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秘专业实训实习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的发展现实。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使各高职院校都开始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根本,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已是众多高职院校的共识。不同的专业,面对不同的行业需求,有不同的技能要求,特别是文科专业,更有其特殊之处。
高职高专的文秘专业,是为广大的企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培养掌握文秘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能从事文员、公关、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文秘人才。由此看来,文秘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还得与高职高专的其它工科专业的学生一样,进行大量的专业技能训练。但文秘专业的技能训练不像工科专业那样,具有明显的工序性特点,它更多地体现在综合性上,所以其培养难度要更大一些,也更不容易见成效。所以如何加强文秘专业的实训实践教学,是每一个文秘专业教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就文秘专业的技能培训,以及实训实践课程的改革。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现阶段文秘专业实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个专业都在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根据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文科专业来说,也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训实习等环节上进行大胆深入的改革。
纵观当前文秘专业的实训实习教学现状,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型办学观念的残留影响尚存。受传统高等院校文科教育的影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理论课程开设比重较大,“重学轻做”现象较为明显。而高职教育则应以“必须,够用”为课程设置原则,进行一系列课程整合优化,需强调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第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课程开设零散、较为随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践课程的开设不能覆盖学生核心能力的要求,致使一些能力的训练处于“盲区”,而一些能力又是反复地训练。
第三,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还需进一步改进。受课程体系不完善的影响,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手段也过于简单。
第四,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二、科学划分文秘专业能力要求层次
现代社会对秘书人才能力要求很高,着重体现在以下五种能力;多元化的能力:一名合格的现代秘书应懂得一至两门外语,具有一定的语言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组织能力:秘书应当是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既要为各种会议和活动做策划,又要安排落实,使计划顺利实施;沟通能力:秘书要善于和老板、同事以及客户打交道,善于协调企业内外部关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秘书必须通过继续深造来不断增长知识和提高技能,特别在办公技术方面,要跟上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步伐,团队合作的能力:秘书要积极参加到实际项目中去,收集信息、督促团队努力工作。由此可见,文秘专业技能的要求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特点。
文秘专业技能的训练虽然具有综合性特点,但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把文秘专业的能力要求由初级到高级、由基础到综合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不同的层次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首先是基础能力,它包括:(汉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作为文秘专业学生必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其次是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秘书的“三办能力”,即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可以分解为: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办公设备的使用与保养能力,会议的筹办、组织、服务能力。办公室的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辅助领导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活动策划组织能力等若干个单项能力,最后是综合能力,它是前面两层能力的综合反映,最终体现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水平,它表现了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办事的能力,同时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也从中得到提升,
对秘书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层次划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秘书技能的综合性特点,尤其是对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实习环节,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更具有针对性、职业性和开放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根据能力层次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秘书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一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在专业理论教学活动中有较为分散的一些技能训练外,主要的训练都集中在一些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但这些实践课程应该开设哪些,怎样开设,才更适合更有效呢?较为科学的方法就是根据秘书技能层次科学地设置实训实习模块,并以此进行课程设置与组织教学。
1、基础能力层次的实训模块设置。根据基础能力的要求,学生应当具备较好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英语口语能力。那么,配合相关的理论课程,可开设“普通话强化训练周”、“英语口语强化训练周,等实训课程,来突出强化学生的这两方面的能力。实训方法也可以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展示学生丰富的个性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除了平常的教学、练习之外,也可开设相应的实训环节,以我院为例,就开设了为期一周的“汉语实训”。主要内容是自编自写一份小报,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以及排版能力都能够得到训练,同时书写能力也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本模块的评价方式科采用表演,演讲或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由于是基础能力的训练,本模块一般应安排在第一学期完成。
2、专业核心能力层次的实训模块。本模块是秘书专业技能训练的重点环节,它的设置多以单项能力训练为主体,同时兼顾其它能力的训练。本模块的主要实训课程有:办公自动化实训、秘书礼仪实训、会议实训、秘书活动策划等。其中,办公自动化实训安排两周时间,学生一周上机操作各种办公软件,一周熟悉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秘书礼仪实训可安排一周时间,主要内容有:仪表仪态礼仪、办公室礼仪、接待礼仪等训练。会议实训的时间也是一周,主要内容包括会前的筹备、会中的组织及善后工作。秘书活动策划的安排可分学期多次安排,由较小的活动到大型活动的策划,逐步提高学生的辅助管理能力,本模块课程的教学一般是采用“任务驱动”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不论是哪个实训课程,都应该在“仿真”原则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任务和情景,学生或单独或分小组完成,最后根据实训要求,或提交书面材料,或演示过程,或举办相关活动展示,教师据此来评定成绩。这种模拟仿真的任务训练,能让学生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体会职业需求。本模块的各项实训可根据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分别安排在二、三、四学期。
3、综合能力层次的实习模块。本模块主要是各类综合性实习,比如:秘书认识实习、秘书专业实习和秘书顶岗实习。一般是在学生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在前两类单项模块训练完成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训练。秘书认识实习可安排在第四学期,为期三至四周,地点就在学院内的各办公室,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办公室工作,了解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流程,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诸如接电话、打印分发文件、办公室环境管理等简单的初级秘书工作。秘书专业实习是本模块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由学校联系管理较为规范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将学生分组派去实习,时间是五到六周,可安排在第五学期。在实习期间,学生将面对真实而陌生的工作环境,许多工作都将独立去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这是学生走入社会前对自己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一次大检阅。秘书顶岗实习,在第六学期完成,这个阶段很多学生实际上已经就业,其秘书顶岗实习的单位就是自己的工作单位了,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得到迅速的提升。
总之,实训实践环节的设置要能够有利于学生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做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以便于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