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在于凤至墓前说 张学良最讨厌别人叫少帅 于凤至在家叫他什么?

  在当时,少帅不是什么美称,父亲是大帅,儿子称少帅,是说本人受荫于父辈,放在今天就是指着鼻子说是某某二代,实在不怎么中听。

  在张学良风光的时代,“小六子”这个乳名是张作霖的专利;张作相、汤玉麟这样的把叔辈则是称字,叫“汉卿”;下属在公开场合更只能叫官衔,如“总办”、“副司令”之类;他的师爷幕友们,由于是主客身份,叫“汉爷”;放在于凤至、赵一荻身上,都叫张学良“小爷”。

  最近热播《少帅》,文章主演张学良,一群被好男人出轨伤透了心的网友嚷嚷着抵制问题演员,甚至还有媒体说张学良的固有形象是“柔情硬汉,英雄长叹”,两厢反差之下,文章版的张学良更是不受待见。

  其实呢,有问题的绝不只是文章。

  初一看片名,三解就一直想看看“少帅”二字究竟是个总结,还是剧中使用的称呼,结果一看,剧中配角还煞有介事地说,咱帅府的人早就叫上少帅了。

  叫是叫上了,那是背后。

  据曾经做过张学良2年勤务兵(1923-1925年)的傅德回忆:

  “有一次,老姜(编者注:另一位勤务兵,因为炸断了一条胳膊,人称姜胳膊)叫我请‘总办’接电话,我进入室内对张学良说:‘少帅,请您接电话。’当时,他没有吱声,也没有任何表示,使我不知所措。

于凤至张学良大婚照

  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姜,姜胳膊对我说:‘以后你千万不能称呼他少帅。他最不爱听少帅两个字。’

  过了几天后,我正伺候总办(编者注:张学良时任东北航空处总办),总办微笑着对我说‘你以后看我任什么职务,就叫我什么职称好吗?’”(见《在同张学良相处的日子里——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辽宁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在当时,少帅不是什么美称,父亲是大帅,儿子称少帅,是说本人受荫于父辈,放在今天就是指着鼻子说是某某二代,实在不怎么中听。

张学良在于凤至墓前说 张学良最讨厌别人叫少帅 于凤至在家叫他什么?

  更何况,当时被称为少帅的人可不止张学良一个,仅出名的就有青马(青海军阀)大帅马麒之子马步芳,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等等。

  这还只是儿子,早年被毛泽东“驱”过的湖南都督张敬尧家里更是乱,整出了一群“姑帅”、“舅帅”、“姨帅”,某些军阀的弟弟们折腾得欢,又出了“三帅”、“四帅”的称呼。

  反正,不是什么好话。

  在张学良风光的时代,“小六子”这个乳名当然是张作霖的专利;张作相、汤玉麟这样的把叔辈则是称字,叫“汉卿”;下属在公开场合更只能叫官衔,如“总办”、“副司令”之类;他的师爷幕友们,由于是主客身份,叫“汉爷”;放在于凤至、赵一荻身上,都叫张学良“小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1851/891304510835.html

更多阅读

赵一荻、于凤至、张学良老照片 于凤至和赵一荻

50年代末,赵一荻在台湾1930年,(左至右)张学良、宋霭龄、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1930年11月,蒋介石夫妇与张学良夫妇在南京合影。(左起)张学良、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1930年10月,为亡父服丧的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在东北运动会上张学

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 张学良结发妻子于凤至:此生只为一个人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媒体用这样的文字赞颂了张赵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然而,当所有的人都在钦佩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几十年如一日的坚贞爱情,所有人都在祝贺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时,远在纽约的另一个

声明:《张学良在于凤至墓前说 张学良最讨厌别人叫少帅 于凤至在家叫他什么?》为网友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