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 清代馆阁体书法 他被誉为清代的王羲之,却因拒写馆阁体被终身禁考!

他,道光十九年(1839)生于宁波;

他,满腹经纶,却因拒写“馆阁体”而被终身禁考;

他,被翁同龢誉为““三百年来所无”的书法家;

他,被日本人誉为“清代王羲之”;

他,一生藐视权贵,甚至憎恨;

他,死时家徒四壁,无钱葬身,只留下几箩长年丢弃的废字和草稿;

他,叫梅调鼎,一个视书如命的穷酸秀才!

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 清代馆阁体书法 他被誉为清代的王羲之,却因拒写馆阁体被终身禁考!

梅调鼎书法赏析

梅调鼎书法,以二王为师,其它晋唐名迹,也无所不参,无所不学。他用力最深的是王“圣教”、褚的“枯树赋”,唐太宗的“温泉铭”,但并不依旁王、褚门户,而独来独往,自成一家。

梅调鼎早年的字写得既漂亮又朴素,像年轻的农村姑娘,不施脂粉,自然美好。中年掺入大欧,渐渐化圆为方,有时像隆冬枯树在跟风雪作斗争。晚年专用方笔写北碑,出入“张猛龙”“崔敬邕”及龙门造像之间,一变而为沉雄古拙,剽悍逼人。

梅调鼎写字纯用中锋,又因用的是长笔头羊毫,所以执笔极高,回腕虚掌,执住笔管的顶端,他说不这样,就不能使笔力运到笔尖。

梅调鼎的字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飞白,凡枯笔都成双钩,或者有比小孩胎发还细的笔丝排列得整整齐齐在画中带过;二是善用淡墨、生纸,生纸最易渗墨,书画家没有相当功力都不大敢用生纸,而他在生纸上用极淡的墨作书,能使墨不渗出字外。这两个特点,也可以说是奇迹,确非一般书家所及,这就是他善用中锋的表现。

编后:逝者如斯,先生往矣。留下了一份生命的淡泊,彰显着情操的高洁,寄予着灵魂的放达……

声明:本文由神秘侠客独家供稿一点资讯,其它平台,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9851/749715165529.html

更多阅读

谁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女老师 书圣王羲之电影

    (2012-10-23 12:22:05)标签:江湖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分类:江湖评点历史六朝卷不让须眉的东晋女书法家在中国古代,王羲之的大名如雷贯耳。人们常用曹植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

王羲之的魏晋风骨与书圣地位 书圣王羲之怎么还没播

王羲之的魏晋风骨与书圣地位王羲之(约303-361),字逸少,出身于一个仕宦世家,原籍琅琊临沂(山东)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氏家族本是西晋时山东瑯琊临沂的大族,在西晋王室覆灭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山东王氏拥戴下过江称帝,建立东晋政权。祖

书圣王羲之的故事 母熊护子的故事

功到自然成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学习的楷模,还被人们尊为“书圣”。他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他7岁就跟父亲学书法,并受教于著名书法家卫夫人。12岁在父亲的枕头中发现书法秘著《笔论》,他如获至宝,偷偷阅读。王羲之

王羲之的故事墨池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

声明:《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 清代馆阁体书法 他被誉为清代的王羲之,却因拒写馆阁体被终身禁考!》为网友碎花洋裙的优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