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
香山公园
8月16日游玩北京长河到南如意码头上船就驾车直接去了香山公园。到香山已中午12点30分左右,就在公园外面阴凉处休息一会,下午1:50买票进园,由于是仲夏,气温比较高,游客稀少,我们老老少少一行7人进门后过石桥到“勤政殿”门前,在“勤政殿”左侧沿着山路到“静翠湖”,在湖边亭子休息一会后,沿着山坡树荫下继续朝山上走去,一直走到“香山寺”遗址位置,在“香山寺”遗址处休息,稍事休息后就返回,从“勤政殿”右侧一条路到出口处,共3个半小时,作为一种休闲游,感觉不累。
公园门前古树
古树枝丫
(在这古树树荫下休息)
香山春夏秋冬都去过,并去过多次,香山有二十八景,这次再次去香山不可能逛全,时值仲夏,夏天的香山树荫浓密,风景和秋天不同,香山最美的季节是秋天。过了检票口进门就是牌楼,牌楼前面是石桥,过了石桥就是“勤政殿”,由于时间不对,光线很强,照片效果也不佳,加上这里上传的图片受到像素的限制,大于5M的照片不能上传,只能降低像素,所以,照片看上去不是很美。
牌楼
单孔石桥
石桥倒影
倒影
勤政殿

香山公园
飞檐
静翠湖
静翠湖巨石
静翠湖
蓝天白云
湖边少女
白莲花
小瀑布
老妈背影
水帘
香山一偶
月季花
香山月季
自编自演
园中休息
香山
登山游客
古树
单孔桥
香山公园
香山寺桥栏
香山寺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将二寺合一,金章宗赐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清乾隆年间,在原址上扩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独特的寺院格局,御赐“大永安禅寺”,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香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严整壮观,曾为西山诸寺之冠。香山寺于1860年、1900年分别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现仅存知乐濠、听法松、娑罗树御制碑、石屏等遗物。我们走到这里我老妈走不动了,只能在此休息,趁她们休息之际,我就登山香山寺台阶拍摄遗留下来的旧址遗物。
香山寺台阶
知乐濠
香山寺
永安
甘露
香山寺遗址之一
石屏
石屏
听法松
娑罗树御制碑
香山
这次香山游玩非常清闲,在香山寺休息好后就直接下山,沿着下山的小道一直到出口处,林中知了不停鸣叫着,游客很少,给人一种安静惬意的感觉。
香山
知了
林中散步
香山一偶
烟波树荫
香山一偶
香山公园
公园广场
香山外景
香山铜狮
五百罗汉
香山文物古迹众多,亭台楼阁似星辰散步山林之中。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碧云寺、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宗镜大昭之庙、有颇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见心斋。当你站在香山至高点香炉峰,盘山公路犹如玉带束腰,西山美景尽收眼底。放眼东望烟树深处,格式建筑星罗棋布,紫禁城影影绰绰,昆明湖宛如一盆清水,整个京城就像一幅美丽完整的画卷。
香山金莲
金莲花,因其形似莲花且色泽金黄而得名。此花夏季盛开,喜冷凉而不耐高温,因此都分布在海拔1000-2200米山地草坡或疏林下。香山的金莲是康熙皇帝从五台山引来种植于此香山气候凉爽,适宜金莲花的生长。因此,香山也成为京城唯一种植金莲花的皇家园林。
乾隆十四年偶临香山山馆,恰值此花盛开,乾隆并赋诗:“林斋治圃种金莲,的的舒英映日鲜。拟合送归学士院,不然宜傍老僧禅,谁雕琥珀为跌萼,最厌胭脂斗丽妍,设使因风落半天,维摩室应绕床前。”
乾隆在《咏香山金莲花》写道:“圣母最爱此花,开时必先献。”此后,每当花开时,当时管理香山的园吏都会采金莲花置于水瓶中贡献给住在圆明园圣母皇太后。直至圣母皇太后去世后,园吏依旧照例送来金莲花,乾隆皇帝不禁睹物思人,其诗中写道:香山苑吏送金莲,琥珀萼不带露鲜。四载熏风一弹指,思将谁献益潸然。在其诗注中更是感叹道:“圣母最爱此花,开时必先献,今不可复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