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 端平入洛的历史背景:宋理宗试图夺回北宋旧地

  金朝灭亡

  端平元年(1234年),金国最后的都城蔡州被攻陷,金国灭亡。宋大将孟珙 率军队载着金哀宗 的遗骨回到南宋都城临安 ,将金哀宗的遗骨送到太庙告慰那些被金兵欺侮过的先人。南宋全国上下一片欢欣,朝中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当时宋蒙之间对河南的归属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蒙古军北撤后,河南就成了无人占领的地区。南宋宰相郑清之 采纳了赵范 、赵葵 兄弟提出的“踞关守河”的建议,即“西守潼关 、北依黄河”与蒙古对峙,这需要收复包括东京开封府 、西京河南府 和南京应天府 三京在内的中原地带。但主持灭金之战的兵部 尚书 史嵩之 、参知政事 乔行简 、刚因史弥远 死去而入朝得到重用的真德秀 、枢密院 副都承吴渊 、淮西总领吴潜等多数大臣均持反对意见,认为已经被战乱破坏殆尽的中原地带无法提供粮草,再加上南宋军队没有骑兵,机动力有限,无法防御漫长的黄河防线。另外,这也会造成藉口让蒙古向南宋宣战。

  由于宋理宗急于夺回河南,尤其是原来在西京河南府的原北宋皇帝的陵墓,于是在灭金后的四个月内,宋理宗就三次派出使者到河南拜谒祖陵并下诏支持“踞关守河”的建议。

  宋蒙对峙

  宋理宗 端平 元年的正月初十,宋蒙联军攻破蔡州 ,金哀宗 自杀,金国 灭亡。按照事先约定,宋军和蒙古军在灭金后各自撤退。宋将孟珙 将金哀宗的遗骨运回临安 ,南宋君臣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来庆祝宋金世仇的了结。

  蒙古这边,大汗窝阔台 考虑到粮草不足、天气转热,将大军北撤黄河以北,河南就成了无人占领的地区。在黄河南边的只有大将速不台 和塔察儿 两支机动部队,其余的守备部队都是原金兵投降蒙古被改编的汉军 :刘福 为河南道 总管,都元帅张柔 屯徐州 。宋蒙双方就这样静静地对峙着,虽然都没有大动作,但是看似安定的边境上正埋伏着汹涌的暗流。

  当时宋蒙之间对河南的归属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河南便成了无人占领的空白区。南宋的边疆在荆襄推进到了信阳军 (今河南信阳)、唐州 、邓州 一线,主政人是京湖制置使史嵩之 。另外两大地区:川蜀是四川制置使赵彦呐 ,两淮一线赵葵 为淮东 制置使、全子才为淮西制置使、赵范 为沿江制置副使。

  战守之争

  事实上,在金国 灭亡后,宋蒙双方都清楚开战是迟早的事,一个是迅速崛起的游牧帝国,另一个是不忘故土的文明王朝,一点火星就能点燃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两个政权间的战争导火索。

  宋理宗血气方刚 ,正欲行恢复之计,听到这么完美的计划,当然主张出兵。在灭金的这一年三月、四月,理宗 接连派员去洛阳祭扫北宋诸帝陵墓,同时暗中进行军事侦察。位居首相的右丞相 兼枢密使郑清之 也一改先前的主和姿态,非常赞成出兵中原。

宋理宗 端平入洛的历史背景:宋理宗试图夺回北宋旧地

  执掌南宋大权二十余年的史弥远 在1233年死去后,年轻的宋理宗 终于迎来了亲政。他意图有所作为,主导了一场“端平更化 ”,荡除弊政,提拔了大批新人,赵范 、赵葵 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极力主张趁蒙古北撤之机,出兵北伐,“抚定中原、坚守黄河、占据潼关 、收复三京 ”。三京是指原北宋的三个都城:东京开封府 、西京河南府 (即洛阳)和南京应天府(即商丘)。这条建议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因为金国 就是靠着潼关—黄河防线与蒙古作战了20多年,迫使蒙古人不得不借道南宋以转攻金后方。同时,赵氏兄弟背后还有自己的小算盘:自己虽然辛辛苦苦地平定了李全 之乱,却在灭金的大场合上输给了荆襄的史嵩之 。史嵩之是史弥远 的侄子,想在朝廷上占据优势就必须在战功上超过史党。

  虽然收复中原能带来巨大的声望和荣誉,但是朝中的大多数臣僚反对出师。参知政事 乔行简 当时带病在家,听说此事后立即抱病上书道:“今边面辽阔,出师非止一途,陛下之将,足当一面者几人?勇而斗者几人?智而善谋者几人?”“陛下之兵,能战者几万?分道而趣京、洛者几万?留屯而守淮、襄者几万?” 知官告院 张煜认为:“蒙古非金仇可比,当选将、练兵、储财、积粟,自固吾圉”。刚返朝的名士真德秀 则说:“移江、淮甲兵以守无用之空城,运江、淮金谷以治不耕之废壤,富庶之效未期,根本之弊立见。”

  在这样一片反对声中,下诏“求直言”、表示自己要从善如流的宋理宗 ,还是悍然决定出兵。他只派淮西制置司的六万军队北伐,试图以这六万人去收复中原。要知道,原先即使是主战派制定的作战计划,仍然表示要在收复潼关 和黄河以南后,至少要用十五万百战精锐之师来专职防御,才能守住黄河防线。理宗 皇帝却固执地仅仅派遣淮西军,一场并不成熟的军事行动就此展开。

  在外的战区将帅几乎全都反对出兵。赵范 的参谋官丘岳 就说:“方兴之敌,新盟而退,气盛锋锐,宁肯捐所得以与人耶!”淮西总领吴潜 认为:“河南取之虽易,守之则难,兵戎之资,所费何巨!民穷不堪,激而为变,今日之事,岂可轻议!”主持灭金之战的史嵩之 虽然有私心,但上书却说得中肯,认为京湖连年饥谨,无力承担这样的进攻,而河南连年兵祸,要在当地获得补给也不现实。并表示自己宁肯抗旨也不发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651/662310334005.html

更多阅读

奥地利学派的历史背景三之二 奥地利学派 著作

奥地利学派的历史背景(三之二) —— 与德国历史学派的斗争作者: 米塞斯2011-07-11翻译: 彭定鼎点击: 800II.与德国历史学派的斗争1.德国对古典经济学的拒斥古典经济学理论在欧洲大陆遭到的敌视主要是由于政治成见。几代英国思想家发展出来

“宝祐万年”南宋钱47 宋理宗赵昀钱 赵昀郭靖小说

“宝祐万年” ( 南宋钱【47】宋理宗赵昀钱 )  嘉定十七年,理宗赵昀继位,理宗第六个年号“宝祐”。宝祐年间(1253—1258),蒙古军进行了第三次西征。蒙古军与南宋的主要战场是江淮一线和四川。战争形态不是蒙古军擅长的野战,而是不占绝对优

宋理宗头颅被制成“饮器”有何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宋理宗(头大帽子小)宋理宗头骨制成的饮器权相史弥远头颅被制成“饮器”的皇帝宋理宗(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在位40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宋代皇帝。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南宋皇室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

澳门回归的历史 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

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历史问题早期租地早在明朝,葡萄牙人已开始在澳门进行贸易和修建洋房居住。于1583年,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但葡萄牙仍每年付500两白银予明政府

宋理宗赵昀的皇后 宋理宗赵昀

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代皇帝。1224~1264年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南宋第五代皇帝。1224~1264年在位。年号先后为宝庆

声明:《宋理宗 端平入洛的历史背景:宋理宗试图夺回北宋旧地》为网友野外鞭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