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 我国加强口岸监测 防控寨卡病毒

  2月15日,广东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口岸检出的寨卡病毒感染者,也是我国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记者2月17日自国家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国仍然采取加强口岸监测、控制病毒传播媒介等预防措施。如果今后病例增多,可能会降低口岸监测力度。

  记者了解到,2月12日,该患者入境健康检疫时发现有发热等症状,广东省出入境检疫局立即采血筛查寨卡病毒,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是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者。目前,各省的疑似寨卡病毒感染者血样都需要送中国疾控中心复核,中国疾控中心只筛查了两例寨卡病毒血样,两例都是核酸阳性。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前,我国已经采取了海关防控、灭蚊等防控措施,今后还将继续采取这些措施。如果病人增加,加强海关监控就没有必要了。

  李德新提醒,寨卡病毒出现在蚊虫较多的热带地区,有些蚊子既传播寨卡病毒,也传播登革热。目前没有国家发布旅游限制,如果到寨卡病毒流行的国家旅行,应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防蚊,避免蚊虫叮咬,可以使用驱蚊剂、尽量穿浅色长袖衣服、使用纱窗等物理屏蔽措施、关闭门窗等。此外,应注意环境卫生,小桶、花瓶等任何容器,哪怕仅能容纳一点点清水,都应该被倒空、清洗或盖上盖子,防止蚊虫来此繁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表示,寨卡病毒目前在一些美洲国家流行,但该病症状较轻,在我国按照乙类传染病报告。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可能是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的声明中特别提到,“专家委员会认为小头畸形和神经系统疾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因为小头畸形和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但有待进一步证实。”如果把这段话理解成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寨卡病毒病是一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准确。

  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

  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

  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 我国加强口岸监测 防控寨卡病毒
延伸阅读:外资药企看好中国保健品市场 正加大火力布局全国公立医院陆续推行药品“零差价”政策过节聚会把酒言欢 医生提醒醉酒小心吐掉下巴星巴克葡萄热果茶含糖量是可乐三倍山寨饮料傍名牌 路边摊“井卫”冒充“开卫”卖山东医院知名专家号要涨 涨多少4月底前定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0251/758903051784.html

更多阅读

寨卡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寨卡病毒知识科普

  寨卡病毒主要依赖感染病毒的伊蚊类蚊媒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以及血液和性传播。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寨卡病毒知识科普于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寨卡病毒知识科普  什么是寨卡病毒?  “

寨卡病毒预防 寨卡病毒如何预防

  寨卡病毒感染的人类,可能会引起发烧、头痛、结膜炎等病症,孕妇感染寨卡病毒更是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症或者新生儿的死亡。那么,寨卡病毒如何预防呢?下面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寨卡病毒如何预防,希望大家喜欢!  寨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是什么000 寨卡病毒是什么

  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的暴发流行,这种虫媒病毒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下面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寨卡病毒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寨卡病毒是什么?  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

寨卡病毒肆虐南美 “寨卡”南美肆虐 多国发旅行警告

  据新华社电近期,寨卡病毒袭扰巴西并蔓延至南美多国。27日,欧洲国家丹麦和瑞士分别报告境内首次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由此,寨卡病毒在欧洲再次扩张“版图”。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旅行警告,尤其建议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女性公民谨

声明:《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 我国加强口岸监测 防控寨卡病毒》为网友白落薄衫珊阑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