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角比公式 三角比


三角比

历史上用过下面两个函数:

正矢 (versin = 1 − cos)

余矢 (covers = 1 − sin)

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初中三角比公式 三角比

亦称圆函数。是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等函数的总称。在平面上直角坐标系oxy中,与x轴正向夹角为α的动径上取点p,p的坐标是(x,y),op=r,则正弦函数sinα=y/r,余弦函数cosα=x/r,正切函数tanα=y/x,余切函数cotα=x/y,正割函数secα=r/x,余割函数cscα=r/y。历史上还用过正矢函数versα=r-x,余矢函数coversα=r-y等等。

这8种函数在1631年徐光启等人编译的《大测》中已齐备。正弦最早被看作圆内圆心角所对的弦长,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就制造过这种弦表,公元2世纪托勒密又造了0°~90°每隔半度的正弦表。5世纪时印度最早引入正弦概念,还给出正弦函数表,记载于《苏利耶历数书》(约400年)中。该书还出现了正矢函数,现在已很少使用它了。约510年印度数学家阿那波多考虑了余弦概念,传到欧洲后有多种名称,17世纪后才统一。正切和余切函数是由日影的测量而引起的,9世纪的阿拉伯计算家哈巴什首次编制了一个正切、余切表。10世纪的艾布·瓦法又单独编制了第一个正切表。哈巴什还首先提出正割和余割概念,艾布·瓦法正式使用。到1551年奥地利数学家、天文学家雷蒂库斯在《三角学准则》中收入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6种函数,并附有正割表。他还首次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定义三角函数。1748年欧拉第一次以函数线与半径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令圆半径为1,并创用许多三角函数符号。至此现代形式的三角函数开始通行,并不断发展至今。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三角比"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1951/261781327653.html

更多阅读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 初中数学换算公式大全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如何记忆?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很多初中生,对物理这个学科都很陌生,尤其是电学部分。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去怎么学习,怎么去记忆电学部分公式。其实同学们不要着急。其实公式就是个死记硬背的东西。想要学好电学部分,主要注意一下几点:1. 要死记硬背公式,以为电学公式不是

初中物理公式及单位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主要靠公式解题,但是总是有同学公式记不住,现把初中物理中各章节的公式及单位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各位同学一点点帮助。1、速度:V=S/t (m/sms或 km/hkm h 换算 1m/s=3.6km/h)2、重力:G=mg (Nkg N/k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

? ??初中物理电学是中考中必考的内容,和力学同样重要,初中中考主要考察力学和电学两大块,前面说了力学公式,下面说一下电学公式和规律。? ??电学公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电学基本公式,一是电路特点。电学基本公式电路特点另外

初中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

声明:《初中三角比公式 三角比》为网友默默回忆苦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