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海战 解放军统帅毛泽东:西沙海战胜利后 为啥伸出小手指?

解放军统帅毛泽东:西沙海战胜利后 为啥伸出小手指?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作出了“长江要过、海军要建”的重大决策,要求在进军江南、解放全中国的征途中,着手组建人民海军。在与国民党的决战中,毛泽东坚持“过长江”,解放了全国大陆国土,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决定“建海军”,深含重要战略需求:开辟海上战场,巩固解放战争胜利成果;建国后,捍卫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将来,为新中国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保驾护航。所以,建设强大海军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而终身萦系的重要事业。

在最为繁忙的1949年,记载毛泽东重要国务活动的文献中,有5次提到“建设强大海军”。1953年,毛泽东乘坐军舰考察长江沿岸经济形势时,为5艘军舰写下了相同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彰显了毛泽东对建设强大海军的决心。

然而,由于国内外诸多因素的约束,人民海军虽有所发展,却无法满足一个海洋大国的需要。在不同的场合,提到海军,毛泽东曾多次伸出小手指来回晃动,表达了对强大海军的期盼之情。

1974年1月,南越政府派军队频繁入侵西沙群岛,撞坏中国渔船,并登上了我国的金银岛和甘泉岛,觊觎整个西沙群岛。1月18日,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回击南越挑衅,保卫西沙主权。并决定成立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牵头,邓小平、陈锡联、苏振华等6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代表党中央指挥作战。毛泽东看着周恩来、叶剑英送来的报告,边走边说道:“看来,不打一仗不足以维护中国的海洋主权!恩来、剑英的意见很对。”然后他在报告上郑重地批下“同意”两字,决定进行西沙自卫反击战。

战前,毛泽东召见海军领导,以便了解战场态势和海军情况。苏振华说:“南海舰队实力较弱,南越军队用的是较先进的驱逐舰和炮舰,我们只有1艘护卫舰,而且还在厂里修理,只能用几百吨的潜艇和扫雷舰与敌舰对峙,火力远不如南越海军。”

西沙海战 解放军统帅毛泽东:西沙海战胜利后 为啥伸出小手指?

毛泽东从沙发上站起来,伸出了小手指,在苏振华面前晃了晃说:“海军只有这么大!”他随即指示军委:西沙需要打一仗,入侵者必将被歼灭。随后,他从东海舰队急调舰艇支援西沙。

经过浴血奋战,西沙海战告捷。

但毛泽东心中十分清楚,西沙海战虽然胜了,但赢得非常艰难,因为与对方比起来,我们的海军太弱小。双方参战军舰的数量都是4艘,敌我军舰吨位比却是6000∶1600;火炮口径(毫米)比是127∶37。我军击沉南越1艘炮舰,但也损失了1艘扫雷舰。

不久后,毛泽东在接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来宾十分高兴地说:“祝贺中国在西沙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西沙群岛。”毛泽东却不言语,只是淡淡一笑。毛泽东是战略家,在胜利中他感受到的却是忧虑。他知道被赶跑的3艘南越驱逐舰,不久便出现在了南沙海域。西沙虽然收复了,我军却无力追击到南沙,他再次感到我们的海军太弱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8451/63906369567.html

更多阅读

魏鸣森将军关于西沙海战的回忆 西沙海战全纪录

 编者注:原海军后勤部顾问,西沙海战前线总指挥魏鸣森将军因病于2007年12月4日22点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在互联网上,关于魏鸣森将军的文字资料仅限于逝世讣告和西沙海战介绍,请读者谅解。  以下是魏鸣森将军关于西沙海战的

1974、1988年中越海战纪实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

1974、1988年中越海战纪实 狼烟未尽1974年那场西沙海战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1年6月18日B05版 作者:张冲1974年1月,农历虎年来临前夕,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中国海军和南越海军爆发“西沙海战”;这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

纪念西沙海战40周年 毛泽东逝世40周年纪念

今天,2014年1月19日,是西沙海战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的今天,中国海军为维护国家海权,保卫自己的岛屿,与当时进犯强占西沙永乐群岛部分岛屿的南越海军展开了殊死的海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海疆和领土,并在陆军和民兵的配合下,于次

西沙海战战败真相 国产手机败退真相

文/明淑亮     对市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把握,本应是国内手机企业的强项,但是现在却成了最大的短板。     2007年1月18日,重庆茶园工业区的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天气格外的寒冷。但是国虹通讯公司董事长万明坚似乎并不在意,在室

声明:《西沙海战 解放军统帅毛泽东:西沙海战胜利后 为啥伸出小手指?》为网友痞子伯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