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奇事 乡党小记:奇人奇事----张静江与卢芹斋及其他 卢芹斋

一个半世纪之前,南浔张氏家族接住了“上海开埠”这一时代所抛来的绣球,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在那场江南农村从经济上“包围”大上海的潮流中,从家门口的丝行埭,摇着装满辑里丝的船只进入大运河,再沿着太湖和苏州河闯进了大上海。

张家在数十年间奇迹般地获得了上千万财富。与此同时,也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南浔小镇上的地主老财,而成为融入大上海多彩生活的上海人。南浔张氏出现了张静江、张弁群、张乃骅、张秉三等早期民主革命志士,出现了现代银行和工商业的投资者、股票市场上的弄潮儿、房地产界大户,还诞生了三代著名收藏家:他们是藏书家张石铭、张芹伯,古钱大王张叔驯,书画收藏家和鉴赏专家张葱玉。

奇人奇事 乡党小记:奇人奇事----张静江与卢芹斋及其他 卢芹斋

张家成了名重一时的海上望族。

开启人生的旅途

张静江,在南浔老家时原本一顽劣子弟。其六弟张久香在《二兄行述》中回忆说:“二兄幼时,性殊顽劣,而智异常童。成年即患骨痛症及目疾,虽不良于行,仍精骑术,每于故乡南浔狭巷小街驰骋自如,见者无不惊叹,以为奇技。”他好交友,尚豪侠,喜冒险,故以“人杰”自名。

1902年,张静江以随员的身份,随同清廷驻法国公使孙宝琦出使法国。真正使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得英名的,正是在他远赴法国之后。

1900年时,张静江在一个宴席上认识了黄氏父子及李鸿藻的儿子李石曾。张静江与李石曾原本相隔万里,没想到竟一见如故,尤其对于时局和政治,两人的观点非常相似,于是相见恨晚,立马订交。

两年后,李石曾获得一个偶然的机会要到法国去了。因为李家的邻居孙宝琦将赴法出任清廷驻法国公使,李石曾通过父辈的关系,得以以随员的身份随孙宝琦同去。事情被张静江得知后,他羡慕极了,觉得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于是通过李石曾去央告公使,要求也带他同去。

孙宝琦与李石曾等人于1902年8月29日从北京出发,转道天津到上海,到了上海再带张静江上路。于10月14日乘上法国邮轮安南号,前往法国。他们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后,先到达马赛,再换乘火车,于12月17日抵达巴黎。

到巴黎后,李石曾要读书,入蒙达顿我农校,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从事学术研究。而张静江则热衷实业,他本是商人世家出身,祖父一代就与上海的洋行做生意,对于出口贸易有天然的兴趣,很想以巴黎为基地,亲自从事中法间的民间贸易,并想尝试着开拓整个欧洲市场,与势头强劲的日本人一比高低。

居法一年后,他已了解欧洲市场的大致状况,决定招股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依照外国洋行的样子,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文物等从中国廉价收购,运到法国卖大价钱。于是第二年年底回国,在亲戚朋友中动员招股集资。

可是那时国内华人自办海外贸易的风气尚未大开,就中法民间贸易来说,只有法国人到中国来办公司、开洋行的,还从未有中国人到法国去开商行的,能不能办成谁都没有把握,所以人们不敢贸然投资,应者寥寥。最后,还是他父祖支持了他,给了他30万银元,使他终于在1903年于巴黎办起了独资的商行,即著名的通运公司,地址在巴黎马德兰广场4号,从此开辟了中国人做法国人生意之先河。

李石曾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曾说:“我初识卧禅(张静江),他不过二十四岁,已是‘眇能视,跛能履’,虽还不是卧禅后几年抬在椅子上的形态,但已是初步。他本生在一个富豪之家,而潜伏在内心的却是佛而杰之大施舍家!大建设家!大革命家!大慈大悲的佛家!”

张静江成立的通运公司最初只是运销生丝和茶叶,后来发展到绸缎、地毯、漆器、竹器、牙器,以及名贵的古董、字画、玉器、瓷器和青铜器,于是生意大旺。

欧洲市场的红火,管理上的漏洞,都大大刺激了张静江的胃口,所以除了出口丝绸、茶叶和瓷器之外,他看准了行情,在文物和艺术品的经营上很下了一番功夫,这使他财运大发。

通运公司后来在纽约和伦敦都设有分公司。纽约公司的经理是张静江的妻弟姚叔莱C.F.Yau。在上海也设有分公司,地址在南京东路靠近外滩的鸿仁里,即张家的同乡,南浔刘家三房刘梯青的老根据地。他的不少亲戚和同乡都是他的帮手,如其舅父庞莱臣,是国内第一流的书画收藏大家,正可以当他的供货参谋;其同乡蒋孟苹、周佩箴及薛竹荪也都曾积极参与其事。同乡的卢芹斋C.T.Loo因家族经长毛之乱而毁家败落,初时在张家帮佣,及后伴随张静江赴法并参与甚多,最终得其帮助独立经营,乃至做了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品教父级人物,得以出人头地,重振家门后娶了一房法国妻子并与其育有4个女儿,乃至永远把根留在了异国他乡,这都是后话另表。

后来,通运公司的茶叶部业务一再延伸,在巴黎繁华的意大利大街上开设了一家开元茶店,其陈设之豪华、民俗风情之浓郁,在巴黎首屈一指,成为当时人们到巴黎旅游观光的必到之处,最后竟发展成巴黎知识界,尤其是西方汉学家们的聚会场所,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高级沙龙。而革命党的许多重要会议也曾在这个茶馆里召开。

那时张静江得天时地利之助,不仅货源充足,而且每两个月就可以销出一批货,一年可周转6次,其获利之巨,可以想见。总之,张静江在巴黎的确旗开得胜,钞票不知赚了多少,成为中国人大赚法国人钱的第一人。用他的账房先生李力经的话来说就是:“获利之巨,无法估计。”

旅法华人中的“三剑客”

人的命运有时会因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而变得异彩纷呈、波澜壮阔。张静江一生的命运就跟他的几次奇遇大有关系。如同他在北京的宴会上遇到了李石曾,从而带出了他赴法经商的经历一样,他于1905年在法国又遇到了吴稚晖(吴稚晖慕名前去访问他)。这一相遇非同小可,把一个商人的张静江,居然变成了一个热衷无政府主义宣传的张静江。

当时的巴黎,是各种社会思潮的荟萃之地,无政府主义也是当时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一个派别。张静江受到无政府主义宣传的影响,思想锐进,言论开放,俨然以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宣传家自居,在公开场合大发议论,逐渐在留学生中出了名。

他思想激进,但公开身份却是清廷驻法国公使馆的一个外交官,所以他的过激言论就受到了怀疑,甚至有人怀疑他是清廷派到旅欧学界的间谍,有一次还差一点挨了打。这使得张静江的处境就十分尴尬,他没有料到事情竟会是这样。但是他很快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确是个主张思想解放、实行社会改革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革命派。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2151/745361054172.html

更多阅读

绝妙赵文竹居士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疑什么?

(1)燕山窝,向阳坡,野老筑巢在百合。无车简出少生事,陋室常守安且乐。生灭是相,来去是客,挂什么?(2)白天坐,晚间卧,每餐能食两碗多。世态炎凉经历过,得失是非已看破。对的是他,错的是我,争什么?(3)紧铺纸,慢研墨,兴来五彩凌空泼。纵横张驰开乾坤,参差枯

曹乃谦作品赏析 曹乃谦

关于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的评论已经很多了。这里就不多说了,阅读时老想起我的乡党杨争光以及他的《从两个蛋开始》。他俩无疑都是天才的小说家。都写得很独特,很深刻。让人过目不忘,自愧不如。下面是对其中《亲家》一文的赏析

赵壹字元叔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①。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

平凡人生 《平凡的人生》电视剧

李述民著 平民一介草, 事凡轻无声。 书田育人地, 孺牛耕一生。 心灵深处的读白——喜读李述民的《平凡人生》述民和我是乡党,但确切来讲,我们的接触并不多。这是因为,当我还在上小学校四年级的时候,环境逼人,我随母亲便离开了生我故土的那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白话

诗人美周公而曰“笾豆有践”,【凤麟按:见《诗·豳风·伐柯》。】恶凡伯而曰“彼疏斯稗”。【凤麟按:见《诗·大雅·召旻》。】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

声明:《奇人奇事 乡党小记:奇人奇事----张静江与卢芹斋及其他 卢芹斋》为网友月光易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