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糖惹的祸 糖友友必看:当心吃来横祸!(郝大夫说糖5)

老纪今年63岁,患糖尿病3年,刚开始每天按时吃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在5~7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11mmol/L,基本达标,可是1月前老纪住院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老纪的女儿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糖友一直吃药会把肾脏吃坏,应尽量不吃药,饮食降糖最可取,很多人吃南瓜治好了糖尿病。女儿看后觉得有道理,父亲年龄大了一直吃药把肾吃坏了,得了“尿毒症”怎么办?老纪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口服降糖药停了,开始了自己的“吃南瓜”降糖之旅。


开始每天把南瓜当菜吃,一周后测空腹血糖7~10mmol/L,餐后血糖9~12mmol/L,比之前高了,是不是南瓜吃的少啊?于是每顿又多吃一块,一周后测空腹血糖8~11mmol/L,餐后血糖10~13mmol/L,不降反升,是不是时间短,没见效?于是他又坚持了2周,突然有一天,老纪昏倒了,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一查血糖27mmol/L,老纪因为酸中毒导致了昏厥。


     我们对老纪实施了抢救,待他各方面情况稳定后,营养师、卫教师专门针对“南瓜降糖”给老纪上了一课,“南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淀粉,500克南瓜产生10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1000克冬瓜产生的热量,与西瓜的热量相当。南瓜做为一种普通蔬菜,可以吃,但不能多吃,更不能把它当降糖药来用。”老纪和女儿这才恍然大悟。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需要患者积极参与,这就给患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常常有患者对药物治疗不满意,希望借助一种轻松愉快的方法控制血糖,于是就有了一些所谓的“偏方、神药”利用患者的心理,招摇撞骗、误导治疗。


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这些所谓的“偏方神药”真那么神奇,真能让血糖稳定,那么我们抗战在糖尿病治疗第一线的医生怎么会对此充耳不闻呢?所以当遇到所谓的“灵丹妙药”时,一定要咨询专业的糖尿病共同照护团队,切不可盲目相信广告,不顾一切就停了原来的药,那样做,后果很严重。

 

无糖食品反正无糖,随便吃!

张小姐今年30多岁,患糖尿病2年多。她本身是一个嗜甜如命的人,零食不离手。一想到那些可爱的小点心、小蛋糕、冰激凌、饮料,彻底离她远去了,就觉得整个人生都灰暗了。一次,张小姐在超市中发现竟然有无糖系列的食品,她忽然有种“重生”的感觉,每次去逛超市,采购篮里都是满满的无糖饼干、无糖面包、无糖果汁、无糖酸奶……


回到家尽情的吃,毫无顾忌,用她话说,“反正是无糖的,咱随便吃!”


这还不够,张小姐还想吃糖,医生不让吃,咋办?用蜂蜜代替总可以吧?所以蜂蜜也是她去超市每次必买的食品之一。

她觉得自己找到了既能控制血糖、又能过嘴瘾的方法,认为血糖肯定高不了,沾沾自喜。可过了一个月,血糖飙升到25mmol/L,她急忙来到医院求助。


   听了张小姐的遭遇,我院的营养师、卫教师告诉她,“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也就是白砂糖),或是用甜味剂如木糖醇来替代蔗糖的食品。虽然这些甜味剂有些是低热量的糖或是不产生热量的糖,但无糖饼干、无糖面包、无糖月饼这些都是用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仍然应计算入咱们一天的总热量内,无节制食用无糖食品血糖肯定会升高。另外蜂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单糖,并不比白砂糖升糖慢多少。”


    听了营养师的讲解,张小姐后悔莫及,早点知道这些知识,就不会走这些弯路了。

 

少吃饭,血糖就不会高吧?

80多岁的于奶奶有个明星女儿——方青卓。虽然是明星母亲,可糖尿病对谁都是平等的。于奶奶是20多年的老糖友,血糖控制得一直不理想。近段时间,她总感觉乏力,有时还会大汗淋漓,体重也不断下降。方青卓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很是担心,放下手头的表演工作,陪母亲一起来到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住院调理。


  对于糖尿病,于奶奶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年轻时每天饥肠辘辘,啥病都没有,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的吃,倒‘吃’出了糖尿病。医生不是让控制饮食吗?我就按着年轻时候那样吃法,每顿吃个半饱,吃点野菜、不沾荤腥儿,你看血糖真的下来了。”说到这,于奶奶感觉很自豪,她非常相信自己的“控糖”方案。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出现了全身乏力,大汗淋漓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

都是糖惹的祸 糖友友必看:当心吃来横祸!(郝大夫说糖5)


生活中,不少糖友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效,控制饮食就是少吃!”其实不然。如果吃得过少,热量摄入不够,就会出现血糖过低的情况,非但不能有助于治疗,反而会给病情雪上加霜。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不仅会使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还会产生饥饿性酮症。


针对于奶奶的情况,我们和营养师、卫教师一起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和营养餐。如今,每餐于奶奶都可以吃到适合她的主食,各种蔬菜,如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等,适当的肉类,含糖量较低的苹果、桔子、草莓、猕猴桃等水果也常出现在她的餐桌。于奶奶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精神也越来越好。方青卓看到母亲的改变,感到非常高兴,对我们的“台湾照护模式”竖起了大拇指。


作者后记:

这三个故事真实的发生在我们医院,这三位病人皆因为“吃”而住院。咱们常说,管住嘴、迈开腿。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真的很难。他们不光要克服口腹之欲,还需要懂得很多的饮食禁忌。而如今的报纸杂志、无良广告又带给他们过多的误区。在此呼吁广大糖友,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到瑞京医院坐坐,与咱们的营养师、卫教师聊一聊,就可以少踏一些雷区,少走一些弯路了。

祝福糖友,胃口好,血糖也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0751/46041205335.html

更多阅读

朱可馨《都是粗心惹的祸》 都是天使惹的祸

都是粗心惹的祸“粗心!粗心!”期中考试卷发下来,看着试卷上那醒目的红色“×”与减掉的分数,我恨得直捶自己的脑袋。“朱可馨,你怎么这么不争气,这么不细心呢?”翻阅着试卷,看到每一个都不应该犯的错,羞辱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我一次又一次

都是龙袍惹的祸 都是月亮惹的祸

观剧时间:2013年3月观剧地点: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演出剧团:香港话剧团《都是龙袍惹的祸》是香港话剧团2013剧季的剧目,剧本由香港本土知名编剧潘惠森创作。剧作讲述了清朝同治年间,太监安德海因出宫采办龙袍,触犯“太监不得私出皇宫

都是贫嘴惹的祸!载了也。 别了家驹十五载演唱会

趣事笑话都是贫嘴惹的祸!载了也。讲述:上网的时间没控制到佳,电话铃响了儿子说2008年十一月九号学校要开家长会,好!我去。早上六点和儿子同学的爸爸我的同事结伴而行,公共汽车上,经汽车这么颠簸像进摇篮似的舒服!又是打哈欠,又是掉眼泪!长达半

声明:《都是糖惹的祸 糖友友必看:当心吃来横祸!(郝大夫说糖5)》为网友红颜祸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