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京味儿戏就要接地气
戏逍堂堂主关皓月几年前曾导演一部《李小红》,至今仍是常演剧。年初采访时他提到还惦记着做一部老北京的京味戏,就是即将登台的《大街小巷》。这部戏讲述的是北京大杂院长大的青年赵大街,放弃国企的工作,将父亲的风车技艺传承自主创业的故事。当然,日本女孩栗原小卷的介入和支持,也为戏中增加了爱情的线索。说到这,让人想起前几年的现实主义作品《海棠胡同》,也是讲胡同讲老北京的人和事。。
。
。
。
演京味儿话剧,非得正宗北京人才能出来那个劲儿,像独角戏《我这一辈子》的演员方旭,一张口便是地道老北京话,一字一句让人听了心里敞亮。此次《大街小巷》请来了当年的“小铃铛”石小满老爷子助阵,担任戏中下岗买断工龄独自拉扯孩子长大的老父亲,“钱花一个少一个,眼见儿子从国企出来,气得够呛。”其余演员也均为地道北京人,于是排练时免不了现场改词儿。。
。
。
。
“比如胡同里的戏,原本台词是说,赵大街走出门遇到看着自己长大的金大爷,说一句您保重身体。石小满老师把这桥段做了点改变,他说在胡同院子里人讲话根本不这么文气,‘哟怎么着老爷子吃了吗您呐?’‘刚吃完你大妈给做的韭菜盒子。’‘哟伙食真不错我拿两个
吃去。’这么一改,
北京人特有的幽默就全出来了。”制作人常征坐在排练厅一角看大家排练,自己有时也跟着笑出声来。。
。
。
。
对此石小满倒并不以为然,“我这么大岁数了,当然懂得这些老习惯。倒是和年轻人一起排戏,的确有许多需要磨合的地方,他们会提出许多现代的想法。”“先锋”当道的如今,能踏实演一部讲故事的戏的年轻演员并不多。虽然都是北京人,但戏里毕竟说的是十几年前的事,那时候30来岁的人在想些什么,这就要靠老艺术家的帮助了。石小满除了当演员,又添了一个副导演的身份。“慢慢地跟演员们聊,那个时候的人物是怎样,那个时代又是怎么个感觉……这是一个群像戏,我希望它能接地气,讲好故事,就够了。”#话剧#。

爱乐活文化娱乐话剧。
www.leho.com
www.leho.com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 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www.leho.com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http://i.leho.com/post/e619fa7a6b667d2349e03c9c?from=wenku/?from=wenku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