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周易 孔子与周易 孔子与周易栗琳琳

孔子与周易 孔子与周易 孔子与周易栗琳琳

  摘 要:《周易》,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古老经书,曾被称为东方的《圣经》,集哲学、占卜、历史、军事科学等于一身,为我国古代文化精神的集结。而孔子作为中国经典文化传承的代表,更是对《周易》加以研究整理,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了儒家学说。本文即是从《周易》的内容入手,阐述孔子与其的丝丝联系。

  关键词:周易;版本;易经;儒家经典
  
  相信大家都听过成语“韦编三绝”,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孔子与《周易》的渊源。孔子翻破竹简孜孜阅读的即《周易》一书。对此,史学家司马迁也有所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司马迁是一个严谨的史学家,如果他未曾亲眼所见文献记载,决不敢作如上说。以此也可看到孔子对于《易》的喜好。
  一
  《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对天、地、人的认识以及人如何顺应事理法则的经典。据说,伏羲氏画八卦,文王演绎八卦并作“卦辞”,周公作“象词”,孔子等人作《十翼》。由此可见,《周易》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周”的解释很多,有周全、周遍、周普、周旋、周环、周期、周朝之意。对“易”的解释也很多,一为“蜥蜴、易为蜴之本字,引申为变易”;一为“生生之谓易”,即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一为简易、变易、不易,变动不居;一般主为“易”,以变“易”之意象为主导。近代易学研究者认为当今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对人、事物的辨析,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剖析,称之为“辨证法”。而《周易》是根据刚健者为阳,柔软者为阴的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而对事物的辩证分析推断出吉凶,易学者称之为“易理”。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周易·说卦传》)类似的表述还很多。这无非告诉读者:事物的对立法则是《周易》阐释的一个基本法则。
  二
  至于《周易》与儒家文化的关联及其与《易经》《易传》的联系,可分析如下: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
  因为《周易》是一部卓越而精彩绝伦的书,孔子作为一个好学不倦的人,对其情有独钟,厚爱有加,是可以理解的。不单单是古代的圣人孔子对于《周易》有精深的研读,就是现今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其也是异常的喜爱。有书记载:毛泽东说,过七八年就来一次。这个“七八”年,实际和《周易》上用六个爻所组成的卦象是极为相似的。为什么用孔子解释《周易》卦象的话能解释通毛泽东这个“七八年”的内容呢?由以上观点可看出孔子对于《周易》的执着喜爱。说“孔子传易于商瞿”,估计就是传授了“周易筮法”。
  由于孔子晚年特别喜好《周易》,以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所以他留下了大量关于《周易》的言论,其中的一部分一直保存到现在。它们和其他西汉以前古书中连续记载的有关孔子的文献一样,并非假托,当为《论语》—类文献。鲜为人知的是,孔子晚年(很可能在六十八岁返鲁之后)曾对成于他之前的几种《周易》文献进行过系统整理和研究。
  孔子曾一度热衷于占筮,并且非常频繁。这从“吾百占而七十当”一语可以看得很清楚——孔子对当时社会形势占卜预测的准确率为70%,目前社会学家的预测也达不到这个准确率。不主张占筮的孔子为什么一下子变得笃信占筮了呢?笔者认为,这和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诸事不顺有关。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异常复杂,就连足智多谋的孔子也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到处碰壁。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不得已搬起了《周易》,通过占筮来决定未来的吉凶祸福。这正应了“知谋远者,卜筮之繁”的“它日”之教。
  三
  在孔子的血脉里,既灌注融会了《周易》里的基本哲学观念,又演化出了许多具体文化思想。《周易》和孔子是不可分割的。
  《周易》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如此的深厚,以至于千百年后,人们还在孜孜不倦地从其中汲取营养,仍在进行着深奥的探索。它涵盖的方面如此之广,哲学、军事、科学,等等,让人从中受益无穷。
  孔子——这位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者,面对《周易》如此精彩绝伦的书籍,自然是喜爱有加。孔子以自己的力量去提升《周易》,摄取其中的营养,幷将自己的所学所知融入其中,加以编纂,加以整理,使之更为丰富,更为系统化。或许出于社会形态的影响,会产生某些相对消极的作用。但总体来讲,孔子对于《周易》的作用是巨大的,《周易》也为孔子提供了方方面面的营养,二者间是相得益彰的,于是便有了《易经》《易传》等一些优秀典籍问世,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丰厚的精神瑰宝。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1651/19440112798.html

更多阅读

周易与术数的区别摘自新浪 周易术数学

一、周易以八卦为基本工具,术数以干支为基本工具翻遍《易经》根本找不到关于五行、干支的文字。虽有“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等字句,也不见与天干地支有关的论述。因此,易经与干支的联系不大!什么与干支有关系呢?那就

周易与思维方式 周易思维

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与思维方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主讲。近几年来,读完MBA的不少人,均去选读周易哲学,其中不乏亿万富翁。有兴趣想了解周易的朋友可去看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常见的有几种

转载 悟道命理:金庸小说与《周易》

原文地址:悟道命理:金庸小说与《周易》作者:悟道命理服务中心摘要:金庸小说不仅有精彩的武功描写,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金庸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周易》的影响密不可分,这种影响表现在武功描写、人物设计和理想追求三个方面。正是由于

易经与周易的区别易经的来龙去脉 李守力 周易与易经的区别

易经与周易不是一回事。《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所以周易只是三易之一。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三易都是64卦体系。而64卦体系是八卦重叠而成。八卦之体,古人称先天八卦,《说卦》上:“天

声明:《孔子与周易 孔子与周易 孔子与周易栗琳琳》为网友花季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