小动物。等宝宝胆子大些后,可以和宝宝一起尝试给小动物喂食,观察小动物玩耍、睡觉等习性,在宝宝感觉足够安全的情况下让他 试着去抚摸(不要强迫,如果宝宝不愿意不必勉强)。还可以买一些关于动物的碟片和宝宝一起欣赏,说不定从此会激发宝宝对小动物的热爱和兴趣哦。

恐惧事件之六:怕黑

“别丢下我一个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了,黑暗里有什么?会不会有凶猛的野兽,可怕的怪物?”

恐惧背后: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宝宝怕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三岁前的宝宝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即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 的东西。这种心理现象的负面表现就是宝宝会对黑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惧怕。他们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于是往往把画册、影视、故事里经常在黑暗中出现的鬼怪、

猛兽、机器人的情节或形象与现实生活混淆。再加上有的父母采用了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如“宝宝不听话,晚上就让鬼怪捉去”等威吓的语言吓唬宝宝,甚至把宝宝关在黑房间里作为惩罚的手段,结果导致宝宝对黑暗产生恐惧。

赶走恐惧:

如果宝宝怕黑的程度很深,父母就在晚上陪伴在宝宝身边,直到他睡着,并在宝宝的房间里亮一盏小灯。等宝宝稍微胆大一点了,父母可以帮助宝宝克服害怕的心理。比如晚上领着宝宝在黑暗的房间里做找东西游戏,这样可以让宝宝在游戏中忘记黑暗带给他的恐惧,让他在黑暗中逐渐壮胆。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孩子最害怕的六件事是什么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951/22251557063.html

更多阅读

沙巴 海边最浪漫的事情 海边浪漫图片

(P1、海边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相拥)(P2、醉在最美的晚霞中)海边,烛光晚餐,看着夕阳西下,两个人,牵手,一辈子这难道不是最浪漫的事情吗?更多吃喝玩乐动态请关注:鸢尾的围脖

棋逢对手 :顺丰要疯了——马云都害怕的事情终于出现了!

前几天,杭州城西银泰城附近的小区旁新开了一家“便利店”,名叫“嘿客”。在店里转上一圈,就会发现没有满货柜的饮料零食,取而代之的是两台超大寸的选购下单屏幕,以及一排可供手机扫码下单的虚拟商品,食品、服饰、母婴、数码、家电统统都在

社会鼓励的事情 鼓励员工工作的话 什么事情对你最重要

1、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2、别人认为重要的事情,你不能把它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依据,只有通过你自己的实践经历与认真思考之后,才知道什么东西对你最好、什么事情对你最重要。3、别说真爱难求,而将爱拒之于生活之外。获

你越怕发生就越会发生 越害怕的事情越会发生

  对于往事,可回忆,不可纠结。缺少了斑斓的记忆,人生必是黯淡无光;蜷缩于曾经的是非,必将背负远去的重压,疏离咫尺的风景。努力让昨日的阳光,照耀今天的生活,会心地报时光以微笑,给冷漠以温暖。无论上帝怎样,不要责备埋怨,你现在拥有的,都是

遇到事情总是害怕紧张 为什么自己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为什么自己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爱华阅读配图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英文名: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

声明:《孩子最害怕的事情 孩子最害怕的六件事是什么》为网友闺怨无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