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石市昨日发布“结核病蓝皮书”,三组数据让人欣喜之余有些担忧:在刚过去的10年里全市治愈了近4万名结核病人,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近1万人,避免结核杆菌感染近20万人,减少肺结核发病近两万人,0-14岁年龄组发病率下降至1/10万。
另一组数据则是,结核患者中近半数是15-34岁的青年人,八成耐多药患者是中青年,结核病人中55岁以上呈增高趋势,75岁以上最高。
权威发布
全市10年治愈了近4万名结核病人
目前,全市已构建了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刚过去的10年间,成功治愈了肺结核病人近4万人,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近1万人,避免结核杆菌感染近20万人,减少肺结核发病近2万人,减少医疗费用一千余万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从近几年全市登记管理的结核病情况看,0-14岁年龄组登记发病率为1/10万左右。追其原因,全市一直对新生儿24小时内实施卡介苗接种,有效降低了婴幼儿的结核病发病率。
近半患者是15-34岁的青年人
石家庄市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管理的结核病人显示,15-34岁及55岁以上年龄组是结核病的高发阶段,发现登记的结核患者中近半数为15-34岁年龄组的人(从性别看,男性多于女性)。
15-34岁正是升学、成家、立业的阶段,相对而言,压力较大,过度劳累与不良的情绪是造成这一年龄组高发病率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人们面对压力如果不能很快调整,就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悲观的情绪,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而造成免疫力的下降,长时间潜伏在人体中的结核杆菌就得到了机会,会快速繁殖而发病。

就中老年人而言,55岁以上年龄组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趋势明显,75岁以上年龄组最高。
老年结核病的防治在我国日益表现出严峻的态势。以退休老人为例,退休是人生中从工作状态转向非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转折,其间会伴随着社会角色、经济地位、人际环境和生活模式的急剧变化,由此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偏常态行为。
这些综合因素会导致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衰退,从而使老年结核的发病率增高。鉴于此,老年人应定期做胸部X线检查,做到肺结核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糖尿病人容易感染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