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冰箱 深圳乐声冰箱维修电话 击乐声中话《木兰》

乐声冰箱 深圳乐声冰箱维修电话 击乐声中话《木兰》

  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一次的讲述方式却令人耳目一新。10月,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携全新制作的“击乐剧场”作品《木兰》登陆国家大剧院,并举办了大陆巡演。台湾京剧名伶朱胜丽与朱宗庆打击乐团首席吴�菁分别以口白唱腔、击乐演奏的方式出演“木兰”一角,生动立体地呈现了人物内心的纠葛与盼望。将打击乐与京剧两种艺术表演形式巧妙融合的《木兰》,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这位传奇女性不凡的生命历程,开创了音乐与戏剧结合的全新方式。

  艺术汇 艺术总监 朱宗庆
  艺术汇=IART 朱宗庆=朱
  IART:最初是如何萌发创作这样一部将打击乐与戏剧相结合的作品?
  朱:三十年前,我从维也纳求学回到台湾开始推广打击乐,学习西方打击乐的我,对传统艺术抱持着浓厚的兴趣,常常找机会拜师请益,而已故的京剧锣鼓大师侯佑宗老师,以及京剧艺师李柏君老师,都曾是乐团请益学习的对象。除了京剧外,乐团更不断拓展视野,深入学习、探讨各文化的传统艺术与器乐,因此,每位团员除了熟稔、精进西方击乐学理和技法,更投注了大量时间和心力钻研传统京剧锣鼓、醒狮锣鼓、南北管音乐、甘美朗音乐等东方传统器乐,并以每年三季的年度公演,呈现乐团打造多面向击乐风格之成果。
  我深深体认到,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资产,它内蕴着展演创新的强大动力,所以,自创立打击乐团开始,即坚持“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精神,团员不但遵习传统、承袭经典,更融汇东西、展现创意。把传统音乐的特色,融入西方音乐演奏之中,不但大大丰富了音乐会的风格与内容,同时也成为朱宗庆打击乐团演出的一大特色。在包括经典作品、实验性、推广性、亲子、节庆、校园、音乐剧场(音乐戏剧)等七大类型的演出节目,不同属性的观众皆可聆赏到乐团大量使用传统乐器的曲目,感受到乐团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努力。
  此外,自创立初始,乐团即不断领先探索跨界、跨领域的艺术发展,曾加入舞蹈、文学、戏剧、新媒体等元素结合打击乐,以挖掘艺术的无限潜能。因此,对打击乐团的成员来说,跨界、跨领域的合作,并不能算是件新鲜事,相反地,跨界创新是件一直在做、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在1986年,乐团创立仅五个月时,就与云门舞集合作的《薪传》,尔后再度和云门合作《九歌》与《脉动大地》,还有1989年与兰陵剧坊演出《萤火》等跨界经验,都为打击乐团的跨领域创新探索,奠下了良好的基础。1992年,乐团首次以“音乐剧场”(音乐戏剧)为概念推出《台湾四季》,其后,更陆续制作了十多档全新跨界演出节目。过程中,乐团逐步开创出了“击乐剧场”的新型态,并在拥有深厚的专业展演实力以及累积多年的跨界创新经验以后,形成了每三年制作一套大型“击乐剧场”新作的演出模式,为打击乐延伸出无限的演出空间。而《木兰》这部融合打击乐与京剧的作品,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因为它真正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演出形式,并使东方与西方的艺术元素,得以产生深刻的对话。
  IART:为何特别选择了木兰的故事?
  朱:中国历史故事中,木兰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木兰的角色性格上,融入了非常多的身份在其中,甚至某些角色各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特点和我们这次以西方击乐融合东方京剧,跨界合作的背景是相似的。因此更希望藉由这样的特点,来表现这次演出多元的特性。而木兰故事结构中,多层次的发挥――亲情、友情、战争等,所蕴含的张力也适合运用击乐来做充分的表现。此外,木兰的故事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观众可以在欣赏时,专注于表演形式与演出内涵的表现上。
  IART:从最初创意到最终舞台呈现历时多久?请谈谈《木兰》的创作。
  朱:朱宗庆打击乐团在2009年的年度音乐会上别开生面,与国光剧团合作了《披京展击》,这首开场曲目是驻团作曲家洪千惠解构京剧元素而创作的曲目,灵感取自穆桂英挂帅出征的故事。打击乐与京剧同台演出的效果绝佳,演出后深获好评,于是,我们在第二年(2010年)推出了结合打击乐、京剧与踢踏舞的击乐剧场《木兰》,带给观众创新的视听享受,同样广受喜爱。
  2013年,乐团再次以“木兰”为主题,以国际巡演规格推出了全新的制作,这是一次整体而全面性的进化――乐团团员自去年八月开始接受京剧身体训练,希望能在演奏中融入京剧精神,终于在今年二月,团员以京剧的基本动作十三响和十八棍,变化为不同身体节奏,创意令人惊艳,也让小平导演放手尝试更多打击乐与京剧结合的可能性。
  今年五月,《木兰》在台湾巡演,深获观众好评与各界赞誉,评论者称《木兰》这个作品“兼具传统与现代,东西击乐融合,呈现台湾高度的创新能量”、“带给观众视觉与听觉的3D空间立体震撼”、“不论在音乐演奏和服装设计上,都呈现了跨界合作的丰富色彩。”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的舞台呈现,要感谢导演、作曲家、团员,以及舞台工作人员的全力投入。导演必须同时考虑打击乐器在舞台上放置的定点与搬动的路线,以融入演出的剧情安排;作曲家打造了多首全新曲目,多方尝试打击乐不同的音色、声响和音效,藉此诠释强大的剧情张力。而舞台、灯光与服装设计,更是细腻的量身打造,为观众带来令人惊叹的视听体验。
  此外,为完成打击乐与京剧在听觉与视觉上合而为一的要求,打击乐团的团员们必须接受京剧身体训练,包括武功身段、棍法、十三响、十八棍等等,再将其与打击乐演奏以及剧情角色相互结合,变化出令人惊艳的身体节奏。训练过程中,团员们必须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对抗与挑战,但在我的坚持和导演的要求下,团员们度过了撞墙期,克服了许多困难,以致今日各位能够在舞台上,看到打击乐与京剧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只有透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持续基本功的投入,在舞台上展演才有可能感动人心。
  IART:在《木兰》中,打击乐演奏与戏剧表演具体是以怎样的方式相结合的?打击乐部分在整场演出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朱:在《木兰》中,打击乐不是与京剧“相互配合”而已,而是两者真正地“融合”为一体。像是京剧中常见的“棍”,在团员的手中就成了乐器,但团员不能只是单纯演奏,而必须走到台中央,并融入角色,表现出京剧的动作神态与张力,常常练一场下来就挥汗如雨。   在表现的技巧上,有别于传统戏剧中用语言来作为主要的表达工具,这次会使用打击乐来作为叙述者,透过音色的变化及打击音乐独有的张力感,来替代言语,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绪。
  在乐曲风格上,作曲家洪千惠以京剧传统的曲调呈现出东方的韵味,再结合不同打击乐器的多变音色,例如以低音提琴的弓拉铁琴边缘,加上用口吹共鸣管来发出独特的音响,用琴棒压琴键,产生有如传统乐器滑音的韵味,诠释木兰于两性来去之间的细腻与豪情,以及强大的剧情张力,让打击乐与京剧相互激荡出更多火花。
  IART:剧中由朱胜丽扮演的“京剧木兰”与吴骊菁扮演的“击乐木兰”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朱:“木兰”一角由京剧名伶朱胜丽与朱宗庆打击乐团首席吴�菁共同饰演。“京剧木兰”由京剧知名演员朱胜丽饰演,以口白唱腔诉说木兰即将离乡的心情,带动戏剧主线,“击乐木兰”吴�菁则以打击乐叙述情绪与故事主体,以马林巴木琴击出木兰随军出征的雄心壮志,制造出反差的效果。除了“击乐木兰”以外,乐团女团员也在《叫阵》中化身为一群木兰女兵,形同木兰以一个女性角色不惧死生,勇于在战场上与敌军叫阵之态势。
  而另一段《离乡》中,“击乐木兰”与“京剧木兰”也有一段精彩的“对手戏”。导演安排京剧木兰坐在意象的“花轿”中,迎接她的却是战场,京剧木兰面对未知感到彷徨无助,而击乐木兰则是以其擅长的六支琴槌握棒法演奏马林巴,成为支持京剧木兰下定决心从军的一股强大力量,加上回忆与现实的时空交迭,两人有精采互动。
  对京剧演员而言,和打击乐合作与单纯的京剧演出有相当大的不同,光是口白的部分朱胜丽就以京白、韵白、口语三种变化来诠释不同时期的木兰,让观众更能感受木兰细微的变化。
  IART:将京剧元素融入作品是处于怎样的考虑?京剧元素是如何呈现在这部作品中的?
  朱:朱宗庆打击乐团长年致力与跨界艺术结合,在构思《木兰》时,以打造国际规模作品为目标,特别重视它的文化性格。京剧元素加入,一方面凸显东方色彩,另一方面可让《木兰》兼具传统与现代,东、西击乐融合,将呈现台湾高度的创新能量。对我而言,《木兰》就是一部完整的打击乐协奏曲,但它又结合许多京剧的元素,这样的音乐戏剧,不但在台湾是首创,在全球也是前所未见。
  京剧是一种完整度非常高的戏曲,解构再重组,有点像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过在朱宗庆打击乐团与国光剧团多次合作下,已对双方的领域也有更精准的掌握度,因此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例如击乐的棍棒敲击或京剧的十三响和十八棍,在双方通力合作之下,顺利发展出创新演奏法与崭新表演逻辑,但又能维持自身的特色。另外,导演李小平也把打击乐器化为象征性的符号,并把乐器位置与动线融入剧情安排,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尝试。
  无论在听觉或视觉上,《木兰》皆是以打击乐与京剧合而为一为目标,同时也是“由传统走向未来”的艺术创新。对我来说,在打击乐当中融入京剧元素,并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的表面拼贴或搬弄,因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要到位、自然天成,表演团队需要具备强大的“转化”实力。为了培养这项艺术的核心能力,背后所需付出的漫长辛劳,实在不足为人道,然而,只要能够有所成长并带动突破,我认为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音话
  塞西莉亚・芭托莉
  对于一名优秀的美声演唱者而言,迈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往往并不是单一的。尤其对一位女性歌剧演唱家来说,除了拥有精湛的演唱、表演技巧,以及对音乐的精准把控能力之外,姣好的容貌与优雅的台风显得同样尤为重要。能够兼备以上条件,还能够达到条条出众者,实属罕有。放眼当今古典声乐舞台,被誉为有着贝尔冈扎的美貌、霍恩的技巧、苔芭尔迪的音质的意大利女中音演唱家塞西莉亚・芭托莉可算其中之一。在2008年与中国观众失之交臂后,这位年近半百的歌剧之星于这个金秋十月来到北京,赴一场姗姗来迟的约会。
  参详此次演唱的曲目清单便会发现,罗西尼的作品占有相当比重,对于以演绎该作曲家作品而闻名的芭托莉来说,这原在情理之中。当年,初出茅庐的芭托莉正是凭借着在罗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演唱《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而一鸣惊人。在正式踏入舞台演唱生涯之后,Decca唱片公司的音乐总监克里斯托弗・雷本更是力排众议,为当时还是新人的芭托莉打造了首张专辑《罗西尼咏叹调》,问世后的唱片创下了20万张销量的佳绩。这也成为了芭托莉与Decca公司至今长达二十多年合作的开端。事实上,除了对罗西尼作品的驾轻就熟,芭托莉亦长期致力于挖掘那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声乐作品,并将它们搬上舞台。这一点从本次音乐会中最后三首曲目的安排上便可得到印证。由19世纪的歌剧演唱家玛丽亚・马利夫兰、保琳娜・维亚多姐妹及二人的父亲――曼努埃尔・加西亚所创作的对大众来说较为生僻的作品在芭托莉那高音清澈、低音浑厚的嗓音,及举重若轻的花腔技巧中得以精彩呈现。拥有这样美妙的歌喉,难怪当年提携芭托莉的卡拉扬对其也是丝毫不吝溢美之词:“我感到活在这世界上真是幸福,因为我们能聆听到这样天上才有的声音。”
  文艺编辑:王薇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0951/20330004350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西门子冰箱维修清洗结霜小奥秘 西门子洗衣机如何清洗

原文地址:西门子冰箱维修清洗结霜小奥秘作者:北京西门子冰箱维北京西门子冰箱维修中心清洗小奥秘:北京西门子冰箱故障维修售后中心主要提供:西门子冰箱制冷效果差、西门子冰箱不制冷、西门子冰箱冷藏室结冰、西门子冰箱冷冻室不结冰、

我是这样修冰箱的 北京伊莱克斯冰箱维修

修理冰箱第一步听看摸问,先打开冰箱看灯泡亮不,用耳听有没有响声,压缩机的震动声,制冷剂的流动声,如没有可检查供电电路,市电、温控器、压机上的启动器(注意R600A冰箱必须使用PTC启动器,不允许用重锤)过流保护器等,如果带电脑版还要检查控制电

容声冰箱维修解答;冰箱流水声是怎样产生的? 冰箱有流水声

容声冰箱维修解答;冰箱流水声是怎样产生的?电冰箱(电冰柜)制冷是靠制冷剂在管路中循环流动完成的。当液态制冷荆在管路中流动,特别是流过蒸发器时会发出流水一样的声音。由于在生产中采用的蒸发器和装配工艺不同,产生这种声音的大小也不同

声明:《乐声冰箱 深圳乐声冰箱维修电话 击乐声中话《木兰》》为网友小黑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