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老百姓生活 民国时期老百姓生活 民国时期百姓为躲避赋税 将自己地产过户给洋人

  古代中国很不平等,穷苦百姓有一口人就得交一口人的人头税,有一亩地就得交一亩地的农业税,而特权阶层却享受着免粮免税免劳役的优待,哪怕家有良田万顷,也不用缴纳一粒公粮。老百姓瞧着当然眼气,为了减轻负担,他们偷偷地把田地和房屋转移到举人老爷和秀才相公名下。这种现象在经济史上叫做“影寄”,又叫“影占”。

民国时期老百姓生活 民国时期老百姓生活 民国时期百姓为躲避赋税 将自己地产过户给洋人

  《文献通考》云:“人户惧见稍有田产,典卖于形势之家以避徭役,因为浮浪,或纵惰游。更有诸般恶幸影占门户,稍有田土,便作佃户名目。”可见老百姓有两种手段来躲避赋税:要么直接将产业卖给贵族,完全沦落为无产者;要么伪装成贵族的佃户,实际上还是自耕农。到了清朝末年,举人和秀才不吃香了,用坚船利炮敲开国门的洋人成了中国的新晋贵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又刮起了一股全新的“影寄”之风:那些在租界城市做生意的中国开发商一旦购进地皮,一定要想方设法过户给洋人。

  清末著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写过一部《发财秘诀》,说某人在上海买了一块地,朋友问他“转了道契不成”,他说“不曾”,朋友讥笑道:“亏你是老内行,买地皮为甚不转道契?”这里所说的“转道契”,就是把地产过户给洋人,把中国的地契换成洋人的道契。

  “道契”是洋人在中国的租地合同,这种合同必须由外国领事和中国的道台同时盖章备案,故此叫道契。在没有正规产权证的时代,地契等同于土地所有证,你都有土地所有证了,却要贱兮兮地把它换成一份租地合同(道契),图啥?很简单,图的是得到洋人的保护,避开中国旧官僚的种种剥削和旧传统的种种限制。

  旧中国不动产的产权极其模糊,你花100万买一所房,等涨到150万的时候想要卖掉,这时候“上手业主”很可能突然上门,要按100万“赎回”这所房子,而且衙门里那些摇头大老爷还很可能判他有理。但是洋人的道契却没有这些后顾之忧,它虽然只是租赁合同,却有外国领事的治外法权罩着,合同有效期可以无限长,卖方永远不敢骚扰,地保永远不敢讹诈,产权清晰并且完整,比普通的地契强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发商当然会选择把地皮过户给洋人,把没有保障的地契变成相对保险的道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9951/873382362268.html

更多阅读

山东 莫言旧居:再现莫言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山东】莫言旧居:再现莫言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摄影·撰文 穿山甲1268图1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火了,莫言在山东高密的老家也火了。他在老家五间旧房的农舍,也一下子成了游客观光的热点。拍摄时间:2013年4月28日拍摄地点:山

高考没考上怎么办 民国时高考试题曝光 看看你能考上吗?

  近来,高三毕业生们陆续受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满怀期待的等开学。那如果回到民国,小伙伴们还有信心考取心仪的大学么?看看这组民国老试卷超豪华的”明星“阵容,命题人为胡适、朱自清、钱穆、闻一多、华罗庚、陈寅恪等,答题人为

加息 老百姓生活 为什么说加息不利百姓生活

  春节期间,我这个往往被误解为不知百姓疾苦的人走访了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彭水土家苗族自治县。所见所闻令我修正了许多以往的认识,比如贫困地区最漂亮的房子不是学校,而是乡政府;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的主要问题不在学杂费,而在教师

声明:《民国时期老百姓生活 民国时期老百姓生活 民国时期百姓为躲避赋税 将自己地产过户给洋人》为网友世俗眼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