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善辞令
众所周知子产是一个很有治国能力的人,在外交方面也很有智慧,许多大的诸侯国都非常佩服他。子产善辞令是一篇历史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子产像
在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国的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晋国大夫文伯责备子产说:“我们国家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你把它拆了,你的随从会保护你,那么你让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我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子产回答说:“我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 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进献的丁式,是不敢进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我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好。如果还不拆掉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忧伤啊。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子产超人的辩才和出色的外交智慧,既表达了对别人的不满意,还让别人欣然接受并且还认为很有道理。
子产铸刑书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社会也发生许多巨大变化。子产,又名公孙侨,字子美,他是郑国贵族。公元前543年以后,子产在郑国执政期间,顺应历史潮流,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法律的改革措施。在政治经济等重大改革之后,子产又在郑国实行了一个重大改革那就是铸刑书,颁布法律。
青铜鼎
刑书就是法律条文,铸刑书就是把法律条文铸造在金属器具,比如鼎上面。情况和罗马铜表法相似,虽然子产不是第一个制定刑书的,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虽然具体内容尚不可考证,但根据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可以知道,子产颁布的法律条文有损当时王室贵族的利益,但是基本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
子产铸刑书冲破了贵族阶层滥用私刑的传统,使得国家法律有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另外子产的立法思想相对比较折中,介于礼和法之间,他还将德、刑、法统一起来看待,认为刑法也是礼的一部分。子产在执法过程中主张宽严相济,将宽厚的政策和严厉的政策相互结合起来使用。
子产还主张在执法过程中,量刑要有依据,要根据法律条文行事,但又不能仅仅拘泥于此,要灵活运用。
郑国在经历子产的政治经济和刑法等重大改革后,百姓生活比较安定富足,郑国也在这二十多年中没有大的兵祸战乱,可以说子产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同时也给别的国家做出一定的示范。
子产告诫游吉
子产名叫公孙侨,据说是郑穆公的孙子,他是春秋时期郑国贵族,今天河南新郑人。官职做到了郑国宰相。子产告诫游吉,那么游吉又是谁呢?游吉乃是公孙虿的儿子,春秋时郑国正卿。
游吉雕像
他非常支持子产改革,受到郑国国君的重视,公元前522年在子产去世后执政。他也擅长外交辞令,多次出使晋、楚等大国,为政先宽后猛。那么子产告诫的又是什么是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在子产快要病死的时候,他对游吉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会得到重用的,到时候你一定要实行严厉的政治制度。并且给游吉打比方说,火焰的样子很可怕,人们 都会避开火焰,然而水看起来很柔软,很多人去淹死在水里了。所以你一定要实行严厉的制度,这样百姓才会产生畏惧,也才不会有人犯法啊。
子产死了之后,游吉不愿意采取严厉的制度去治理国家,久而久之,各地都出现了盗贼。并且在崔泽聚集起来作乱了,对国家的危害也是一天比一天大。无奈之下,游吉只能率领军队去去平定他们,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才战胜了这些盗贼。此时的游吉想到了子产对他说过的话,给他的建议,他非常后悔的说:要是当初听了子产的话,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真是后悔莫及啊。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子产作为一个有名的政治家那种超前的政治眼光。
我们也可以从中知道,太放纵其实是弊大于利的,太宽厚了就会使得人懈怠而做出错误的事情,我们应该宽严相济,更具具体情况做出对应之策。
子产改革

子产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名字叫公孙侨他是郑穆公的孙子。公元前552年,郑简公拜子产为相,于是子产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子产改革的宗旨就是救国救民,在政治上他敢于打破陈规,勇于创新。
子产议政插图
主要实行了以下几点改革措施:1、在郑国内整顿田亩,重新划分田界。使普通百姓有田可种,大大增进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郑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可以说利国利民。2、他创立了合理的按丘收税制度。百姓有纳军赋和服兵役的义务。3.他在郑国铸刑书,也就是把法律条文铸造在青铜鼎上,并且公之于众,这样就使得郑国有了法律,人们做事便有了准则,促使全国上下有法可依,维护了国家秩序。4、子产善于知人善任,主张量才录用,启用了许多有能力的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此外子产还主张实行百姓参与议论国家大事的乡校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推进制度和决策更加科学。人民也可以学到更多政治和法律方面的知识。最后,子产还主张做官要先进行学习,减少了没有才干做官的人的数量。
子产执政后,对弱小的郑国展开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促进了当时郑国农业的发展,国家实力也得到一定的增强。他的政策大都有利于人民,所以人民对他也是十分爱戴和拥护。在他执政的时期,郑国一片欣欣向荣。
子产一贯主张以德服民,立法、执法必须严格,不得徇私舞弊。这样任何人都不敢以身试法。就连先贤孔子都对他十分赞赏。
公元前522年,子产去世了。郑国上下百姓都痛哭不已,为他送葬。这也充分肯定了子产对于郑国百姓和国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