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当前已进入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期。近期,清远市各医院门诊陆续接诊了不少这类患者。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合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很容易腐败。加之苍蝇叮咬,污染食物,一旦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疾病。医生表示,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日常预防重于治疗,市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冰箱冷藏菜肴,时间最好不超过24小时。
夏季如何预防病从口入?
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和霉变,易引发食物中毒。要预防食物中毒,请注意以下几点。
1.食品新鲜安全很重要

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保证食品的新鲜、安全和卫生,定型包装的食品一定要仔细查验是否在保质期内。
2.尽快吃掉做熟的食品
夏季在室温下保存食品不宜超过4小时。婴幼儿的食品一定要现吃现做。进餐后将剩下的食物放入冰箱贮存,隔夜的绿叶蔬菜就不要再食用。
3.海鲜货要煮透
吃海鲜,要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用开水焯、用醋拌等加工方法都是不安全的。
4.彻底清洗和加热食品
对于蔬菜,要多浸泡、清洗;而肉类食品要彻底加热。
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在加工食品前要将双手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
6.吃冷饮莫贪多
不能无节制地吃冷饮,这样会造成胃中正常菌群的紊乱,降低局部抵抗力,容易发生腹泻。
细菌虫害和农药残留
都是食物中毒源头
据了解,常见食物中毒的类型有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在所有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