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纪今年63岁,患糖尿病3年,刚开始每天按时吃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在5~7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11mmol/L,基本达标,可是1月前老纪住院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老纪的女儿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糖友一直吃药会把肾脏吃坏,应尽量不吃药,饮食降糖最可取,很多人吃南瓜治好了糖尿病。女儿看后觉得有道理,父亲年龄大了一直吃药把肾吃坏了,得了“尿毒症”怎么办?老纪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口服降糖药停了,开始了自己的“吃南瓜”降糖之旅。
开始每天把南瓜当菜吃,一周后测空腹血糖7~10mmol/L,餐后血糖9~12mmol/L,比之前高了,是不是南瓜吃的少啊?于是每顿又多吃一块,一周后测空腹血糖8~11mmol/L,餐后血糖10~13mmol/L,不降反升,是不是时间短,没见效?于是他又坚持了2周,突然有一天,老纪昏倒了,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一查血糖27mmol/L,老纪因为酸中毒导致了昏厥。
我们对老纪实施了抢救,待他各方面情况稳定后,营养师、卫教师专门针对“南瓜降糖”给老纪上了一课,“南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淀粉,500克南瓜产生10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1000克冬瓜产生的热量,与西瓜的热量相当。南瓜做为一种普通蔬菜,可以吃,但不能多吃,更不能把它当降糖药来用。”老纪和女儿这才恍然大悟。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需要患者积极参与,这就给患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常常有患者对药物治疗不满意,希望借助一种轻松愉快的方法控制血糖,于是就有了一些所谓的“偏方、神药”利用患者的心理,招摇撞骗、误导治疗。
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这些所谓的“偏方神药”真那么神奇,真能让血糖稳定,那么我们抗战在糖尿病治疗第一线的医生怎么会对此充耳不闻呢?所以当遇到所谓的“灵丹妙药”时,一定要咨询专业的糖尿病共同照护团队,切不可盲目相信广告,不顾一切就停了原来的药,那样做,后果很严重。
无糖食品反正无糖,随便吃!
张小姐今年30多岁,患糖尿病2年多。她本身是一个嗜甜如命的人,零食不离手。一想到那些可爱的小点心、小蛋糕、冰激凌、饮料,彻底离她远去了,就觉得整个人生都灰暗了。一次,张小姐在超市中发现竟然有无糖系列的食品,她忽然有种“重生”的感觉,每次去逛超市,采购篮里都是满满的无糖饼干、无糖面包、无糖果汁、无糖酸奶……
回到家尽情的吃,毫无顾忌,用她话说,“反正是无糖的,咱随便吃!”
这还不够,张小姐还想吃糖,医生不让吃,咋办?用蜂蜜代替总可以吧?所以蜂蜜也是她去超市每次必买的食品之一。
她觉得自己找到了既能控制血糖、又能过嘴瘾的方法,认为血糖肯定高不了,沾沾自喜。可过了一个月,血糖飙升到25mmol/L,她急忙来到医院求助。
听了张小姐的遭遇,我院的营养师、卫教师告诉她,“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也就是白砂糖),或是用甜味剂如木糖醇来替代蔗糖的食品。虽然这些甜味剂有些是低热量的糖或是不产生热量的糖,但无糖饼干、无糖面包、无糖月饼这些都是用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仍然应计算入咱们一天的总热量内,无节制食用无糖食品血糖肯定会升高。另外蜂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单糖,并不比白砂糖升糖慢多少。”
听了营养师的讲解,张小姐后悔莫及,早点知道这些知识,就不会走这些弯路了。
少吃饭,血糖就不会高吧?
80多岁的于奶奶有个明星女儿——方青卓。虽然是明星母亲,可糖尿病对谁都是平等的。于奶奶是20多年的老糖友,血糖控制得一直不理想。近段时间,她总感觉乏力,有时还会大汗淋漓,体重也不断下降。方青卓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很是担心,放下手头的表演工作,陪母亲一起来到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住院调理。
对于糖尿病,于奶奶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年轻时每天饥肠辘辘,啥病都没有,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的吃,倒‘吃’出了糖尿病。医生不是让控制饮食吗?我就按着年轻时候那样吃法,每顿吃个半饱,吃点野菜、不沾荤腥儿,你看血糖真的下来了。”说到这,于奶奶感觉很自豪,她非常相信自己的“控糖”方案。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出现了全身乏力,大汗淋漓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活中,不少糖友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效,控制饮食就是少吃!”其实不然。如果吃得过少,热量摄入不够,就会出现血糖过低的情况,非但不能有助于治疗,反而会给病情雪上加霜。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不仅会使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还会产生饥饿性酮症。
针对于奶奶的情况,我们和营养师、卫教师一起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和营养餐。如今,每餐于奶奶都可以吃到适合她的主食,各种蔬菜,如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等,适当的肉类,含糖量较低的苹果、桔子、草莓、猕猴桃等水果也常出现在她的餐桌。于奶奶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精神也越来越好。方青卓看到母亲的改变,感到非常高兴,对我们的“台湾照护模式”竖起了大拇指。
作者后记:
这三个故事真实的发生在我们医院,这三位病人皆因为“吃”而住院。咱们常说,管住嘴、迈开腿。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真的很难。他们不光要克服口腹之欲,还需要懂得很多的饮食禁忌。而如今的报纸杂志、无良广告又带给他们过多的误区。在此呼吁广大糖友,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到瑞京医院坐坐,与咱们的营养师、卫教师聊一聊,就可以少踏一些雷区,少走一些弯路了。
祝福糖友,胃口好,血糖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