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的意义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意义分析 秋收起义的意义

  秋收起义的意义

  党从建立之初到带领广大人民翻身做主人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考验。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事件留在了人们的心里,也写进了光辉的历史中。秋收起义就是这其中的一件,那么秋收起义为什么可以被写进历史中?秋收起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秋收起义画像

  秋收起义发生在国内时局动荡的1927年,在此之前的3年时间里,国共一直在携手讨伐国内军阀。但在这几年中,随着孙中山先生的去世,国民党内部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蒋介石和汪精卫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的政权,两人虽在一党却各执一派,不断争夺权力。这一年,蒋介石率先叛变革命,投靠他人,而汪精卫随后也与其走向了相同的道路,国共合作也就此正式结束了。共产党当时进行的一系列工农运动,比如罢工,严重影响了地方土绅和财阀、资本家的利益,这使得严重依靠这些人的国民党,就没有办法生活,在此种种情况下开始大肆捕杀革命者。面对之前的失败和国民党的的捕杀,中共终于知道之前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共终于在自己的“地盘”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错误统治,秋收起义也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也因此秋收起义的意义就更加非凡。

  秋收起义的意义就在于,它发生时众多的工人和农民加入到其中,中共也在此时也具备了“武斗”的资格,也表明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从此走向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秋收起义结果

秋收起义的意义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意义分析 秋收起义的意义

  众所周知,秋收起义是近代的一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场战役。它是由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也属于中共第三次著名战役的行列。即使它的历史地位如此重要,但秋收起义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可是这并不能抹杀它的影响力,接下来就探讨一下秋收起义结果。

秋收起义雕像

  说到秋收起义结果,不可不提的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和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在1927年,党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革命重要将领汪蒋的叛变使正在进行的革命战争惨遭失败。所以,秋收起义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也是在这时党中央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改正了“右”的错误,任命毛泽东为负责人,为秋收起义准备了一个好的开头。在这年的秋天,暴动发生了,起先起义队伍行进顺利,攻占了不少地方,但由于当时敌人的力量十分强大,但我军实力却有所欠缺,再加上人民群众对作战毫无经验,队伍中的某些长官在指挥策略上也出现了错误,使得起义开始连连受到挫折,后来,又遇到敌人的伏击,就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也没有成功。

  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将中国的革命时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之后,为了纪念这场意义深远的斗争,还修建了纪念馆,并被评为知名景点。

  秋收起义的影响

  知名的三大起义之一的秋收起义,以其独特的性质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上熠熠生辉。即使它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但也抹杀不掉它的光辉成绩。这场由毛主席领导的战争在中共的革命史上将永远留名,为世代人民所铭记和赞颂。

秋收起义剧照

  接下来就来走近秋收起义的影响。说起秋收起义的影响,首先要介绍的是秋收起义的相关信息。在1927年,那个充满了动荡的年代,革命形势一再受到威胁,汪蒋对革命的叛变一度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推向恶化,在这种形势下,合作最终破裂。中共也开始着手准备对抗国民党,秋收起义就这么开始了。在那个丰收的季节,暴动发生了,由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群众队伍一开始披荆斩棘,有着无人可挡的气势,但由于敌方的势力实在是太过强大,和中共的势力相差太过悬殊,中共军队开始连连受挫。其中,由于队伍的主要组成人员是普通群众,所以,缺乏作战经验的他们也成为一大弱点,成为导致秋收起义失败的一大因素。

  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这并不妨碍它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心的道路,并成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也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由工农群众组成的军队,设计制作出了第一面旗帜。总结来说,这场起义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是让后人永远感到骄傲的。

  参加秋收起义的将军

  提前精心部署下,秋收起义部队出师报捷,不仅切断了敌方交通运输,还攻克了敌人盘踞的朱陂厂,顺利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然而由于革命部队里很多人都缺乏作战经验,装备和武装主力的敌强我弱使部队很快落于革命形势的下风,加上邱国轩的叛变,起义军严重受挫。在撤退往南进军途中更是损伤不少。

罗荣桓照片

  形势严峻,时任部队书记的毛泽东为此决定整编部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同时也培养了不少思想觉悟的党员,其中更是出了一些将军。参加秋收起义的将军有时任特务连党代表的元帅罗荣桓和时任毛泽东秘书的大将谭政任;有时任连党代表的宋任穷、连长黄永胜与张宗逊、排长陈士渠和陈伯钧以及赖传珠、钟期光等上将;也有郭鹏、韩伟以及时任班长的张令彬、杨梅生、谭冠三、谭希林、刘先胜和赖毅等中将;还有李贞、龙开富、杨世明、余光文、王耀南和潘振武等少将。无论是在挺进长沙和撤往南进军的斗争过程,以上参加秋收起义的将军都做到服从党领导,高度配合毛泽东的指示,本人在部队更是表现出色,在秋收起义中功不可没,因此他们在1955年被论功行赏授予元帅和将军头衔。

  除了这些参加秋收起义的将军,不能忘记的还有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普通群众和党员,他们的英魂值得后人去纪念歌颂。

  秋收起义贡献

  秋收起义贡献相当大,甚至可以说是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真正使共产党开始成长的一个事件。也是在秋收起义中,毛泽东逐渐被重视,走到共产党的核心位置。所以秋收起义贡献不论是对于毛泽东,还是共产党都有着不凡的意义。

秋收起义画像

  秋收起义贡献开始于他开始的那一刻。

  秋收起义开始的原因在于国民党在双方共同合作革命的过程中,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首,相继发生叛变,对共产党人进行大肆屠杀,最终合作破灭。最初,国难当头,帝国列强和北洋军阀的双重打压之下,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被血腥镇压。由此共产党为了国家大义,提出与国民党的合作,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这次合作得以达成。国共两党合作过程中矛盾重重,但是因为共同利益也算是顺利,直到孙中山的去世,发生了之后国民党的叛变。

  而对于开始秋收起义的共产党来说,国民党这次的叛变使他们深刻学习到自己不成长,这革命是没有办法成功的,与其靠别人不如让自己先强大起来。之后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积极组织这次的秋收起义。这次起义,是共产党人成长的关键点,也是革命总方针改变的转折点,这也就是秋收起义贡献的大方面。

  秋收起义贡献的小方面在于毛泽东个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之前的会议上脱颖而出,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方法。之后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的时候,面对当前紧张的形式,将革命方向由城市改变为农村,为以后革命胜利打下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8551/285091312510.html

更多阅读

《矛盾论》《实践论》全文及读后感 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意义

这是二篇哲学著作,对我们认识事物和问题会有所帮助《矛盾论》全文毛泽东一九三七年八月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

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意义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义

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

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系列之二: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兴奋地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小学生阅读的好处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声明:《秋收起义的意义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意义分析 秋收起义的意义》为网友调的华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