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为何缺席解放军首次海上阅兵式
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是在庆祝建军30年的1957年举行的。195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庆祝建军30周年筹备会上,中央军委作出决定:8月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式。成军仅八年的人民海军第一次以水兵徒步方阵之外的形式接受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检阅。而青岛则以这样一种荣耀的方式走进了人民海军的历史。
为了迎接海上大阅兵,青岛海军基地几乎进行了总动员。毫无疑问,在海上阅兵中担当主角的是第一驱逐舰大队的“四大金刚”。这“四大金刚”分别是“鞍山”号(舷号101)、“抚顺”号(舷号102)、“长春”号(舷号103)和“太原”号(舷号104)。当时这四艘驱逐舰是人民海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主力舰只。它们是1953年党中央从极为紧张的国防经费中拨出2亿卢布专款从苏联订购的。

7月17日,海军兵力海上检阅计划在青岛基地正式部署实施。青岛基地首长和各编队领导听说毛主席要来检阅部队,都异常兴奋。7月24日、29日,部队先后进行了两次预演,反复修改、完善阅兵计划。根据气象条件,毛主席检阅部队的时间定在8月4日进行。
8月4日,一直期待着能检阅新中国海上力量的毛泽东主席却没有出现在青岛基地的码头上。代替他的是周恩来总理。于是,1957年的青岛海上大阅兵成为少见的国家元首缺席的检阅礼。时任海军副司令的刘道生将军后来回忆到:“阅兵前,我跟肖劲光司令员去向主席汇报工作。不知毛主席从炎热的南京来不适应青岛的阴雨气候,还是游泳时着了凉,结果感冒了,头晕、恶心、咳嗽。中央考虑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怕主席在海上检阅中再受海风的侵袭病情加重,因此,委托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检阅人民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