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代表作 姜夔是哪里人 姜夔的代表作有哪些

姜夔是哪里人

姜夔一生家困潦倒,满腹才华,且精通音律,是为全才,但由于姜夔所处年代常以门阀制度用人任职,遂出生落魄官宦之家的姜夔在仕途上并不能很好的被举荐和赏识,故其一番才学不能用于其政治抱负。且说姜夔一生飘荡游历,历经多地,最后远离其家乡而居,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下姜夔是哪里人吧。

姜夔动画形象

姜夔于公元1154年出生在饶州鄱阳之地,也就是现如今的江西省鄱阳,那时姜夔之父为小官员,姜夔也算得上为官宦子弟,生活清贫但还闲趣。不料姜夔还很年幼时其父便病逝,家中失去经济支助的姜夔便只能随着姐姐到其姐夫家生活,这年的姜夔方才14岁。姜夔便在汉川县山阳村生活了长达20年的时间,在这里度过他的青春时光,在这里有了他的满怀壮志,在这里留下不少文学创作。

且说姜夔是为饶州鄱阳人,后虽离开家乡,但姜夔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是哪里人,曾经回到家乡参加科举考试,一参加便是4次,虽均无功绩,后便开始四处游历,曾经在江淮一带游学,其中结识不少文人,对他后期创作颇有一方影响。

且说姜夔学识和才华深得中文人赏识,虽没有从仕,但姜夔也是收获了很多好友,也得这些还有相助才能不受饥寒之苦。姜夔曾在湖州暂居长达10年的时光,最后举家迁至杭州,在这里度过最后岁月。

通过以上介绍,关于姜夔是哪里人大家应该很了解,姜夔的一生辗转,虽曾至多地,想必家乡才是他最思念的地方吧。

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自号为“白石道人”,姜夔所处年代为南宋常受金朝对峙和袭击,阶级矛盾十分复杂,因此满腹才华的姜夔深有为国奉献的精神和投身政治的抱负,且其文学天赋甚强,但由于阶级矛盾的复杂性,姜夔屡不得志,常将情绪和情怀以诗词形式抒发,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下姜夔的代表作有哪些吧。

姜夔画像

姜夔的创作的风格被誉为“空灵”之感,诗词字句所用皆精神华妙,后借鉴前人创作风格,自成一家,是为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学诗初期以黄庭坚为导师,后学习陆龟蒙的创作手法,加上聪颖勤奋,其所作词句均为精心刻意雕刻但其诗风多为清妙秀远,在其代表作《诗说》上对诗的创作甚有见解,后也成为其词创作的参考之物。

姜夔的词的代表作有《江梅引》、《点绛唇》、《鹧鸪天》、《踏莎行》等,其中多以梅花隐喻离别的情人,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也《满江红》、《扬州慢》、《念奴娇》等词是为描述姜夔的壮志难酬的情怀。

姜夔在南宋最为出色的便是诗词的创作,其中其代表作为《白石道人诗集》,其中可以游览词人姜夔波折的一生和不得志的年华,也不乏有姜夔对世俗的呐喊。且姜夔不仅擅长诗词写作,也精通音律,可谓才艺双馨,其中姜夔在音乐上的代表作为《白石道人诗歌》。

以上便是关于姜夔代表作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姜夔的创作才华惊人。

姜夔 白石道人歌曲

中国宋代恶姜夔是一个才艺双馨的词人,不仅在宋词上颇有造诣深受文人器重,且精通音律,能吹箫,常以此作词曲,其中以《白石道歌曲》较广为传颂。这里面包含着姜夔所作的汉族词曲谱集,除了《玉梅令》其余军事姜夔所作的自度曲。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赏析下姜夔所著的《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画像

姜夔号为白石道人,故后人也常以姜白石称之,观其一生甚是窘迫,怀才不遇,他对曲调的了解甚有天赋,遂其《白石道人歌曲》包含着宋代词调曲谱对后世人了解宋代音乐有很重要的作用。

姜夔在《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入词多达80首,其中有曲调的有17首,深通音律的姜夔更是创作自度曲是为12首,他的自度曲均是由自己先填词,将词成文后方制成曲调吟唱之,遂这便可以看出姜夔的发挥创造性很高,其艺术风格也颇有特色,是为姜夔创作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

其中姜夔的自度曲有《扬州慢》、《暗香》、《杏花天影》,这些自度曲为后世人的音乐市场留下了不可考量的丰富文化遗产,也对南宋后期词坛的创新和格律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姜夔 小重山令

姜夔所作《小重山令》是同样用梅喻人寄托相思,同是咏梅之词却没有姜夔其余咏梅词一样广受讨论,其中《小重山令》与别的咏梅之诗词最大的不同便是姜夔对地点和梅花种类的限定,很准确的将咏梅定为是潭州红梅,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下《小重山令》。

姜夔《小重山令》插图

引《小重山令》原文: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

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姜夔所著《小重山令》的前两句便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地为湘江岸边,本是情人相会的好地点,如今却没有情人相伴,一个“绕”字很好的交代了词人姜夔在此地徘徊已久,甚是悲苦凄凉;且有万千愁绪在心间难以挥散而去。

后便从人转到梅的描述,正面点题,告诉了读者人的愁绪,以愁绪之情观看梅花,颇有代入感,也很容易的使人联想至愁上加愁的思绪,利用“移情”的手法很好的融合了这一种情绪。

“相思血”是词人姜夔借娥皇和女英的相思血来比喻红梅之红,以此暗喻是词人的恋人的相思血,由此刻画出姜夔思念深的情怀,充满着愁苦与相似情味的红梅形象,是姜夔对恋人无比的眷恋之情。

以上便是姜夔的《小重山令》的赏析,词人手法甚是独特,很好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红梅。

姜夔咏梅

南宋文学家姜夔在诗词上颇有造诣,在仕途上坎坷曲折,一生不得志,多才多艺的他与诗词音律结下不解之缘,常以作诗词表述情怀。姜夔一生难忘合肥情侣,常以梅花传递情感,遂常作咏梅诗词用来怀念情人。

姜夔画像

引《江梅引》原词: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其中《江梅引》是创作在姜夔居住在无锡庄园中时,那是正逢腊梅绽放,姜夔便见梅思故人,作词以表怀念之情。其词中有“人间离别易多时”以此表明姜夔与合肥女友别离时刻已久,现甚是思念的情怀,不知何时还能相见的感伤,“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表明诗人常因思念而梦中幽会出游,以梦境述说别离的伤感之情。

后以“湿红恨墨浅封题”、“心事已成非”表现诗人姜夔欲与之通信,书信已写好,但却无处可通的愁绪,一股相思之情无人能述说。姜夔在词的最后一部分以淮南春草赋总结全文,收回情绪,梦已醒,人不归的情怀更是表现了诗人仇恨相见两难的悲情。

以“漂零客、泪满衣”来感叹自己身世,寄人篱下,漂泊不定,不能得志的命运更是升华全词的情感思想。

姜夔声声慢

姜夔作为南宋时期独具一格的杰出词人,他的作品也时常被世人拿来与同年代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相比较。其中《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李清照传颂度极高的一首代表性词作,而姜夔虽然没有作过《声声慢》,但他的《扬州慢》也是可与之媲美的一篇佳作,那么两首“慢”有何异同呢?

扬州慢 诗词配图

《声声慢》中,作者借残秋时节的见闻来表述自己对于国亡家灭以及沦落天涯的孤寂寥落、悲凉之情,极具动荡的时代特色。该首词打破了上下片之分的结构局限,一气呵成,重视对于愁绪的渲染,如泣如诉,触动人心。且该首词在起头连用14个叠字,将作者的心境表述得形象生动、强烈深刻;此外,在下文中还用“点点滴滴”相呼应,更进一步加深了词人寂寥、阴郁以及动荡不宁的心绪。整首词一字一滴泪,沉痛凝重,哀婉凄怨,感染力不言而喻。

而姜夔的《扬州慢》中,姜夔空灵静雅的词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该词的感发力量远远超出了作者最初写作的本意,姜夔本为咏花,却生出了无数感慨,加深了词的思想性。词的前三句写扬州昔日的繁荣,接着写如今的荒芜,并阐述是由南兵入侵所造成,最后更进一步烘托内心的哀伤写照。

整首词用洗褪铅华的言语,将一幅凄凉空蒙的画面描绘得空灵、悠远,借用杜牧系列伤古怀今,极具清高峭拔之势以及冷僻幽深之怀。两首词可谓是各有千秋。

姜夔 小红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信了解过他词作的人一定都对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那个“合肥女子”有印象。她到底谁,为何萍水相逢却恋其一生,当我们读到《过垂虹》时有这样一句:小红低唱我吹箫。这位小红是谁,是否就是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女子,姜夔小红之间究竟什么关系呢?

姜夔小红画作

的确,小红就是那个姜夔的一生挚爱“合肥女子”,据考证,在姜夔留下的80几首词作中,有四分之一以上都是以其为主题所作,两人相聚的时日并不长,却使得姜夔终身难忘。

据悉,有一次姜夔前往拜访范大成,当时范大成家中有一对歌女,也就是合肥姐妹花,两姐妹均擅音律,且都爱慕姜夔,不过姜夔喜欢的是貌美如花的姐姐,因常穿红裙故称小红。姜夔与小红之间如遇知音、一见如故,因此范大成便将小红赠与姜夔。

既然两人如此相爱,那么为何小红没有随姜夔一同离开合肥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姜夔为人内敛低调,他作为文人没有勇气战胜世俗娶一个歌姬为妻;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一无所有,不忍心自己心爱的女子跟着自己受苦,给不了她幸福,也就唯有穷尽一生只能在词中相吟唱。

姜夔小红就是这样一对有缘无分的有情人,姜夔在二十几岁时遇到了自己的“至爱”,于是便用了一生去铭记。

姜夔自叙

说到姜夔,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位南宋词人,还有的人甚至还知道他不仅词写得好,连音律也很擅长,能够自己作曲。然而其文学造诣可不单这些,除了为人熟知的词人,作曲家之外的姜夔,还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南宋年间的姜夔书法,别有一番风韵,而且,至今也被世人所查看研究。

姜夔书法欣赏

那么这样一位才华出众并且多才多艺的大家是如何为自己自叙的呢?要说古人大概都喜欢自叙这样一种总结人生、自我评价的行为。所谓自叙,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的生平事迹。古人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剖析,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的生平事迹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世。那么对于南宋大词人、大音乐家、大书法家姜夔来说,自然也少不了作一篇《自叙》以流传后世。

姜夔自叙中写到自己年少漂泊,少年时期跟随父亲到达汉阳,父亲死后,移居至湖州一生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都有所活动。自诩为一生潇洒自在,也广交朋友、幸得知己,却不得朝堂一展抱负,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嗟呼!四海之内,知己者不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于窭困无聊之地者。”

在姜夔自叙中也能看出姜夔的文采出众,可是终因为不得半点功名而遗憾不已,抱憾终身。在古时,这样不得志的有为青年大多数都无奈走到垂垂暮年,实在是不幸啊。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次石湖书扇韵》是姜夔的一首诗作,第一句写的是作者前往探望范成大时,对他的隐居之地石湖的景物刻画;第二句写的是诗人逐步走进石湖;第三句则是写诗人在该处与范成大两人相谈甚欢;而最后一句,作者称赞了范成大极具君子情怀。全市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却将一幅雅致、清丽的石湖图卷描绘的栩栩如生,甚比画作更胜一筹。

次石湖书扇韵古诗配图

诗的大意为:桥的西头有一条蜿蜒的河流会通往村庄,在湖与小溪接壤的岸边留着几分青绿的痕迹,那正是村庄中平静的池塘上漂起的浮萍。主人隐居于石湖中,平日里不会有什么外人来到此处。原来荷花深处另有一番天地,正是这位主人在那边另开了自己的门户。

这首诗创作于1187年夏天,当时是范成大归隐石湖后的首个生日,姜夔特意从湖州前往该处向他道贺。他在看了范成大手中的扇面诗以后,心生感慨,于是作下这首诗来抒发内心感受。

全诗刻画了一幅绿水潺绕,清净幽深的美好画面,其中有小桥流水、村庄荷萍、岸阁人家等种种物象,将其有机组合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其实看似写景,实则是为了写人,这首诗称赞了石湖的秀丽景象,并且赞颂了范成大独具一格的非凡格调与情致。于第三句中讲到了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但范成大却丝毫不以为然,这与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完全相符。

一萼红姜夔

《一萼红·古城阴》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写的是作者客居长沙时在一次登高中的所见所闻。上片写的是游记,讲述了与友人一同在天气寒冷的初春时节赏梅、登高的景象,生动有趣。而下片写的则是对于自己四处游荡的感慨,承接上文,从而引出内心的伤感之情,表露了压抑已久的愤恨。

一萼红 姜夔

这是一首登临观赏、羁旅伤怀的词,最后以伤春做结尾,不禁使人心生感伤。在语言用词的铺陈上,将叙事与描写相结合,将景象与情境相结合,造句绮丽独特,从容怀旧。

一片属于官家的梅树林,倚靠着老旧的古城墙,刚刚冒出的花苞还不能摘。池塘结的冰硬得如同胶水一般,角落里的积雪快要融化了。天空中飘荡着几朵云,意气沉沉的样子。我们曾拄着竹杖一同在小径中愉悦地散步,整条路都充满着笑声,时不时惊起睡着的鸥鹭。像我们这样流连于山中的老人,时不时会留心去问候一下故王的台榭。

我到底为何要这样四海漂泊?就如同眼前的云朵水流一般,忍不住地想要流去远方。我放眼眺望,能看到一大片的烟水茫茫,令我心中生出万般的感伤。眼看着家家户户门上都贴出金鸡,春盘上乘出节日的玉燕,举世团圆,节日的氛围无比浓厚,而我却游荡他乡,只能感怀时光的流逝。我至今清晰记得当初与恋人相伴的美好时日,还能想到当时垂柳在春天里飘荡的景象。可等我快马加鞭返回时,只怕春日已去,一切难回头。

姜夔鹧鸪天

姜夔鹧鸪天不止一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元夕有所梦》、《正月十一日观灯》,还有这首我们今天着重介绍的《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这首词虽然辞藻极为华丽,却没有半分轻薄之意,格调高雅,意蕴悠长,饱含作者痛惋之情。他在词中多次运用典故以及他人的言语,更增添了本人的同情与惋惜,显得更加沉痛。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配图赏析

全词大意为:她来自临安,是南宋之都,她与生俱来的不仅有极高的品格,还有一幅倾国倾城的绝世美貌。你为什么会像随风流离的飞絮飘荡到苕溪此处呢?哪怕仅凭鞋中隐隐露出的鸦头袜就可以看出她是世间难有的绝代佳人了。微微张动的红唇,拂过一抹淡淡的微笑,青黛的双眉紧蹙,望着这无比美好的春貌,更有谁能与之相伴共度呢?若只留孤单单一人,要怎么才能习惯这相思之苦的折磨呢?

这首姜夔鹧鸪天创作于1183年,当时词人已经年近70的高龄,当时他因为碰到一位妇女的身世而倍受感动,于是特意创作此词。整首词符合姜夔的一贯风格,“清空”,以一种冲冷的情怀,抑制着七情六欲的随性发展,并以此达到一种空灵超脱的境界。于情词而言,如果热情用过度,就容易显露痴迷状态,因此最佳的方式是用冷笔来处理,这首词就是极佳的以冷笔写热情的典范之作,有时以实落笔,有时从虚而入,无情无尽的深哀,尽在虚处,因此显得高妙空远。

姜夔自度曲

往往善通音律的词人都会创作一些自度曲,即歌词、曲调都出于自己之手,宋代有不少词人的词集中都会常见自度曲,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自度曲。众所周知,姜夔不仅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而他的音乐创作也在艺术以及思想境界都达到了甚高水准,深有独创性,风格别致,他也是南宋唯一一位具有传世曲谱的音乐家。

杏花天影 配图

姜夔的自度曲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暗香》、《疏影》、《杏花天影》以及《扬州慢》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着重赏析这首《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这首《杏花天影》是姜夔思念旧情人所作,在上阕中借“桃叶”来表达自己对于远方情人的思念以及哀伤,而“待去”则表达了诗人踌躇于来去的犹豫。词的下阕则表达了词人向恋人坦言情义时的身不由己以及内心的痛楚,全词笔触细腻,感人肺腑。

姜夔的作品中有不少记梦、咏物的词作,有不少篇目都与“合肥情人”相关,二人之间虽然佳期不再、难续前缘,但是他对梦中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缠绵之情却终其一生都未能割断。姜夔的这篇词作,言辞华丽,情深意切。他以刚健的笔力书写柔情蜜意,托意于微,在哀苦的基调中传递真情,却又心志高远,极具空灵意境,非凡脱尘。这首词虽然是小令,但是整体布词与慢词相当,在有限的字数中传达出一唱三叹的回环曲折之味。

念奴娇姜夔

《念奴娇·闹红一舸》是姜夔所作的一首咏荷词,通过对于荷塘景色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一个风景幽深、绮丽灵逸的美好世界,姜夔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创作这首诗,假借荷花来寄托自己对于脱离尘世的生活渴求。

姜夔代表作 姜夔是哪里人 姜夔的代表作有哪些

念奴娇 姜夔

全文讲的是小船在灯火中飘飘荡荡,驶过了茂盛的荷花丛,还记得来时曾与戏水鸳鸯一起结伴而行。放眼望去,荷花都紧密相接,连成一气,很少会看到游人的踪迹,数不胜数的荷花与荷叶相互映衬在微微风中轻轻摇晃,就好像是系裙带、衣裳的美艳女子。凉风吹过翠绿荷叶之间的缝隙,花朵粉红的容貌仿佛略带醉意。水草丛中不时洒下阵阵轻微的细雨,荷花动人地微笑着摇曳倩影,阵阵清香飘入我赞美荷花的词句中。

黄昏时分,荷叶有如翠碧的伞盖一般婷婷而立,情人的丽影已经荡然不现,我怎么能够忍心就此伐舟离去呢?唯恐秋季时分,如同舞裙般的荷花瓣受不住寒冻而轻易落败,被西风吹得一片狼藉,只要一想到我就已经满心愁绪了。高耸的柳树垂下大片的绿荫,肥鱼激起浪花,好像是在唤我留下来在荷花间长住。连绵的荷叶啊,你可知道我反复多少次在岸边徘徊,不舍离开。

在这首词中,作者借荷花来脱喻身世,最可贵的一点是作者写出了爱荷之人最为真切的内心感受,因此也尤其打动人,有如“雾里看花”一般的感受,愈是美好愈是舍不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051/990181898251.html

更多阅读

姜子牙究竟是哪里人? 姜子牙哪里人

姜子牙究竟是哪里人?——《姜子牙传奇》后记(节选)姜子牙出生在哪里,一定是许多人都想弄清楚的问题,但这段历史公案,没有新的资料谁也说不清。下面我只能连证带猜地来说明,为什么在本书中,将姜子牙的出生地安排在山西石楼

柳岩是哪里人柳岩三围是多少柳岩透视装 女人标准三围是多少

柳岩是哪里人 柳岩三围是多少 柳岩透视装柳岩,1980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知名主持人、演员、歌手。光线文化传媒当家女主播,“光线三宝”之一(另外两人是谢楠、大左),中国新生代当红人气美女主播之一。中文名: 柳岩外文名:Ada国籍:中

闫西波是哪里人 一龙是哪里人?

一龙是哪里人?刘一龙,少林寺俗家弟子。本名刘星君,山东德州人。自2009年加盟河南卫视武林风以来,战绩不俗,曾数次KO过各国拳王,号称“KO之王”,“中华第一武僧”,深得广大武迷的喜爱和拥护。中文名刘一龙别 名一龙,刘星君国 籍中国民

声明:《姜夔代表作 姜夔是哪里人 姜夔的代表作有哪些》为网友不灭的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