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吉
微信公众号:慢成长(ID:manchengzhang123)
文:吉吉

打着牌看孩子……
天气转暖,带娃溜达时,经常能看到各种牌局,老人围坐玩的不亦乐乎,很多时候,孩子也在其中。
昨天就看到个约莫18、9个月的小女孩,被爷爷推着小车出来,爷爷发现有牌局,目不转睛的看了起来。不一小会儿,孩子坐不住了,扭头歪身张开双臂“啊啊啊”的叫,眼神挺可怜想爷爷抱,可是爷爷没有理……
孩子哭得大声了,爷爷终于抱起了她,围观了会儿,爷爷加入了牌局,放手让孩子下地跑,她跑累了,就被抱坐在爷爷怀里,看着大人玩牌……
我想起去年夏天,有个妈妈加了我的qq,和我倾诉了她的烦恼:因为经济压力,她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照顾,可是她家老人好赌,回老家时她看到儿子的状态痛心不已,上班也魂不守舍,常常走神,问我该怎么办。
老人爱打牌,还带上娃,真的很常见吗?我问了问慢成长朋友圈里的姐妹,得到了许多回复:
我们在担忧什么?
其实,不管是打牌时抱着孩子玩、还是铺个垫子任孩子爬、撒了欢儿的让孩子跑,这只是表象,让大家感到深层次忧虑的,是这背后、关于隔代育儿的“无效陪伴”:
我们害怕老人打牌、看电视、坐在马路看车水马龙时,与孩子零沟通或是单向交流;害怕老人只认为喂养哄睡就是带娃,无法及时捕捉孩子的敏感需求;害怕这一件件类似的不起眼小事累积起来,让孩子逐步丧失了与大人的亲密情感联结,明明有至亲看护,却依然缺乏安全感。
妈,求您不要这样带孩子!
爸,您能不带娃打牌吗?
不不不……我并不想要这样单纯的抒发、或是粗暴的批判谁。
小到怎么喂养、大到如何教育,隔代育儿矛盾,其实家家都有,也并没有万全的解决方案,晚辈或许会很委屈:必须上班、必须赚钱养家,已经很努力的在下班后陪伴孩子,可是白天呢,看不见的时间,亲子的质量能保证吗?和长辈也磨叨了很多次啊,没有用。
打牌背后,一声叹息
不妨收起戾气,转换一下视角看打牌这件小事。说几个邻居的故事吧,热心打牌的背后,也许我们都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Z阿姨,平时一个人带着外孙女,老妈在西北老家,身体不好,老伴只能留守代她照顾,夫妻常年分居。Z阿姨白天和孙女大眼瞪小眼,就楼下这些看娃的老人,还能说说话,本来她也不爱打牌,不过打牌时间过的快些,还能和大家唠两句,心里舒坦。
W叔,说一口方言大家都不太听得懂,他每天忙里忙外,有俩外孙,白天照顾完小的,晚上还得陪睡大的,买菜、做饭、陪娃、哄哇……一天天的连轴转,大概只有在牌桌上,因为有共同认可的规则,他才能有个自己的社交方式……
R大爷,抱娃腰也直直的,打牌是爱张罗、赢了特开心那种。原来人家退休前大小是个干部,来到儿子的城市,变成保姆了,心理落差挺大,他还真不愿意玩这个,可是,打牌有存在感啊,说高大上的,也得有人听啊……
天伦之乐,变天伦之累?
背井离乡,许多老人真的不容易,图和子女团圆,帮儿孙一把,结果一不小心,免费保姆一当就是两三年。有多少老人本来想享受“天伦之乐”,却成了“天伦之累”?又有多少老人,成了“老漂”一族,思念着自己的老朋友、老邻居……
老人们委屈:我帮忙照顾还有错了?这点儿娱乐都不行?年轻一辈也气恼:你们知道给孩子建立个规矩榜样有多难?陪伴的质量有多重要?似乎在照顾娃这件事上,大家都需要个情绪出口,需要相互理解,需要彼此说句,“辛苦了”。
少指责,我们自己多付出吧
其实许多老人已经很好,也在努力适应儿女的要求和节奏,如果真的忍不了老人某些带娃的行为习惯,可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当全职妈妈,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再重回职场。当然,这意味着全职期我们不能只甘心做老妈子,有空还是要精进自己,别与社会脱节。
如果全职不现实,和老人直接沟通的成果也不大,咱就做好自己,保证下班后娃看到的,不是一直抱着手机不放的爸爸妈妈,而是全心投入陪他们玩、每个眼神都专注的爱;晚上和周末,就解放老人,让他们去社交、去打牌、去放松、去过自己的生活……孩子终究是我们生的,我们感恩老人的帮忙,但这绝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呀。
假如可能,我还希望,这是我们这一代独有的矛盾。
我希望有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人老有所依,有更多元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方式和选择;
我希望有靠谱的低幼看护体系,
在父母不得不缺席的时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我希望到我们成了姥姥、奶奶的年纪,
能接受那些全新的与我们这代不同的教育理念,
能有自己的爱好志趣,
能给晚辈适当的支持,又不牢牢捆绑、彼此自由。
我希望当我们说到家时,更多的是爱,不是其他。
但愿,这不只是个梦。
微信公众号:慢成长(ID:manchengzhang123)
——两个高学历海归妈妈的原创育儿号(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从早教发育、辅食喂养、儿童心理、正面管教到良品推荐。我们的理念是:不盲目求快,而是要陪孩子慢慢地、高品质地长大!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改变你的育儿观。
作者介绍:
吉吉
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慢成长manchengzhang123联合创始人,斜杠妈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连续坚持22轮21天打卡。相信育儿就是育己,愿与娃一起慢成长。微博/个人公众号:吉吉pure。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