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几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郑和

  郑和下西洋是指在明朝时期,由郑和带领船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航海运动。这次航海运动先后总共去过7次,耗时28年,这28年对中国的影响意义远大,不仅开创了航海事业的先河还带动了整个沿海的贸易经济。更多详情请看正文《郑和几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郑和几次下西洋

郑和宝船图片

  历史上郑和共7下西洋。如何区分哪部分为西洋呢?明朝时期的西洋主要区分线为婆罗,婆罗为分界线,婆罗的东边称之为东洋,婆罗的西边被称之为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地就是婆罗的西边。郑和下西洋七次其实总体来说是7次,但是却经历了2个皇帝,一个朱棣,朱棣做皇帝的时候郑和奉朱棣的命令下西洋次数有6次,最后一次是在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所以说郑和总共是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郑和航海路线图

  首先一点郑和下西洋是航海运动,郑和下西洋的成功也标志着航海事业的成功,在古代没有一个国家进行过航海运动,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第一次航海运动,成为了十六世纪的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以其大规模,航海技术高,航海范围广,刷新了古时候世界级的航海记录,也为后来的航海技术树立了标杆。

  第二个意义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程度,不仅带活了中国的贸易经济,而且还带活了沿海地区的贸易机制。不在闭门造车,将中国的特色丝绸茶叶等带出了国门,也将国外的产物带回了中国,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几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郑和

  第三个意义就是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这个让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的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及价值。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通过郑和把国门打开,让我们中国的文化绽放出他最灿烂的一面。

  第四个意义就是沟通各国,不仅与沿海国家建立的深厚的友谊还让所有的沿海地区都能互相联络沟通,这让整个世界的体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扩展阅读: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主要是分布在1405年到1433年间,历时前后跨度共28年。公元1405年郑和带着2百多艘船只和2万7千多士兵及船员从中国出发,历时2年于1407年回国。第二次航行时隔11天又再次起航,2年后1409年归航。第三次郑和下西洋于1409年的秋天10月份的时候从刘家港起航出发,历时3年于1411年回到了中国。1413年郑和开始了第四次的出海航行,历经2年结束了第四次下西洋。第五次和第六次郑和分别是1417年和1431年出发,从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到最后一次结束时间,中间间隔了28年,这个28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251/921105596179.html

更多阅读

算一算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账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一提起郑和下西洋,人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时至今日,国内对郑和下西洋的主流定性也大多停留在“入不敷出的政治宣传”上。虽说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显而易见,但对下西洋“劳民伤财”的评价则主要基于明代官员

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下西洋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池敬嘉要想寻求证确的答案,首先得弄清楚动机。也就是,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历史的必由之路正如郑和所指出的那样:“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郑和的这句至理名言,既是他屡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曾国新福建省长乐市郑和研究会秘书长提要:有人称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踪迹建文”和“耀兵异域”,这是没有根据的臆测。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决策者明成祖朱棣的碑文、敕书,执行者郑和刊立的长乐天妃碑碑文,

明朝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何在?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

长征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长征的历史意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

声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几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郑和》为网友怎奈那曾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