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人生如茶的诗句 爱上茶道皎然,有你不知道的诗意人生


皎然,一个比千利休伟大100倍的人

一、皎然,有你不知道的诗意人生

皎然,大多数人认识他,因为他是一名诗僧。其实他的人生要比人们对他的认知精彩得多。他不仅是一位诗文俱佳的僧人,他还是一位领茶道先风的茶人,更是一位有着极高品性与品味的潮人。说起茶道,许多人都知道日本有一位千利休,而中国的皎然,其实要比千利休伟大100倍,而且是一位生活在千利休之前800多年的先人。

皎然,唐代高僧,俗姓谢氏,字清昼,又名昼,湖州长城人(今浙江长兴),是谢灵运的十世孙。谢灵运(385-433年),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于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

茶道的人生如茶的诗句 爱上茶道皎然,有你不知道的诗意人生

经过十世传承,出生了这位叫谢昼的人,也就是后来的皎然。出身世族的谢昼,幼受儒家教育,文采斐然,尤工诗词。《皎然传》记载其“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特所留心。于篇什中,吟咏情性,所谓造其微矣。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共留下了488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 堪称一代宗师。

据文献测算,大约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前后,皎然于润州江宁县长干寺出家,受戒于杭州灵隐寺守直律师,之后曾七载登戒于常州福业寺。天宝后期曾漫游各地名山,安史之乱后则开始定居于湖州。皎然重视律学,属于禅宗北宗一系,受其师守真影响,对律宗、天台宗、密宗、南北禅宗兼收并蓄,自大历后期起则日益倾心于南宗禅。皎然主要活动于大历至贞元(766-804)时代,后久居吴兴杼山妙喜寺,唐时的阳羡属于常州,而紧邻阳羡的长兴则属湖州(古时称吴兴),阳羡茶在当时已经十分流行。

皎然生性旷达,因兼修过长生之术,而更趋潇洒。一入佛门,由律入禅,皎然崇尚空性之说,绝非墨守陈规之人。他在潜心佛典之余,留意篇什,雅好吟咏,与当时文人墨客交往甚密,作诗唱和,自称“万虑都尽,强留诗道,以乐情性”(《寄权从事德舆书》)。其诗清逸闲淡,兼有意境情趣,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评之为“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

皎然的诗文隽丽,不露形迹,辛文房《皎然上人传》云其:“性放逸,不缚于常律”。皎然诗《题湖上草堂》,就表现了其潇洒自然的天性:

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

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

皎然诗名满天下,吟咏情性,交游甚广,与士大夫颜真卿、韦应物、李阳冰、顾况等人常常相互酬唱,时号 “江东名僧”和 “释门伟器”。皎然的俗家弟子也很多,李端、刘禹锡等诗人皆受其指点过。《新唐书·五行志》所说,天宝以后,士人们多寄情于江湖僧寺。因为佛、道两教在这个时代都特别提倡一种清净、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与远离尘世、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而静谧的寺观多坐落在幽深的山水环境之中,这一切都吻合于当时文人希望摆脱人世烦恼的心境。韦应物说自己是“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顾况则说自己是“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题明霞台》),耿湋更表示“愿向空门里,修持比画龙”(《晚秋宿裴员外寺院》)。这种时代风尚和人生情趣又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情趣,而皎然则是他们共同的好友,常在一起,互相感染,互相影响。

在皎然的朋友中,不仅有官宦、诗友、茶友,甚至还与女道士李季兰来往颇多、意甚相得。李季兰姿容纤丽、工诗能琴,风流不羁。她给皎然写的诗含情脉脉,而皎然则“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飞”相回应。

一次李季兰到杼山访问皎然,说了些常相忆的话,皎然给她写了一首诗:

常随山上下,勿限江南北。

共是忘情人,何由劳相忆。

诗僧禅心不挂,李季兰却情意缠绵,再寄诗相探。皎然《答李季兰》诗云: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潇洒如斯,文采如斯,定力如斯,令人赞赏。

佛教是“戒杀”的,而唐代僧人往往作诗表扬边塞战争;佛教是要“断爱”、讲苦行的,而唐代僧人往往在诗里设想男女爱情或描写对声色的欣赏。皎然就写过《拟长安春词》《效古》(七言)《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塞下曲二首》《从军行五首》等诗;像《从军行五首》其二“战苦军犹乐,功高将不骄”那一联可以说是极精炼地写出了理想中的边防将士的气魄和品格。皎然的诗擅长五言诗,多描摹山水、宣传禅理,间或描述战争和男女情爱。任继勇主编《佛教大辞典》认为: “其诗论以佛语禅理为喻,沟通了诗与禅的联系,开宋代 ‘以禅输诗’之先河,对后世诗学影响甚为深远”。

皎然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写下了许多著作,记载中就著有《儒释交游记》和《内典类聚》等四十卷。 皎然论诗著作有《诗式》5卷,今存;《诗议》(一作《诗评》)3卷,今存1卷。又有《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40卷、《号呶子》10卷、《茶诀》1篇,今皆不传。其所著《诗式》《诗仪》《评评》,皆为诗学理论专著。尤其是他的《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有着深刻的思想和完整的体系,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皎然在文学上受其祖影响,以齐梁文学为标准,诗文讲究自然、华丽,重性情,强调形式之美,重雕饰,崇尚空灵清逸。皎然认为诗有六至:

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

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

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

--《诗式》卷一

唐代诗人有论诗专著,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皎然的《诗式》是其中最完整的一部。他树立了像“四不”、“二要”等等标准。所谓诗式,即作诗之法式。其书标举论诗宗旨,并品评具体作品,主张诗体有 “贞、忠、节、志、德、诚、忠、怨、意、高、逸、气、情、思,闲、达、力、静、远”等十九字,可尽括文章德体风味,影响晚唐二十四诗品。其论取境与神诣等问题,以为情文并茂,意境双融,始为诗家之极诣,对后世严羽之沧浪诗话,王国维之人间词话等均颇具影响。

可以说,皎然所著的《诗式》,就是一部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诗学理论着作。皎然正是以其特殊的双栖于丛林与诗坛的身份,借用禅宗的理论来阐发诗理,从而为中国诗歌美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后来严羽“以禅喻诗”诗歌理论的形成开了先河。因此,以皎然在诗文上的成就,恐非千利休所能望其项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9251/460031218977.html

更多阅读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 人生如茶,尘世是那滚烫的水

   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和界定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觉得人生如同一段旅程,有的人觉得人生如同一场电影。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杯茶。一杯好茶,香气如同回忆经久不散。爱华阅读配图  人生如茶,如同从芽叶到最后一泡的旅程。好似红

人生如茶 人们总爱说,人生如茶

   人们总爱说,人生如茶。有人说,从茶字来看,人就嵌在草木之间。也还有人说,撇开人不说,这茶不也是:不草不木,亦草亦木--属于一种中性的东西。于是人们说,人生如茶,是说人生是在向往一种中庸。  一个人,不管你心中有着怎样憧憬和梦

人生警句格言 人生如茶人生格言警句

正所谓人生如茶,那么像人生如茶这样的人生格言警句还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人生如茶人生格言警句吧,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人生如茶人生格言警句精选:1. 人生如月,残缺后终有圆满的到来。2. 人生如溪流,一路

茶道的人生如茶的诗句 茶道与人生的文章2篇

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人生的文章,一起来看看。茶道与人生的文章1曾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禅家俗语道,:道由心悟现实中的人,

茶道的人生如茶的诗句 茶道与人生2的视频是什么

茶道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与人生2的视频,一起来看看。茶道与人生2的视频茶道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重德,是

声明:《茶道的人生如茶的诗句 爱上茶道皎然,有你不知道的诗意人生》为网友失败乃成功之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