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baby安宝贝
母乳不足,可能是新妈妈们最苦恼的问题了。面对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新妈妈焦虑、自责,家人更是满世界的找偏方、寻方法。遗憾的是,产妇每日配合着喝下一碗碗的催奶汤、催奶茶,成效甚微,体重却像疯了一样飙长。
遇到太多有此烦恼的妈妈,今天我在这里“冒天下大不韪”说一句:奶不用催,不用催,不用催。
不管你信不信,初乳在孕期就有了
当你怀孕了,宝宝住进了你的子宫里,雌激素和孕酮大大升高,你得身体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乳房,经过“二次”发育显得更加的丰满,乳腺细胞不断的增殖并具有分泌乳汁的功能。
图片来自育人《母乳宝宝成长表》,leif-shin
孕16周,胎儿开始产生吞咽反射的同时,乳房初步的工程也在完成,并开始试着分泌初乳。孕28周工程结束,全面生产初乳,宝宝也在此时开始有吸吮反射。这一切都是为宝宝出生后哺乳做准备,不难解释为什么一部分宝妈在孕期就发生过“漏奶”。孕期你看到自己乳头上的结痂也是初乳的结晶,别惊讶,大自然的设计就是这么的美妙与神奇。
图片来自http://hybridchildrencommunity.com/
乳房产奶根本不用“催”,这本就是人类自带的技能点。
当胎儿发育完成,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催产素,帮助子宫收缩生产的同时,也可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样细胞收缩,促使具有泌乳功能的乳腺排乳。随着产后孕激素水平持续下降,乳房就会接受到信号,开始大量分泌乳汁。这也是科学一再强调,“开奶”越早越好的原因。之后的2-3天,初乳持续不断的分泌,同时宝宝也完成了呼吸、吞咽、吸吮的协调,新妈妈和新宝宝在进行着第一次的磨合,形成默契。
剖宫产的宝妈也无需担心,泌乳不受生产方式的影响。孕激素在产乳过程中起到一个开关作用——只要胎盘离开母体,孕激素自然下降。你需要做的就是尽早哺乳,勤喂、亲喂,通过宝宝的吸吮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的“催乳素”,分泌乳汁,满足宝宝的需求。
图片来自http://www.fastbleep.com
另外,还要指出一点,胸部的大小主要是由胸部的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多少决定,和奶量多少密切相关的则是乳腺组织;分泌和排出乳汁靠的也是腺叶、腺泡、乳腺管等乳腺组织。需要提醒的是,小乳房的储存乳汁能力稍小,应更频繁喂宝宝,才能刺激分泌更多的乳汁。
由此可以确认:奶要“攒着”吃,是错误的。乳汁的分泌是一个活跃的机能过程。

哺乳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人类自带的技能点。在一次次喂奶中,身体不断调配着乳汁的分泌和产量,以喂饱养大孩子。不过,刚开始哺乳的妈咪,要记得调整自己的哺乳姿势,正确哺乳。
那为什么有的人,觉的自己没有奶?
挤不出奶≠没奶。很多妈妈不会手挤奶,总是捏着乳头在挤奶,捏乳头是挤不出奶的,妈妈们要学会正确的挤奶方法。产妇将拇指及食指放置在乳根2厘米处,拇指与食指相对,其他手指拖着乳房,往胸壁方向按下去,然后对挤,以孩子吃奶的频率,就能看到乳汁了。如果挤不出来也没有关系。学会观察孩子就好了。
第二,产后48小时内没有做到频繁(24小时最少8-12次)喂奶。正确地给宝宝吮吸,是奶量建立的关键,也可以大大减轻生理性涨奶的痛苦程度。请记住,奶不是等出来的,是吃出来的。
母乳是一场信心的游戏。妈妈根本不需要担心宝宝会饿着。母乳喂养是按需生产,宝宝需要的越多,妈妈生产的乳汁也就越多。因此,建议让宝宝按需吸吮妈妈的乳房,逐渐形成“吃多少、产多少,产多少、吃多少”的良性循环。母亲的产奶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双胞胎妈妈都能母乳喂养成功,何况一个宝宝呢。
PS:新生儿的胃口很小,再加上母乳易消化,刚开始母乳喂养的次数就是会比较频繁,不要怀疑,坚持勤喂几天,妈妈乳汁的分泌量就跟宝宝的需求达到平衡了。这个时期如果有人不断的跑来告诉你,你的乳汁是不够的,没有奶,喂不饱宝宝,千万不要动摇。最好让家人一起参与到学习中,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产后的恢复和母乳的信心。
质疑是一场恶性循环,真正的回奶利器!
很多新妈妈因为知识储备不足,经常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自己的奶水产生质疑,一旦宝宝哭闹就认为自己没有喂饱他,进而认为自己母乳不足。家人的目光更多聚焦在宝宝身上,问的可能不是产妇身体如何,而是奶水够吗?
这种 “无微不至”的关心,导致新妈妈的压力越来越大,质疑、焦虑、失望、愈演愈烈,失眠、抑郁、烦躁,各种问题随之而来。遗憾的事情发生了,当母乳妈妈遭遇到这些不良情绪时,内分泌系统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身体从而会释放出大量的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抑制泌乳素的分泌,不仅会导致母乳妈妈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同时也影响大脑皮层的活动,抑制泌乳素的产生。
科学研究发现,母乳妈妈心情不好会减少泌乳量,并有可能产生“毒素”,改变母乳的营养比例。
质疑?自责?心情不好(食欲下降,睡眠不足)?泌乳减少?更质疑?更焦虑,一直恶性循环,如果这个时期妈妈盲目的选择了添加奶粉,可就真的大错特错了。之前我们有更过一篇《全世界最易引发回奶的食物,你还不知道》,妈妈们可回复关键字“回奶”进行查看。
孩子哭,不一定是饿了。
新生宝宝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家人可以来了解他,有时候宝宝会通过哭来发泄一下不高兴、不舒服的情绪,比如尿了、拉了,不一定是饿了要吃奶。家人应该检查一下他的身体,或是安抚一下。
有的小宝宝吃奶时间可以长达1小时,这更多是因为孩子天生就有吸吮的需求,而不是没吃饱。妈妈们可以在喂奶的时候跟孩子温柔地说话,轻轻抚摸他,让他专心吃奶(别吃吃睡睡),喂奶时间控20分钟左右,每侧乳房喂10分钟左右。
还有的宝宝,睡觉时突然大哭,抱起后就哭声小了或是停了。大多数时候宝宝表现的很烦躁,一直想吃奶,吃了几口会继续哭闹,哭闹完了又想吃,这通常是肠胀气的表现,家长们可以尝试飞机抱、让宝宝趴一会、给宝宝腹部做推拿,可以缓解宝宝的肚子不舒服。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频繁,大哭时婴儿面部胀红,双腿向上蜷起乱踢,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通常是发生了婴儿肠绞痛。
辟谣,不涨奶≠没有奶
不涨奶≠没奶。宝宝刚出生的几天,妈妈经历的涨奶是生理性涨奶,但随着宝宝频繁的吸吮,身体达到自平衡之后,通常只在喂奶前或是夜间连续睡眠长时能够感受到微微涨奶。涨奶和乳汁的多少并无必然联系。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依据:喂奶时,看到宝宝吸吮几下就吞咽一次,听到连续的吞咽声;吃奶后露出满足的表情,安静下来或是沉沉睡去;一天至少湿透的6-8布尿布(或5-6片纸尿裤);体重增长和生长发育曲线正常。
当然,作为新手妈妈,你还应了解到另外一个名词”猛涨期“。在猛长期,母乳喂养婴儿的哺乳比平常更频繁(有时往往每隔一小时就要吃),夜醒次数增加,而且比平时更烦躁,一般持续2-3天,最多3-7天。如果你的奶水一直够吃,忽然有几天“不够”了,别担心,你要的做就是冷静对待,按需哺喂。宝宝经常吃,就能吃到更多的奶,你的奶量也会随之增长。
讲真,我们不需要逼自己一碗碗喝“催奶汤”
看完了以上这些科学的解释,相信你已经了解到,保证母乳充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树立信心、尽早开奶、按需哺乳、多喂多吸吮。那么,汤水是不是就不需要喝了?
答案是保证身体里有足够的水分还是需要的,由于母乳中接近 90% 都是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合成、分泌奶水。新妈妈们喝了各种所谓“催奶”的肉汤后,感觉乳房发胀,也是因为肉汤中有大量水分。
中国营养学会 2014 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普通成年女性,除正常饮食摄入外,每天最少饮水 1 500 毫升(约 7~8 杯),对于哺乳期的妈妈,则需要在 1 500 毫升的基础上,再额外多喝 600 毫升。如果天气较干燥、或者出汗较多,还要再增加饮水量。
但是讲真,我们不需要刻意逼自己一碗碗的喝“催奶汤”,在保证饮水量的基础上,以我们的身体需求为准就好了。
最后,再说一次,奶量只会受宝宝吸吮刺激的影响来调节,并不会受食物产生大的影响。相反的荤汤喝的太多,往往会伴随着更容易堵奶,宝宝大便有奶瓣,肚子不舒服而哭闹,新妈妈体重不断飙升等。
选择吃什么,更应该建立在帮助产妇尽快恢复的基础上,均衡营养、合理搭配膳食、多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少吃多餐。妈妈们心情愉快,睡眠充足,轻松舒适才是真正的催奶之道。
◆ ◆ ◆ ◆ ◆
坚持母乳喂养的路上,新妈妈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太多妈妈因为周遭的质疑和盲目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母乳喂养的机会,甚至放弃。亲朋好友们,不要吝啬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们需要科学知识,更需要真诚的关怀。
原创文章,首发于Anbaby母婴(anranxiyu),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感谢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AnBaby安宝贝”微号ID:Xiongmalove,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上角的省略号分享得到朋友圈,谢谢~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