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2永无止境的战场 永无止境2 【意大利,一场永无止境的华丽盛宴】---2013意大利自由行记

《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是巴萨诺(Jacopo Bassano 1510-1592年)1542年的作品,它远没有达芬奇那幅那么出名,但仍是16世纪意大利绘画的一幅杰作。与达芬奇那幅名画不同的是这幅画中的人物都是些不修边幅、光着脚、举止很随意的渔民,在站在桌后的耶稣基督向这些渔民质问“是谁出卖了我”这至关重要的时刻,众人仍显得毫不在意,互相议论、猜疑和指责。画面颜色鲜艳,有一束斜射的光线穿过酒杯。

4、《狄安娜》(Diana) 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 1581-1641年)

这幅《狄安娜》(Diana)是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 1581-1641年)1616-1617年的作品。它描述的是狩猎女神和水泽仙女们在举行射箭比赛,要求第一支箭射中树干,第二支射中悬挂着的丝带,第三支射落飞鸟。

5、《女先知》(A Sybil)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 1581-1641年)

《女先知》(A Sybil)也是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 1581-1641年)1616-1617年的作品。右手拿着算卦书,靠在一把琴旁,眼睛凝视着斜上方,似乎在那里上帝正在告诉她未来一切。

出门左转坐车到了火车站,坐910到火车站下车旁边就是75路公交车,坐了几站转628路下,马路对面就是科斯美汀圣母教堂BasilicadiSantaMariainCosmedin。(当然如此顺畅的转车要感谢罗马市民的热情帮助和胡小姐不厌其烦对他们的骚扰)。
开放时间:9:00─13:00、15:00─18:00


它建于六世纪,由于毗邻拜占庭式建筑,被称为希腊教堂,附近街道称为希腊街。782年教宗亚德一世重建该堂,由于教堂的优美设计,被形容为cosmedin(希腊语意为美丽)。教堂的钟楼是全罗马最高的中世纪钟楼。教堂前还残留着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方特纳神殿的遗迹,真理之口就位于其中。

真理之口Boccadellaverità,是一个大理石的雕刻,类似人的面孔,据称是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喷泉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下水道的井盖。从中世纪开始,人们相信如果有人撒谎,他的手伸进口中,就会被咬住。从十七世纪起,它被安放在圣母堂的门廊。合影需收费0.5欧/人。

不过,真正让它大出风头的还是电影《罗马假日》,电影中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公主与格里高利派克因为彼此并未告知对方真实身份,而在此处上演了一场可爱的闹剧。

其实想想也蛮好笑的,我们这么多人在这里排队,就只是交钱为了把手伸进它的嘴里照上两张照片。

交费拍照前,收费员看到我拿出来小熊,立即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它也算是一个人,需要付费0.5欧。意大利人可真喜欢搞搞震......

拍完照片,可以参观科斯梅丁圣母堂,真是一座小教堂,小的不能再小了。

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

在门口继续坐车去参观首都博物馆,虽然步行过去也很近,但是既然有了ROMA PASS,不用白不用啊(小农意识时刻出现ing......)

这衣服,尺度好大......

凭ROMA PASS免费进入了卡皮托利尼博物馆(既然不能用在博盖塞美术馆,卡皮托利尼博物馆也是值得的。)过安检的时候我把相机拿给工作人员,问他需不需要检查,他立即做出一副很惊讶的表情,问我是要把相机送给他吗?

卡皮托利尼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到1471年,当时罗马教皇西斯特乌斯四世捐赠了一批珍贵的青铜雕像给罗马人民,暂时存放在坎皮多利奥山,由米开朗基罗对此三座建筑进行设计改建,待逐一完工后将捐赠品统一布置在这些建筑物内,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后来又陆续搜集了一些古罗马的雕塑、碑铭、钱币、绘画等珍贵文物,一并放入馆内展出。今天的建筑结构由米开朗基罗设计于1536年,从16世纪开始修建,前后花费了400多年时间。博物馆分列在3座建筑内,展出了大量罗马时代的雕像、铭文,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宝石、钱币、绘画作品等,许多都是无价之宝。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母狼铜雕像,它是公元前5世纪伊特鲁里亚人的作品,从1473年起就一直放在保守宫里珍藏。母狼下的双胞胎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帕拉奥略后加上去的,现在这组雕像已成为了罗马的城市标志。
母狼被塑造得与实物大小一样,警惕地竖着耳朵、圆睁着眼睛机敏地注视着前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对孪生婴儿仰着头、完全不关心周围的环境、全神贯注地吮吸着母狼的乳汁。


围绕母狼哺双婴的雕塑还有一个凄美的传奇故事:相传公元前7世纪国王普罗卡斯死后留下了两个儿子,哥哥努米托尔继承王位,弟弟阿穆利乌斯则分得财宝,但贪得无厌的弟弟篡夺了王位并将哥哥流放到很远的地方。
因为担心哥哥的女儿西尔维亚生育子女后夺回王位,就将西尔维亚强行安排到维斯太神庙作女祭司,按照神庙的规定女祭司要服侍30年后才能结婚,违者将处以活埋的处罚。貌美的西尔维亚在神庙被战神玛尔斯强奸后生下双胞胎,结果西尔维亚和孩子反而被判投河溺死。
负责溺死孩子的仆人看到两个孩子漂亮天真,不忍心下手,就将孩子装入一个篮子里放到了台伯河岸,洪水流过时将篮子带走顺流而下,被母狼发现当成自己的孩子喂养。
国王阿穆利乌斯的牧羊人经过时将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并为哥哥起名为罗慕路斯、弟弟瑞姆斯。两兄弟长大后英勇无比,当他们得知了自己家世后,杀死了现国王阿穆利乌斯,接回自己的祖父努米托尔为王。他们还决定修建一座城池纪念他们的母亲西尔维亚,根据哥哥罗穆路斯的名字把该城命名为罗马,并从此后将狼视为自己民族的吉祥之物。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这个应该是马可?奥勒留骑马肖像雕塑的原版,青铜之上锈迹斑斑远不似门外那个衣冠华丽。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栩栩如生啊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卡皮托里尼综合博物馆

女人的天性就是购物吧,不过这里的纪念品店我买到了很精致的冰箱贴,3欧/个。

继续问路,和警察大哥合影一张,欧洲人的轮廓很立体,这也是我们觉得帅的原因之一吧。


晚餐在哪家吃的名字忘记了,也是在一条巷子里很多家选择了一家招揽生意最热情的,意大利很多餐馆晚上吃饭灯光昏暗,为了敬业拍菜菜,每次都有人负责用手机的手电筒功能来进行照明。

意大利的调味饭。

传统正宗的意大利Risotto想必是任何一个吃大米饭长大的国人都不容易接受的“夹生饭”。据说意大利人就是习惯吃六七成熟的米饭。意大利式的米饭、面食都不会彻底煮熟,这样吃起来口感才比较有韧性。先在锅里放入橄榄油、洋葱、蒜等,热锅,将米放入锅内炒两到三分钟,直到米变成金黄色;放入葡萄酒、“肉水”,一次不要倒入太多,使米能充分吸收水分。在饭好前一分钟,放入一小勺的牛油,使米饭更黏稠,上碟时更容易做出造型。做好一份烩饭大概需要16到18分钟,其它材料放入的时间则是要靠厨师的经验掌握了。

罗马匆匆三天,收获和遗憾并存。以斗兽场的夜景来结束吧,希望如同许愿池的愿望一样,有一天可以重返这座浪漫的城市。

走回万神殿,附近也有个好吃的冰淇淋店,叫Gelateria Della Palma(B),标志是一颗三色的椰子树,号称有150种口味的冰淇淋。地址:via della Maddalena, 20。就是你背对万神殿,右手边的巷子里。

另一个叫Giolitti(C),地址:Via degli Uffici del Vicario, 40,在万神殿北面不远的一条小巷子里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在罗马三天兵荒马乱,每次路过都没有拍一张火车站的照片,走的时候用手机咔嚓了一张

意铁乘车Tips:

1.欧洲火车站基本上都是开放的,你尽可拖着行李大摇大摆地直奔站台。

2.留意看车站显示屏上的站台信息,找到要乘坐的车次,然后看后面显示是几号站台乘车。站台号可能发车前十几分钟才会显示,请耐心等候。当然晚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3.如何检票:如果你是在自助售票机上买的票,需要上车前插入自助检票机打票;如果提前在意铁官网买的票,直接拿着打印出来的车票上车就ok了,会有列车员来检票的。

4.车厢分1class和2class,车身外有印明显标志,一般一列车就1节1class,靠近餐车,别上错。

5.车门开关可能要你亲自动手,有手扳的也有按钮的,别傻等哦。车厢间的门也是这样,当然也有自动感应的。

6.多数列车上有电源插座,可以很方便地给手机充电。

7.关于行李,小件可像国内那样放于头顶行李架,在车厢尽头或中部还有专门的行李架可以放大件行李。

8.如果不是终点站下车,建议还是提前做些功课查下途径车站和时间比较保险,当然通常都有报站。


火车票购买:http://www.trenitalia.com/

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信用卡在意铁刷都是没问题的,如果要买多段,就注册个账号,选好票以后放到购物车里,最后一起结算就好了。虽然不注册页可以买,但是推荐大家还是注册一下,因为万一你买了以后没有收到email,还可以进入自己账户查看,但是如果你没注册就麻烦了~
说说我们买的火车票票价吧,是提前半个多月买的,因为当时担心签证的问题,所以4个人等其中3个人的签证pass过了才马上买车票,当然买得越早越便宜。
1、罗马至佛罗伦萨29欧/人
2、佛罗伦萨-威尼斯29欧/人

佛罗伦萨-比萨(7.9欧/人)、比萨-卢卡(3.3欧/人)、卢卡-佛罗伦萨(7欧/人)都是到了火车站现买的票,很方便,自助机上就可以买了,座位随便坐,R车。
3、威尼斯—米兰 19欧/人

4、米兰-五渔村 9欧/人

5、五渔村-米兰 19欧/人

举例说明,比如我要买罗马到佛罗伦萨的车
step1:打开意铁网站,在右上角有个英国国旗,点击一下就变成英文界面。在左边的空白栏里输入出发城市Roma和到达城市Firenze,用意大利语,我们试过用英语查询出来是空白界面。不是往返就选single单程,然后决定一下你的出发时间,比如你想8点以后出发,你就在后面hour那个空白栏里填入8即可。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就输入0。在find best price后面勾选一下,点击send以后,就显示出当天你选择时间段后的所有车次(每次显示一页,点下面的next翻页),和正常票价,以及系统推荐的优惠票价。火车的舒适度由好至坏为ES A,ES city的车好于IC好于R车(R车是不能网上买票的,去了再买就行,一般不会没票的)。注意一点,如果你选择的是下午的时间,比如20点,那很有可能20点以后没有火车了,那么点send以后出来的就会是第二天的车次。这时你就需要更改一下你的出发时间了。

step2:选中一个你觉得比较满意的车次,点后面的select,就进入JOURNEY - FARE CHOICE界面,没问题就点continue,然后仔细确认一下出发到达站和日期等信息是否正确,按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付款方式,在最下面Accept General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打勾;

step3:填入付款信息。这样就会给你邮箱里发个邮件,打印出来或者存在手机和ipad里就行了~

附上自己收集的几个穷游帖子,关于购买意铁车票的: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82763&extra=page=4&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737911&extra=page=1&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165777&extra=page=2&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381307&extra=page=2&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thread-131420-1.html

第一次在欧洲坐火车,心情还是小激动的

有各地天气预报滚动屏

拿着打印的票直接上车,感觉设施比动车更胜一筹。

一个半小时后到达佛罗伦萨新圣母玛利亚火车站(Stazione di Santa Maria Novella,简称SMN火车站)。一出车站扑面而来的就是蓝天白云,不由心情大好。天气因素在旅途中的重要性仅次于同伴啊.....

围观了下的士价格,还是没狠下心。

火车站正对面的information,里面有专人负责解答游客咨询。除了地图,还有博物馆、教堂等的开放时间表,对于安排参观时间非常有用。

佛罗伦萨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步行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佛罗伦萨人说,来佛罗伦萨的不是游客,而是文化朝圣者。遍布艺术与建筑瑰宝的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时期绽放出最绚丽的人文之花。

砖红是佛罗伦萨给我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这里满眼可见古朴的砖红色,也是这座城市热情与活力的色彩。

圣母百花大教堂那砖红色的圆顶,也总是不经意间出现在我视野的前方,勾画出佛罗伦萨最美的天际线。

与罗马相比,佛罗伦萨的住宿贵了很多,于是我们选择了相对便宜的家庭旅馆B&BGalileo2000,118欧/晚。位于PiazzaSanFirenze广场,距离乌菲齐美术馆、市政广场、圣十字广场、老桥和皮蒂宫等景点都只有几步之遥。虽然位于市中心,但这家实在是不好找,等我们半残废地找到它时,悲催的发现果然大门紧闭,按门铃也无人应答。预订时有一条信息:前台于13:00至15:30之间关闭,都被我们无视了,于是再次领教了意大利人的时间观念,也让我们在后来的旅途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像他们那样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既然不能入住,就先吃饭打发时间吧。在百花大教堂旁边找了一家餐厅,打趣说两个人负责看行李,两个人去参观大教堂,休息观景两不误。

佛罗伦萨美食里具有当地特色的当属牛肚堡,那就先来份牛肚尝尝。

小倩严重鄙视此杯咖啡的不严谨,因为拉花.....

提拉米苏是意大利有名的甜点之一,但是这个实在卖相一般。胡小姐给出的评语就是:没你做的好吃,这是最高褒奖不?

吃饱喝足休息了一会,3点出头决定去旅馆碰下运气。在大门口探头探脑了一下,隔壁立即有人来问我们是不是住宿的,热心地帮我们打开了门,感激涕零ING......

但是一进门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原来是木有电梯的啊啊啊......

伽利略2000住宿加早餐酒店(B&B Galileo 2000)

气喘吁吁地把一堆行李箱拖到了二楼门口,开门的是旅馆老板,中年意大利男人,50出头,但看起来好年轻,也很热情。在交代了wifi密码,大门密码,钥匙怎么用,早点时间之后,就开始热情的拿出一张地图,在上面画啊画啊,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玩转佛罗伦萨。

放下行李准备出发,才发现胡小姐已经和老板聊得不亦乐乎,不仅让老板帮我们电话预订了大后天乌菲齐美术馆的门票,而且帮我们电话预订了晚上DailLatini餐厅的位子,又让老板画清楚哪里有超市等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老板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想吃一顿chinesedinner,因为胡小姐对他吹嘘我是一个verygoodchinesecook。

虽然折腾得筋疲力尽,但是看到旅馆的那一刻,立即觉得值了。

伽利略2000住宿加早餐酒店(B&B Galileo 2000)

伽利略2000住宿加早餐酒店(B&B Galileo 2000)

好大的房间,我们两间房是连通的。

伽利略2000住宿加早餐酒店(B&B Galileo 2000)

放下行李,心情愉悦地出发了,蓝天白云的天气实在很给力啊~~~

佛罗伦萨最著名的市政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也叫领主广场,始建于13、14世纪,最初是在被拆除的乌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来的,后来经过扩建后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过去和现在都是佛罗伦萨的行政中心。广场东南角是传统的行政中心旧宫Palazzo Vecchio。这里也是一座独一无二的露天雕塑博物馆。广场上游客很多,穿行在造型精美的雕塑中,无不为之深深震撼。

巴托洛米奥?阿曼纳蒂和他的助手们作的《海神喷泉》(1563—1575年),水池正中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佛罗伦萨人称它为“大白雕”biancone。

喷泉的北边竖立着章博洛尼亚作的科西摩一世骑马像(1594),喷泉附近埋有圆形青铜基石的地方,就是萨伏那洛拉被处火刑的地方。科西莫一世出于美第奇家族的旁支,1537年至1574年任佛罗伦萨公爵,虽然是个专横的统治者,但却对赞助艺术毫不吝啬,他资助了布鲁内勒斯基、多纳太罗等天才艺术家,并且是乌菲齐美术馆的创建者。

韦奇奥宫(旧宫)Palazzo Vecchio:建于13 世纪,塔楼高94米,曾是美第奇家族的私人住宅,1861 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后,韦奇奥宫曾作为王国的外交部和会议大厦。1871年迁都罗马后,韦奇奥宫便是地方政府所在地,至今仍是市政府办公大楼。建筑内部二层的16 世纪沙龙Salone dei Cinquecento 曾经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会议室,用巴扎利派的绘画装饰着;三层的13 世纪沙龙Salone dei Duecento 里精致的穹顶画和织入了当时佛罗伦萨地图的壁毯(16 世纪制)都很有艺术价值。

广场上最有名的的当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这座雕像享誉世界,但这一尊却是复制品。真品收藏在广场转角处的学院美术馆。

据说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请米开朗基罗为该市打造一尊代表性雕像,于是他选择了打败巨人的男孩大卫。米开朗基罗不负众望,在29岁时完成了这尊旷世巨作,而他也凭此跻身意大利最伟大的艺术家之列。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雕像高约2.5米,连基座高约5.5米,结构精细、体型完美、栩栩如生,连他手臂上的血管都隐约可见。据说医生、学者至今仍然佩服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和精细的表现手法。

韦奇奥宫正门右侧,立着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降服恶魔凯克斯Cacus的雕像。

旧宫左侧是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兰齐敞廊(佣兵凉廊)Loggia Dei Lanzi,由本齐.乔内和西莫内.托冷蒂于1376-1382年建造。凉廊正立面护墙下方是雕有Agnolo Gaddi所作代表四枢德:勇敢(勇德)、节制(节德)、公义(义德)、明智(智德)寓言人物的三叶形装饰。半圆拱由佛罗伦萨人Antonio de' Pucci 完成。在凉廊的台阶上有两尊佛罗伦萨标志狮子的大理石雕像,右面的一尊源于古罗马时代,而左面的一尊由Flaminio Vacca雕刻于1598年。

切利尼1554年作品《帕尔修斯》,讲述宙斯的儿子帕尔修斯斩杀蛇发女妖美杜莎的故事。珀耳修斯的身体比例匀称、肌肉发达,用右腿支撑站立。珀耳修斯情绪节制,控制着自己的情感。鲜血从美杜莎的头部和颈部涌出。其装饰华丽的底座同样是切利尼的作品,有四尊优雅的青铜小雕像:朱庇特、墨丘利、弥涅耳瓦和达那厄。底座上的浅浮雕,表现“珀耳修斯释放仙女”,原作收藏在巴杰罗美术馆。

《掠夺萨宾妇女》1581年-1583年,塑造的是罗马士兵劫夺邻邦萨宾妇女为妻的情节。群雕塑造了三个人物抱成一团,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并按相反方向的力度之间的对抗和均衡构图,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雕刻家巧妙地将三个形体的动作缠绕在一起,同时这些动作又是精确地平衡着的,连续的姿势和动作把人们的视线螺旋般地引向上端。因此,这件作品以其复杂构图和有力的组合,预示着巴洛克雕塑群像即将到来。原作被移至美术学院画廊内。

META超市,在佛罗伦萨的四天时不时会光顾一下,其实在超市买东西还是挺划算的。门口那个移动食品贩卖车是一家有名的牛肚堡,里面的意大利人就会用纯正的中文跟你打招呼,不仅会说你好、谢谢、再见,还会说:牛肚、喜欢辣的还是不辣的......

走啊走啊就看见了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Duomo,由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

圣乔凡尼洗礼堂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伯提Ghiberti 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花费21年完成。现在门上的是复制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馆展出。

乔托钟楼高85米,1334年由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高 89 米,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大教堂1296 年奠基,阿诺尔福?迪坎比奥设计,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断。立面采用华丽的卡拉拉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绿色大理石和马雷马的粉红色大理石镶嵌。1367 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大圆顶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涅内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 ~ 1446)胜出,为总建筑师。在建造拱顶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大教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大穹顶内部是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所绘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不过它最终是由另一位画家祝卡利Zuccari 完成的。中殿北墙上有乌切洛Paolo Uccello 所绘《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 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1465 年)。

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目前所见的建筑正面是1887年重建的结果,以绿、白和粉红的天然大理石铺砌出颇女性化的柔美,与圣母之名极為相衬;内部东侧墙上的马赛克镶嵌装饰,是此教堂傲人的地方之一。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整个教堂的外立面用粉色、白色、绿色三种色彩的大理石装饰,加之大量精美的雕塑,令人眼花缭乱。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乔托钟楼Campanile,开放时间:8:30-19:00,门票:10欧

罗斯金形容大教堂广场的钟楼为“完美建筑的典范”,这座建筑是在1334年由乔托开始设计并建造,但他在尚未完工之前就去世了。今天展示给游客的一楼的大部分浮雕(钟楼的精彩装饰部分)是仿制品,原作留在歌剧博物馆中。
钟楼登顶拍摄大教堂角度最佳,而大教堂登顶可看壁画末日的审判,两则择其一还是建议上钟楼,414级楼梯,俯览佛罗伦萨旧城全景。

圣乔万尼洗礼堂,传说最古老的建筑。它是在1世纪时的罗马建筑遗址上建造起来的,在892年最早的文件记载中就被提为佛罗伦萨第一座大教堂。据记载,这里是纪念施洗者圣约翰(St John Baptist)而建,包括但丁等著名人物都在这里的圣水盆里接受过洗礼。
今天,洗礼堂最突出的特色是它的门。最先建成的南面那扇门由28幅描绘佛罗伦萨主保圣人—施洗者圣约翰生平的板面油画装饰而成,洗礼堂也是以他的名义而建。北门的主题是有关耶稣、《福音书》作者和教堂神学家的生平。

更为精致的设计体现在三扇门中最著名的由吉贝尔蒂设计的东门,被米开朗基罗称赞为“天堂之门”,1425年,吉贝尔蒂共用了27年的时间完成创作。大门共两扇,每扇门上的浮雕作品被分为五块,采用了圣经旧约传说中的十组故事为题材。今天我们看到的油画都是仿制品—原作保存在大教堂歌剧博物馆中。

进入洗礼堂,往上一瞧,就会发现由富丽堂皇的镶嵌图案覆盖着的天顶—主要由威尼斯工匠创作的13世纪作品(佛罗伦萨人在镶嵌工艺方面没有基础),它那极其复杂的叙述包括耶稣、约瑟、圣母玛利亚和施洗者圣约翰的生平。

圣乔凡尼礼拜堂

“天堂之门”的十个画面分别为:亚当和夏娃;该隐和亚伯;挪亚和他的家庭;亚伯拉罕和以萨;以扫和雅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摩西和律法;约书亚进入应许地;大卫战胜哥利亚;所罗门和示巴女王。

圣乔凡尼礼拜堂

圣乔凡尼礼拜堂

钟楼82米高,门票10欧每人。木有电梯,老老实实爬了414级台阶,感觉也不是很累。不过本人最不喜欢的运动就是爬楼梯,在国内旅游爬山觉得好痛苦,出了国看教堂登顶也痛苦......

钟楼顶上是俯瞰全城特别是观看圣母百花大教堂红砖穹顶最好的地方。放眼望去,蓝天白云,后面是层层远山,天际线起伏美丽。那一片红黄相间的美丽景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共和广场(Piazza della Repubblica)。根据维基百科记载,这是一个长100米、宽75米的19世纪风格的矩形广场,起源于古罗马时代,曾是中世纪犹太人区,现在仍是佛罗伦萨的“客厅”,拥有著名艺术家和作家聚会的咖啡馆、豪华旅馆,拱廊现已辟为雅致的步行区,是该市的旅游热点和主要商业区。
广场的西边整排南北向的四层建筑的正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拱门,给人深刻的印象,有些像凯旋门的样式。周边拥有佛罗伦萨最古老的咖啡馆,其中最著名的是广场南侧的红上衣咖啡馆。

晚上的共和国广场更迷人,附近的街道上有卖艺表演,阵阵掌声和笑声,夜晚的旋转木马换成了梦幻般的面孔,像暗夜里的童话,如梦似幻。我们在佛罗伦萨夜色中的街头行走,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艺术氛围和轻松气息。

吃是对每天暴走最好的安慰了吧。佛罗伦萨的T骨牛排声名远扬,去之前就惦记着一定要吃,于是就有了这么一顿。

Da il Latini餐厅(www.illatini.com Via dei Palchetti 6/r Santa Maria Novella 12:30-14:30, 19:30-22:30 BUS 6,A),据说有着佛罗伦萨最好吃的牛排,事实证明不虚此行。胡小姐让老板为我们预订了七点半的位子,到达时还差十来分钟,门口已排起了长龙,还未开门迎客,不由得庆幸订位的英明决定。

Il Latini

七点半准时开门,一进门就被它特殊的装潢所吸引,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个用整只猪腿风干的火腿,把餐厅装饰得别有味道。为我们服务的WAITER是一个胖胖的老头儿,不停和我们开玩笑。主菜是餐厅主打带骨大牛排,每公斤50欧元,最少一公斤起点,服务生居然说我们至少应该点两公斤话说在意大利点了几次牛排,发现他们是不问你要几成熟的....

Il Latini

Il Latini

巫师2永无止境的战场 永无止境2 【意大利,一场永无止境的华丽盛宴】---2013意大利自由行记

这里免费提供自酿的红酒和其他果酒。原本我们就打算点一支红酒,询问价格时那个胖老头儿告诉我们红酒要200欧,对女士免费,必须由在座男士买单,那种严肃的表情让我们觉得更忍俊不禁......

Il Latini

除了牛排,我们还点了帕尔马火腿、意大利饺子。
据说帕尔玛火腿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生火腿,其色泽嫩红,如粉红玫瑰般,脂肪分布均匀,口感于各种火腿中最为柔软,因此正宗的意大利餐厅,都有供应。能否提供优质的帕玛火腿,几乎成为评价餐厅素质好坏的标准。
在帕尔马地区的夏天,人们通常喜欢这样的吃法:帕尔马生火腿配蜜瓜。帕尔马生火腿味道鲜美,咸中带甜,因此配上蜜瓜更能突出她的甜味。

Il Latini

一路玩下来,我们发现意大利人真的很爱喝红酒,即使是一位老妇人自己用餐也会点一支红酒慢慢品尝。一般两个人喝一支红酒算正常,看来喝红酒就像喝饮料一样......

Il Latini

Il Latini

牛排上来了,微焦的表面还有点酥香,里面还是带血的,小伙伴们一尝纷纷表示好吃极了。事实证明这一餐是我们在意大利吃的最满意的一顿。

Il Latini

LP的《佛罗伦萨》对T骨牛排作了详细的介绍:一块真正的T骨牛排必须来自珍贵的Chianina牛,牛排应当在木炭(橡木或橄榄木更好)上烤制,在烤熟后只添加盐和胡椒粉。这块厚厚的、美味至极的牛排会让你大快朵颐,外皮硬脆,内里绯红而鲜嫩多汁,中间一根T骨更添滋味。

Il Latini

结账80欧,付了2欧的小费。服务生主动送了马丁尼酒和小点心,似乎是一种有点气泡的果酒,味道不错。

Il Latini

从餐厅回旅馆的途中经过了共和广场,旋转木马在灯光下愈发像是在童话王国里一样。

每天的必备项目,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想离开意大利时我会深深地怀念它。

Gelateria?Vivoli

Gelateria?Vivoli

新圣母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Santa Maria Novella)

起了个一大早,出门时天开始亮起来,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蓝色。在河畔静静望着这座醒来的古城,聆听教堂传来的钟声,心中满是宁静祥和。

旅馆距离圣十字教堂(BasilicadiSantaCroce)很近,这里长眠着众多意大利的精英人物,可谓群星璀璨。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

这个地点原是城墙外的一片沼泽地。1294年由阿诺尔福?迪?坎比奥Arnolfo di Cambio 设计,外观属哥特式建筑,整体设计反映了方济各会简朴的风格。平面布置为埃及式或T 型十字架(圣方济各的一个标志),长115 米,一个中央走道和2条过道被几排八角形柱子隔开。教堂南面是一座修女院,其建筑部分保留下来。钟楼兴建于1842年,以取代被闪电击毁的旧钟楼。新哥特式大理石正立面,由来自安科纳的犹太人建筑师尼科洛?麦塔斯Nicolò Matas 设计和修建于1857-1863年,麦塔斯在作品中设计了一个明显的大卫之星。教堂内有但丁、伽利略、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罗西尼等276位伟人的墓,因而被称为“意大利的先贤祠”Tempio dell'Itale Glorie。内部的装饰也出自许多艺术家之手,其中最出名的有走廊右侧第5根廊柱上多纳泰罗的金色浮雕《圣母领报》、正殿的巴尔迪礼拜堂内乔托的湿绘壁画《圣弗朗西斯科的一生》Lavita di San Francesco、左侧廊多纳泰罗的《十字架》Crocifisso。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

教堂与很多教堂不同,除了宏大的主殿外,侧翼和后部都有小礼拜堂(耳室),数量达到两位数。此外,外部还建有回廊,与侧翼的建筑一起,包围并形成了内部的庭院。

我们没有进去参观,据说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有太多的墓地和礼拜堂以及雕塑油画。先把网上找到得两个有用的链接放在这里:
http://www.museumsinflorence.com..._opera_s_croce.html
http://www.travel-to-florence.com/Santa-Croce.html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

教堂很美,唯一觉得不协调的就是广场上搭建的棚子。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

教堂里面只有但丁的衣冠冢,因为他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被驱逐出佛罗伦萨,终身不得返回,而被埋葬在拉文纳。教堂外还立有但丁雕像,广场也被命名为但丁广场。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

手机拍摄的照片,噪点还是很多。

佛罗伦萨圣十字大教堂

清晨没有游客的街道,安安静静,恬静幽雅。

慢慢走总会看见百花大教堂的砖红圆顶在你前方,犹抱琵琶半遮面。

早晨的共和广场

新市场拱廊南面有一尊小猪喷泉(FontanadelPorcellino),它是由雕塑家塔卡(PietroTacca,1577-1640)根据一尊古希腊雕塑的罗马时代摹制品创作的,传说只要你摸摸猪鼻子并往水里投一枚硬币,未来就一定会回到佛罗伦萨。一听这个传说,我心里就嘀咕怎么和许愿池那么像啊.....

早锻炼完毕,回去吃早餐。比起罗马来这里的早餐可是简单了不少,不过据说这才是典型的意式早餐:一个牛角面包,一杯咖啡,一杯果汁。

早上的行程就是乌菲齐美术馆。被梵蒂冈博物馆折磨得半残废的小伙伴们听说里面不能拍照立即决定不带相机去。乌菲齐是意大利语办公室的意思,说明这里曾经是美蒂奇家族大公的办公室,后来家族后裔把藏有的所有藏品捐给了政府,这里也就成了公立美术馆,现在美术馆里主要展出的是绘画作品,而其他雕塑作品则被摆放在巴杰罗美术馆。

乌菲齐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也是欧洲最重要的美术馆。它是美蒂奇家族给人们留下的最丰富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当时美蒂奇家族资助了包括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多纳太罗(Donatello)在内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所以这里藏有他们丰富的艺术作品。整个美术馆馆藏10万多件展品,按照创作时间和创作流派分为46个展厅,如果想把每个展厅都看一遍,恐怕一天都不够,所以参观一定要赶早,而且要捡重点看,其中最著名的有波提切利的《春》、《维纳斯诞生》,达芬奇的《东方三圣来朝》,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提香的《乌尔比诺维纳斯》。

美术馆不允许拍照,但是在三楼拐角的地方,有N多人在拍,原来是从那个窗口可以看到老桥的景色。

TIPS:

一、参观前一定要对西方美术史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史有所了解,最好找一份有分画室详细介绍的攻略打印出来;

二、虽然里面不能拍照,但“U”形长廊的尽头是拍摄老桥等风景的最好地点,很多人都在那里拍照,向外拍是允许的,所以带不带相机自己权衡~~~;

三、入口的纪念品店里有卖中文版本的乌菲兹美术馆官方指南,好像是13欧一本,许多名作有详细介绍,经济上允许的话可以考虑买一本,既是纪念也可以随时拿出来欣赏;

四、参观时间挺长的,展厅里面不允许喝水,所以最好吃饱喝足再进去,好有充足的体力;

五、排队时间挺长,如果旅途匆忙,最好提前预定,可以让酒店帮忙电话预订,因为听说网上预订的时间好像都是从中午开始。

乌菲兹美术馆各展示重点作品罗列:

2展室:
三副描绘坐在宝座上的圣像(MadonnainMaesta)或圣母玛利亚加冕的伟大作品,由意大利最好的13世纪艺术家:乔托、契马布埃和杜乔完成,他们都是与几个世纪来在意大利艺术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格式化拜占庭艺术及其传统画像手法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的先驱者。契马布埃画的圣徒站在固定的位置上,而杜乔所画的圣徒看起来似乎是摇摇欲坠地飘在空中。乔托则向前迈出了最大的一步,他在画中增添了亮部和暗部来体现圣母玛利亚披风上的褶痕,这种艺术手法背离了不自然、矫揉造作的拜占庭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完全创新的开端之一。

3-6展室

都是意大利哥特式大师们的绘画。首先陈列的是锡耶纳那里的画家的作品。他们仍继续受到正在消退的拜占庭艺术传统风格的深刻影响,其中最好的是西莫内-马丁尼创作的《天使传报》(Annunciazione)以及彼得罗和安布罗焦-洛伦泽蒂的作品。接下来所谓的“国际歌坛市”的典型例子:真蒂莱-达法布里亚诺称赞精致的《赞颂三王》和洛伦佐-莫纳科的《圣母玛利亚加冕》例证了这一极讲究细节的宫廷气派的风格。

第7展室
展示了文艺复兴的第一个繁荣期,房间中以意大利最出类拔萃的画家之一—多梅尼科-韦内齐亚诺的一幅绘画为特色,这位画家只有12幅自信的署名作品。

10-14展室(重点!)

乌菲兹美术馆

《春》(AllegoriadellaPrimavera)波提切利Botticelli
取材于当时的著名诗人波利希安的寓言诗——一个早春的清晨,在优美雅静的果林里,端庄妩媚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位居中央,正以闲散幽雅的表情等待着为春之降临举行盛大的典礼。采用传统的蛋清画法。画面上华丽的装饰效果反而更加强烈。由于蛋清干后会使颜色形成坚硬的一层,是一种透明的颜色,因此在这幅画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接近水彩画的纯净。

乌菲兹美术馆

《维纳斯的诞生》(LaNascitadiVenere),波提切利Botticelli
1485年完成的《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杰作,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的场景,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在当时颇为与众不同,不强调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而更强调轮廓线,使得人体有浅浮雕的感觉,而且极适合装饰作用。画面中的女神肌肤洁白,金色的长发飘逸,无愧为是完美的化身;但脸上却又挂有淡淡的忧愁、迷惘和困惑。

第15房间

乌菲兹美术馆

《基督受洗》(TheBaptismofChrist)、达芬奇

达芬奇和韦基奥一起所画,当时不满20岁还是韦基奥的学徒的达芬奇在画面的左下角画了两个跪着的天使。天使细致入微的动作、红润优雅的面孔和后来成为达芬奇招牌的小卷发让所有的人拍案叫绝。

《天使传报》(Annuciazione)达芬奇
乌菲兹美术馆

是达芬奇第一幅独立完成的作品。最后一件是他未完成的作品。(《天使传报》是文艺复兴艺术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主要讲述了天使加百列来到年轻的玛丽亚面前,告诉她即将产下耶稣基督成为圣母。)

第18房间
是梅迪奇家族专门建来保藏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其中包括《梅迪奇的维纳斯》(MediciVenus),大家公认它为欧洲最充满色情的雕塑,是在拿破仑入侵意大利之后搬移到风格的唯一一尊佛罗伦萨雕像。第25房间

乌菲兹美术馆

《圣家》(TondoDoni)米开朗基罗


这是美术馆中由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唯一绘画,圣母亲自给孩子耶稣喂养乳奶,这样的描写早从旧约圣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从喂养乳奶可以看出生命的来源及其本质,旧约圣书时代喂养乳奶象征着信任和信仰的基础。通过圣母喂养乳奶的模样显现出人类和神的久远的价值,针对那些没有得到神宠爱的可怜的人们展现了神伟大的爱。

第26房间
乌菲兹美术馆
《金翅雀的圣母》(MadonnadelCardellino)拉斐尔

这幅圣母像上一共画了三个人物,圣母、耶稣与约翰。但人物没有一点宗教标签。圣婴与约翰都画成幼儿形象。年轻的圣母,就象带着两个孩子的民间母亲。构图取金字塔式,据说这是他效法佛罗伦萨莱奥纳多·达·芬奇的结果,因为这种构图在当时正是达·芬奇的成功首创,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感。这个时期拉斐尔画的圣母与圣子,都以风景为背景,人物的数目也雷同,而且具有共同性的母爱主题。乌菲兹美术馆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Venered’Urbino)提香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这幅作品表现出提香细腻描绘的功力与创新构图。画面前方横躺着一位身体匀称的裸体美女;她身后的一大面黑色布幕遮住了左半边画面,右半边则表现出室内的情景与空间。提香将背景从中切开做差异性极大的处理,一方面在引起观赏者想知道黑幕后面是什么地方?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满足内心偷窥的欲望。提香处理这种题材及构图的方法,在绘画史上都是一种挑战与突破,

第27房间和29房间
《爱拉斯穆斯的家宴》蓬托尔莫,由帕尔米贾尼诺创作的《圣母玛利亚、耶稣和天使们》—因圣母玛利亚那独特的苍白脖颈而出名。
第43房间
卡拉瓦乔作品体现了意大利的绘画标准,他的浮夸风格与下一个房间中的伦勃朗反省自画像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午参观完毕,开始在古城溜达。第一个目的地新圣母教堂。其实从火车站出来的游客都可以看到它的背面。不过当我看到正面的那一刻还是觉得眼前一亮。

它是佛罗伦萨历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现在是多明我会在佛罗伦萨的基地。教堂的立面反映出了由罗马风格向哥特风格的转变,据说内部则拥有精湛的壁画,但是对于不是很感兴趣的人来说就还是忽略吧......

新圣母玛利亚教堂(Church of Santa Maria Novella)

按年代这是佛罗伦萨第一座宗座圣殿,也是道明会在佛罗伦萨的主要教堂。教堂连同毗邻的修道院,由于佛罗伦萨最重要的家族的慷慨捐助,收藏了一批无价的艺术珍宝,特别以哥特式和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壁画而著称。这座教堂之所以被称为“新圣母”,是因为它是建造在9世纪圣母祈祷所的地基上。当这块地基在1221年归属道明会时,他们决定在此修建一座新教堂和毗邻的修道院。这座教堂是由2位道明会修道士,Sisto Fiorentino修士和 Ristoro da Campi修士设计。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叶(大约1246 年),大约完成于1360年,在 Lacopo Talenti修士的监督下,完成了罗马式-哥特式的钟楼和圣器室。当时,托斯卡纳哥特式正立面还只完成了下部。3座大门的上方为半圆拱,而正立面下部的其余部分设计了盲拱,由壁柱分开,冠以贵族坟墓使用的绿白条纹。同样的设计也见于毗邻墓地的围墙。这座教堂于1420年祝圣。当地的纺织品商人Giovanni di Paolo Rucellai,委托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设计了黑白相间的大理石的教堂正立面的上部。这种绝对对称外观和上方圆形彩窗的设计一直影响到后来巴洛克和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风格。

道明会(拉丁语:Ordo Dominicanorum):又譯為多明我会,亦称“宣道兄弟会”(拉丁语:Ordo Praedicatorum,簡稱O.P.)是天主教托钵修会的主要派别之一。会士均披黑色斗篷,因此称为“黑衣修士”,以区别于方济各会的“灰衣修士”,加尔默罗会的“白衣修士”。1497年2月7日,宣扬禁欲主义的多明我会极端宗教人士萨伏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1498)与之追随者们在佛罗伦萨领主广场Palazzo della Signoria点燃了他们从城内搜出的上千件与“原罪”和“禁欲主义”相违背的“奢华”物品(包括化妆品,艺术品,绘画,书籍,乐谱,雕塑,镜子,玩具,服装,甚至乐器)。这些篝火由撒佛纳罗拉及其狂热支持者煽动。伟大的文艺复兴画家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也曾是萨伏纳罗拉的追随者之一。他在“虚荣的篝火”之中点燃了自己的多幅名画。这也直接造成了波提切利晚年的穷困潦倒。在宣扬禁欲主义的萨伏纳罗拉看来,这些东西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代表的是物欲,感官上的享受。然而民众接受他的思想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主张。他曾自称先知,宣扬1500年便是世界末日,激起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并借以法国入侵之机会,他迅速便成为了佛罗伦萨市民的“精神领袖”。事件之后,萨伏纳罗拉被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 开除了教籍。而此时,佛罗伦萨居民也逐渐厌烦了萨伏纳罗拉的禁欲主义说教。1498 年教皇公開要求佛羅倫薩逮捕並處死萨伏纳罗拉。4 月8 日,一群人襲擊了佛羅倫薩聖瑪爾谷大殿,在血腥廝殺之後,薩佛納羅拉帶領兩位跟隨者多米尼克?達?帕奇亞修士和薩爾維斯特羅修士投降。薩佛納羅拉被指控信仰異教,偽造預言,妨礙治安等等罪名。5 月23 日,萨伏纳罗拉被烧死在他最初点燃“虚荣的篝火”的地方--领主广场。

教堂门前有一个小广场,拍照的时候一个外国老头走过我身边,伸出大拇指笑着对我说:beautiful,不管是不是真的,欧洲人总是不吝惜赞美,其实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值得学习。

虽然是个小广场,却有两座对称的雕塑。

怎么走都好像会经过它......

午餐用牛肚堡来解决,就是上篇游记里提到的META超市旁边的移动食品车。据说是一个台湾论坛里推荐的。

味道还不错吧

偶尔能看见几家中国餐馆,随便翻翻菜单,一个菜都要十几欧!据旅馆老板说还不好吃,唉好想技术移民~~~~~~

一家餐馆门口摆放的,觉得新奇拍了一张。服务生立即热情地告诉我们,这是昨天一晚上顾客喝了扔进去的酒瓶塞。我们立刻表示各种不相信,他才哈哈一笑说是一周的成果

除了冰淇淋,葡萄酒可能也是这座城市的生命。

佛罗伦萨很多店铺门面的把手都挺有意思,于是随手拍了几个

实地看到有人街头地面涂鸦

圣洛伦佐教堂San Lorenzo,这座外表粗犷的教堂与周围热闹喧嚣的皮具市场相映成趣,有一种奇怪的和谐感。

它曾是美第奇家族专用教区教堂,礼拜堂已成美第奇家族成员墓地。由3 个时代、建筑样式都不同的空间(布鲁涅内斯基建造的旧圣器室、米开朗基罗建造的新圣器室、17世纪的君主礼拜堂)构成。旧圣器室属于文艺复兴初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摒弃了多余的装饰,充满优雅、清朗的气氛。新圣器室需绕到教堂后面的礼拜堂,这里收藏着米开朗基罗的9尊雕像。从庭院经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台阶登上二层,是圣?洛伦佐图书馆,藏有美第奇家族历代收集的共1万册古书。1523年于勒?特?美第奇当上教皇,在其关照下,米开朗琪罗开始了美第奇教堂的设计和雕刻。1527-1530年他陷入了佛罗伦萨的的政治斗争,并不得不逃离了他的家乡。后来又在政治压力下回来拼命工作,在体能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病倒。1531 年完成了美第奇教堂的雕像,本来他设计了四组,最终完成了两组,第一组是“行动,第二组是“思想者.

图片摘自网络:“思想者”,包括《罗伦佐·美第奇》和《暮》《晨》。

暮》被表现成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他松弛的肌肉无力地下垂着,上了年纪的脸上沉浸在平静的反醒中,或许是由于苦闷而在发呆。

《晨》的形象是处女的化身,她丰满而结实,全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辉,似乎正从昏睡中挣扎着苏醒过来,但没有欢乐,只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行动”,包括《朱里诺·美第奇》 和《夜》《昼》。

《昼》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男性人体雕像,他好象刚刚从睡梦中被惊醒,右手在背后支撑着身体,眼睛圆睁着,正越过自己的肩头向前方凝视着。

《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她右手抱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到安宁。米开朗琪罗还是一位诗人,他为这个雕塑写过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感受:“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和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最大的欢乐。因此,不要惊醒我!啊!讲的轻一些吧!”

突如其来的大雨,立即躲到一家冰淇淋店,吃个冰淇淋~~~

这也算是创意墙吧......

雨过天晴,再次路过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但丁博物馆之家,位于教堂南面不远处,它于1910年建造在但丁住所的遗址上,意在纪念这位伟大的文艺复兴先驱。其实这里很不起眼,每天我们来来回回时不时会经过它,后来发现很多人在拍照,仔细研究了一下才恍然大悟。

欧洲随便一座建筑都很有历史,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终于走到了河边,其实在我看来,老桥是一个想象比现实美丽的地方,但站在桥上看远处的风景还是很美的。


阿诺河(Arno)上横跨着10座造型优美的古桥,其中像一条“空中走廊”的老桥(PonteVecchio)是最为知名的一座桥。老桥建于1345年,是10座桥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的廊桥,同时是欧洲出现最早的大跨度圆弧拱桥。

老桥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桥上建有店铺,最初为肉铺,后来美蒂奇大公觉得臭气熏天,就下令把肉铺都赶走,取而代之的是珠宝店铺。而美蒂奇大公为了不和普通百姓走同样的路,就在老桥上面就修建了著名的瓦萨里走廊(CorridoioVasariano),以连通自己的办公地点旧宫和住宿地点皮蒂宫。据说但丁和他生死相恋的情人贝特丽丝的见面就在座桥上。

阿诺河(Arno River)

圣三一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椭圆拱桥,长32米,横跨在阿诺河上,由石灰岩构成。它始建于文艺复兴时期,据说设计者是米开朗基罗,后来由建筑师阿马纳蒂(BartolomeoAmmannati,1511-1592)于1567-1569年督建。1944年它被撤退的德军摧毁,后来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了重建。

阿诺河(Arno River)

阿诺河(Arno River)

圣三一桥的西边是马车桥。这座桥我们没有上去,而是远观。五个圆弧拱形构成桥体,桥体也呈一定的弧度跨越阿诺河,轻盈而优雅。

阿诺河(Arno River)

金器大概也是佛罗伦萨的特产之一。

桥中央立着一尊雕像,是著名的金匠韦努托·切利尼,他雕刻了众多青铜、金银工艺品。桥上多少有些拥挤,不过站在桥上眺望远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还是非常漂亮的。

老桥一侧就是瓦萨里走廊,佛罗伦萨的著名景观之一,始建于1565年,由瓦萨里(GiorgioVasari,1511-1574)设计。它起始于旧宫南侧,经过乌菲齐美术馆南侧,然后沿着阿诺河北岸向西延伸,最后穿过老桥到达阿诺河南岸。走廊的部分段落并不开放,位于乌菲齐段的走廊展示了多幅精美的自画像。

阿诺河将整个佛罗伦萨分成了两个部分,河对岸的区域相比之下安静了很多。

即使是饮水处,也是造型各异。


随处可见的小东西,即使你走在大街上,它都在你脚边悠闲地散步,丝毫不害怕行人。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皮蒂宫,它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宫殿,现作为佛罗伦萨最大的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皮蒂宮

皮蒂宫Palazzo Pitti:典型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美第奇家族的宫殿,长201米,高37米。1458年建造时是佛罗伦萨银行家卢卡?皮蒂(1398–1472)的住所,根据布鲁涅内斯基设计的平面图完成。1539年由美第奇家族购下,并作为托斯卡纳大公的主要住所。1565年瓦萨里设计建造了瓦萨里亚诺Vasariano长廊将皮蒂宫与阿尔诺河对岸的乌菲齐美术馆连接。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埃马努埃莱的母亲在一次造访皮蒂宫时生下了他,后来的皮蒂宫成了国王的宫殿,国王也正是由这里去了罗马。粗面石工的石艺令建筑赋予了一种肃穆而强大的气氛,并用了三组重复的七个弧顶孔洞来加强了这一个效果,是对罗马高架渠导管的怀旧设计。宫殿内部装饰为经典的17-18世纪巴洛克风格,分帕拉蒂纳绘画馆、近代绘画馆、服装博物馆、陶器博物馆、银器博物馆、音乐厅等,总称为皮蒂美术馆,收藏着美第奇家族拥有的艺术品和珍宝,其中包括拉斐尔的11 件作品。

皮蒂宮

摘自网络:《椅子上的圣母》,作于1514-1515,拉斐尔非常仔细地把三个人物处理在一个狭小的圆形框内。为了展示圣母的亲子之情,布局极其精心。圣婴坐在母亲的右膝,但左膝就很难处理,如按实际的样子,约翰就会挤出画外。画家用左膝上的衣褶来减弱它的视觉效果,让约翰占有一席地位。双手合掌的约翰把一根具有象征意义的拐杖挟在左手肘里,这样,他既是普通的拐杖,又预示耶稣将以牧师的身份走向人间。这根拐的柄端是一个简陋的十字架,它暗示约翰将在荒野中多次呼叫耶稣,也暗喻耶稣受难于十字架的未来。在基督教的图像学中,红色一般象征天主的圣爱,蓝色象征天主的真理。据可靠史料称,这幅画上的“椅中圣母”正是拉斐尔的恋人芙纳蕾娜本人。

《带面纱的女士》被认为是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翻版,描绘了半遮在精致薄沙之下,有一双深色眼睛的美丽女子芙纳蕾娜。拉斐尔生前未完成此画,他的学生在继续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将那些暗示着婚姻的饰物统统抹去。他们遮盖了背景上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图案,也抹去了女子手指上的结婚戒指,但研究人员在最近对作品的清洗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1520年,在拉斐尔去世4个月后,一个署名“寡妇玛格丽塔,锡耶纳城面包师之女”的人加入了罗马圣阿波洛尼亚女子修道院。

走在街巷中,仿佛置身中古世纪。

途经一家亚洲超市,抑制不住好奇溜进去看看价格。

一包出前一丁要0.9欧,立即大呼应该带一箱方便面来倒卖。

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教堂。这座圣灵教堂是布鲁内莱斯基晚期负责的工程之一,内部堪称文艺复兴建筑设计的典范,里面拥有35跟廊柱。小礼拜堂和圣器收藏室内拥有精致的艺术品。

卡尔米内圣母教堂始建于13世纪,在18世纪时曾经历一场大火。它的布兰卡契礼拜堂以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马萨乔和马索利诺绘制的壁画而著称。

远眺一眼这里的蓝天白云,实在很不真实。

其实从罗马一路过来,小伙伴们一直在惊叹意大利人停车的水平,讨论他们如何能把停在路边的车顺利开出来。这个谜底到了米兰才得到答复:先把车往后倒,把后面的车子撞后一点;再往前开,把前面的车子撞前一点,然后就可以开出来了.......怪不得每辆车都是刮痕累累啊......

行程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但是为了找寻穷游推荐的一家冰淇淋店,我们又充分发挥了吃货本色......好在一路看街景,并不枯燥。

La Sorbettiera,位于Piazza T.Tasso 广场,与皮蒂宫同侧。这家冰激凌店曾经在佛罗伦萨冰激凌比赛中获奖,口味众多。让我惊奇的是,这家店门口基本没有游客扎堆。但是也很难找,前面说过,意大利的门牌号并不是按顺序编的,所以到了附近最好就是问当地人。

La Sorbettiera

La Sorbettiera

La Sorbettiera

La Sorbettiera

回到老桥的时候,一抹落日余晖,让人站在桥上驻足,迟迟不肯离去。

老桥的一侧就是托纳波尼路,佛罗伦萨最著名的时尚街区,拥有数家高级时装和珠宝精品店,常被称为“佛罗伦萨的会客厅”。有一座很显眼的标志型雕像。

写到这里有个小插曲:胡小姐和小倩同学下午去逛街,出发不久收到她们的短信,告诉我准备去Prada。等我们从河对岸回来差不多四小时后,又收到一条短信,说正在Prada......当时很震惊地想这么久就耗在Prada里了么,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原来在国外发短信有延迟现象,给同学们提个醒,后来分开行动我们发短信都会注明下发送时间。

这是在贝纳通买衣服遇到的店员,会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当他听到我们讲话的时候,很激动地说:你们是中国人啊(我们很不像中国人么....),聊起来才知道他在清华大学学习过中文,我问可不可以给他拍照,他很开心地对着镜头露出了笑容。


晚餐是在圣十字教堂旁边的一家餐馆,生意很好,很多本地人光顾。

曾经在别人的游记里看到,在欧洲吃顿饭光是水和饮料就要100多大洋,当时觉得不可思议的贵。现在才发现顿顿差不多就这个数....果汁3欧/瓶,4个人就是12欧,由于不提供免费水又点了一瓶2欧的矿泉水,我们这一路最不节约的就是在吃饭上了。

昏暗的灯光下,什么美食都被我拍得毫无美感.....

据说火腿和奶酪好不好是评定一家餐厅档次的标准之一。

吃了几顿牛排,还是觉得Il Latini的最好吃。

【CIAO.ITALY】(六)比萨Pisa&卢卡Lucca---小镇的浮生半日游

前几天收到一个MM的留言说:“把攻略带回来的,都是天使!谢谢多多熊,因为有你的攻略范本,我才去了越南。”

确实,对于爱上旅行的人来说,做攻略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有着很多忐忑和期待,在同样的风景和建筑面前,自己又会有怎样的感动和震撼;而能给后来人一些帮助,继续听他们一一道来欢乐和感受,又很欣慰,很满足。
希望所有勇敢出走的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的风景。

-------一些废话......


自由行选择去比萨这个城市,真的是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大家都只是为了那座建斜了的塔,却又是一座超级有名的斜塔。伽利略老人家在上面扔过球,所以地球人都知道它。读书时它对于我来说,大概就是意大利的名片了。出发前咨询小伙伴的意见,决定还是功利一把,在这座塔倒下之前去看一眼。

其实想想课本里的图片终将展现在自己眼前,小时候连做梦都觉得遥远的事情,现在可以一一实现,突然有点激动。。。

关于斜塔,还看过一部泰国电影--《亲爱的伽利略》。两个女孩,一个失恋,一个失学,结伴去欧洲旅游时发生的一些事情。据说导演拍摄此片的目的是要教育泰国青少年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要试着去理解并包容每一个人。其中也隐喻伽利略的概念----他认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两个女孩也发现,世上的事物并不总是围绕着她们转的。她们生活上的烦恼,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无论在哪儿,无论是谁,如果做不到宽容,那终将会寸步难行。很温暖、很小清新的一部片子,它告诉我们要好好享受生活;世界上有好人,别不相信;更重要的是在你身边经过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好好的纪念。当然,最重要的是:珍惜。。

旅途中最大的恩宠莫过于阳光蓝天白云,从罗马到佛罗伦萨人品足够爆发,直到比萨和卢卡一日游的这一天。一大早发现下起了雨,胡小姐立即以此为借口果断放弃了无敌兔。由于佛罗伦萨到比萨是R车,不能提前在意铁官网买票,咨询了老板直接到火车站自助售票机买了票,7.9欧/人,行程1小时左右。坐在我们隔壁的是一对中国老夫妇,聊起来知道他们也是自由行,大概要玩四十多天,法国-意大利-荷兰,比萨也是属于到此一游,所以把行李寄存在火车站,看完斜塔就去五渔村。看着他们俩开心自在的神情,更加感觉自由行真的没人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

比萨是一座古老的城邦,座落于阿诺河下游靠近入海口的地方。曾经的比萨是一座强盛的国家,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比肩佛罗伦萨和锡耶纳,但是随着阿诺河河道淤塞,海军势力越来越薄弱,最后沦为佛罗伦萨的附属城。尽管比萨强大的时间短暂,但仍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罗曼建筑的代表作品比萨大教堂连同旁边更有名的比萨斜塔、洗礼堂和墓园所组成的奇迹广场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还是伽利略的家乡,费米也曾经在这里求学,有拿破仑按照巴黎高师而照搬过来的比萨高等师范学院,是意大利一流的高等专业学府。

我们在比萨的安排,只有浮光掠影一个上午。从火车站门口坐大巴,过河以后看到城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比萨斜塔所在地了。城墙里面有三座建筑,分别是圆柱形的洗礼堂,主教座堂和斜塔。登塔需要收费,15欧,旺季需要在网上预约,17欧。我心里不由得感叹:如果在国内估计早就圈地收费了吧,而且必须在外围就遮挡地严严实实,不买票你连斜塔的影子就见不到......

其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斜塔,而是斜塔下摆出各种匪夷所思pose拍照的欢乐游客们,可以说更是一个创意比拼的大擂台。我们自己也附庸风雅了一回,绕着比萨斜塔照了一堆照片,不过也没有什么新鲜创意,但总算是圆了一个念想。

或许很多风景是需要欣赏的,也有不少风景也是用来娱乐的。

从比萨到卢卡只要半小时车程,4.3欧/人。卢卡城隐匿在佛罗伦萨和比萨之间,并不是很突出,但它却是一座绿荫繁茂的美丽古城。在散布着城墙和石级的老城区,你可以充分体会到纯正的意大利风情。

卢卡的格局基本保留了古罗马人留下的方格网状,外面是高高的城墙,城墙包围之内是古老的城市。作为景点,卢卡大概也就是两个大教堂——圣弗洛米歇勒和圣乔万尼大教堂,都是大理石外墙面,外观上看风格和比萨的大教堂有些类似,实际上这类建筑也确实是称作比萨风格的建筑。另外就是卢卡作为普契尼的出生地,有普契尼的故居,现在是成了博物馆,好像里面有他创作《托斯卡》时使用的钢琴。

景点大致就是教堂、小型博物馆,不过卢卡的精髓也不在这里,而是在沿着小巷漫步、到城墙上看看城外的托斯卡纳山丘、广场上逗逗鸽子和狗,总能有点惊喜,比如街头的旋转木马、路边的创意小店、建筑围墙上的花草、颜色鲜艳的小房子。骑自行车转转应该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因为下雨所以没有完成租车环城的心愿。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TIPS:1、从佛罗伦萨到比萨是R车,也就是地区火车,不限定日期和座位,两个月内任意班次都可以乘坐,不过记得上车前要到打票机上打票,否则被抓要罚款。7.9欧/人。

2、如果有热心人要帮你拿行李上火车,请留意,可能会索要1-2欧。所以还是自己动手吧。

3、如果是顺路去看斜塔,下车可以先根据标示牌去寄存大件行李(据说价格是4欧/人/件)再在火车站靠近出口的小卖部买公交车票,票价是1.5欧,可供70分钟任意乘坐/转换/往返。

4、暴走的话,20分钟也能走到。可直接坐橙色线LAMrossa公车往返。去程-中央火车站对面公车站;回程-奇迹广场门口对面公车站。十分钟内可到达。天气热的时候走路20分钟还是比较累的,还要找路还要提防小偷,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坐公车去吧,方便省时省力。

5、斜塔预约:旺季去比萨斜塔最好事先预约(至少要提前20天左右),预约时需要用信用卡支付票款,斜塔的预约网站[url]http://www.opapisa.it/boxoffice/首先选择要预约的日期,然后是时间等等,按照顺序正确填写信息就可以了,价格是17欧元/人(包括2欧元的预约费),预约支付完了之后,切记一定要把预约单复印下,参观当天需要提前1个小时到售票处用护照和预约单领取参观票.寄包:比萨买票处旁边的房间寄存包裹,除了相机之外好象不许带任何东西上塔。

6、到了比萨,就没有人不以或推或撑的造型拍照的,咱也就从俗了吧。不过要好好找角度,因为有的角度看,斜的更明显些。

意大利的天气啊,真是诡异。天晴就是春夏,下雨就是秋冬......

清晨的佛罗伦萨,没有大批游客出没显得异常宁静。

看他的穿戴好像穿越回了中世纪

可爱又有创意的门把手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怎么样大家研究下都搞的定~~~~~

小熊表示很激动

意大利的创意无处不在

比萨中央车站,下雨让人心情不好ing

比萨古城很小,就像一个院子。从比萨火车站出来,到对面坐LAM线巴士,大概10分钟过河以后就看到古老的城墙,

城墙里面有三座建筑,分别是圆柱形的洗礼堂,主教座堂和斜塔。比萨斜塔其实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始建于1173年,它设计初衷是垂直建造的(不像央视大楼,设计就是歪的~),但是在1178年,由于地基的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导致塔身从第三层就开始发生倾斜,到1372年完工时,塔身已经严重向东南方倾斜。

惊见毛爷爷

奇迹广场PiazzadeiMiracoli:奇迹广场是很多游客游览比萨的唯一目的,它位于比萨城的西北角,广场包含了比萨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比萨大教堂是罗曼建筑的代表作品,始建于公元12世纪,后被大火焚毁后重新整修并扩建。至今仍能看到整修之后和之前大理石风格有所不同。最有艺术价值的是曾经大教堂的正门,如今已经被移至教堂后面成为侧门。大教堂正对面是近似圆柱形的圣若望洗礼堂(BattisterodiSanGiovanni),里面有旋转楼梯可以爬到中部。

在大教堂的斜后方则是著名的比萨斜塔(TorrediPisa),比萨斜塔本身是作为大教堂的钟楼而修建的,至今顶部仍有大钟。斜塔的历史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关于它的修缮则一直持续到今,据专家说现在斜塔的倾斜角度属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将保持稳定。在斜塔下面有英文、意大利文、法文、西文、日文和中文的介绍斜塔修缮的文字。在大教堂的另一侧,大墙之内则是墓园。这里曾经是公墓,现在则改造成为博物馆,新的公墓比邻墓园在围墙外面。虽说是墓园,里面也不乏雕塑精品。奇迹广场内有3大片草坪,其中靠近城门的一片是可以供游人休息的,而里面的两片草坪则不能被踏入,广场另一侧是一排小商店,出售旅游纪念品和小吃。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TorrependentediPisa或TorrediPisa)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是奇迹广场的三大建筑之一。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比萨洗礼堂Battistero:罗马式和哥德式混台风格,拥有一个直径35公尺的巨大圆顶,和四座雕刻精緻的大门,是洗礼堂外表予人的强烈印象。其内部则有非常好的採光和音响效果。

圣乔凡尼礼拜堂

圣乔凡尼礼拜堂

洗礼堂是传说最古老的建筑。它是在1世纪时的罗马建筑遗址上建造起来的,在892年最早的文件记载中就被提为佛罗伦萨第一座大教堂。今天,洗礼堂最突出的特色是它的门。最先建成的南面那扇门由28幅描绘佛罗伦萨主保圣人—施洗者圣约翰生平的板面油画装饰而成,洗礼堂也是以他的名义而建。北门的主题是有关耶稣、《福音书》作者和教堂神学家的生平。更为精致的设计体现在三扇门中最著名的由吉贝尔蒂设计的东门,被米开朗基罗称赞为“天堂之门”,1425年,吉贝尔蒂共用了27年的时间完成创作。大门共两扇,每扇门上的浮雕作品被分为五块,采用了圣经旧约传说中的十组故事为题材。今天我们看到的油画都是仿制品—原作保存在大教堂歌剧博物馆中。进入洗礼堂,往上一瞧,就会发现由富丽堂皇的镶嵌图案覆盖着的天顶—主要由威尼斯工匠创作的13世纪作品(佛罗伦萨人在镶嵌工艺方面没有基础),它那极其复杂的叙述包括耶稣、约瑟、圣母玛利亚和施洗者圣约翰的生平。

比萨圣母升天主教座堂(DuomodiSantaMariaAssunta),建于1063年,工程耗时两百年,外观宏伟,内部精美,中间的吊灯称为伽利略吊灯,据说伽利略据此发明了钟摆。它是天主教比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建于中世纪的罗曼式建筑杰作,代表比萨海上共和国的威望和财富。

可能是意大利太多太美的教堂了,加上一直下雨,所以在比萨看了这个教堂就没有太多特别的感受。

比萨登塔需要排队,旺季前往建议在网上预约(登塔15欧,预约费2欧)。因为登塔每10分钟一次,有人数限制。我们到的时候就看到登塔处排了挺长的队…

比萨斜塔在建筑的过程中出现倾斜,原本是一个建筑败笔,却因祸得福成为世界建筑奇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更使其蜚声世界,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观光圣地,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斜塔倾斜角度的逐渐加大,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濒于倒塌。1990年1月7日意大利政府关闭对游人的开放,1992年成立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1999年10月开始进行斜塔的加固施工,从斜塔北侧的地基下缓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侧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北侧移动。2001年6月,倾斜角度回到安全范围之内,关闭了十年的比萨斜塔又重新开放。

开放时间:1月,2月,11月和12月9:00-16:30;3月和10月9:00-17:00;4月,5月,6月,7月和8月8:00-19:30。1月1日和12月25日关闭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目前的倾斜约为10%,即5.5度左右,塔顶偏离地基外沿2.3米。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其实有些角度看的确好斜,但是有些角度又很正常~不过不登塔的话看看也就罢了,倒是下面游客的各种2BPose照值得观摩。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开始各种戏弄斜塔。在我们摆造型的时候,路过的老外也在我们身后不停搞搞震......

这个姿势不太淑女,但是摆起来还挺累的

小熊也出马来玩一下斜塔吧

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从比萨到卢卡的火车票,只要半小时车程,4.3欧/人。

难得见到这种涂鸦的小火车,小伙伴们立即一拥而上。

卢卡车站,立即感觉比人潮汹涌的佛罗伦萨车站冷清了很多。不过这样倒也不错,没有大批团队游客的到访会更加舒服。

卢卡是比萨旁边一座平原小城,这里曾经是拿破仑姐姐被称为伊特鲁里亚女王的爱莉萨·波拿巴(Maria Anna Elisa BonaparteBacciochi)领地,也是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卢卡位于比萨和佛罗伦萨之间,所以很多当地人都在比萨或者佛罗伦萨上班或者上学。游览卢卡的游客没有比萨多,所以显得十分安静。这里充满了音乐的气息,每逢周末都会有很多艺人在街头演奏,政府也会时常举行各种的露天音乐会。这里不仅是著名剧作家普契尼的故乡,目前意大利最著名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也是卢卡人,他曾是卢卡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

拿破仑广场,他的姐姐曾经统治卢卡,这是拿破仑的赐给她的封地,后来卢卡被波旁王国统治,直到意大利统一。

“卢卡什么都好。”希莱尔?贝洛克于1902年在《罗马之旅》中这样写道。几年前,亨利?詹姆斯把它描绘为“一座舒适、繁荣、美丽、迷人的城市,是个很好的典范。”(《重访意大利》,1877)。从那以后,卢卡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面貌。

《人生1000个要去的地方》之一,卢卡官方旅游中文网址:zh.luccaonline.it;

卢卡城墙始建于16世纪,全长大约 4.5公里,共设置了12处幕墙, 11处棱堡和4个城门。这里是认识卢卡的第一站,出了火车站不远处就可以看到城墙,和中国的城墙不大一样,这里的外侧没有护城河。从旁边一个外伸的棱堡可以免费进入爬上城墙,想要步行环绕完城墙大约要1个小时,在中间也有很多出口可以下到城内。高大的城墙把老城环绕,最宽的地方可以容的下一辆汽车行驶,周末很多人在城墙上绕城骑车。

天气实在乏善可陈,但是小伙伴们念念不忘的是在卢卡吃到了此行最美味的pizza

Ristorante Da Francesco,据说这家饭店是当地人很喜欢的饭店之一,可以选择坐在室内或者室外就餐。Via Corte Portici, 13号 (在圣米歇尔教堂的右侧)

话说我们在餐厅坐下时已经瑟瑟发抖,于是鼓足勇气找服务生表示想要hot water,欧洲人本来就没有喝热水的习惯,我们讲了半天那个服务生最后拿了一瓶常温矿泉水过来,表示这就是热水了.....于是贼心不死地继续比划,终于她很不理解地用咖啡壶装了一壶泡咖啡的热水给我们,估计觉得这些人很奇怪......

意大利吃饭的餐前面包是免费提供的,你如果喜欢可以再要一份。

Ristorante Da Francesco

Ristorante Da Francesco

每次点菜小倩都表示要土豆,好在很多菜的配菜都有土豆,倒是也绝对可以满足要求。我们后来差点想称呼她为“土豆君”~~~

Ristorante Da Francesco

Ristorante Da Francesco

Ristorante Da Francesco

这一餐花费56欧,大家对味道都十分满意。后来再提及卢卡的时候,对午餐给予了高度评价。

吃饱喝足开始逛卢卡小城,有很多有特色的小店。

圣弥额尔教堂 Chiesa di San Michele in Foro,是卢卡最大的教堂,始建于公元8世纪,并分别于11世纪和19世纪修复,在各个柱子上增加了很多精美的雕塑。教堂的正面有点像婚礼蛋糕,顶部有天使米迦勒杀死恶龙的雕像,夕阳西照时雕像会反射出耀眼的金黄色光。在教堂旁边就是最著名的露天市场,每逢周末是二手品的跳蚤市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古董家具应有尽有。而在圣诞节前夕则是大型的年货市场,从糖果气球到圣诞树圣诞老人玩偶,种类丰富。在市场旁边还有一个露天的凉棚,这里经常会举办一些露天的音乐会。

佛罗伦萨圣弥额尔教堂

拿着小熊拍照时,引起众多人瞩目~~~

教堂正面有数层雕饰考究的券柱廊, 正面的左后侧有钟塔, 是比萨附近地区中世纪教堂的典型式样. (题外话: 比萨那个教堂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它的钟塔是意大利唯一的圆形钟塔, 其他的钟塔都是方的. 就这么一个圆的, 结果还斜掉了)

佛罗伦萨圣弥额尔教堂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故居
吉亚卡摩?普契尼(全名: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普契尼出生在卢卡,但是他的事业成就在比萨附近的塔湖。10岁开始当唱诗班歌童,14岁任教堂管风琴手,21岁创作《安魂曲》(Messa),却以《光荣弥撒》(Messa di Gloria)而闻名。
作品:共有12部,成名作为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著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图兰朵》是普契尼最后的作品,在普契尼去世时仍未完成,最后的一幕是由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来完成的。
地址:Carte San Lorenzo 9,Via di Poggio
电话:+39(0)583 584028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铜像,这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卢卡最著名的市民之一。他面向广场,表情流露出些许疲惫与漠视,瘦长的手指夹着烟。

古城中的房子都是几百年前的老房子,经过不断的维修目前仍完好无损。听别人介绍:“意大利规定100年以上的房子是不允许拆迁。”不觉心有戚戚焉......

长年累月的马车、汽车驶过,已将古街道中大理石、鹅卵石铺成的麻石马路磨得发出青白色。多亏了当年古人在建筑卢卡城时已将供水、排污暗渠铺设好,几百年不落后,让这座古城百多年来,不用反复开挖道路。古街道麻石路仍保持了原样。

我们走在古城中,感觉与四五百年前走的古人行走无异。假如当地人穿上中世纪的服装、驾着马车在街上走动,你一定会恍如我们通过时光穿梭机又回到文艺复兴时期。

竞技广场,曾是一座始建于古罗马时期的椭圆形竞技场,和著名的罗马竞技场类似,后来竞技场慢慢破落,政府围绕竞技场盖起了监狱、军火库、储藏室和民居,再后来竞技场被拆除,并由建筑师重新对此地进行了规划,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椭圆形的广场。如今环绕广场的房屋都变成了民居,纪念品商店,咖啡店和酒吧。这里成了卢卡人日常聚集的重要场所之一。

其实现在已经看不出曾经是用于竞技的广场了,在卢卡城里转累了,倒是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广场中有许多餐馆、咖啡店,商店。

圣马丁大教堂 Cattedrale di San Martino,始建于11世纪,是一座罗马风格的建筑。教堂高雅精致的正面采用了当时极为流行的卢卡-比萨风格,在设计时考虑到要与已经存在的钟楼保持协调。教堂内部在14-15世纪时进行了改建,卢卡本地雕刻家、建筑师西维塔利(Matteo Civitali, 1436-1502)设计了讲道坛和小神殿(Tempietto)。教堂的艺术品主要收集在圣器收藏室和大教堂博物馆(Museo della Cattedrale)里,前者收藏了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的《最后的晚餐》和萨伏那侯爵伊拉里亚?德尔?卡雷托(Ilaria del Carretto, 1379-1405)的大理石墓碑,后者则收藏了许多15-16世纪的宝贝。

圣乔万尼教堂(San Giovanni),就在主教堂门口广场的边上。目前的教堂是十二世纪的身子十六世纪的脸,据说下面有五层不同时代的建筑遗迹:古罗马别墅、古罗马神殿、公元4-5世纪的Paleo-Christian 教堂、卢卡主教堂的老教堂。

从卢卡返回佛罗伦萨的火车大概要一个半小时,7.1欧/人。

今天另外一个重头戏就是胡小姐许诺给旅馆老板的chinese dinner,去超市买了菜,头痛的没有中国酱油,这里的酱油都是甜味的,感觉十分奇怪的味道。

既然外在条件不好那就想办法创造,去意大利前特意带着一直没吃的方便面和涪陵榨菜终于派上了用场。找了包五香牛肉味的公仔面,把调料拿出来做了土豆炖牛肉,方便面就煮了做主食。其他的菜都是看超市有啥就买啥一锅炒,朋友看了我们的图片都说我们是糊弄老外,我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老外则是揣着新鲜穷开心......

其实很想知道老外对番茄炒鸡蛋的看法。。。。。

无论如何,这也是值得纪念的一餐。

【CIAO.ITALY】关于themall你应该了解的二三事

去意大利怎么都抛不开购物的话题,很多朋友对the mall 也非常关注,结合自己以及同行朋友的经历,发一些个人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因为是购物所以图片都是手机拍的,还有几张是网络图片,大家凑合看的,只是为了一个直观印象~~~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19:00休息日: 1月1日/4月12日(Easter 2009)/4月25日/5月1日/12月25日/12月26日,特殊营业时间:12月24日 10:00-16:00/12月31日 10:00-14:00地址:Via Europa 8, 50060 Leccio, Reggello, Florence Italy(意大利佛罗伦萨)
服务电话:+39 055 8657775 有中文服务!

传真号码:+39 055 8657801

电子邮件:info@themall.it

网址:www.themall.it

去The mall是坐SITA公司运营的大巴,往返用时都是50分钟左右。图中红色圆圈是火车站最左侧,蓝色圆圈是SITA大巴站。具体路线是这样:首先到达SMN火车站,然后往面对车站的左手边走,左边有条大路,走人行横道横穿过这条路,过了人行横道后往左走,走个十米就能进入另外一个大路口,这时候你抬起头,就能看到路左边大巴站的牌子“SITA AUTOSTAZIONE SITA”了。

买票就在进门左手边的办公室里,进办公室以后,在右边的柜台排队,跟买票的人说你要去The mall,让他给你round trip ticket就可以了。价格是10欧单人往返。拿到票你可能会有疑惑,因为往返票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这个票就是这样的…

回程在Armani Jeans楼下的Tourist center (也是 tax refund office)门口搭乘。具体时间可以看下官网,我们到了之后发现有车就上去了,好像也和发车时间不一致的。

tips:
1、the mall开业时间是十点,坐8:50或者9:10那班车过去刚好。最好是在8点20分左右到车站,方便腾出时间买票。开去THE MALL的巴士是写着去「LECCIO」这一个小镇地方的.
2、买完票出来就在10号站台候车台,因为去the mall的车就是停在这里接人,我们到的时候八点半左右,已经排着长长的队,8:50的车坐满了就坐的9:10分的。以前据说没位子有的乘客是一直站着到了the mall,现在估计是看同胞太多了加开了车次吧,反正都可以有座位坐。
3、所有品牌都是同一家店购物满155欧可以退税。退税可以在the mall现场退,有个办公室,貌似就在下车的站台那里,我们是统一最后在机场退的。

个人经验,最好不要在THE MALL退现金
1.因为你虽然当时拿了现金,但是你还是要在机场海关盖章,现在海关规矩比较多,比如什么学生签证不能退税,有居留的不能退税等等,意大利人比较随性,万一不幸越到一个较真的海关,没盖成章,那你之前拿的钱可是要双倍从信用卡上扣除的。
2.在机场退比较保险,柜台直接把单子收走,退现金或是退到信用卡,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不用担心意大利的邮局把你的单子遗失,在意大利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3.选择退信用卡的话,要有足够的耐心,我曾经退过一次,两个多月后才到账,中间写信催过一次,email回的很快,还nice,不过还是要我耐心等候。到账后发现银行之间汇率转来转去,少了近10欧,所以如果当时不是让你拿汇率很差的美金现金的话,还是拿现金比较合算。

The mall里主要品牌:Armani Jeans, Balenciaga, Bottega Veneta, Burberry,Zegna,Fendi,Giorgio Armani,Gucci,Salvatore Ferragamo,SergioRossi,Tod's,Valentino,YSL,D&G,Prada,Miumiu

购物TIPS:

1、The mall里最大的店是Gucci和Prada,因为去之前看攻略说Gucci的东西卖得很快,于是先去Gucci。所有的店都是准时10点开门,在门口等着就好了。所有店都是玻璃门,你可以先在外面看看里面有没有喜欢的款式,一般放在架子上的就是所有款式了。
要是想买Gucci的钱包,最好一进去马上去看钱包,因为Gucci的钱包脱销非常快。另外感兴趣但是没有决定要不要买的包包,一定先拿在手里,到时候不想买再放下。说句真心话,Gucci让我失望了。没有喜欢的东西。朋友买了一个饺子包,好像RMB5000不到吧。

2、prada很值得逛,两层楼是所有牌子中店面最大的,Miumiu也在里面。女生的包包选择还是很多,皮的3,4千人民币有很多选择,据说在国内要卖到一万。给朋友买了个和我一样款式的Miumiu挎包,我买的是1万港币,这里退完税才3720元,泪奔……所以在这里,不妨多淘淘,一定有收获。个人觉得女士钱包、鞋子都可以看看。Prada和Miumiu的钱包很多颜色鲜艳又漂亮的,价格在170-250欧左右,自用送人都很好,回来后朋友都后悔让我带少了。加上给朋友带的一共买了4个大包,6个钱包,一双鞋子一件羽绒服。
2、Prada进去后先发给你一张纸条,上面有个号码,你挑中什么东西就把号码给店员看下就ok了,他会帮你输入系统,不用拿着东西在手里,最后会统一送到买单的柜台。排队买单很慢,至少要半小时,因为是根据你的条子先去拿货然后你再验货,所以建议提前让一个人先去排队吧。

3、Tod’s一定不能错过,豆豆鞋很多,女士的缺码多,颜色也很很多选择。它们家所有的鞋都摆在外面,鞋盒上面印着号码,你自己直接找,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号就是没号,你即使问店员,他也会告诉你就摆着的那些。先找定尺寸,再选择样式。Hogan的店和Tod's是在一起的。基本也都只有鞋。我们四个人一共买了四双豆豆鞋,一双运动鞋,一个挎包。豆豆鞋差不多RMB1360,回来看到万象城卖RMB3900,又再次泪奔加后悔没买多一双……

4、bv:种类一般,如果有要买他家钱包建议第一个就去他家,后来控制人数还要在门口排队。皮包、钱包、皮带、凉鞋还有一些服装,当然,最经典菜篮子包(cabat包)和veneta都没得,钱包大概400欧不到,但颜色我不太喜欢。
5、burberry:没有经典的羊毛格纹围巾,只有麻料的,另外,风衣和衬衣的价格我觉得也不算很低,就没买,还是去英国买吧;

6、经典款这里是肯定找不到的,人家在商场原价都能卖得好好的,为甚会放在outlet,所以这里的dior没有贵妃包,巴黎世家没有机车包,fendi也没有spy bag,这几家店都是匆匆逛了就出来。

7、有餐厅,可以解决午餐,味道还不错。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其实两家店即使排队也没什么,一会儿就进去了。

THE MALL

其实整个购物区域并不大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退税处,建议去机场退。

THE MALL

一堆给朋友买的,代购也不容易啊......

THE MALL

部分战利品,以下价格都不含退税

600欧

THE MALL

500欧

THE MALL

170欧

THE MALL

400欧

THE MALL

200欧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208欧

THE MALL

250欧

THE MALL

THE MALL

THE MALL

TIPS:

第一天:佛罗伦萨-威尼斯,步行,里亚托桥、圣马可广场(总督府、叹息桥)

第二天:玻璃岛-彩色岛-圣马可广场周边

1.威尼斯在意大利东北,主岛在海里,离它最近的沿海陆地叫做Mestre,之间有公路桥和并行的铁路桥相连。主岛的火车站叫做S.Lucia.主岛的景点有:圣马可广场(总督府、叹息桥)、里亚托桥、研究院美术馆、金屋等。威尼斯有很多外岛,游人常去的外岛有Lido、Murano(玻璃岛)、Burano(彩色岛)这几个。其中,Lido岛有长长的沙滩,玻璃岛有流光溢彩的玻璃艺术品,彩色岛上全都是五颜六色的可爱小房子。

2.从佛罗伦萨出发2个小时后就到威尼斯S.Lucia火车站。到S.Lucia之前是Mestre火车站,Mestre火车站离主岛比较远,很多游客在Mestre火车站下车,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住宿相对便宜。过了Mestre站,就看到车窗左侧浮现水面,很快就进入S.Lucia站。

3.强烈建议大家住在火车站附近。第一、威尼斯的交通并不是特别方便,主岛上没有任何车,只有水上巴士这一种交通工具。第二、主岛的路都是小路,有的地方简直就是迷宫,找宾馆太费劲了。第三、google earth上是看不到威尼斯主岛街景图的,在别的城市用来找宾馆的利器街景图到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第四、火车站是交通最方便的地方,从这里去外岛和圣马可都非常方便。第五、威尼斯的路比较坎坷,拖着箱子走太久也很累。

4. 由于威尼斯是水城,居民的出行工具就靠船,在威尼斯有几种不同的船,就像陆地上的车一样。主要有三种方式水上巴士(Vaporetti)、taxi快艇和刚朵拉(Gondola)。水上巴士是ACTV经营的,乘坐巴士可以抵达威尼斯的各处,十分方便。车票分为单次、多次、多天等不同类型,建议大家买个12小时(16欧元)或者24小时(24欧元)的联程票就足够了。

5. 水上公交船普通票的价格为7欧元,可以乘坐任何线路【不包括Alilaguna公司所有路线、Actv公司16、19、21号线,威尼斯赌场(Casinò)线和水上巴士艺术专线(Vaporetto dell’Arte)】,首次打票后60分钟内有效,可换乘同方向其他线路。凭票可携带一件行李,其长宽高总和不超过150厘米。

威尼斯交通票:威尼斯交通卡分为60分钟,12H,24H,36H,48H,72H,7Day若干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如果提前7天在网上购买有折扣,最多25%。(奇怪的是我们买的没有折扣,到现在还觉得疑惑。所以不过买好现场就不用排队了,直接到自助机上输入购买成功后给你的号码打印交通票就可以了。)网址:http://www.veniceconnected.com/。进入后选左边的BUY NOW,然后选一下日期。图中白色大字表明了时间,带飞机符号的是包含去机场费用的,其他的都是包含公交车和水上巴士的。

PRICES:

18,00 € - 12-HOUR TRAVELCARD

20,00 € - 24-HOUR TRAVELCARD

25,00 € - 36-HOUR TRAVELCARD

30,00 € - 48-HOUR TRAVELCARD

6. 取卡的地点在主岛火车站门口售票亭,拿到票后需要在机器刷卡计算时间。可以等船的时候不刷,看船快靠岸了才刷,因为它是从你第一次刷卡开始计算。

7.威尼斯主岛最重要的景点多集中在两个地方:Rialto桥和S.Marco广场。主岛内旅行双脚完全可以丈量。船票比较有用的是去火车站和外岛。在威尼斯的行程安排主要遵循两条线索。第一个是主岛,我们从Rialto桥出发前往圣马可方向,再由大运河另一侧返回Rialto桥。在Rialto桥附近有很多摊贩和琳琅的橱窗,圣马可广场则可游览圣马可教堂、叹息桥、总督府、柯雷尔博物馆、钟楼。第二个是外岛游览,从主岛出发一路有Murano(玻璃岛)、Burano(彩色岛),圣马可广场对面是有意大利夏威夷美称的Lido岛,也是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

8.在威尼斯玩掌握2个原则,走大道,顺人流,看标识即可。如果是走水路,看码头。码头时刻、地图、站名等都非常详细,而且上船前会有人报目的地。

掌握以下标识:

火车站、汽车站方向alla Ferrovia 、per piazzale roma
圣马可广场方向Piazzale S.Macro S.Zaccaria
里亚尔托桥Rialto
玻璃岛Murano

码头:colonna/faro

彩色岛码头Burano

彩色岛附近的一个岛Torcello
圣马可广场码头S.Zaccaria

从Santa Lucia火车站一出来就下雨,好在雨势不大,没有水漫金山的嫌疑。按照地图指示向右行进,就看到了这座宪法桥,也就是胡小姐遭遇讹诈的两欧桥。有坏人但好人也很多,我们离开那天也是过桥时,胡小姐再次遇到一位热心帮她搬行李的帅哥,当然这次确实是热心助人的情事,不过没发生任何我们希望发生的浪漫八卦事情......

当拉杆箱遇到了满是台阶的拱桥,再加上腿脚不利落的我,这个难度系数得是3.8以上了。。。

我觉着挺冷的,羽绒服都上身了,但是老外中不怕冷的也不少。

为什么叫它“贡多拉”现已无从考证,可能源泉自希腊语的kondyle,意为轻快小舟;或者kondoura,一种船的名字;也或许来自拉丁语的cymbula,即小船。贡多拉是由威尼斯的工匠按照古老的口传工艺制造的。这种小尖舟古时候并不完全象今天这个样子。15世纪和16世纪的绘画所描绘的那时的贡多拉比较扁平,船尾和船头也不像现在那么高。船旁边沿绘着鲜艳的图案,有的还装点着昂贵的饰物。名门贵族则以此炫耀门第、互相攀比。它也被称为“水上奔驰”、“水上法拉利”,因为它内饰奢华,乘坐舒适,人坐在里边有着坐在豪华轿车里的感觉。当然它单价要2万欧元,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高昂的价格也是被人们称为水上法拉利的原因之一。

可是不是说船夫穿着海魂衫戴着草帽么,这个属于内务不规范…….

威尼斯相传建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了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得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取材的石块,加上用临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穿梭其间,就这样,威尼斯的先祖们在水上建起了威尼斯。

公元697年,威尼斯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城邦。13世纪后,威尼斯成为地中海的商业中心。16世纪初后,威尼斯逐渐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商业上的影响力。18世纪后期,威尼斯似乎变成了一个“大木偶剧院”。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

放这张照片只是为了让大家看看我们的住所.....

比预计入住晚了很多,简单收拾完赶紧出门吃午餐。找了个离旅馆不远的餐厅,点了大名鼎鼎的墨鱼面。无论它好吃与否总归要点的,毕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实际上,这面最大的特色就是吃的满嘴黑O(∩_∩)O

Trattoria & Pizzeria Do Mori

我们正在叽里呱啦研究吃啥的时候,点菜的小妹很亲切地对我们说起了中文。。他乡遇同胞啊,终于不用看才菜单点菜了,眼泪哗哗的.....点好菜大家还意犹未尽,拿出地图一通问,最后还白赚人家一张地图

边吃边说这顿最对胃口了,我说不会厨子也是中国人吧,把小妹叫过来一问果真如此,看来肠胃还是适应自家的东西啊。

更让人兴奋的是买单36欧,居然既没有桌布费也没有服务费(据说在威尼斯吃饭是意大利最贵的,不仅要收桌布费,而且还有服务费。)

Trattoria & Pizzeria Do Mori

Trattoria & Pizzeria Do Mori拍个门脸推荐给大家,就在圣十字区,火车站附近

Trattoria & Pizzeria Do Mori

吃饱喝足道谢后,开始向圣马可广场进发。

威尼斯面具由纸、黏土、石膏和胶水制成,再装饰上金箔、毛皮、丝绒、宝石、锦缎等,绚丽夺目。但当向往的东西以路边摊的形式泛滥成灾时,便觉得不那么珍贵了。

在佛罗伦萨买了一件贝纳通羽绒服大派用场,关键是买的童装比成人装便宜一半啊亲~我得意地笑~~~~~

无论是多破旧多斑驳的房子,都会被精心装扮。

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的威尼斯,全市河道,运河共计177条。靠401座各式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

水上集市

外国的老妇人仪态大多很优雅,希望自己老去的那一天也像她一样。

如果你懒得走,可以选择坐船游水城,不过价钱就五花八门了。我们打算把珍贵的12小时交通卡留到明天去彩色岛,开出最远的距离,觉得比较合算。所以今天继续靠大象腿......

在威尼斯,你会看到各色各样的窗户,种满鲜花。

威尼斯的街巷满眼都是路标,有的是正式制作的,有的是涂鸦。即使是涂鸦的路标,也是真实有效的。有时要从只有一人宽的巷子里穿过,有时要钻进开在建筑中的狭窄通道,我们开玩笑说胖子估计走起来会被卡住吧。

再看见教堂已经无感,只是因为发现了和书中相同的图案而马克一下。

GROM真是柳暗花明就出现啊,吃货们立即欢呼雀跃地扑过去了......

GROM的牛逼在于拥有自己的农场,所有的水果和奶味原料都是按照自己的要求种植和生产出来的。真心希望深圳也有一家冰淇淋店可以达到这样的境地。

朋友们对我们一路都举着各式各样冰淇淋拍照得瑟表示极为不满,嘿嘿......

按照街道上的指示牌开始寻找圣马可广场,在威尼斯的小巷里钻来钻去别有一番趣味。小巷里面沿街布满了零琅满目的小店,玻璃制品、妖艳的面具、性感的蕾丝是威尼斯的三大宝物,不时能看到圣马可广场的指示牌。

漫步威尼斯的狭街小巷,铺天盖地的假面具摊贩是你无法拒绝的风景线。

威尼斯的面具风起源很早,在1268年便出现禁止穿戴面具的官方文件,当时戴面具者多为落难贵族或者避债的赌徒。16世纪,身着斗篷面具的“面具客”穿梭于威尼斯的街道巷落中,他们有的是约会情人,有的是躲避仇家的追杀。其后,拿破仑挥兵南下,征服了威尼斯,从此“面具客”销声匿迹,直到1979年的威尼斯狂欢节才再度复活。

威尼斯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从不故意识破假面人的身份,于是,假面具成就了威尼斯人的放纵。威尼斯太小,为了放纵天性而又不失体面,威尼斯人从中世纪开始,就有用假面具掩饰自己的身份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威尼斯人被法兰克人打败后被禁止。但是,威尼斯人从来就没有改变他们豪放的性格,上世纪80年代,威尼斯恢复了狂欢节,假面具重新大行其道,款式更丰富,制作更精美,成了威尼斯的城市标志,也成为威尼斯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纪念品,终年热销。

“一个人戴上了面具,失去了身份,获得了自由。”面具看上去深邃而神秘,把佩戴人的脸隐藏起来,谁能想到面具下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其实恶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吧

在如此美丽的照片面前,请允许我说句煞风景的话:威尼斯的水是真心浑浊啊,荡漾其中到底多有情趣,请自行想象......

每一幢房屋都站在水里,古老,沧桑.

老外背相机的很少,基本手机拍拍搞定

大运河,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马克吐温写的《威尼斯小艇》,是这么形容刚朵拉的:“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风和日丽时乘坐应该别有一番风情,但是赶着下雨刮风的当口还是慎重,毕竟淋雨事小,生病事大。何况冻得瑟瑟发抖怎么都和浪漫不搭边呀......

据说想要拿到刚朵拉驾驶证着实不容易,得先通过政府的培训和考试,还得掌握从各个角度把穿划出去的本事,还得会英文,懂法律,并且要兼任导游介绍城中各处名胜古迹,而且而且,你还得拥有足够的体力。。。。。。。

我们仔细观察了半天,真没发现帅哥船夫,基本都是这个情况的。想想那80欧,实在狠不下心。

这一条街道都是各国的国旗,看到五星红旗还是很兴奋的。

其实圣马可广场是在不经意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在小巷中兜兜转转,左顾右盼,突然一抬头,就看到了它。

继续科普:圣马可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曾经被拿破仑赞誉为“欧洲最美的会客厅”。整个广场长约 170 米,东边宽约 80 米,西侧宽约 55 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

圣马可广场同时也是个大的露天咖啡馆。不同店家用不同的颜色将各自的座椅摆放在广场两侧。广场南边有威尼斯最著名咖啡馆,1720 年 开业的 CaffèFlorian,还有 18 世纪中叶开业的、最受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喜爱的 Caffè Lavena;广场北边则有“老字号”Gran Caffè Quadri,价格都不菲。某两位小资人士在那里叹了两杯咖啡一份甜品,买单51欧,真真抢钱的节奏......

好像一路游来啥景点都在维修中,这次是正对面的圣马可教堂

进教堂免费,参观内部金色围屏(Palad’oro)1.5欧、珍宝展2欧、登顶3欧。参观请先存包再排队,否则白排。是从教堂左侧排队进入(人少的时候也会改在正面进入),不允许带大包(仅腰包大小可带入),大包可免费存1小时在附近小巷里(corneroffPiazzettaSandeiLeoniatAteneodiSanBasso)。正门排队(人少的时候进入后右侧上石梯排队)是登顶的,上面有四马loggiadeicavalli的真品,另外看教堂会感觉更有气势,在上面看广场也不错。

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据说其中埋葬了耶酥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人奉为护城神,其坐骑是狮子,当威尼斯摆脱拜占庭的控制,成为一个城市共和国后,元老院决定圣马可为城市的新守护神,以代替狄奥多尔,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巨大的狮子抱着福音书。

圣马可教堂不仅也是一座教堂而已,它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它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

教堂的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镶嵌画作,其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

教堂内殿中间最后方的黄金祭坛,祭坛之下是圣徒马可的坟墓。祭坛后方置有高1.4米、宽3.48米的金色围屏(Palad'Oro),屏面上有80多幅描绘耶酥、圣母、门徒马可行事的瓷片,在这个画面上共有2500多颗钻石、红绿宝石、珍珠、黄玉、祖母绿和紫水晶等珠宝来装饰;中央的圆顶是一幅耶酥升天的庞大镶嵌画。

在广场偶遇一位在威尼斯待了十几天的同胞,支着三脚架拍照。和他聊了一会,他说来了威尼斯三次,第一次圣马可广场左边在维修,第二次是右边在维修,这一次是正面教堂在维修......我只好安慰他说:等你下次来肯定是背面在维修,不会再影响你拍照了......

威尼斯钟楼(Campanile)耸立于圣马可广场,这座由红砖砌就、高98.6米的钟楼建于十五世纪末期,它既是威尼斯城市的纵坐标,也是广场建筑群空间构图的重心。站在这里,自顶端俯瞰,可以尽情观赏风光宜人的威尼斯城和潟湖全貌,甚至可以远眺美丽的阿尔卑斯山。1609年,伟大的伽利略曾在这里向威尼斯总督当纳(Leonardo Don)展示自己发明的天文望远镜。当年要上钟楼必须爬钟楼内的斜坡,如今有部可容纳14人的升降机,不过经常要排队。如果正值整点时,身在钟楼顶,就要小心五钟齐鸣的巨响。

两个无聊的人开始自娱自乐

与鸽子玩耍是广场上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温馨提示可以自带面包或者饼干来逗它们。

总督府,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的执政厅。建于814年的一座拜占庭式建筑,由于遭遇过多次火灾,现在的建筑物建于15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临河的南面和朝向小广场的西面均长70多米。下面两层白云石的尖卷列柱敞廊,具有浓厚的哥特式风格。入口处在寺院的右边、珍宝馆的背面。内院有16世纪初建造的“巨人梯”。30级的大理石台阶上部竖立着战神和海神的巨大雕塑。楼内有一“金梯”,因两旁是涂金墙壁,顶有华丽壁画,故得其名。主要厅室有:地图厅、四门厅、会议厅、十人厅、元老厅和大会议厅等。室内装饰主要以油画、壁画为主,加以大理石雕塑和木雕。宫内名画极多,如维罗内塞的《威尼斯的胜利》、堤埃坡罗的《海神向威尼斯献礼》等优秀的绘画装饰。其中在二楼的大评议员会议室中的丁托雷托作的《天堂》长22米,宽7米,取材于但丁的《神曲》,画中有700多个人物,被喻为世界最大的油画。宫内还陈列了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各种兵器。

叹息桥,始建于1600年,得名叹息桥,与爱情无关。叹息桥最早名为日落桥,横跨在小小的河道之上,连接着当时的威尼斯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正常人可以在一分钟内走完全桥,每当犯人受总督审理定罪后,必须经过日落桥到达监狱。而这座桥上有两个不是很大的窗户,是用大理石镂空雕刻而成,当犯人经过这座桥时,透过雕花的窗户向外看得时候,总会想起曾与爱人度过的美好时光,想起即将失去自由的痛苦,而情不自禁地发出“哎!哎!……”的叹息,所以得名叹息桥。

许多年过去了,叹息桥的传说竟成了情侣若能在桥下接吻,爱情将会永恒。生生将悲剧变成了喜剧,实在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站在湖边,可以看到湖对面的Chies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圣乔治马乔雷教堂,内有多幅丁多列托的作品如《马纳的宝藏》、《最后的晚餐》等。它建于1565年左右,由意大利伟大的建筑师安德烈亚.帕拉弟奥设计,风格非常古典,灰白色基调的内饰显得朴素低调,但绝美的穹顶又无时不刻让人感觉到庄重和大气。

一艘豪华大游轮驶过,其实有时候觉得坐坐游轮旅游也是蛮惬意的事情,至少没那么累。

每一天都会有黄昏,每一个人看到的都是属于自己的色彩。

有人说,这样看实在如同童话王国。确实,威尼斯的照片拍出来我不得不承认真心美。

Kori Grill,穷游锦囊推荐。就在圣马可广场广场旁边。买单76欧,可真不是穷游的人应该来的,不过本身在广场附近吃饭就会昂贵很多。所以想省钱还是别在这里消费啦。

地址: 280, San Marco, Venezia

到达方式: 公交船:1/2/A/4.1/4.2/5.1/5.2/14/15/20线,San Marco/San Zaccaria/Vallaresso站
季节性公交船:7/19/O线,San Marco/San Zaccaria/Vallaresso站

营业时间: 11:00-22:00

人均消费:20欧

电话: 041-5209896

继续墨鱼面,离开后可吃不到的哦

吃完往回走,从圣马可的喧嚣到渐渐的寂静。

面具趁着夜色自顾自的落寞

我们都在开玩笑说,夜晚的威尼斯小巷,绝对可以拍鬼片~~

【CIAO.ITALY】(八)威尼斯Venice----童话世界的彩色梦

10月8号的计划是上午游览彩色岛,下午逛圣马可广场。终于等到可以疯狂使用威尼斯卡的时刻,我们的内心充满着小农的喜悦。。。胡小姐一大早宣布自己感冒ing,不能和我们去小岛吹吹风,决意一个人再去圣马可广场蹦跶...对于这种不服从组织独自去偷欢的行动,我们内心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一行人先到火车站前售票处凭代码在自动卖票机上换好威尼斯卡,其中曲折自动省略一千字......然后分道扬镳,花开两朵只表我们这一支。

威尼斯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美丽并非仅限于一个主岛。在那些大多数无人居住的小岛外,有三个富有特色的岛受到游客的青睐:玻璃岛(穆拉诺murano)以制作玻璃工艺品出名;彩色岛(布拉诺burano)以编织蕾丝花边和彩色房子吸引游客;丽都岛(Lido),高挡安静的生活岛,大名鼎鼎的威尼斯电影节举办地。


由于对看吹玻璃没兴趣,大家决定直接去蕾丝花边儿岛。到了FERROVIA码头发现没有直达的船班,只能先坐42路到玻璃岛,再换船去彩色岛。(或者先坐船到圣马可广场,再坐LN 路直达)。穆拉诺岛由5个小岛组成,我们随着大流儿,上了第一个,估计是玻璃最多的一个,发现这个码头不能换乘,那么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地随便逛一逛。。。

很安静,很安静,以致于我们想问路都找不到岛上的居民......好不容易看到一位大妈,人家只懂说意大利话转了半天终于又发现一位维修大叔,比划几下生怕我们不懂,带着我们又走了一段路.....

沿着一条两边全是玻璃制品商店的河道穿过小镇主街,顺大路右拐弯后来到一个有着显眼的白色灯塔的“FARO”码头,在此购票等候转往彩色岛的船。尽管有点折腾,但是只能这样。这样走法恐怕是当地政府用心良苦,好在一路橱窗秀也不枯燥。

彩色岛 (布拉诺burano) ,我叫它蕾丝花边儿岛,应该是世界上色彩最明艳的地方。意大利语里元音很多,听上去总是有点儿慵懒和亲切的味道。它漂在一片温和的海水中,阳光明朗充足。岛上的房屋既不罕见也不古老,很难说出始于什么时期或者属于什么风格。它们线条爽快,简简单单,坡度平缓的瓦屋顶在意大利中北部随处可见。

这里被叫做彩色岛,是因为岛上的居民把房屋粉刷成了各种颜色,走在岛上街道你会邂逅棕红,橘黄,浅粉,深蓝……岛上的居民都是渔民的后代,大概得益于威尼斯的艺术气息的熏染,当地的手工蕾丝和抽纱制品颇有名气。据说很久以前,小岛以渔业为生,男人出海,女人则留下来守家。守家的女人,便给自己的家涂抹上独特的颜色,好让归航的丈夫远远地就看到那抹属于自己的色彩。

沿着河道一路逛去,岛上的房屋姹紫嫣红,富于想象力的当地人把那些小巧玲珑的房子刷上你所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各种颜色。家家户户临水而居,五彩的房屋倒映在河道中,变成了一条条绚丽的彩虹。

彩色岛是童话版的威尼斯,比起本岛的华丽浪漫和典雅,它更简单更平易也更快乐。


逛完了小岛回到主岛,和胡小姐会合后再次坐船去圣马可广场,中途在里亚托桥站下来拍了几张照片。天气阴冷潮湿,实在影响游玩的心情。等到达圣马可广场时又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在河边看一个老外支着三脚架坚持不打伞在拍照,我很惊叹他的单反是不是有防水的奇特功能......

TIPS:

1、威尼斯以水都闻名世界,这里的交通工具也是各种船,比如水上巴士,贡多拉、快艇(后面两种是要额外付费的,就不重点阐述,还是说说大多数会用的水上巴士),如果是买了交通通票,是可以任意乘坐水上巴士的,这个巴士分为几条不同线路,运载游客到不同的景点,威尼斯几乎每个景点都可以乘船到达。
1号线是威尼斯大运河上比较常用的一条线路,去往很多景点都要乘坐,我列一个一号线停靠各站的站名和对应的景点,方便大家到时候对照旅游。

2、游览外岛必须要乘坐威尼斯的公共船ACTV。可以买单次票,也可以买小时票。因为单次票价太高,大家买的都是小时票,小时票种类繁多,有12h、24h、36h、48h最多还有72h的。另外还有把机场大巴和旅游船打包进来的。一般选择12小时的船票或者36小时船票比较实惠。一天玩主岛,不需要船票;另外花一天或者一天半时间玩周边岛屿,看个人情况而定。

我个人意见:为了游览威尼斯外岛的话,买一张12小时的船票足矣。安排紧凑的话,12小时船票可以同时在本岛发挥作用。

3、玩威尼斯外岛,一般都会选择三大热门岛,分别是lido岛(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办地,还有沙滩)、murano玻璃岛(盛产玻璃制品)以及burano彩色岛(有漂亮的五彩房子,盛产蕾丝)。

玻璃岛murano是世界闻名的玻璃制品生产地,工艺独一无二,最广泛流传的是玻璃的吹气功。岛上还有一个玻璃博物馆,可参观各色各样的玻璃制品,其中以14、15世纪的玻璃制品最为著名;

彩色岛burano以岛上各式彩色的房屋而得名的,房屋色彩非常绚丽。拍照很美~~

丽都岛Lido是威尼斯最大的外岛,每年的8月底9月初是大腕云集的星光宝地,一年一度的威尼斯电影节就在此举行,运气好的话,你将会见到国际影星,平时是个比较安静的岛屿。

游玩安排上可以忽略丽都岛。考虑早上9点出发,坐船先去玻璃岛,然后再去彩色岛,下午回圣马可广场。如果对玻璃没兴趣可以坐船到玻璃岛的MuranoFaro码头,直接转船去彩色岛。下午一两点就能回主岛,还有时间逛街。

4、玻璃岛有两个主要的码头:Colonna和Faro。从主岛前往玻璃岛的船两个码头都有可能到,但是从玻璃岛前往彩色岛的码头只在Faro能乘。Murano是个很小的岛。无论你下船的时候是哪个码头,都要穿过小岛,找到MuranoFaro这个码头去坐LN线到彩色岛(Burano)。所以下船以后,跟着人流一直走走逛逛,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把小岛逛完了。如果迷路了也不要紧,随便问问路人Faro码头在哪里,他们都会告诉你的。前往彩色岛的船是从白色灯塔下的FARO码头出发。

5、从圣马可广场可直接坐船去彩色岛,坐LN路,全程约为50分钟。

早餐在旅馆楼下对面的小咖啡店里,典型意式早餐:一个牛角包、一杯咖啡、一杯果汁。

这里的牛角包都酥脆无比

岸边的鸟儿,凶凶的眼神很霸气

宪法桥上拍一张,左边一排灰房子下有一家超市COOP

在你眼前延展开来的大运河,一幅忙忙碌碌的景象。

能看到标志性的圣西梅恩匹卡罗教堂 (San Simeone Piccolo),始建于9 世纪,穹顶模仿万神庙,不过更加饱满。

水城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都是桑塔露琪亚火车站,这座建筑物十分低调,几乎没什么特点。火车站前面就是FERROVIA码头。

火车站前的FERROVIA码头,注意这个码头一共有三处平台,分别对应不同的路线。去往彩色岛没有直达的船班,需要先在玻璃岛转船。去玻璃岛乘坐3路船或者42路船都可以,不同的是前者停靠站点好像比较少。一般哪班船先到就坐哪班就OK了,时间差别不大。具体时间请参考http://www.actv.it/en

用威尼斯卡坐船要在上船前码头上的机器上刷卡,不清楚的就问工作人员。森森感觉懂英语对到处玩儿的重要性。所以童鞋们,为了到处游荡都要掌握一门外语啊.....

站里会有这样不复杂的航线图,如果你再看不懂我就没法说什么了......没有直达蕾丝花边儿岛的船班,只能先坐42路到玻璃岛,再换船去彩色岛。或者可以先坐船到圣马可广场,再坐LN 路去。

从本岛驶出去,一路慢慢看风景。

远处岸边一座漂亮的教堂,罗马式风格。

穆拉诺岛(Murano),意大利威尼托(Veneto)区威尼斯市北部岛屿,面积459公顷(1,134)。位于威尼塔潟湖中。曾为玻璃器皿制造中心,产品大量出口欧洲各国,现仍有此行业,但规模远不如前。当地朱斯蒂尼安宫(Giustinian Palace)内有玻璃艺术博物馆。

穆拉诺是意大利威尼斯湖中的一个岛。名义上是岛,其实是群岛,岛与岛之间由桥梁连接,形同一岛。穆拉诺在威尼斯以北约1.6公里。穆拉诺以制造色彩斑斓的穆拉诺玻璃器皿而闻名于世,特别是拉丝热塑。

公元6世纪前,穆拉诺被罗马人占据。从6个世纪开始,威尼斯奥德尔佐人到此居住。穆拉诺海岛作为一个捕鱼港和食盐产地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一个商港。从11世纪开始由于居民迁出,穆拉诺曾走过一段下坡路。13世纪穆拉诺由威尼斯波德斯塔(Podestà)管治,与礁湖内其他的岛屿不同,穆拉诺铸造自己的硬币。

1291年威尼斯共和国担心玻璃厂的炉火会引起布满木屋的威尼斯城发生火灾,下令威尼斯的所有玻璃厂迁往穆拉诺。从此奠定作穆拉诺成为七彩玻璃制造业的中心。14世纪,穆拉诺开始出口玻璃制品,以其玻璃珠、玻璃镜子和玻璃吊灯闻名。15世纪时,穆拉诺还成为威尼斯人的度假地,在岛上建成不少宫殿。

岛上著名的景点有以12世纪拜占庭马赛克行人道闻名的圣玛丽亚及圣多那托教堂。


我们随着大流儿,上了第一个码头,估计是玻璃最多的一个。然后发现这个码头不能换乘去彩色岛,那么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地随便逛一逛走去Faro码头。。。。。。

很安静,很安静,以致于我们想问路都找不到岛上的居民......

由玻璃组成的一个立体人,新奇。

这样的窗台,你的心情有什么理由不开心起来?


亲爱的,你是咋卡在里面的???

岛上烧制玻璃的工厂是开放的,我们在门口着脚尖向里张望。如果多一点耐心,可以看到吹制玻璃瓶子的全过程,当然我们没这个耐心。。。岛上有很多贩卖玻璃工艺品的小铺子,虽然价格并不亲民,但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刺激你内心纠结的购物欲。。。。。

从玻璃岛到彩色岛乘坐12路船,到站的名字是“BURANO DX PER TREPORTI”。这个船体积比较大,上面有免费的厕所。

天冷时看到自动咖啡贩卖机,雪中买炭的心情油然而生......好玩的感觉更多点,0.9欧一杯,拿出来还有个小勺子在里面~~~

白色灯塔柱子那里就是Faro码头

玻璃岛到彩色岛的距离比较远,船行40分钟,当你看到这座小木桥的时候,彩色岛就要到了。

彩色岛标准照,这座小岛像童话书里描写的彩色世界,四处干净鲜艳

彩色岛本身并没有多大,也没有具体的景点,你可以把漫步在其中当作乐趣,拍拍照片,逛逛小店,大概一个多小时足矣。

其实五彩缤纷的房子并不是彩色岛最大的特色,蕾丝才是它最有特色的东西,这里盛产蕾丝花边儿,都是手工制作,从杯垫到桌布,从装饰品到婴儿的口水兜,种类非常繁多。家家户户都卖蕾丝制品,如果早点来可以去蕾丝加工厂参观,可以眼见一下当地妇女是如何制作蕾丝。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小心脏承受不起。。

小面具做的也蛮精致的

我在想,这里的居民一定热衷于刷房子,每幢房子颜色都不同,像小朋友搭积木一样,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生活,就是需要自己寻找乐趣。

有人说这个基情四射啊......

岛上的房屋被居了各种颜色:胭脂红、孔雀蓝、松石绿、柠檬黄、樱花粉、丁香紫。色彩缤纷的倒影散落在水面,像打翻的颜料罐。

家家户户的门口和窗台上都摆满了鲜花

除了摆放鲜花,还有各式小玩偶,让你感觉到居民的童心未泯

这里到处都不缺色彩

返程回到火车站,一路瞌睡ing

赤足桥离火车站很近,前身是一座奥地利铁桥。现在的桥由米奥齐设计(EugenioMiozzi),落成于1934年,将北侧的卡纳雷吉欧区(Cannaregio)和南面的圣十字区(SantaCroce)连接起来。

午饭还是赶回来和胡小姐会合,就在圣十字区离住的地方不远。意大利很多餐馆都是下午两点多打烊,必须掐着饭点去吃,不然人家可就休息了,不管你饿不饿。

这一顿还真不错,一共67欧。

吃饱喝足继续用威尼斯卡坐船去里亚托桥Ponte Rialto,这座桥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建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1444年,观看费拉拉公爵婚礼的民众踩塌了这座古老的木桥,后大桥以安东尼?达蓬特的设计图建造成现在的石桥。桥顶有一浮亭,两侧是20多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曾作为欧洲的商业中心达300年之久。
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所有来威尼斯的游客都会逛逛这里。

自中古世纪以来,里亚尔托桥就是威尼斯城的贸易中心,它也是威尼斯本岛上横跨大运河最宏伟的桥,在此俯瞰大运河两岸的繁华是一大享受,也是威尼斯之旅的重头戏之一。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中的场景就在这桥和附近的里亚尔托街;现代电影《情订日落桥》中,那座让人于日落时分互许终身的桥也就是这里。

再次来到圣马可教堂。虽然对威尼斯诸多不称心,但是不可否认圣马可广场令人震撼的美丽。

旧执政厅东侧的时钟塔,十五世纪末由康德奇修建。塔中部半圆形平台内嵌有一尊圣母怀抱圣子的坐像,他们两边为时间显示器,左边为罗马数字的“时针”,右边为阿拉伯数字的“分针”,每5分钟“分针”才会跳动一次。最下面是一个外圈标有24个罗马数字的圆盘,代表一天24小时。中间象征太阳的金色指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动,指向相应的“时针”数字。中圈是黄道十二宫图,最中心的是地球,代表当时人们所认为的宇宙中心,围着它转的除了太阳还有月亮。

最早建成的时候每逢整点,会有摩尔人登上塔顶撞击大钟来报时,后来被这个机械撞钟装置所替代,该装置有两个巨大青铜人,一老一少手持大锤敲打铜钟,有人说他们代表了当时的摩尔人,也有人说谕示是牧羊人,因为身穿“羊皮”坎肩。机械撞钟装置下面是威尼斯城守护神,一头带有翅膀的狮子和一本翻开的书。

喂鸽子真是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当然前提是别被卖鸽子食的人坑

这一水儿四叶花瓣,令我想起了LV。。。。。。

傍晚的威尼斯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于是某两人以没坐贡多拉节约下来的费用为名跑去了弗洛里安咖馆CaffèFlorian。说起它可真是鼎鼎大名,开业于1720年12月29日,数百年里是许多文艺人士、社会精英的聚集地,哥尔多尼、拜伦、歌德、狄更斯、夏多布里昂、普鲁斯特、鲁宾斯坦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都曾光顾这里。咖啡馆里设有中国厅、东方厅、四季厅、镜厅和自由厅,各具特色。
与其名声相符的自然是它的价格,等我们拍照完到咖啡馆一看,两小杯咖啡一杯甜点,结账51欧,贵到心痛ing......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威尼斯的夜悄悄来临。

晚餐自然不敢在圣马可附近,而是去了离旅馆不远的一家餐馆。说到选中这里还是吃货的火眼金睛,昨天一路晃荡回来途中,发现此家人满为患,外面考察了一下感觉环境不错菜单价格尚可接受,立即冲进去预订了今晚的位子.....

请原谅我奉上如此有失水准的片子,只是为了说清餐馆的名字~~

餐馆的面包都是免费提供的,但是这家的面包造型各异味道很好,我终于忍不住又叫了一份,并且表示这样再叫几份就可以吃饱省钱,立即遭致众人赤果果的鄙视。

够花哨吧,符合我们自称小资的名号

米兰中央火车站是米兰市最主要的火车站,也是意大利的第二大火车站。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始建于1864年,由乌里塞?斯塔齐尼负责设计,193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米兰中央车站有24个站台,每年约有1.2亿乘客使用。

酒店就在街道尽头,旁边是个教堂。

我们住的房间有阳台,阳光洒满的感觉特别好。

坐地铁去DUOMO大教堂,到达方式:地铁(红线M1/M3)Duomo站;公车Duomo站

予人方便的行李传送带


米兰地铁里面的自动榨汁机,可以看到里面有橙子~~~

大教堂成了我们在米兰停留半天中的唯一参观景点。

米兰大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其规模雄踞世界第二,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它同时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大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为117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0人。该教堂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才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它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城市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米兰大教堂整个外观极尽华美,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有“大理石山”之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之为“大理石的诗”。教堂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下半部分则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从上而下满饰雕塑,极尽繁复精美,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教堂1386年开建,1897年竣工,而最后一座青铜门直到1965年才安装完毕,前后修建了近六个世纪,建了500多年,有135座林立的塔尖、3200多尊雕像和146块彩色玻璃,内部可容纳4万人。

米兰大教堂在装饰及设计方面,显得相当细腻,极富艺术色彩。雕刻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米兰大教堂把这个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其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教堂内外墙等处均点缀着圣人、圣女雕像,共有6000多座,仅教堂外就有3159尊之多。教堂顶耸立着135个尖塔,每个尖塔上都有精致的人物雕刻。

圣母玛利亚的镀金雕像于1774年才建成,高4.2米,圣母身裹3900多片金叶片,重达700多公斤,整个圣母像在太阳的照耀之下光彩夺目。

广场中央是意大利王国第一个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骑马铜像,由埃尔科莱?罗萨于1896年雕成,描绘他在圣马尔蒂诺战役中骑马激励士兵冲锋的场景。很多游客走累了,就坐在铜像下面的台阶上休息。

教堂有着显著的哥特式风格建筑的特点,大厅较长而宽度较窄,长约130米,宽59米,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大厅的高度很高,顶部最高处距地面45米,屋顶密布交叉弧形肋。

进入教堂内部需要检查行李,进入后拍照需要收费,所以就用手机随便偷拍了几张。

这里的花窗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约20米,共有24扇,主要以耶稣故事作为主题,正中的太阳光彩图案寓意正义和仁爱。这些彩色玻璃造于500多年前,至今仍光彩夺目。教堂东端还有三个环形花格窗,宽8.5米,高约21米,都是意大利教堂花窗中的精品。

艾曼纽二世长廊是为纪念意大利国父而建造的,所以以意大利第一个国王的名字命名。它在1865年3月7日破土动工,这天意大利国王艾曼纽二世出席了奠基仪式,活动盛况空前。建筑师门格尼精心设计了这座长廊,浩大的工程历时十二年,直到1877年才完工。二战期间的1943年,这一著名建筑物在战争中遭到空袭,损失惨重,战后,米兰政府进行了认真的修复,到1967年才修茸一新。

这个巨大的长廊具有拱形的顶和马赛克图案拼成的地面,是Giuseppe Mengoni的作品。长廊呈十字形,南北长196米,东西长105.5米。长廊里的廊道一律宽15米,高26米,地面用大理石镶嵌成各种图案。

这个巨大的长廊具有拱形的顶和马赛克图案拼成的地面,是Giuseppe Mengoni的作品。长廊呈十字形,南北长196米,东西长105.5米。长廊里的廊道一律宽15米,高26米,地面用大理石镶嵌成各种图案。

整个二世长廊到处富丽堂皇,布满装璜考究的金银首饰、时装、礼品店、餐馆、咖啡厅和书店。这里既是米兰最重要的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普通市民的休闲中心,常年热闹非凡。

二世长廊十字型中心的玻璃圆顶下,周边四个方向的地面上,都有彩色地砖铺就的装饰图案。其中一个图案中有4个动物,分别代表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和都灵,比较特别的是这个金牛图案,据说代表都灵。在他的肚子上有一个小圆坑,据说用脚踩着它的生殖器,转三圈可以带来好运。我站在边上看了好一会儿,凑这个热闹的人可真不少,以至于某段时间里大家还要排队来踩,金牛生殖器的位置已经被磨出一个锥形的深坑(当然我也转了,就是没搞清楚是逆时针转对还是顺时针转对?真怕转错了,转出坏运气)

Michel在旁边笑,对我们说了缘由:金牛代表都灵,因为米兰人和都灵人都互相瞧不起,米兰人就想出这个法子来,让大家都来踩金牛......

米兰的有轨电车非常出名,米兰市拥有287公里的运营轨道有轨电车轨道,是世界上拥有有轨电车轨道最长的城市,并有欧洲规模最大的有轨电车车队。

这乱七八糟的电线啊,破坏美感不止一点

看到这个还是很亲切的

斯卡拉歌剧院,它是声乐家们梦寐以求的表演舞台,能在这里登台表演,意味着得到世界歌剧界的认可。在斯卡拉歌剧院可以欣赏到世界最著名的歌剧,剧院公演的第一天是每年米兰的守护圣人、圣安布洛乔的节日—12月7日。一直到5月底,从标准的作品到现代的作品节目很广泛。夏天则举办音乐会或者上演芭蕾。斯卡拉歌剧院隔壁有博物馆。

斯卡拉广场(Piazza della Scala),又名达芬奇广场,竖立着达芬奇的雕像。他在米兰工作了20年,他最著名的画——《最后的晚餐》就在米兰的圣玛丽亚修道院。最好提前一个月以上预约,我们是电话预订了后天去看。

AC米兰旗舰店,这里的货品比圣西罗球场那家店要足

米兰不愧是时尚之都,这里的橱窗布置都很有味道。

Paper Moon,地址: Via Bagutta 1,20121 Milano;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六12:30-17:00,19:30-00:30;周日关门。

这家店在小路中,还是有点隐蔽的。多亏有Michel带路,很顺利就找到了。从米兰大教堂和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之间的街道向San Babila地铁站走。快到地铁站(看到教堂)的路口,可以看到对马路竖了一块PaperMoon的广告牌,斜斜的指向一旁的小道,别迟疑,就是那个小道拐进去就到了。

蒙特罗索是5个渔村中位置最偏西北的一个,也是从米兰到达的第一个渔村。它因其无以伦比的海滩,成为五个村落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村子,因此它也拥有最多的餐厅、旅馆、酒吧等旅游附属设施。村落被山岬分为两个部分,中间由步行隧道连接。

这里的海滩夏季人满为患,可惜这个时间来没有铺天盖地的彩色遮阳伞。

各式有爱的餐馆和物件

我们住的旅馆门口摆放的桌椅,还有这两位迎宾人员。

一楼的餐厅

比起坐火车望见窗外是山川田地,一望无际的蔚蓝海岸线更让人心旷神怡

韦那尔扎通往科尔尼利亚的徒步路线,也是胡小姐号称发现最佳观景点的路线。

韦尔纳扎坐落在利古里亚海岸一个向外伸出的岬角上,拥有得天独厚的美景。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罗马家庭“GensVulnetia”,被家族解放的奴隶们偶然发现了这个村落并给它命名。彩色的小房子由陡峭的石阶相连,环抱着清澈的港湾,重重叠叠地向大海延伸,和海边的教堂和城堡一起,构成了错落有致的小镇风景画。

这个角度拍到的片片,和网上流传的角度是相反的。如果要拍到另外一个角度的全景图,需要走到通往蒙特罗索方向的徒步栈道上。

这里的猫的生活态度也和人一样

圣玛格丽特大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gherita d'Antiochia,这座哥特式的教堂始建于13世纪,后经过多次修改。它面朝着大海,有高40米的八角形钟楼,是韦尔纳扎的标志性建筑物。

这是去了里奥马焦雷后下午再次来到韦那尔扎后爬山拍的全景图

继续坐火车到达里奥马焦雷。村庄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一群希腊人为躲避里奥三世(即东罗马帝国皇帝)的侵扰而定居于此。里奥马焦雷村口的长廊四壁贴满水蓝色瓷砖和贝壳画,像一段瑜伽开始前的一段冥想,让人们忘记生活的烦恼,尽情去欣赏大海孕育的美丽村庄。

走出长廊,色彩缤纷的里奥马焦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五颜六色的房屋似阶梯又像起伏的钢琴琴键,宽阔的主路顺着山势铺向大海。通过主路尽头潮湿的隧道,眼前一下豁然开朗,各色渔船一直从岸上排进海里,回望背后的村庄,顿时就有了“排山倒海”的气势。

里奥马焦雷

里奥马焦雷

马纳罗拉

维修总是会有点煞风景......

里奥马焦雷

里奥马焦雷的山顶上有一座白色小教堂,还有一个碉堡状的钟楼

外卖店,提供各式披萨和炸虾炸鱼什么的,味道也不错。

被透明房子吸引,所以选择了在这里午餐。

曾经开玩笑说,如果餐饮店懒得装修,找面墙贴满便利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杯咖啡的拉花尚算严谨

马纳罗拉或许是5个渔村中最著名的一座,它无疑比其他几个村子更多地出现在照片、明信片和海报上。马纳罗拉这个名字来自拉丁语“Manium Arula”,意为房屋之神“Mani”的小小祭坛。

小熊爬栏杆来一张,很多老外围观~~~~

这就是那对老夫妇的宠物“喳喳”,一只小青蛙~~

马纳罗拉的傍晚,惊涛拍岸,海浪很大,居然把相机都溅湿了

马纳罗拉是五渔村中上镜率最高的模特,各种关于五渔村的照片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在山上俯瞰Manarola全貌,依山而建的房屋,背靠悬崖,面朝大海,错落有致,让我恍若有一种来到圣托里尼岛的感觉,只不过这里更加五彩缤纷,像上帝打翻了的调色盘一样。

晚餐就在不远处的一家餐厅,实在是被大风吹得七荤八素,没有找饭馆的心情。

搭上一班晚点半小时的火车回蒙特罗索,再次见识了意铁时间的不确定性。

路上某一家门口拍下的,漆黑的夜里看着特别温暖。

一大清早的阳光,真是与昨天形成鲜明对比

背景背景,勤劳的阿姨~~~

早晨很丰富

为啥离开的时候才有蓝天,我心里忿忿不平......

我们感叹:猫咪吃得比我们都好。。。。

离开的时候

看到这蔚蓝的天空忍不住想拍一张

于是把爱疯摔了个蜘蛛网出来......

一度怀疑走错到头等车厢,居然只有一两个乘客。后来确定没错,感觉这趟火车坐得特别超值,每个人都可以独霸一节.....

六个座位,独立包厢。有独立的车灯、空调、窗帘、行李架。面对面的座位可以拉到一起拼成床,靠枕也可以上下调节。

严重鄙视乘别人睡觉偷拍滴

窗外的树林,居然有了几分萧瑟冬意。

回到米兰,继续入住同一家酒店。然后起身前往圣西罗球场

圣西罗球场(San Siro),于1980年被正式命名为朱塞佩·梅阿查球场(Stadio Giuseppe Meazza),圣西罗球场于1925年开始建造,地址在米兰大区中的圣西罗,当时球场原址计划兴建赛马场,由当时AC米兰主席皮耶罗·皮雷利(Piero Pirelli)所拥有,最后AC米兰决定该土地兴建球队的新主场,建筑师们便设计了一座专业的足球场(场内没有田径跑道)。整个球场的建设工程耗时一年,球场是由4个典型的英式支柱构造,可以最多容纳35,000个观众。建造工程使用了10,000公斤的水泥,3,500立方米的沙和1,500公斤的铁,于1926年9月19日正式落成完工,实际上,圣西罗球场起初属于AC米兰俱乐部,也只有AC米兰以它为主场。1935年,米兰市政府购买了圣西罗并重新装修了球场。国际米兰于1947年开始以圣西罗作为主场。现代化的维修是在1990年为世界杯而重修,第三层的工作在1990年4月25日开工,11个搭在外面的塔直接贯通到下层的通道,以保持最高级别的重修和屋顶的框架。屋顶被半透明的玻璃小片组成而盖住。圣西罗球场被欧洲足联评为欧洲顶级的23座五星级球场之一。作为铁杆的米兰球迷,我坚定地称之为圣西罗球场!球场气势磅礴,尤其是周围没有任何高大的建筑更显得宏大。

参观荣誉室

国米更衣室

国米的更衣室相当简陋。墙上记录着国米夺得的18个意甲联赛冠军

米兰的更衣室明显比国米的高档很多

3号的位子

更衣室中央的桌子,上面也是米兰的队徽。后面能看到椅子上方是电视屏幕,球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观看,在比赛前放松心情。

接受媒体采访区域

买的新球衣,印字另外付费。

10月12日早上,唯一一项任务就是去看《最后的晚餐》,9月份电话已经预订。出门乘M2线,往Famagosta方向,坐到Cadorna站。出站后,到一个面包店问路,人家心领神会地一指,估计去看画的人基本都跑这里来问的。继续往前走一段,然后又小跑了一段,生怕错过时间不让我们进去,有教训在前……感恩圣母堂只有一个门口,也就是售票处,我们是这批游客中最后到达的,,前面的都已经进去听讲解去了。赶紧把预约号给了服务人员,领了门票就进去参观。三重玻璃门,进入十五分钟,有工作人员用英语讲解,基本听不懂,所以,做点功课再去比较好。

TIPS:

1、《最后的晚餐》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15~19:00(闭馆前15分起停止进场),每次限25人入场,参观时间限15分钟。1月1日、5月1日、12月25日休息。可以在网上预订,门票6.5欧,预订费1.5欧:

2、地铁:M2线,Cadorna站,出站后沿Via Giovanni Boccaccio往西走,再留意指标牌。

3、如果不预订,那就去碰碰运气,或许也有票能看到《最后的晚餐》。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试着一闯。

外面看去这座教堂非常平凡。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多莫大教堂那么气派和漂亮,可是就像古人说的: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达·芬奇创作的巨画《最后的晚餐》就画在这座教堂的修道院餐厅的墙壁上,于1496 年开始动笔,1498 年才完成。这幅巨画宽8.5 米,高4.97 米,画中的人物比真人大一半,画面描绘的是耶酥12 个门徒共进晚餐时的情景,耶酥说:“你们中的一人出卖了我。”这时,门徒们的反应各不相同,画面准确地反映了12 个门徒的不同表情,十分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正中的耶酥微摊双手,表情淡漠,显出无可奈何之状;犹大听到这句话后神情紧张,身向后仰,却仍然紧紧抓着钱袋,显得贪婪而惶恐;其余人物依各自年龄、身份不同而有贴切的表现。画面富有节奏感,人物间彼此联系,互相呼应。壁画显示了画家善于描绘人物心理的才能。画面中13 个人物均在一个水平线上,3 人一组,构成视点中心,构图特殊,使画面有了纵深感,透视感强烈。

这幅就是我们看的,图片百度下载。

画的修复和保护
这幅画是画在泥灰墙上的,达·芬奇摈弃了当时传统的湿壁画画法(大师总是爱搞创新,结果他的很多画作都损坏了,所以现在存世的不多),他首次大胆尝试把自己调制的蛋彩颜料直接画在干燥的墙面上,结果此画多舛的命运就开始了。米兰空气潮湿,1568 年画面就已经开始出现酸腐蚀和霉斑,后来墙上还开了个门,画中耶酥的脚被损坏,这里还曾被改成马厩使用。几百年来,人们对此画进行了多次修复。最后一次是1982 年开始的,用最现代化的技术分析,将后人修复的东西去掉,露出了原作。修复工作一直持续到1996 年才最后
完工。二战时,市民们用沙袋将教堂的墙保护起来,使这一杰作得以保存。
作品详解:

耶稣展开双臂成一金字塔形,表现出平静、坦然、宽容又无奈的神情;和两旁骚动不安的圣徒们形成对比

嫉恶如仇的彼得(Peter)向前按着约翰(John)的肩膀,要他问清楚是谁出卖耶稣,无意间却把手中抓着钱袋、紧张回头的叛徒犹大(Judas)推了出来。

老雅各(Jacob 左二)手向两旁一挥,似乎要身后急欲表达清白的多马(Thomas)和菲力(Philip)安静下来;马太(Matthew)、达太(Thaddaeus)和西门(Simon)激烈讨论着,手却不约而同地都指向画面中央的耶稣。达·芬奇巧妙的以马太(Matthew 右三)的手臂将两个分离的群组连结起来。

离耶稣最远的巴托缪(Bartholomew)扶案起身仿佛想听清楚,小雅各(Jacob,son of Alphaeus)伸手想叫回彼得,安德列(Andrew)则双手比划着要大家冷静,三人视线却一致寻向耶稣。

《最后的晚餐》预订攻略:

网址:http://www.vivaticket.it/evento.php?id_evento=298097&op=cenacoloVinciano

预约电话:+39 02 92800360

语音提示后进入2英语,转人工后会询问你要预定的日期和票子数量,她会给你check你要的日期里面可以选择的时间段,一定注意听,然后把你中意的时间告诉她。
之后她会问你索要以下信息:

1)姓名
2)E-mail地址
3)电话号码
4)信用卡信息

上面信息你全部给她后,她会给你一个confirmation number,很长,一定记好了,她会重复一遍,说的很慢,一定要记下。不过万一记不下来的话,之后的电子邮件里也会有,所以不用担心~~确认吗是由几位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很长~~~这里说下,last supper的电话预定是要预付费用的,一人8欧,从信用卡划账,所以所有信用卡信息(姓名、卡号、安全码)她都会要走,电话刚挂上,我的信用卡扣费短信就来了,扣掉16欧,之后e-mail也来了,确认了预定的日期和时间。

订不到票办法:
不过可以告诉你一个免费看《最后的晚餐》的方法(当然是赝品,呵呵,其实需要预定的也是赝品) BPM(BANCA POPOLARE DI MILANO)-米兰人民银行的营业大厅
地址:PIAZZA F.MEDA 4, 或 PIAZZA FILIPPO MEDA 4.
离米兰市中心DUOMO 站,SAN BABILA 站均不远,步行5-10 分钟。具体地址可访问网站 www.tuttocitta.it 输入 MILANO, 及上述地址后点击下方一个键即可得到地图。一般银行的工作时间为8:30-13:30, 14:30-17:00,对外营业时间开门时间略为推迟,关门时间略为提前。周末不开。

离开的时候,觉得林荫道很美。

看完之后继续坐地铁来到大教堂附近的超市买点手信带回国给朋友,顺便在连锁店CIAO吃了个午餐。这家有很多分店,有点类似于M记和KFC,不过是自助的形式,根据自己拿的菜算帐,价钱还不算贵,在Duomo 旁边长廊右侧食品商场的2 层。

下午四点半,我们来到米兰中央火车站的东侧(酒店的位置在火车站西侧,去机场大巴站刚好要穿过车站,从车站大厅里面走会比较近),乘坐“Airpullman”公司的机场大巴,前往马尔彭萨机场。
米兰有两个机场,除了马尔彭萨机场之外,还有丽娜特机场,在火车站东侧的大巴站,同时有发往这两个机场的班车,注意不要坐错。
现在去往马尔彭萨机场的大巴车已经涨价到每人10欧元了,一口价,几家公司都一样,整体说来大约15分钟一班。从中央火车站到马尔彭萨机场真的很远,足足跑满了一个小时,要乘大巴去的同学请务必预留好时间。
还要提醒的是,马尔彭萨机场有两处航站楼,之间距离非常远(有点像北京的3号和2号之间的关系),也请大家注意提前搞清楚自己的班机具体在哪个航站楼起飞,以免误事。

然后就去这个退税柜台排队办理退税,建议退现金,直接拿钱还可以去里面的免税店买东西。(不过这里的免税店东西也不是很便宜)。

退好税就去航空公司柜台办理托运换登机牌的手续就可以了。

多哈机场,中转时拍了一张。离开的时候说不清楚什么情绪。

附米兰地铁图

目的地: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比萨、卢卡、威尼斯、米兰、五渔村)
行程天数:13天(不包括飞行时间)
人数:4
交通工具:飞机来回香港,意大利国内城市之间坐意铁到达,每个城市内就是依靠城际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公交船、区间小火车、步行(主要是暴走)

为什么只选择意大利一个国家:本来想加上巴黎和西班牙,毕竟去一趟欧洲成本和飞行时间都不少,但安排行程时发现时间远远不够,于是最后决定只游意大利,同行的朋友都十分赞成,于是乎一拍即合…其实十三天的时间远远不算深度游,好几个地方也忍痛放弃,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实属不易。

为什么选择意大利:蓝色亚平宁半岛始终是我的梦想之地,原因却很简单,因为我是AC米兰的球迷……

一、出行准备
在穷游网和走遍欧洲网学习大家的游记攻略,虽然写在这里就是一句话,但是这个环节最耗时费力。推荐《走遍全球--意大利》和LP,比较实用。

二、机票购买
最好在出发前3、4个月开始关注机票,我们比较仓促,才提前两个月,而且又是国庆,所以很便宜的机票就没有了。可以上天巡网看廉价机票,注意时间,有些转机耗时太久的还是算了,本来就是要飞十几小时够痛苦的。http://www.tianxun.cn/会找到比较便宜的,但往往只有一两张,人多时就不一定能找到一样便宜的,几个人可能要买几个价。
我们最后买的是卡塔尔航空,含税7100一人,航行总时间17个多小时,多哈转机停留4小时。价格还行,毕竟是国庆期间又没有提前订票。直飞12个小时多,但都好贵。


三、签证
尽量提前办理,广州使馆不需要全部面签,是抽签,但朋友去上海使馆递签就是全部都要面签。我们三个人8月6日找人去广州意大利使馆递签,12日递交使馆,9月12日出签。朋友同时间递签给上海使馆排期就到9月19号,离机票出发日期就早几天,真担心出什么状况…好在人品比较爆发一切顺利~
签证如果找旅行社代办要1200-1500/人,自己递签是487元。省事的话就没法省钱。

填写完整的申根申请表格并在签证申请表上签名 打印出来填好
申请表填写注意:全部英文填写,A3纸打印
所有日期格式随便写,17-2-2011,17 FEB. 2011啥的都行
出生时姓氏:空着就行,如果你没改过名字
出生地:写户口本所在省份
出生国:P.R.China
旅行证件编号:护照号
签发机关:护照上有,抄下来
申请人住址及电子邮件:字写小一点,挤一挤吧 电话号码格式一律 +86
现职业:写你请假证明上的职位即可
单位名字地址电话:挤着写吧....
申根目的地:写上你要去的所有国家,用and连接即可
首入申根国:从哪个国家入境写哪个
入境次数:我选的一次,大家根据个人情况定吧
预计逗留或过境日数:阿拉伯数字或英语都可
写上你想申请签证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比如你预计2月17号出发,18号才进入申根国境内,你也得写入境是17号。比如你预计3月1号离开申根国,2号到中国,那你要写离境是2号
邀请人酒店....:就写你第一个入住的酒店信息就行,订单上都有,抄之
生活费用:勾了1、3、5
最后签字:中文。

2.两张近期护照尺寸、背景清晰的照片
白底2寸的就可以,背面铅笔写上名字

3.签证到期后仍有3个月有效期的护照(护照原件,护照首页)
护照首页和签名页(一定签名再复印)可以复印在一张A4纸上哈,记得一定复印两份!!!
4.机票预定 中英文
5.在申根国家有效的境外医疗保险,最低保额3万欧元(复印件)
意大利根据现在新规定保险天数要比总行程前后都各买多2天,所以前面加了2天后面加了3天,买了20天(20天和19天一个价格)。我们买的走遍欧洲网站上推荐的曼福,B型,20天的270...搞清楚了最低3万欧元保额指的是“境外急难援助”这一项。

四、酒店
推荐到到网www.daodao.com,其实就是tripadvisor的中文版。在这个网站上搜索一个城市的酒店,自定义筛选出你心理价位内的酒店,按照评分来排序。从第一家开始点进去看。到到网不能提供预定,只有评价,但是每个酒店的页面上都有链接,提供该酒店在booking等订房网站上的链接。
比较喜欢选择booking订房,Hotels用了几次很不方便。酒店最好在市中心范围,距离火车站或者地铁近,能免费上网,方便每天和家人联系,以及查询信息或者实景导航。在没获得签证前要订可以免费取消的房间,虽然会贵点但是放心。订时注意:要看清入住时间,是否免费取消,入住及退房时间。

(一)、罗马入住酒店best western hotel artdeco,booking预定,4星,165欧一晚含早。有免费wifi。

优点:1、在termini北面,走路10分钟。离地铁B线Castro Pretorio 400m,走路5分钟。在一条很安静的Via Palestro路上,离酒店不远处就是个公交车站。
2、旁边就是某大使馆,一直有大兵巡逻,所以很安全。房间不大,但很干净;

3、早餐是所有行程酒店里最好的。有炒蛋、肉、酸奶、水果、各式蛋糕面包。3种果汁、各类咖啡和茶水。餐厅的服务生态度很nice,直到米兰小倩同学还念念不忘这家好吃的早餐~

(二)、佛罗伦萨家庭旅馆B&BGalileo2000

与罗马相比,佛罗伦萨的住宿贵了很多,于是我们选择了相对便宜的家庭旅馆B&BGalileo2000,118欧/晚。位于PiazzaSanFirenze广场,距离乌菲齐美术馆、市政广场、圣十字广场、老桥和皮蒂宫等景点都只有几步之遥。虽然位于市中心,但这家实在是不好找,等我们半残废地找到它时,悲催的发现果然大门紧闭,按门铃也无人应答。预订时有一条信息:前台于13:00至15:30之间关闭,都被我们无视了,于是再次领教了意大利人的时间观念,也让我们在后来的旅途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像他们那样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优点:房间很大,有厨房可以用;

缺点:很难找;而且房间打扫不如酒店到位。

(三)、威尼斯酒店Venice Resort。威尼斯的住宿是意大利最贵的地方,为了节约开支只能继续家庭旅馆,可是没想到家庭旅馆也有天上地下之分。此家很不推荐,写出来名字是提醒大家不要定就好了。

(四)、米兰入住酒店Best Western Madison Hotel,地址是Via Gasparotto 8,和罗马是同一家连锁酒店,每晚价格是114欧/间,值得推荐。特别是发现我们的房间居然还有个小阳台,这在什么都贵的欧洲,立即觉得无比超值。

(五)、五渔村酒店Affittacamere La Villa Degli Argentieri ,把它称之为家庭旅店更好点。房间一如既往的袖珍,不过干净整洁。这家是全程中最贵的住宿地了,要180欧一晚。

五、购买保险
曼福保险,美亚万国,百川保险,安联等,我买了曼福保险的B型,http://www.eueueu.com/insurance.htm在线就可以购买,该保险除捷克(需要快递保单)外,其它国家均可用电子版。在线填写完,用支付宝付款,打电话010- 6226 4945客服,告诉他你已付款,他会发电子保单给你,收到后自行用彩色激光打印机打印即可。注意:保单的生效日期各大使馆要求不同。广州使馆要求前后行程多买2天,朋友在上海使馆递签是在行程后面加5天。

六、交通工具
1、 购买意铁
意铁特价火车票,据说提前一个月在意铁官网(http://www.ferroviedellostato.it/)买票75折,只有某些路线才有mini票或者smart票,有特价票的话可以在提前在意铁官网购买,没有优惠票价的可以去到意大利境内再买。意铁官网毕竟不是很好打交道。

附上自己收集的几个穷游帖子,关于购买意铁车票的: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82763&extra=page=4&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737911&extra=page=1&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165777&extra=page=2&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viewthread.php?tid=381307&extra=page=2&filter=digest

http://bbs.qyer.com/thread-131420-1.html

具体操作请看此篇游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37f6ae0101pivt.html

意铁乘车Tips:

1.欧洲火车站基本上都是开放的,你尽可拖着行李大摇大摆地直奔站台。

2.留意看车站显示屏上的站台信息,找到要乘坐的车次,然后看后面显示是几号站台乘车。站台号可能发车前十几分钟才会显示,请耐心等候。当然晚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3.如何检票:如果你是在自助售票机上买的票,需要上车前插入自助检票机打票;如果提前在意铁官网买的票,直接拿着打印出来的车票上车就ok了,会有列车员来检票的。

4.车厢分1class和2class,车身外有印明显标志,一般一列车就1节1class,靠近餐车,别上错。

5.车门开关可能要你亲自动手,有手扳的也有按钮的,别傻等哦。车厢间的门也是这样,当然也有自动感应的。

6.多数列车上有电源插座,可以很方便地给手机充电。

7.关于行李,小件可像国内那样放于头顶行李架,在车厢尽头或中部还有专门的行李架可以放大件行李。

8.如果不是终点站下车,建议还是提前做些功课查下途径车站和时间比较保险,当然通常都有报站。


2、汽车
佛罗伦萨——THE MAL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37f6ae0101ppw0.html
去the mall往返是10欧/人,车程在40分钟左右。

tips:

1、一定要早点去,最好在8点20分之前到车站,坐8点50分或者9点10分那班车,因为the mall是十点开门,40分钟车程到了the mall 时间刚好,去早点货齐全一些。


2、买完票出来就在10号站台候车,排着长队的就是,一眼就看到。基本都是同胞,现在估计太多人去了发车班次挺快的。上车前记得在黄色打票机上打票。
3、罗马地铁和公交

这个因为购买了roma pass,三天内可以任意乘坐罗马地铁公交车。关于roma pass,在罗马游记里具体说了,罗马主要还是靠暴走,当然地铁和公交车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roma pass:
国内做攻略的时候是30欧/张,现在涨成34欧了,作用是可享受前两个景点免门票费,前辈的建议用在斗兽场Colosseum(和废墟联票在一起)和博盖塞美术馆(Galleria Borghese),因为这两个门票相对贵,都是十几欧。另外,用roma pass三天内可以任意乘坐罗马的公共交通(不包括来往机场的莱昂纳多机场快线),所以说如果是在罗马停留超过三天,它还是非常实用的。详情可见http://www.romapass.it 有英文版。

pass可以在很多报亭买,只要报亭上标注有“Roma Pass”就有卖的。但是报亭经常缺货,所以大家可以在机场的tourist information买,如果是坐火车来,或者坐机场大巴或地铁到火车站,也可以在火车站的烟草店或报摊买。我们是看到机场问讯处里面太多人排队,又想赶8:30的大巴,所以最后还是在火车站买的。

注意:三天的交通票不是按72小时算的,是按天算的,在使用的第三天的24点过期。

TIPS:RomaPass需要买吗?到哪里买最靠谱?
关于romapass:一共两张卡,一张景点卡,一张公共交通卡,附送罗马地图,现在已经涨价到34欧,从第一次使用开始,三天内有效。详情可见http://www.romapass.it有英文版。可以免费进入前两个景点,从第三个开始可以得到优惠(注意是前两个景点)。三天内可以任意乘坐罗马的公共交通(不包括来往机场的莱昂纳多机场快线)。所以说如果是在罗马停留超过三天,它还是非常实用的。注意三天的交通票不是按72小时算的,是按天算的,在使用的第三天的24点过期。
前辈的建议用在斗兽场Colosseum(和废墟联票在一起)和博盖塞美术馆(GalleriaBorghese),因为这两个门票相对贵,都是十几欧。
BTW:①因为是前两个景点免费,但斗兽场和博格塞美术馆距离比较远,像我们早上到达罗马基本中午才开始逛的人来说,时间上是没法看完这两个地方的。所以选择了斗兽场和capitolino博物馆,博格塞美术馆电话预约第三天去,有了预约号,凭ROMEPASS直接去拿票。简而言之:你如果要最高价值的使用romapass就参观斗兽场与borghese博物馆,否则就选择参观斗兽场与其他一个你们感兴趣的景点。
②地铁是过小铁栏杆的时候刷公共交通卡,刷过会卡上会有打印时间告诉你什么时候过期。如果是坐汽车的话,车上有个黄色的打票机,把有条码的那面对着自己,插进去,然后它会吃进去打印,再吐出来。如果你已经有了打印时间,那么公交车上可以不用重复打卡了。
③景点最好是在排队最多的地方用,比如斗兽场,romepass有专门的通道进入,完全不用排队,很爽。斗兽场对面的山最近排队也比较长,去完斗兽场可以再去,也不用排队,直接刷卡进。
④pass可以在很多报亭买,只要报亭上标注有“RomaPass”就有卖的。但是报亭经常缺货,所以大家可以在机场的touristinformation买,如果是坐火车来,或者坐机场大巴或地铁到火车站,就直接在火车站的烟草店或报摊买了吧!很容易找到的~

4、威尼斯通票(12小时票,18欧/人)

威尼斯交通卡分为12H,24H,36H,48H,72H,7DAY几种,有的只有威尼斯的水上巴士,有的含了机场大巴的费用,可根据自己在威尼斯停留的时间和行程安排决定买哪种。看攻略说提前在网上购买的话是有折扣的,但我们买的时候发现扣款还是原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网址是http://www.veniceconnected.com/node/1454,进入后选左边的BUY NOW,然后选一下日期,扣款成功后会给你一个预定码,记住到威尼斯后在买票窗口旁边就有自动卖票机,按提示输入预订码就可以打印出票。
5、在意大利买公交车票都是在标有T字开头的烟草店,很好找。
6、意大利乘坐出租车都很贵,有行李另外加收费,不推荐。

七、景点或博物馆门票预订
网上或电话提前预订可能需要额外的费用,而且预定费还相当可观。如果时间比较赶或比较火爆可以考虑预订。我们预订了罗马博盖赛美术馆和米兰看看最后的晚餐,都是电话预订。前者电话预订不用预先扣款,告诉他用ROME PASS,如果网上预订就要交预订费。后者也可以网上预订,但放出来的时间选择比较少,电话预订时间段选择宽裕点,二者都是直接信用卡扣款,毕竟这幅画太火爆了;
梵蒂冈博物馆没有预订,也没有排队就直接进去了,因为先去了圣彼得大教堂。
乌菲兹是让旅馆老板电话预定的,也可以提前网上预订,都是4欧/人的预订费。

八、相关书籍和准备工作

1、买了走遍全球的意大利版,最好用是里面的地图,彩色的,中文的标注清楚,在制定行程的时候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各景点怎么安排合理,路线不绕,看看这个地图就有数了。
2、米其林意大利旅游地图值得买(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20114),有时我们嫌LP太厚时出门就带这张折叠地图。还有《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值得一看

3、 如果是对意大利建筑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推荐看一下新浪公开课,耶鲁教授的罗马建筑系列,地址:http://open.sina.com.cn/course/id_19
这个对罗马的古建筑有个详细的梳理,其中还穿插了不少对古罗马历史的讲解,恶补了几节,收获很大,对很多罗马建筑(万神殿、图拉真集市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 威尼斯纪录片片1—4集:
第一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zOgQSBARpE/?bid=03&pid=02&resourceId=0_03_05_02
第二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Hy876pplig/
第三集:http://v.pps.tv/play_32WUKE.html
第四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dsShUS0Ph8/
5、 意大利艺术纪录片
文艺复兴时期: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MDI2OA==.html?f=1731993
巴洛克时期: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MDMxNg==.html?f=1731993

这是BBC拍摄的关于西洋艺术史的纪录片,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都和意大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文艺复兴哪一章,从罗马、佛罗伦萨讲到米兰和威尼斯,几乎涵盖了意大利最知名的艺术家和他们作品的介绍,简直就是一个意大利美术馆讲解器的大集合,看过此片后,大家在参观意大利这些著名美术馆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九、其他注意事项
1、关于治安问题。意大利的治安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可怕,但自己也要提高警惕。比如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一定把包抱在胸前,互相看着对方的包包,千万别背在后面~要警惕有些很热情帮你提行李的人,可能最后都要你付费等等等等。
2、自带水杯,意大利街头有很多免费饮水处,并且水是冰的。带一个保温杯,想喝热水或冰水都方便。
3、通用转换插头,我是买的国际通用的,最好带两个,然后带一个插线板。毕竟要充电的电器好多。单反手机IPAD神马的~
4、其他建议带的东西:小电热水壶,借了朋友一个0.8L的,很好用(煮泡面或者冲咖啡)、IPAD(坐飞机火车很无聊,而且可以把照片导入及时发微信~~)、日常药品(非常重要)、各种零食(泡面、牛肉干、榨菜等,绝对吃得完....)再如拖鞋、牙刷、牙膏,国外的旅馆一般都不提供的。
5、重要材料备份:以防万一。包括每个城市大使馆电话,详细行程单,护照签证页、信息页,保险单、所有机票和酒店预订单,攻略等。整理好打印一份带着,拷贝到爱疯里一份,再发到自己的邮箱里一份,再交给朋友或家人一份。万无一失~
6、Roma pass。要是在罗马呆3天的话,十分推荐购买,很划算。3天内任意乘坐罗马市内的公共交通工具,还能免费进两个指定范围内的景点,斗兽场有专门的roma pass专用通道,几乎不用排队。罗马到处都能买到,连路边的书报亭都有。Roma pass还可以免费进两个指定景点,我用在了斗兽场和首都博物馆,真的十分的划算。
7、能够提前预定的热门景点,能够提前买的欧洲之星火车票尽量都提前搞定。梵蒂冈博物馆(http://mv.vatican.va/3_EN/pages/MV_Home.html)、乌菲兹美术馆(http://www.b-ticket.com/b-ticket/uffizi/default.aspx)门前的大队令人望而生畏,与其花个把小时排队,不如提前在网上订好,4个欧的预订费能为你节约出宝贵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如果你行程能够确定,而且打算坐火车,那么提前在意铁网站上买好车票,提前买还有一定程度的折扣。(http://www.trenitalia.com/)。当然如果你想省钱坐R车的话就没必要提前买了,喜欢随性的人最好也别提前买火车票,否则你临时想在一个城市多呆一两天票就作废了。
8、提前办好一张VISA或MASTER欧元信用卡。
9、去到一个城市搞清楚住的地方最近的超市在哪里,尽量在超市里补充一些食品和日用品。
10、把重要景点和地点的意大利文原文,以及你要买的相对冷门的东西的意大利文原文写在纸上(或者打印在你自己的旅行指南上),或者出门带上攻略,问路给人家一看,就全明白了。
11、充气枕头必带,我买的不是充气是那种记忆枕,更舒服,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可不轻松啊~推荐到达后就买张电话卡、WIND卡最低20欧,我们一开始想省钱又觉得没啥必要就没买,事实证明这个钱最好别省,因为导航太重要了,有些地方找路好浪费时间…

一些题外话:

1、长途飞行劳顿,自己注意调节。这次乘坐卡塔尔航空上机为每位乘客配发一条摊子和一个护理袋,包括牙刷牙膏、眼罩、一双袜子。建议自己带充气枕头和一次性拖鞋,美女们可以带好小包装卸妆护肤品,还可以带上面膜睡前敷一下?
卡塔尔航空是严格按照规定重量和尺寸执行行李标准,回程在米兰机场有专人给手提行李称重,还有个框框让你把行李放进去看尺寸有没有超。所以要注意买东西的重量。超重好像是50美元一公斤;
还有就是携带红酒的问题。我们买了两小支,也已经打包固定好。但托运时就说不可以,即使分开单独打包也不行。好说歹说才同意另外花10欧元又用塑料膜打包裹得严严实实才能托运。

2、长途飞行十分疲惫,选择一个好点的航空公司很有必要;中转一次的航班可以活动一下腿脚,比起直飞十二多小时一直坐着也有一定好处。

3、关于要不要带方便面榨菜老干妈的问题看个人口味习惯。几乎所有攻略都温馨提示要带,但这十几天除了一顿大家觉得不吃太浪费就吃了一顿泡面之外,其他时间都没有吃的欲望,最后都遗留在米兰酒店里。反而推荐带一些黄飞鸿麻辣花生米、淮盐花生米、有友泡椒鱿鱼之类的零食,坐火车或者打发时间的时候吃。

4、意大利城市之间的旅行都是坐意铁,所以住宿强烈建议选择火车站附近酒店。打的太贵,步行拖箱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特别像佛罗伦萨这种古城路面都是石板路,更累人。而且在欧洲城市住宿本来也不便宜,市中心更贵,所以最好就是住在火车站周边,出行靠地铁公交也经济实惠。

5、我们的飞机是早上7:30到达罗马,收拾停当后就开始第一天的行程。由于飞行途中大家休息的都一般,所以精神不是特别好。如果下次再去欧洲,我会选择下午到达的航班,适当调节生物钟,休息好了玩起来才开心。

6、退税流程是:到达机场后先去海关办公室,让他在你的退税申请表上盖章(可能会抽查部分你买的商品。我们四个人有一个被要求看买的包包。所以务必保证商品完好没有用过);然后去退税柜台办理退税。建议退现金直接拿钱;办理好这些后去值机柜台托运行李换领登机牌,过安检等等。如果想买食品还是建议在市区买好,因为米兰机场免税店价格还是贵很多的。(大教堂附近就有一家BILLA超市)

7、佛罗伦萨餐厅Da il Latini的牛排一定要去吃(www.illatini.com Via dei Palchetti 6/r Santa Maria Novella 12:30-14:30, 19:30-22:30 BUS 6,A),他家生意太好所以最好电话提前预定座位。餐厅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到达时还差十来分钟,门口已排起了长龙,不觉庆幸提前预订的明智。冰淇淋也一定要吃,吃过意大利的冰淇淋估计回国有段时间你都觉得国内的不好吃了。

8、意大利早晚温差大,晴天很热下雨很冷,我没坚持住还买了一件羽绒,所以衣服要带够。每天基本都是靠暴走,一双舒适的鞋子很重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0451/757850070257.html

更多阅读

形容时间极短的词有无定量 形容 互通有无 的词语

形容时间极短的词有无定量  在我们的语言中,形容时间极短的词是 非常多的。例如我的老家,说某人出去时间不长就说“他刚出去一丝时"。而且其中的“丝”和“时”还都儿化,读作“yisirsir"。而这“一丝时”到底有多长时间,其实全凭说者的

形势突变:南海将成中国的战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南海是否可能成为中国的战场?》,作者为香港的中国问题分析员李崇光。摘编如下:  最近围绕着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南海主权争议又开始激化,直至近日越南公开在南海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将中国的南

为“两弹一星”殉职的郭永怀 郭永怀的女儿郭芹后代

上世纪60年代的郭永怀创建美国康乃尔大学航空系的五员大将。左一为郭永怀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予以表彰。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为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那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我觉得,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一、“心”指“意向”,“物”指“事”。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

声明:《巫师2永无止境的战场 永无止境2 【意大利,一场永无止境的华丽盛宴】---2013意大利自由行记》为网友故事配酒你配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