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摘 要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是人才强国,而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复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对他们的合理安排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就业工作 毕业生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它们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国家教育部数据显示,自开始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每年有几十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进步。
二、就业难的现实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及社会就业机制急需改善。我国的就业教育政策落后,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致使毕业生就业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很困难。用人单位也强调用人自主权,不重视毕业就业权利保障,毕业生受到性别、健康等歧视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严重影响了我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二是教育理念与市场需求反差强烈。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针对培养实践人才的特殊性分析。课程教授方式简单陈旧,实验、毕业设计缺乏创新,教材版本陈旧,很难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
三是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我国目前企业工作环境不好, 职工的待遇较低。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基础的工作。很多毕业生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主能力和勇气,往往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三、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来自社会、用人单位,也有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因素。现在社会就业环境严峻,经济水平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岗位的多少。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就业市场制度和用人单位的不规范行为都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毕业生就业。不少高校由于教育理念落后,受办学经济利益的驱使,想尽办法迎合社会对专业的各种要求,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重复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还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而且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指导,如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择业技巧等的教育和引导,就业指导内容还很不到位。此外,家庭教育方式缺乏和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原因。
四、国外的解决之道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就业体制紧密相关的,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制概况所决定的。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可以概括为,政府不包分配、学校指导服务、毕业生自主择业。美国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就业指导机构,工作者根据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确定学生职业适应性的范围,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日本普通高校的就业制度是自由就业制度,但政府、高校、社会都非常重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设立就业服务机构,专职人员不仅对毕业生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比较系统和全面,而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香港地区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密切联系就业市场需要来开展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缩短学生到雇员角色的距离,提高学生毕业后谋职的竞争力。
五、问题解决的方向
目前各高校应该借鉴的成功经验是,加大就业指导投入,并且借助社会力量推进学生就业,建立行业协会,对现有的学校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其从业指导能力。加强就业指导理论探索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道路。
首先要确立政府部门的核心领导地位,合理完善政策措施。政府要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采取各种有效积极的措施,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监督用人制度改革,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还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其次,我国要加快革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不仅可以影响劳动力与人才结构,还能促进和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并且对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运行质都有帮助。还要多方位调整课程体系结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交叉与综合,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技术结合、懂管理、会经营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强化专业的同时,应为学生提供更宽泛的课程安排。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理论课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增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是必要的。高校应该考虑将就业指导活动延伸到整个大学教育之中。随着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必然要提高。
最后,要强化毕业生自身的修养。拓宽毕业生的知识层面,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要树立毕业生正确择业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的就业观,还要巩固加强学生工程意识。
参考文献:
[1]如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索.李海燕.开发研究.2012(3).
[2]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实证探讨.邹治,陈万明,石丽.高教探索.2012(2).
[3]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姬振旗,赵福江.河北学刊.2012(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8651/594850979609.html

更多阅读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方法 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方法——简介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sdbys.cn)是为毕业生提供求职择业,职位查询检索,就业指导,签约解约,报到落户及派遣等服务的平台,山东省高校毕业生都要在该网注册。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

2009-03-12 20:22:19|分类:全国企业通讯录|标签:全国企业通讯录|举报|字号订阅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单 位 名 称单 位 地 址联系电话北京毕业生就业市场北京德胜门西大街甲5号010-62227203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市场呼和浩特市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 高校二级学院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相应地进入大众化就业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不再是季节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长期性、全员性、全局性工作,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安徽省芜湖市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该市规定,对来芜湖就业或创业的中专 (高中、中技)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取消落户限制,为其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提供全方位人事代理服务

扬州广陵: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广陵区围绕“保增长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中心大局,挖掘三种层面需求,着力破解就业难题,千方百计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深挖日常需求,涌现一股不腐流水。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报体系,利

声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网友没你依然精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