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毒蘑菇的特效药是 东莞发布食安预警 误食毒蘑菇进入高发期

  气温回升、雨水充沛,在野外踏青时看到野生蘑菇可别乱采。3月11日,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今年第二号食品安全预警称,时下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广大市民应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警惕误食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叫毒蕈,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00多种,其中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常见毒性强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等。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难于区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

  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在东莞,每年都有数起误食毒蘑菇的事件,而在2014年,东莞长安、谢岗等镇就发生市民误食“白毒伞”身亡的事故。

  食药监局提醒,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禁止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单位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部,促使呕吐。催吐后,务必立刻到医院诊治。

  春季郊游勿采食野生蘑菇

  春季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其中有不少是致命的毒蘑菇,每年都会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因此市民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即使看到再漂亮的野生蘑菇,也切记不要随意伸手采摘。

  毒蘑菇易出现在山区 植物园等地方

误食毒蘑菇的特效药是 东莞发布食安预警 误食毒蘑菇进入高发期

  每年3、4月份和7、8月份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去年这个时候,谢岗镇就曾发生一起因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导致 3人死亡的事件。 据介绍,广东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黄韧伞。毒蘑菇通常出现在山区、植物园等潮湿杂草丛生的地方。

  九成以上中毒案例因误食致命鹅膏

  在广东地区,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分别是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其中致命鹅膏又是毒性最强的,98%的死亡案例均是源自吃了致命鹅膏。 一个约50克的致命鹅膏足以毒死一个100斤的成年人。误食致命鹅膏后一般6~12小时才发病,中毒症状开始主要为胃肠炎症状,然后会有一个假愈期,接着病情会急剧恶化。因此,市民误食该毒蘑菇一定要及时就医。

  链接 三名留守儿童误食毒蘑菇一人死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1151/620813481015.html

更多阅读

治疗灰指甲的特效药是什么? 灰指甲特效药

甲癣,俗称”灰指甲”。一般以1-2个指(趾)甲开始发病,重者全部指(趾)甲均可罹患。患病甲板失去光泽,日久甲板增厚变形,呈灰白、污黄色。甲板变 脆而破损脱落,有时甲板与甲床分离。以往必须清除病甲,方法有外科手术拨甲;病甲清除后用碘酒清除真菌,

治疗癌症的特效药是没有的 治疗癌症特效药

治疗癌症的特效药是没有的不幸患上癌症的患者,在治疗当中一定要选对方法,不要听说得了癌症,就盲目的治疗癌症的特效药,这样只会增加患者痛苦,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反而加速了病情的发展,最终放弃治疗,最终结果只能是人财两空,后悔时已经不及了

肝脏排毒不好的症状 肝脏排毒不好的症状 肝排毒不好的8大症状

我们人体有许多重要的器官,例如:心脏,肾脏,还有生殖器官等等。其中肝脏也是我们重要的解毒器官,此外肝脏的排毒时间集中在晚上11点到凌晨的3点左右。如果肝脏排毒不好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极具危害的,因此这段时间我们应该早点上床睡觉,千

误食毒蘑菇的特效药是 春季切勿误食毒蘑菇

 春季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非常适合野生蘑菇的生长,加之近期江西省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大,适宜多种肠道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提醒群众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同时要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省卫生厅提醒:野生蘑菇种类

声明:《误食毒蘑菇的特效药是 东莞发布食安预警 误食毒蘑菇进入高发期》为网友狼之战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