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伶杨月楼冤案 名伶杨月楼冤案 清末名伶杨月楼冤案

名伶杨月楼冤案 名伶杨月楼冤案 清末名伶杨月楼冤案

名伶杨月楼冤案,案情复杂,过程曲折,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至今仍为世人所相争论。

杨月楼是某京剧戏班演小生的名伶,由于演技扮相俱佳,艺兼文武而名噪一时。同治十一~十二年期间他在上海租界着名戏园金桂园演出倾倒沪上男女,戏迷看戏只是为贪看杨月楼而已。当时人们誉赞其玉立亭亭、艺兼文武。曾做过清朝的“内廷供奉”,为慈禧唱过戏,是赫赫有名的“同光十三绝”之一。

同治十二年冬杨月楼与一商家女子的姻缘引发了一场官司。杨月楼在金桂园连续演出表现男女之情的梵王宫等剧,广东香山籍茶商韦姓母女共往连看三天。韦女名阿宝年方十七,对杨月楼心生爱慕。归后便自行修书细述思慕意欲订嫁婚约,连同年庚帖一并遣人交付杨月楼约其相见。杨月楼且疑且惧不敢如约,韦女遂病且日见沉重。其父长期在外地经商未在沪,其母即顺遂女意遣人告知杨月楼,令延媒妁以求婚。月楼往见遂应约,倩媒妁具婚书,行聘礼订亲并开始准备婚事,但事为韦女叔父所知,以良贱不婚之礼法坚予阻拦谓,惟退。 

 

韦母遂密商杨月楼,仿照上海民间旧俗行抢亲,韦女叔父即与在沪香山籍乡党绅商以杨月楼拐盗罪公讼于官。于是正当其在新居行婚礼之日,县差及巡捕至,执月楼与韦女,并起获韦氏母女衣物首饰七箱据传有四千金。在将韦女解往公堂的路上,据记小车一辆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红衣犹未去身也。沿途随从观者如云。审案的上海知县叶廷眷恰亦为广东香山籍人,痛恶而重惩之,当堂施以严刑,敲打其杨月楼胫骨百五;女因不仅无自悔之语,反而称嫁鸡遂随鸡、决无异志而被批掌女嘴二百。二人均被押监待韦父归后再行判决。此案一出立刻传遍街衢,舆论轰动。杨月楼是红极一时,人人皆知的名优,犯了这样颇富戏剧性的风流案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优伶一向被视为贱民,而韦姓茶商则不仅属良家且捐有官衔,是有一定身份、家资小富的商人,杨月楼以贱民之身而娶良家之女违反了良贱不婚的通行礼法。此外韦杨婚姻有明媒正娶的正当形式,而乡党则以拐盗公讼于官县官,又以拐盗而予重惩,这种种不合常规的事情也引起人们的兴趣,因而一时众论纷纷。

最后为案澄清冤屈的人是慈禧太后。不过,杨月楼案却是糊糊涂涂的了断。参与制造此案的人都未受到一点影响,照样高高兴兴当官搂钱。而杨月楼的妻子韦阿宝,亦被其父逐出家门不知下落。杨月楼忧愤改名为杨猴子,自取辱名,以表其对官场黑暗及当时戏子社会地位低下处处受欺的不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7651/91590727879.html

更多阅读

一代名伶红线女为什么如此红? 粤剧名伶红线女

一代名伶红线女为什么如此红? [原创 2013-12-18 8:23:24]    字号:大 中 小文化大革命期间,红线女一家受到迫害,被逼离开艺术行业,到广州街道打扫,并且多次被“造反派”剃“阴阳头”,贬为“黑线女”。1967年被下放到广东英德茶场劳动。

言慧珠第一任丈夫 一代名伶言慧珠

 言慧珠说话行事,从来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及对象,总是呼啸来去,旁若无人,说话又过于直爽,绝不顾及他人脸面,极容易得罪人。这样的性格也最终导致了她难以回避的悲剧命运。     撰稿/王悦阳(记者)  2007年岁末,在事隔整整40年之后,一个曾经

刘殷伶 刘殷伶-简介,刘殷伶-历届香港小姐前五名

刘殷伶,1992年香港小姐亚军。熊颖诗_刘殷伶 -简介刘殷伶,1992年香港小姐亚军。熊颖诗_刘殷伶 -历届香港小姐前五名刘殷伶1973 孙泳恩,容朱迪,刘慧德,赵雅芝,邓锦群1974 张文瑛,杜茱迪,李锦文,高影莱,陈梅珍1975张玛莉,朱翠娟,关淑芬,司徒灵芝

刘喜奎 [图文]梅兰芳和名伶刘喜奎鲜为人知的秘密情感

提及梅兰芳的感情生活,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生命中曾经有过三个女人,王明华、福芝芳、孟小冬,很少有人提到另外一个女人,刘喜奎。这是什么原因?是他俩的恋爱太秘密,还是因为他俩相爱的时间极为短暂?或者两者皆有吧。曹禺在1980年的时候,著文这

声明:《名伶杨月楼冤案 名伶杨月楼冤案 清末名伶杨月楼冤案》为网友尾巴花的愛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