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即收成好,从古至今,最主要的意思莫过于此,于是乎,丰收就和农业,农民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古代,最主要的财产是土地,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里,只有在地里种出的粮食数量能够养活家庭,这才是那个时代永恒的主题,所以丰收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就十分重要,一直到现在,虽然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在我国的众多地方,丰收仍然是那里的人们所需要的。

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为了庆祝丰收的时节,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的庆祝形式都略有差别,但是内容却相关性很大,大抵都是杀猪宰羊大餐一顿,歌舞表演一番,但是今年在维西的塔城镇哈达村组感受到了另一番丰收的景象,气氛更热烈,村民更淳朴,民族更多样,美食更原生态。
一路向西去大理,不,我从昆明一路西北到维西,从昆明先坐火车到丽江,再从丽江坐汽车到维西,看似虽然辗转,但是途中还是很精彩的,体验不同的交通工具,看到不同的景色。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是确实的!
在快到维西塔城镇哈达村组时在路上看到的风光,宁静的村庄飘起袅袅炊烟,仿若与世无争的室外桃园,村庄被众山围抱,就像一个幸福的孩子一样。维西县是傈僳族自治县,但是又在各个镇、乡、村里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我们的目的地,哈达村组是以傈僳族、藏族、纳西族为主的村子。
到达哈达村组的时候,已是接近傍晚,晚饭吃罢,晚宴便开始了,不同于其他地方,这里的晚宴多了一个品酒的环节。冰酒是这里的特产,干白品质也很高,是因为冰葡萄在这里广泛种植,村民们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的收益。冰酒,干白配上原生态的烧烤,伴随着欢快的民族音乐,看着广泛参与的打跳舞蹈,再烤着篝火,这样的夜晚够充实!
我们住在老乡家,吃完早饭,因太阳出来的晚,所以我们大约九点多才出门,选择了一个不错的角度,看看周边的村庄。早晨的村庄还未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因此笼罩着一层薄雾,安静而又神秘,偶尔飘起的炊烟,又让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气。当太阳一跃而出,这里就恢复了生机,炊烟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温度迅速蹿升,俨然是又一派的景象。
当然,这次的主要行程还是丰收节,还未到现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热烈气氛,村民们身着少数民族盛装夹道欢迎,没有大声的流行音乐和欢迎曲目,有的是村民们热烈的舞蹈和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淳朴而热烈是才子最深的感受。
活动现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在领导致辞,祭拜仪式后,表演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这次丰收节还有另外一个主题,就是热巴传承成果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巴舞,在云南,主要流传于迪庆州一带,这次在维西县塔城镇哈达村组欣赏到了热巴舞,深感荣幸。热巴舞形式自由活泼,舞蹈时女舞者手持扁鼓,敲击节奏,男舞者手持腕铃,衬托呼应,并伴有独脚连续旋转,再加上队列变化,服饰艳丽,让人有些目不暇接。才子深深感叹于这么热烈,有气势,然而又很优美的舞蹈,传承之路漫长,真希望更多的人来欣赏,来传承。
由它洒组带来的纳西民间劳动场景舞、达摩次里演唱的《雪域家园》、攀天阁瓦器器传承队带来的傈僳族舞蹈《傈僳瓦器器》、陈芳演唱的《撒向雪域的挚爱》、巴珠村唱嘟传承队带来的藏族舞蹈《唱嘟》,舞蹈,歌声都很精彩,少数民族风情展示的淋淋尽致。
载歌载舞之后,最能体现地方差异和民族风情的莫过于当地的美食,有的时候美食也是最体现人文风情的,住在老乡家,体验当地生活是最好的方式,老乡家的饭菜都是原生态的,何为原生态?就是原料来自于自己种植,养殖,并且在这过程中都是用天然的养分,然后以这些原料亲手做美食,而不掺杂机器的成分!这样的美食最有人情味,吃着也最香,粑粑(花卷)看着就白白胖胖的,很实诚,吃一口,面香十足,一碗酥油茶,酥油醇浓,香气四溢,米灌肠,厚实美味,维西的小板栗,出其的甜脆,不似外边的板栗,很是惊喜。吃着老乡家的美食,谈论着本地的风土人情,看着奶奶那脸上的皱纹,感受着老乡的淳朴,这经历很难在别的地方感受到!
在云南,杀猪饭在年前是很隆重的,每个村子都有这样的传统。这次丰收节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杀猪饭,各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集中于哈达村组,流水席就这样开始了,在维西这个地方,有个习俗,男士做饭,而女士负责打杂帮忙,说实话,如果昆明的餐厅有这样热情周到的服务的话,何愁餐厅不火?才子此行对于这道菜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油泡饭,据说油泡饭是这里所独有的,油就是炸完猪肉所用的猪油,放入盐之后撒入白米饭里,味道香浓,趁热吃不腻,千万不能放凉,否则真的可能吃不进去了哟!其余菜品都是原生态的,猪肉是土猪肉,鸡也是土鸡,都是大块吃肉的感觉,爽!
千年银杏树,佑护着这一片宁静祥和的乐土,两天的时光匆匆而过,留下的是满满的回忆,有幸的话,一定要重新踏上这片热土。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