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能太聪明了
人不能太聪明,尤其是在佛教这里,人的聪明都是为自己聪明。但其实看起来聪明,却缺乏智慧。有些东西,看起来是争抢到了,但其实呢?真的吗?
当一个人福德具足时,上天都会给他财富,给他福报。看以前很多寺院的故事,讲到主持位置的问题。当上主持,叫做“龙天推出”。好了,是天龙八部在护持的。你相信吗?
人不能太聪明,一聪明,上天就发笑。人的聪明,都是为自己聪明的,人为自己的,其实损掉的更多。看过许多出家人,有些人憨厚老实的,福报就特别大。这似乎也是宇宙的规律了。

佛教叫我们无争,有的人一听说无争,好像很吃亏。其实不吃亏,有福报,不用争,自然就有。没有福报,争到了,也没有用。无福消受啊。
四、修道,就是反过来的
看了祖师大德传记,发现他们成为祖师,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反过来做事。比如在利益众生上,凡夫认为先自己安顿好,然后才去利益众生。
而祖师大德刚好相反,先把自己豁出去了,把命交给了众生。跟一般人刚好相反。而祖师大德成功了,普通人就失败了。
很多人不明白,应该自己安顿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别人啊。这是凡夫的思维。
比如现在许多大德,虚云禅师,本焕长老,这些大德他们利益众生时,都把自己舍弃了。
虚云禅师为了佛教,一生受尽磨难,本焕长老也是如此,刺血写经等。他们做事情时,脑袋中只有佛教,只有众生,连生死都不顾了,更何况家庭,这是圣人的境界。
他们舍弃了自我,没有为自己想,为自己的局部利益考虑,他们成就了。
凡夫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先巩固好自己利益,再考虑众生,所以很难成就。
祖师大德都教授,修道先要看破生死。就是生死都不怕,都可以豁出去,还有什么害怕的。比如说病人,想要病好,就要先不怕死,不怕死然后去奉献自己。
这些人身体就健康。一怕死,这时心气就不足,病人都被吓死的为多。生死看破了,其他的,诸如个人得失,面子问题,就容易放下了。放下了,就可以进入修道境界,就有大勇气来利益众生。
很多事情,看起来我们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自己。看过一则故事,说一个董事长回忆他小时候,一个乞丐到他家,他妈妈叫他给乞丐端凳子,还给他倒茶。他内心很不情愿,说,一个乞丐干嘛要给他凳子啊。
他妈妈就说了一句,影响他一辈子的话,他妈妈说:“孩子啊,这不是给别人端凳子,是给你自己端凳子。”
你想看,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是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自己。佛在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是根叶,诸佛菩萨为华果。你看想,如果没有贫穷的人,我们如何种布施的因,没有病苦的人,我们如何舍药。看起来,是我们帮助他们,其实是他们在成就我们,成就我们的福田。
道就是反过来的,反过来就成功了,顺着走,就是凡夫路。当一个人,不为自己想,一心为别人想时,看起来利益了别人,其实最终自己获得了福慧,利益了自己。
好比一个人,一心为别人想,别人就会为他想,这是宇宙的规律。他成就别人,别人更多来成就他。一个人先考虑自己利益,再考虑别人利益,看起来利益了自己,表面上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