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课后习题答案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狼课后习题答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一.(1)《牧羊人与狼》:牧羊人捡到一只刚刚出生的狼崽子,把它带回家,跟他的狗喂养在一起。小狼长大以后,如有狼来叼羊,它就和狗一起去追赶。有一次,狗没追上,就回去了,那狼却继续追赶,待追上后,和其他狼一起分享了羊肉。从此以后,有时并没有狼来叼羊,它也偷偷地咬死一只羊,和狗一起分享。后来,牧羊人觉察到它的行为,便将它吊死在树上。 这故事说明:恶劣的本性难以改变。

狼课后习题答案

二.(1)It is a foolish sheep that makes the wolf his

confessor.——蠢羊才向狼忏悔。(2)The dust raised by the sheep does not choke the wolf.——羊踩起的灰尘挡不住狼。(4)Throw sb. To the wolves.——让某人做替罪羊。

三.形象:聪明、狡黠、勇敢、团结、凶残、独立、坚韧、冷静、膘悍、威武、狡猾、凶狠、贪婪等。人们的态度:一种是尊崇,一种是害怕。惧怕、厌恶、憎恨、迁就、退让、妥协、畏惧、警觉、崇拜、推崇。“狼”是较高级的动物,极其凶残。但是,狼并不是如同恶魔一般。因为它们有团结一致的精神,而且他们对自己的同类如同一个集体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狼除了对自己的同类以外,对任何动物都丝毫不留一点儿余地,比如捕猎时三、五只一群,分工合作把猎物制之于死地。 这是狼的天生性格,也是狼的本质。正因为是这样,人们崇拜狼团结协作的精神,崇拜“狼”的思想,更崇拜的就是狼群的凶猛。也有人对狼充满憎恨与恐惧,他们恐惧狼的凶残,害怕“狼”的做事做绝的心理,憎恨狼伤害过他。所以,世界上有些人会对它敬而远之。同样,也有人看见狼群会望而生畏,甚至拔腿就跑。

四.答:在蒲松龄的《狼》中,屠夫处于弱势,狼处于优势,但屠夫凭着他的果断、勇敢和智慧臵狼于死地。这实际是作者借这一故事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和恶势力,不管怎样阴险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表现了作者对屠夫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的赞美。

五.答:同意。狼带着小狼过河能够想到所死动物的胃吹足了气作为皮筏,这应该是智慧的象征。还有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幼崽,用爬坡延迟猎人的速度,为儿女赢得隐蔽的时间,并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

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跑去,以自己的死保护孩子的生,这又是何等的聪明。

六.答: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动物往往会被作家赋予人的性格,因此用词的褒贬区别都是由作者的立场和情感态度决定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某一种现象,看待某一个事物时,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要辩证地思考问题。

七.答:不同的民族对狼的态度各不相同,这告诉我们: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观赏角度不同,所以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凡事我们应该多角度思考,而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更不能被事物的表象禁锢住思维方向。

八.答:狼和鹿的共生实际是一个生态平衡的关系。狼是鹿的天敌,它可以使鹿群不致发展太多太快,也可以使森林不被鹿糟蹋得太惨,同时狼吃掉的又多半是病鹿,这又保护了鹿群免受传染病的威胁,这样狼、鹿、森林就构成了一个生物链,任何一方受到重大伤害,都会破坏生态的平衡状态。所以,我们决不能人为地大肆捕杀狼或鹿,更不能破坏森林的一草一木。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2051/541014335406.html

更多阅读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2_Vampire

前言:本来准备把答案按自己的意思简化一点的,后跟一位朋友谈及此事,她觉得我或许把大家对详细答案的渴望想当然化了,我觉得或许她说的有道理,遂以后的答案我都尽量写的详细点,大家自己取精弃糟...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复习题1.经

转载 《微观经济学》岳书铭课后习题答案

原文地址:《微观经济学》岳书铭课后习题答案作者:Ferderic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章供给、需求和市场价格三、练习题1解:(1)根据题意有个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以分别给出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如下:Qd=10000D=120000-20000P

2014教育政策法规知识总结及课后习题答案

2014教育政策法规及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P5)依法治教,就是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

声明:《狼课后习题答案》为网友黄昏独自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