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良相狄仁杰 狄仁杰被称为“国老” 一年结案一万七千件起五冤案

护国良相狄仁杰 狄仁杰被称为“国老” 一年结案一万七千件起五冤案

狄仁杰的智慧因忠诚而显得难能可贵,他是智慧和忠诚二者的奇妙结合:大度正派,不失幽默开朗;睿智机敏却不矫饰,清廉刚正却不拘泥古板,秉公执法而不苛刻,勤政爱民又能为国举贤。

一、睿智机敏,深谋远虑

狄仁杰任并州都督府法曹(级别不高的属官)的时候,有一次,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出游,要路过并州(今太原)。并州有座妒女祠,正好在皇帝、皇后出游的必经之路旁。并州一位主要官员长史(秘书长)李冲玄迷信妒女害人的传说,深恐皇帝皇后发生不测,于是提出要另外开辟一条专用御道。狄仁杰知道这是无稽之谈,是劳民伤财的事,又不便公然指责上司无知,于是就说:“天子出行,千乘万骑,风神、雨神都要为此清除尘土、打扫道路,像妒女这样的鬼魅敢不躲避吗?”。李长史一听狄仁杰说的是这么个理,也就不再坚持自已的主张了。后来,皇帝皇后经过,果然安然无恙。

公元693年,狄仁杰以宰相之尊却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关进了监狱。狄仁杰知道如果坚决不承认被诬陷的罪行,就必死无疑。他知道当时的法律有一条:犯人如果一经审讯就承认罪行可以免刑、不死。所以当来俊臣逼迫他认罪的时候,他立即说:“大周替代李唐,万物都要更新,我是李唐的旧臣,谋反是确实的。”还在口供上签了字。来俊臣满意地走了,放松了对狄仁杰的监视。狄仁杰抓住机会,把写好的状纸塞进了棉袄里,交给了探监的儿子。于是状纸被送到了武则天手里,武则天一看之下,知道了实情。然而罪状“证据确凿”,而且还有狄仁杰几个人写的“谢罪书”,武则天决定亲自提审狄仁杰等人。

武则天问道:“为什么要承认谋反?”狄仁杰从容对答:“当时假如不承认谋反,现在已经死在酷刑之下了。”经过一番细致的说明,武则天明白了狄仁杰等人是被冤枉的,下令释放了他们,但还是把他们贬了官。就这样狄仁杰用自己的才智机敏死里逃生,还救了同时被诬陷的六个人。过了几年,他又被召回朝中再次担任宰相。

武则天晚年,对狄仁杰更加信任和倚重,称之为“国老”。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武则天犹豫不决,于是征求狄仁杰的意见。狄仁杰趁机以母子亲情来打动武则天,委婉地劝她要立李氏子孙为太子,他说:“陛下立子为太子,那么千秋万代后,仍可配享太庙祭祀;如果立侄儿为太子,没听说过侄儿做天子而把姑姑放在宗庙进行祭祀的。”武则天开始醒悟了。

一天,武则天向狄仁杰问梦:“我梦见一只大鹦鹉,两个翅膀都折断了,这如何解释呢?”狄仁杰又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劝谏说:“武,是陛下的姓氏,两个翅膀代表陛下的两个儿子。如果陛下起用两位皇子,那么两个翅膀就会振作起来。”后来,武则天终于接回了两个儿子,并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狄仁杰是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深谋远虑,他还为国举贤,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人才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451/330010254929.html

更多阅读

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国乱思良将国安思良相

好事者网上发布的某地处置群体事件的图片,很有警示意义。它告诉各级正府及中国人民一个深刻的道理:有狗者,事竟成。先是,城管来了,不管用,局面显现“敌进我退” ;接着,警察“叔叔”,来了,还是不大顶事,但开始“敌我互有进退”;最后,子弟兵来了,效

唐朝名相狄仁杰传奇 狄仁杰传奇手游

唐朝名相狄仁杰传奇狄仁杰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但人们熟悉的也许多是作为神探的狄仁杰,的确狄公判案的故事,从唐代以来就不断在民间流传。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政绩卓着。他任宰相后,辅国安邦,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

深圳人才与社会保障局 良相佐国与人才

和很多客户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客户都表达了缺少人才,特别是心目中理想的人才。就这个话题再深入,则发现大多数客户对人才的定义大约包括以下这些内容:人品正直忠诚任劳任怨不计较报酬善于带领员工让人放心

书 我的良师益友 不为良相,宁为良师

那您最早做培训是哪一年?最早是2000年,是比较正式的培训。当时我们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举办了一个叫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班,很多的职业经理人都到这里来参加,包括居众装饰集团的董事长刘海宁,他现在已经是深圳最大的装饰企业,而且开了四十几

声明:《护国良相狄仁杰 狄仁杰被称为“国老” 一年结案一万七千件起五冤案》为网友唯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