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北京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改革成效明显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怎样部署?北京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将有怎样的举措?5月7日,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做客《新华访谈》谈到公立医院改革问题时强调,要落实政府办医的公益性,另外就是探索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试点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综合改革。

  记者:您刚才在开篇给我们讲了一个最重要的词就是“公益性”,这也是我们看到中央深改组通过这的份意见中最显眼的一个词,如果在公立医院不突出公益性就不太公平了,这次再次强调公益性让老百姓在医疗就医中体会到医疗公平的理念。在医疗改革的试点中北京市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封局长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最近北京市医改过程中在开展了哪些工作体现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封国生: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成立以来,代表市政府履行办医职责,一直强调要落实政府办医的公益性。这几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几件事,一是在医管局成立后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的抓手和指挥棒来管理医院。三年来,我们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使它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怎么完善,我们都会把公益性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方面,比如患者的满意度、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完成情况,像一些突发事件的救助,援疆、援藏、援外等任务,再比如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如何全力以赴地保障,以及如何完善就医流程,让我们老百姓就医更加便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绩效考核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觉得这些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与中央改革的精神也非常相符。

  另外,我们第二个改革举措就是探索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试点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我们知道过去医院收入有药品收入、医疗收入、政府补偿。从2012年7月以来,我们先后在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五家医院进行试点,通过取消15%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实现了药品加成与医事费的价格平移,改变了医院的补偿机制。过去的补偿有政府的补偿、药品的补偿和医院运营的补偿,把药品的补偿这块切掉了,也就切掉了药品收入和医院的利益关系。通过将近两年多的改革,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第一个成效是改革强化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患者得到了实惠。一是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减轻了,截至2015年2月底,5家试点医院门诊医保患者的药占比由过去的70%下降到了现在的58.8%,药品的销售减少了,药品的使用更加合理了。门诊次均医疗费用减少了54.84元,次均药品费用(门诊看一次病的用药费用)减少了82.85元。患者个人的自付费用减少了60.4元。 二是患者用药更加合理,就医体验得到改善。试点医院以医药分开为契机,通过处方点评,看处方开的合理不合理,对于不合理的处方要和医生进行约谈、和有促销行为的厂家进行约谈,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合理。与此同时,试点医院也推出了一些服务方面的举措,比如市属各家医院都建立了门诊服务中心,帮助患者在门诊就医过程中与医生沟通更畅通,设立日间手术等等方便患者的措施,使患者的就医体验也得到了改善。

  第二方面是改革强化了公立医院管理运营的科学性,为医院发展增添了活力。一是医院转变了管理和运营的理念。在医保总额付费基础上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这个药品就不再是医院的收入,药品销售实际上变成了医院的成本,使医院更加注重质量、服务和医疗效率的提高,来赢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又加强药品的管理和耗材的管理,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来降低医院的成本。所以医院的管理理念、运营理念也发生了一些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我们这些医院都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过去药师改革之前主要是发药、卖药、采购药,现在把重点转移到用药指导,临床药师要到临床科室去指导医生如何更加合理用药。

  三是使常见病的患者得到有效的引导,看专家难的现象有所缓解。通过统计,从改革以来,在医事服务费的梯度引导下,专家门诊的就诊量下降了19.8%。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不该去看专家他就自己挂号看普通门诊了。这就使这些专家的资源利用得更好,为那些确实需要看专家的患者提供了方便。但是现在有些重点专科比如天坛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同仁眼科、耳鼻喉科,积水潭骨科还是有刚性需求,需要今后进一步想办法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记者:因为其实药师掌握的理念是最新的用药理念,包括一些最新的药品,他们肯定是要比医生最早接触到,他们本身也是研究这个的。

  封国生:第三方面是这项改革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这项改革体现了医务人员的部分劳动价值。医务人员的技术含量很高,但是过去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系不完善、不合理,这次我们设立了医事服务费,这种医事服务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医务人员很高兴,所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同时各家医院通过绩效考核的调节,把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把医事服务费的收入用于医务人员的收入分配上,也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所以医务人员应该说对我们的改革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当然,这5家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还没有向全市推开,只有这5家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出现了价格洼地等,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

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北京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改革成效明显

  他对药理方面的了解,应该比临床医生更深入。另一方面,我们也在门诊设立了用药咨询中心,患者开完了药、取完药之后想再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药怎么用更加合理,有什么样的副作用,需要注意什么,就可以到我们门诊的用药咨询中心咨询药师,药师会给出更加细致的讲解,让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更加放心。所以这也是我们医院管理、运营方面的一个转变。

延伸阅读:“打造健康中国”意蕴下的医改与慢病管理创新15年医改监测工作布置暨培训会在南京召开王国强副主任赴上海调研医改工作药品零差率成福建全面医改突破口聚焦2015上半年药价改革 多地医改药价虚高山西省医改工作拉开大 取消药品加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8351/497973771945.html

更多阅读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 陕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再提速

     陕西在全面推进107个区县的公立医院改革之外,承担国家试点的37个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也将全面展开。陕西在推进国家试点上将从改革补偿机制、健全人事制度和医院管理、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监管机制等

医改新突破口:公立医院改革

     在“十二五”时期,医改的重心逐步从基层转移到公立医院上,涉及到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在陕西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红娟看来,陕西已经探索出了县级公立医院分层次改革的多种模式,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难定时间表

     5月16日,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5家三甲医院进行改革试点,包括友谊医院、积水潭医院、同仁医院、儿童医院和朝阳医院。  友谊医院7月1日开始的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事服务费改革无疑表现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目标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突围”

     6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印发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破除“以药养医”是这次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这也被认为是公立医院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之后卫生部发出

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仍在路上

 基本药物制度在各省实质推进缓慢,公立医院改革仍停留于试点,这是2010年1月底的新医改现状。再过1个月,到2月底就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提出“在全国30%的基层医疗机构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要求;而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全面启动,则

声明:《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北京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改革成效明显》为网友半脸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