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慧 背 囊 感动心灵 开启智慧
幸福的实验

美国有个研究幸福的实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让受试者造句,规定以“我希望”起头,例如“我希望我像比尔·盖茨那样富有”“我希望我是贝克汉姆的情人”“我希望我中百万大奖”。然后,心理学家要求受试者再造三个句子,以“还好我不是”起头,例如说“还好我不是绝症患者”“还好我不是乞丐”“还好我老公没有暴力倾向”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同样一批人,在完成“我希望”的造句后,心情都会变得比较差,而完成“还好我不是”造句时,心情都比较好。
心理学家又给受试者讲了个故事:有一位青年家世很好,学业顺利,衣食无忧。但是他却不知道有什么能够让他快乐,认为人生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没有意义。他说:“人活着都会逐渐衰老死亡,没有意思。”
受试者在听的过程中,心跳、脉搏等数据反映出无奈和烦恼。
心理学家又给受试者讲了一段事实: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和寺庙而没有任何被威胁、强暴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之人;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稀有的地球人。
受试者在听的过程中,心跳、脉搏等数据反映出幸运和幸福感。
试验表明,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幸福与不幸福常是因为比较而来的。“希望我是”“我跳楼地球照样转”让我们想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失望,心里难免沮丧;而“还好我不是”却能使我们感觉庆幸,原来自己还拥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幸福。知足常乐,不知足,也可以常乐。就看你用什么心态对付自己的“不知足”,对人生的要求不要太尽善尽美。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个幸福的人不是由于他拥有的多,而是由于他计较的少,懂得发现和寻找,且具有博大的胸襟、雍容的风度。很多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像野草一样蔓延,像空气一样弥散,只要你留意,得到它其实很简单。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但凡福祸相依,苦乐参半,只要从容处世,看淡得失,积极努力地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觉就会接踵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