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在诸城市的明诚学校召开了潍坊市小学“四段一体话题英语”教学法的推进会,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该教学法体现“词汇话题——文本话题——自由话题——绘本话题”四段一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语言能力培养理念。词汇话题积累基础知识,锻炼听说能力;文本话题开始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过渡;自由话题是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和融合;绘本话题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最终体现。在认真聆听完孙老师的解读后,我认为,这“四段话题”体现的还是以学生为本,实现的还是英语知识活学活用的目标,在运用的过程中,如何活学活用,其方式可谓是丰富多彩,有英语手抄报、词汇大积累、英语书法我最棒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幅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一、“四段一体”话题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最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就是:在真实语境中不断运用语言。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了一个问题: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而且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3、儿童认知发展规律:7-12岁儿童开始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把握抽象概念,进行发散思维。
4、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思维导图”理论: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使思维过程更具创造性,以此增加记忆效果。其精髓是“图文并茂”下的“发散思维”。
二、“四段一体”话题英语教学法的内涵
“四段一体”话题英语教学法以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输出语言的能力为根本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该法包括“词汇话题、文本话题、自由话题、绘本话题”四段,体现四段一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语言能力培养理念。
三、“四段一体”话题英语教学法的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深层持久的学科兴趣。
2、教给学生更加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英语灵活运用能力。
3、帮助教师进一步树立新课程背景下正确的“教材观”,做到灵活处理教材,实现“用教材教”的课程理念。
4、解决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缺乏语言实践和运用设计的问题,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设环境。
四、“四段一体”话题英语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第一段——“词汇话题”:学习词汇知识。
目的:词汇话题目的在于在语境呈现词汇所承载的表象和意义,赋予词汇丰富的生命力;复现旧知识,锻炼学生听说能力;解决死记硬背词汇、遗忘过快的问题;实现词汇知识“学中用,用中学”的目标。
具体做法:一种方式是以已学知识为依托,用图片、实物、视频、动作、表情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语境,在教师语言描述、眼神、肢体语言等方式启发和引导下,将生词、短语“引蛇出洞”;另一种方式是教师设计情景故事,在故事描述中自然而然地呈现词汇知识;最后要求学生进行记忆。
教学效果:在情景描述中,词汇知识的音、义、形和用法浑然一体。使词汇知识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而变成了表词达意的工具。这样提高了词汇记忆的质量,新、旧知识得以融合,发展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
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信心,初步扫清了文本学习障碍。
第二段——文本话题:学习课文。
目的:课文是学生获取语言资料,感悟语言规律,实现新旧知识融合,锻炼听说能力的主阵地。不仅要熟读课文,更要理解、吸收和内化其精华。要以课文为素材区别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和遣词造句的特点,逐渐形成初步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做法(分为四步):1、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大意。2、回答问题,弄清课文主要内容。3、分解文本:教师搭建语言支架,学生讨论、交流文本中人物的活动和信息。4、文本丰富与合成: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感受等方面叙述文本故事,若文本中没有交代的信息,可以进行合理想象。教师指导学生表达方式方法,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描述和小组讨论。
教学效果:1、对文本的处理,由简单模仿转变为自主整合创新,新旧知识得以融合,实现了学生英语思维的初步构建,完成了知识转移,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符合语言学习信息输入、内化并输出的规律。2、在语言实践中培养了初步的语感。3、大量的听说练习,提高了理解和运用重点句型以及词汇知识的能力,削弱了汉语学习带来的负迁移作用。4、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为下一段打下基础。 注意事项:1、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语音、语调、强弱读、失去爆破、节奏等基本知识,注意发音部位后移。关注so,but,and,
because,then等连词的使用,使表达具有连贯性。2、强化英语句子的基本表达顺序:某人干某事在某时,并区别于汉语中“某人某时某地干某事”的表达习惯;引导学生认识动词、名词的使用和变化规律。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特别是学困生,多给予示范。4、提倡英语口语“无错原则”:①只要学生开口“说”,正确的用法应给予表扬,错误的
用法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示范。②引导学生不要怕出错,如果认为自己不会出错才敢说就永远学不好英语。
第三段——自由话题:学生自由表达。
目的:为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和表达欲望提供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学习信心。扩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用武之地”。进一步培养听说能力,在语用中浸润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具体做法(分为四步):1、在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事、风景名胜、城市、国家等话题中选择最为学生喜欢的、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或者学生最为熟悉的话题,作为中心话题,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2、学生根据话题的各个组成要素交流话题信息。3、教师归纳话题信息,引导学生speak,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4、小组内及全班再次交流,教师做好指导和引领。
教学效果:学生知识的积累厚度进一步增加,视野和思路更为广阔,英语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具备了写作的基础。
第四段——绘本话题
目的:培养写作能力和语感,进一步规范学生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具体做法(分为四步):1、学生将“文本话题”或“自由话题”中讨论的话题写成短文,自己修改后小组内相互讨论、修改。2、教师选择其中一两篇全班共同欣赏并修改,起到示范作用。3、学生再次修改作文稿后交给老师批改。4、学生认真学习教师批改稿后,根据作文的内容,设计美图,做成精美绘本以备进一步交流。
教学效果:写作带给学生的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绘本是学生学习语境的自我创设,是进行话题思考、展示的思维导图。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成果和完美体现。
其次,我认为“话题英语”教学法具有以下优越之处。
一段“词汇话题”提高了词汇记忆的质量,新、旧知识得以融合,发展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信心,初步扫清了文本学习障碍。
二段“文本话题”对文本的处理,由简单模仿转变为自主整合创新,新旧知识得以融合,实现了学生英语思维的初步构建,完成了知识转移,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符合语言学习信息输入、内化并输出的规律;在语言实践中培养了初步的语感;大量的听说练习,提高了理解和运用重点句型以及词汇知识的能力,削弱了汉语学习带来的负迁移作用;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为下一段“自由话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段“自由话题”让学生知识的积累厚度进一步增加,视野和思路更为广阔,英语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为“绘本话题”做好了铺垫。
四段“绘本话题”带给学生的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绘本是学生学习语境的自我创设,是进行话题思考、展示的思维导图。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成果和完美体现。 总之,词汇话题和文本话题通过语境给学生输入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学生听说能力不断提高,旧知识的被激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知识的遗忘问题。而自由话题和绘本话题又为学生语用提供了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综合运用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