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源大爱在行动,2016年年终巨献!纯公益性解剖班诚邀您免费参加!2016年12月20-22日河南.漯河开班!完全免费,分文不取!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义凯教授主讲,详情请加微信:13343951568,注明:康源公益解剖班
《云锦随笔》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日本的德川幕府时代,有一个长寿家族,年龄最长者万兵卫174岁,他妻子173岁,儿子153岁,孙子105岁。问其长生之术,答曰:“祖传每月初八天,连续灸足三里,仅此而已。”人们不禁要问:足三里穴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故事的真实性我们无法考证,不过,足三里穴的功用确实是十分广泛的。
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所谓“合穴”,就是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而合穴治脏腑疾患,最善于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它能补能泻,可寒可热,不仅能够健脾和胃、益气生血、疏通经络、消积化滞,还可以瘦身减肥、祛风除湿,对循环、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系统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尤其是治疗脾胃病,最为显著。难怪老中医常道:“每天按摩足三里,包您活到九十九”。

取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保健手法
可采用拇指点按、按揉或艾条灸穴位的方法。
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二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足三里的治疗作用
足三里的治疗作用非常广泛,传统的针灸书中有“肚腹三里留”之说,可见几乎能通治肚腹疾病。“针灸大成”云:“主胃中寒,心腹胀满,肠鸣,脏气虚惫,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气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肠气,水气蛊毒,鬼击,痃廦,四肢满,膝酸痛,目不明,产妇血晕。”
1、补中益气
足三里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病人中气不足者可取之,《针灸学》上载本穴有强壮的作用,为保健的要穴。
2、止痛作用
足三里的止痛作用非常强,主用于腹部疼痛。凡是腹部疼痛,病因为气滞,血瘀,寒盛,食滞中阻,气虚,血虚,脾虚,胃虚等等引起的疼痛,皆可用之。针上三四分钟皆能止痛。惟有病因为火热者不宜。但是也可以配合清热穴而用之。
3、止泄作用
足三里最显着的作用就是止泻,对于脾胃虚弱型腹泻,虚寒性腹泻,食积性腹泻等等,皆有良效。若治痢疾或湿热性腹泻,须加配穴,同样有良效。
4、健脾和胃的作用
各种胃病属于脾胃虚弱型,或脾胃虚寒型,皆可针之,有良效也,惟胃阴虚型不太适合。
5、增加食欲的作用
足三里有增食欲的作用,能明显增加人的饭量,尤适于小儿食欲不佳者。
6、安神作用
足三里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尤其是属于心脾两虚性失眠,针之有良效。
7、祛风湿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阳明胃经能利湿。治疗各种风湿证,可作为配穴。健脾强胃,以利湿气,所谓治病求本也。
8、痿痹之证
内经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阳明经多气多血,阳明经旺又善能滋生气血,气血健旺,经络充盈,其痿自起。足三里所入为合,内合于脾胃脏腑,外联络于经脉,诚治痿之要穴也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