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宁浩,197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宁浩的学生电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获得了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中国大学生电影数码媒体竞赛银奖。宁浩的首部电影处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罗卡洛举行了首映,并获得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之后又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金奖。该电影同时被香港艺术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电影,也是圣赛瓦斯蒂安、温哥华、慕尼黑、马尼拉、悉尼、加州、台湾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入选影片。 他的新作《绿草地》入选2004年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该片在纽约上映期间获得了纽约时报的高度评价。
2003年的处女作DV影片《香火》是宁浩花20多万元的积蓄拍摄的。当时,作为还没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系毕业的学生,他算是学生中的“富人”。念书的时候,宁浩已经开始拍MTV,拍摄期每天能有五六百元收入。几年积累下来,还没毕业,他已经是行内颇有名气的MTV导演,并担任过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的执行导演。《香火》被选入了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在东京FILMEX电影节获最佳电影奖,在香港国际电影节获“亚洲数码竞赛”金奖,这些也都为宁浩带来一些奖金收入。
作为一个新人,这样良好的开局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钱开始作为一个问题,是从他毕业后以电影导演为职业开始的。
《绿草地》的海外发行权卖给了德国最大的巴伐利亚电影公司。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的预付款只拿到一半,他立刻用来做了后期。后来,德国和法国的朋友告诉宁浩,《绿草地》已经在当地艺术院线公映;他还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了《绿草地》的影评,据此估计美国的艺术院线也已上映。但因为出品人在海外发行上的“业余”,剩下那一半预付款迟迟拿不到。
宁浩倒并不着急,像他这样的人还不少。最近,他听香港导演陈果说,他们去年终于拿到了《香港制造》的海外发行头期款———《香港制造》9年前就拍完了,离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上的风光也有8年了。
“刘德华的‘新星导计划’,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自由。钱并不多,但是你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刘德华的态度是在战略上很支持,在战术上放纵你。”
《疯狂的石头》至少没让他再欠剧组成员的钱,但自己的导演酬金还是扔进了制作。原因很简单:宁浩不打算像上一次那样处处受制,所以用包单的方式接拍了这部电影———制作费是固定的,约为300万元,剧组自己控制开支,有剩下的是自己赚的,超支了自己想办法填上,影片上映后,不管多卖座,导演一个子儿也拿不到。
最终,拍片超支,“钱不够了就把我的酬金贴进去。”
到了今年4月底,宁浩基本完成了《疯狂的石头》的后期制作,影片耗时一年整。然后,他迎来自己电影生涯中最绝望的时刻。
“我还无法扔掉MTV,这让我非常讨厌。”宁浩始终得靠另一碗饭才吃得饱,“从拍《香火》开始,当电影做得越专业,盘子越大,就越没有精力去照顾其他的事情,但是生活逼得我又不得不照顾。我背着房子,拍电影我挣不到钱,长此以往家将不家啊!我得思考我要花多少精力放在电影上,花多少精力放在MTV上去挣钱,我无法专心地去从事电影,我很分裂。”
剪接师在工作完成之后离开了,剩下宁浩一个人在机房。后期的费用已经花完,所有的事情只能自己来,“刻一张盘得我去刻,送个文件也要自己送到人家里,累心累身,压力特别大,整夜失眠。那时真的是觉得挺绝望。这个事情怎么办?谁也帮不到你。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感觉就是疲累。”
疲累中,他开始非常严肃地考虑一个问题:我能不能靠电影活下去?
《疯狂的石头》由中影华纳买下国内发行权,过程相当顺利。2004年《绿草地》初剪完成,中影华纳总经理艾伦女士就在宁浩的机房看了片,乐个不停。只是因为公司组建之初,选择项目格外慎重,最终觉得影片风格与自己的方向不太贴切而未能合作。这一次没等剪完就看了,第二天艾伦请宁浩吃饭,两周后已经与两家出品公司谈妥发行合同。
中影华纳曾经对影片并无多大信心———导演谁都不认识,演员中最大牌的“春光灿烂的猪八戒”徐峥还只是个配角。但是5月看片会后院线反响热烈,拷贝制作量从原计划的30个增加到100个。按每个拷贝8000元制作费计算,院线的反馈,让发行商有信心多投入了56万元的发行成本。
到了6月底7月初,真正陆续在国内影院安排放映计划时,院线又变得保守了。国内大部分多厅大影院都只在非黄金时段安排最小的放映厅,公映首日大多只安排了不超过3场放映,票价多数定在二线国产影片的三四十元标准上,四川和重庆的情况要好一些———这部影片里的绝大多数对白是四川话。

几天放映下来,情况发生大变化。在有限的放映场次里,上座率非常高,爆满情况在各地频频出现。媒体记者的赞誉之辞更是蜂拥而至。在不足一周的时间里,“石头”取得了200万元的全国票房,为当周冠军。
上映一周后,“石头”享受到“好莱坞大片待遇”。7月8日、9日的周末,北京的各大影院普遍安排了每天10-20场放映,广州几家大影院把“石头”的票价提高到60元,在深圳甚至有影院把票价提到75元。“石头”的全国总票房在上一周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再次蝉联周冠军,也是截至目前,今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冠军。
“这后面的突然转变也给了我一些肯定吧。包括去现场看观众反映,还觉得比较欣慰,没白干这么长时间。”宁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