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口腔疾病的就诊率仅为10%,很多人认为牙痛不是病,牙痛时首先想到的是吃抗生素,实在疼痛难忍时才会去看牙医。事实上,定期的口腔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定期给口腔做检查的习惯,因为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而且与全身多种疾病相关,对全身健康的危害也是不容低估的。年前,外地就有这样一位患者因为牙痛未及时治疗,诱发纵膈炎,最终丢掉了性命,牙痛真的可以要人命。
口腔病灶威胁全身健康
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病科副主任医师王薇说,口腔病灶指龋齿、牙周炎、根尖炎、颌骨骨髓炎、牙残根残冠及根尖囊肿等,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病灶。
“病灶内的细菌与病毒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到达全身器官和组织,可引起许多全身性疾病。”常见的有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胃炎、风湿热、关节炎、慢性咽炎、偏头痛、皮肤病、不明原因的低烧等。一旦去除口腔局部疾病或病灶,上述相应的全身疾病也随之消退。
王薇介绍说,牙周炎是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口腔病灶中的细菌和毒素通过血液转移至心脏易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牙周炎的菌血症,易诱发心肌梗塞和冠心病。
调查统计表明,50岁以下男性牙周炎患者或无牙者,冠心病发病率高出普通人群70%。牙槽骨吸收严重者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至3倍。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是,牙病还可诱发肺部感染。研究表明,老年性肺炎与各种牙痛关系密切,因为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以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因此,搞好口腔清洁对老人预防肺炎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还表明,牙周炎和糖尿病有双向关系,即牙周炎如不治疗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糖尿病反过来可并发牙周炎。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如果牙周感染得以有效治疗,患者肌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就能恢复正常。
此外,牙病易引发早产。患有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率是正常人的7.5倍。因此,妇女在怀孕前应重视口腔疾病的诊治。
牙痛切勿随意吃抗生素
不少人牙痛的毛病一犯,就认为自己牙齿有了炎症,懒得去医院治疗,总是顺手拿起抗生素吃上两片消消炎。王薇提醒,得了口腔疾病,切莫乱吃抗生素,以免旧病不去新病又来。
事实上,抗生素仅适用于口腔急性感染、化脓或手术后,不经医生指导自行使用抗生素,在很多情况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比如得了牙髓炎,需要开髓治疗,吃抗生素不起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细菌耐药,真正需要消炎时再用药,药效就会大大降低。
三种牙痛别强忍
王薇提醒,三种牙痛千万不可强忍,一定要去看医生。
一是遇冷就疼。有人吃冷饮时牙齿就会钻心痛,这表明牙齿对冷敏感。如果痛感持续5至10秒就消失,说明问题不严重,但需要使用脱敏牙膏。如果痛感持续不消,就可能是牙龈出了问题。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受冷刺激时易产生牙痛。若牙釉质保护层腐蚀剥落,同样会遇冷牙痛,这种情况应改正会损害牙釉质的饮食习惯,如喝咖啡等。
二是牙龈肿痛。王薇介绍,牙龈肿痛有时可能是小小的骨头渣卡在牙缝间,刺激牙龈发炎所致。因此,饭后要注意刷牙和使用牙线,及时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并定期请专业牙医清洁牙齿,美国牙科协会建议6个月检查、清洁一次牙齿。
牙髓受到感染发炎也可能引起牙龈肿痛,该部位含有血管、结缔组织以及神经,较为敏感。

三是一嚼东西就疼。王薇说,咀嚼时牙痛可能是牙齿出现裂缝,不可轻视。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对牙齿过度清洁,比如刷牙、使用牙线次数多,刷牙时间长、力度大等。此外,咀嚼时咬合力度过大、牙龈感染等,也需要及时看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