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的事情对你影响更大
你记忆中的事情和当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时一些不记得的事情,哪个对你的影响更大?是那些不记得的事情。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是表面上的电脑界面,但决定这些界面却是隐藏在电脑中的程序。因此,我们会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表现出现在的行为。
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规则。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如何做人、做事的意识或重大决定。按照弗洛伊德学说,每个成年人的举动,甚至梦境,跟他小时候的很多遭遇是有关联的。儿时的快乐和恐惧,都是你成年性格和行为的无限放大。所以,无论是欢乐的童年,还是噩梦般的孩童时代,都像蜗牛的壳一样,和你如影随形。
值得您思考的问题1.你从小最需要的,而最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么?
2.你从小常常有的一些负面的情绪是什么?
3.你在哪一方面特别有情感过敏?比如很害怕一个人在房间、不喜欢爸爸。
原生家庭不是你不成长的借口
似乎我们终于找到了自身现在种种问题的原因,但是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是完美无瑕的,我们不能把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完全归结于我们的父母。对于已发生的过往,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弥补在自己身上造成的问题,将其对我们的影响降至最低。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你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过去原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负责任。但是,从今天开始,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你都要自己负责,并且对你的孩子负责。

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如果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因此千万不要因为另一半的行为,否定他们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事实不会因为隐瞒而改变,否认或隐瞒只会令孩子在无意识里被否认。
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