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得天下,把蒙古人逐出北京,重新建立了汉族掌权的政权,他恢复了唐宋时期汉族的服饰,同时也大力推崇汉族的诗文儒家文化,因此明朝的皇帝基本和宋朝一样,皇帝都善书法,闻喜书画居多。
北宋最有名的徽宗,虽然政治懦弱可是却是一位很杰出的书画院的大院长,可惜了一位艺术家却做了无为的皇帝,也误了国家的尚武精神,矍铄了书画艺术精英,没落了武家的保家卫国的寒冽精气,
很多皇帝,中国古代都会兴办画院,培养了很多学院派大画家。
明代的第五代皇帝宣德皇帝,叫朱瞻基,他在位10年,他爷爷就是成祖朱棣,父亲仁宗,可惜都不长寿,却都很有艺术才华,贵族的最富饶的气质就是能温润书卷,这是多少老师和几代文化积累在骨子里,几代的精神素质精华培养才会出现的艺术的细胞天分,皇家的丰富文化典籍和艺术气息里,把这位宣德皇帝儒养出书画很有做为,
朱瞻基爱画花鸟,走兽鱼虫,书法,都很精通,他也经常用自己的书画赠送给自己喜爱的权臣,同时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大臣的名字
明·花下狸奴图轴·明宣宗朱瞻基
说到艺术家皇帝,论诗词首推南唐后主李煜,论书画则非北宋徽宗赵佶莫属。李煜、赵佶之所以闻名,其词作、书画的造诣自然功不可没,但他们政治上的昏庸,也是其艺术名气之大的促成原因之一。在正统史家看来,诗书词画不过细枝末节,一个帝王更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文治武功。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年号宣德)的艺术成就恰恰就被其政绩光芒所遮盖。朱瞻基在位期间,朝廷政治清明,军队英勇善战,百姓安居乐业,可谓名副其实的“仁宣之治”。事实上,朱瞻基的个人艺术成就同样出类拔萃。
图中所画狸猫蹲踞于石下,懒散悠闲,双目炯炯有神,猫的可爱与机敏跃然画上。除花鸟画,朱瞻基同样擅长山水、人物画,《明画录》称其“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并佳”。后人曾这样评价其绘画成就——“宣宗万机之暇,游艺于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指宋徽宗)争胜。”此话虽然不无溢美,但至少说明,宣宗的画艺自成一家,技法水平有了和徽宗一较高下的资本。
绘画之外,明宣宗在诗文、书法方面同样很有造诣。宣宗在位时期,大学士“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书法家二沈(沈度、沈粲)分别是当时“台阁体”诗文和书法的代表人物。宣宗成长过程中,诗文、书法受诸人影响颇深。明人论及宣宗书法有云:“翰墨图书,随意所在,尽极精妙。”
此外,宣宗还参与设计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黄铜铸成的铜器——“宣德炉”。宣德炉的珍贵和受欢迎,几乎到了畸形的地步——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为了牟取暴利,仿制宣德炉的活动从未间断。
御制雪意歌
花下狸奴图
武侯高卧图
瓜鼠画轴
明朝的瓜皇家的鼠——赏明宣宗朱瞻基《瓜鼠图》和《荔鼠图》
图1
图2
大明离人远矣,四百年时光,模糊了记忆,遗忘了认知。今人看明朝,言论多令人无奈无力,哭笑不得。
明朝不是后世所说无比黑暗,相反,明朝的强大和富裕让人自豪惊叹,君不知大明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明朝皇帝不是没一个好东西,明朝皇帝文治武功、德才兼备者众多,还都有着大明特有的傲骨与烈气。
今天走进大明的仁宣之治时期,了解那位文武兼备的明宣宗的世界,从他的书画,他的事迹看盛世大明,多情江山。
宣宗行乐图
明宣宗朱瞻基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明成祖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宣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史学家们将其与仁宗的统治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宣宗在位期间:
政治上任用贤臣,改革行政,仁政爱民;
军事上北击蒙古,清除军队腐败;
经济上财政改革,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朝贡贸易往来活跃。
外交上继续郑和下西洋壮举,此时万国来朝,大国盛世。
文化上促进了图书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宣德八年他命杨士奇、杨荣于馆阁中择能书者10人,取五经、《说苑》之类,各类副本,分别贮藏于广寒、清署二殿及琼花岛,以资观览。又建造“通集库”、“皇史晟”以藏古籍、档案。内阁藏书约2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占十三成,抄本占十七成。史称“当是之时,典籍最盛”、“仁、宣二主,世既承平,文物益盛”。
宣宗仁心仁政,朱瞻基对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旱涝和蝗虫灾害的报告的反应是迅速的。在正常的制度范围内,他对受灾区采用各种各样的救灾措施,诸如免税一至二年,减收田赋二至四成,分发免费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以吸引难民重返家园。为了保证取得理想的结果,皇帝鼓励地方官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常常派钦差大臣去各受灾区监督工作的进行。历史学家一般都盛赞宣德帝全心全意地关心人民的福利。
盛世江山,穿越到明宣宗的书画世界
如此皇帝,若还说不好,那只能说诸位对明朝偏见太深。往事已矣,今天不谈帝王功绩,明宣宗不止是个好皇帝,他在文化上的造诣也很深,诗文很有文采。他也经过了良好的武备训练,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明君。朱瞻基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书画作品当作图书赠重臣。
宣宗部分书法作品:
返樸归真

御笔戏作一枝花诗
雪意歌
宣宗部分绘画作品:
嘉禾图轴
武侯高卧图
御临黄筌花鸟卷
宣宗文化修养深厚,书法出自华亭沈氏兄弟,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出之。尤工绘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无不臻妙。宣宗之文名不虚传,下面的作品将宣宗的武功一面展现出,精通射御,不愧为“上马安邦,下马治天下”的成组皇帝欣赏的皇太孙。
明宣宗射猎图
明宣宗马上像
逝者如斯夫,几百年改变了很多事,今人有人着汉服,时人怪异之,更有人以为是韩国装束。不知是否该说不知者无罪。韩国当时为大明附属国,服饰更是受大明影响诸多。看官倘若初看《宣宗行乐图》,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感,还是觉得那是韩国宫廷画。
宣宗行乐图捶丸
华夏衣冠还熟悉否。当世崇尚高尔夫球运动,捶丸比其早了几百年,起于宋,兴于明,也是明代富贵人家士人及妇女的消闲娱乐活动之一。若清朝时期没有灭亡,如今是否仍尚高尔夫球?
宣宗行乐图 蹴鞠
感慨:当时的蹴鞠是全民运动,水平必然不低。断代之后的中国足球,何日复兴?
宣宗行乐图 打马球
谁说汉人不善骑射,自春秋起,六艺便是汉人必习之学。汉人不善骑射,何其荒谬,何时起?
《宣宗行乐图》道不尽大明岁月,往事悠悠,此番通过明宣宗的书画世界走进几百年的大明,那是我们曾经辉煌的时代,那是我们自豪骄傲并繁华着的盛世,那更是我们民族我们祖先传承着生活着的华夏文明。
倘若你对那个朝代感兴趣,不妨放下从小被灌输的理念,真真正正走进那个王朝,从书画,从诗文,从成就,从国外的记录,从心用眼去看。
接下来会讲《宪宗行乐图》,走进宪宗的时代,一位有功有过仍然才华横溢的帝王,看那时候的大明,从宣宗时期穿越进入宪宗时期。
(注: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